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608发布日期:2019-07-27 11:1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识读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条码识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条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诸如:零售行业、物流行业、金融行业对条码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条码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条码技术的发展对相应的条码识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码识读装置(也称为条码识读引擎、条码扫描器等)作为识读条码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其成本、尺寸和组装难度直接影响整个识读设备。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条码识读装置包括摄像头,照明,瞄准,条码解码单元等部件,模组内部电子器件封装在一块PCB板上,使得PCB板面积过大,直接制约了模组的大小,所有元器件位于模组内的空间内,没有物理隔离,照明光与瞄准光互相干扰,由于照明光源和瞄准光源的工作周期不相同,开闭不同步,会在曝光时候产生光污染,影响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条码识读装置功体积大,装配工艺复杂,照明光源和瞄准光源的工作周期不相同,开闭不同步,在曝光时候产生光污染,影响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条码识读装置,包括:

不透光壳体。

前面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镜头窗口。

第一阻隔和第二阻隔,所述第一阻隔和第二阻隔位于所述壳体两侧壁之间,将所述壳体分隔为照明光源收纳区,瞄准光源收纳区和光学成像区;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和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与壳体配合分别为条码识读装置提供照明光源和瞄准光源。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后方,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区包括镜头组件和贴合在所述镜头组件后部的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组件尺寸与所述前面板上的镜头窗口形状对应,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信连接。

所述前面板还设置有照明窗口和瞄准窗口,其中,所述瞄准窗口设置有贴合瞄准窗口尺寸的圆柱型的瞄准透镜。

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瞄准窗口后方,所述瞄准光源正前方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矩形通光孔引导瞄准光,所述瞄准光源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照明窗口后方,所述照明光源位于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信连接。

所述照明窗口上安装有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为矩形片状结构,将照明光聚光平面光强均匀化。

所述照明窗口为一个梯形状的聚光孔,将照明光汇聚成矩形光斑

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螺孔,配合螺丝固定第一电路板和壳体。

所述壳体的上面板或下面板设有螺丝孔,在外置设备中固定条码识读装置。

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为CMOS。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采用一体式的壳体,通过阻隔将照明区,瞄准区,摄像区分隔开,减小条码识读装置的厚度尺寸,避免各光源之间的影响,提高获取图像的稳定性。

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使得载有摄像模块和照明光源的第二电路板与负责解码的第一电路板通信连接,减少第一电路板的体积,并实现数据信号的快速传输与光源的控制。

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通过菲涅尔透镜,汇聚照明光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均匀,同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一体式壳体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壳体,2-前面板,21-镜头窗口,22-照明窗口,23-瞄准窗口,24-光学成像区,25-照明光源收纳区,26-瞄准光源收纳区,3-侧壁,41-上面板,42-下面板,51-第一阻隔,52-第二阻隔,6-镜头组件,7-图像传感器,8-第二电路板,81-照明光源,9-第一电路板,91-瞄准光源,92-螺孔,93-螺丝,11-瞄准透镜,12-矩形通光孔,13-螺丝孔,14-工艺孔,15-菲涅尔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条码识读装置,包括:

不透光壳体1,所述壳体由黑色ABS材料制成。

前面板2,位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所述前面板2上设有镜头窗口21。

第一阻隔51和第二阻隔52,所述第一阻隔51和第二阻隔52位于所述壳体1两侧壁3之间,将所述壳体1分隔为照明光源收纳区25,瞄准光源收纳区26和光学成像区24;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25和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26与壳体1配合分别为条码识读装置提供照明光源81和瞄准光源91。

阻隔构成的三个独立空间,屏蔽了照明光,瞄准光,入射光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

第一电路板9,所述第一电路板9位于所述壳体1的后方,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上集成有CPU,瞄准光源等器件。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区24包括镜头组件6和贴合在所述镜头组件6后部的图像传感器7,所述镜头组件6尺寸与所述前面板2上的镜头窗口21形状对应,所述图像传感器7与所述第一电路板9通信连接。

所述前面板2还设置有照明窗口22和瞄准窗口23,其中,所述瞄准窗口23设置有贴合瞄准窗口23尺寸的圆柱型的瞄准透镜11。

所述瞄准光通过瞄准透镜11投射的光斑是长条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透镜,形成包括圆点,十字等形状的光斑。

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26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2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瞄准窗口23后方,所述瞄准光源91正前方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矩形通光孔12引导瞄准光,所述瞄准光源91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9上。

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25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24的一侧,位于所述照明窗口22后方,所述照明光源81位于第二电路板8上,所述第二电路板8与所述第一电路板9通信连接。

所述照明窗口22上安装有菲涅尔透镜15,所述菲涅尔透镜15为矩形片状结构,将照明光聚光平面光强均匀化。

使用普通的凸透镜,会出现边角变暗、模糊的现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只发生在介质的交界面,凸透镜片较厚,光在玻璃中直线传播的部分会使得光线衰减。使用菲涅尔透镜能达到凸透镜的效果,同时汇聚照明光投射后能够保持图像各处亮度的一致,并且成本低。

所述照明窗口为一个梯形状的聚光孔,将照明光汇聚成矩形光斑

所述第一电路板9与所述壳体1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螺孔92,配合螺丝93固定第一电路板9和壳体1。

所述壳体1的上面板41或下面板42设有螺丝孔13,在外置设备中固定条码识读装置。

上面板和下面板的螺丝位置根据模组安装位置有区别,根据模组哪一面需要与外壳设备接触则在接触面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一体式壳体的上面板或下面板设有工艺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防止内结构设计对前面板外观造成缩水等不良现象。

所述的图像传感器7为CMOS。

所述照明光源81的颜色为白色,其材料为铟镓氮化物,所述瞄准光源91的颜色为红色,其材料为铝镓铟磷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采用所述一体式壳体,通过隔板将照明区,瞄准区,摄像区分隔开,减小条码识读装置的厚度尺寸,避免各光源之间的影响,提高获取图像的稳定性。使得摄像模块和照明光源电路板与解码电路板电连接,减少解码电路板的体积,并实现数据信号的快速传输与光源的控制。通过菲涅尔透镜,汇聚照明光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均匀,同时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条码识读装置,包括:

不透光壳体1,所述壳体由黑色ABS材料制成。

前面板2,位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所述前面板2上设有镜头窗口21。

第一阻隔51和第二阻隔52,所述第一阻隔51和第二阻隔52位于所述壳体1两侧壁3之间,将所述壳体1分隔为照明光源收纳区25,瞄准光源收纳区26和光学成像区24;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25和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26与壳体1配合分别为条码识读装置提供照明光源81和瞄准光源91。

阻隔构成的三个独立空间,屏蔽了照明光,瞄准光,入射光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

第一电路板9,所述第一电路板9位于所述壳体1的后方,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9上集成有解码芯片。

其中,所述光学成像区24包括镜头组件6和贴合在所述镜头组件6后部的图像传感器7,所述镜头组件6尺寸与所述前面板2上的镜头窗口21形状对应,所述图像传感器7与所述第一电路板9通信连接。

所述前面板2还设置有照明窗口22和瞄准窗口23,其中,所述瞄准窗口23设置有贴合瞄准窗口23尺寸的圆柱型的瞄准透镜11。

所述瞄准光通过瞄准透镜11投射的光斑是长条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透镜,形成包括圆点,十字等形状的光斑。

所述瞄准光源收纳区26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2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瞄准窗口23后方,所述瞄准光源91正前方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矩形通光孔12引导瞄准光,所述瞄准光源91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9上。

所述照明光源收纳区25位于所述光学成像区24的一侧,位于所述照明窗口22后方,所述照明光源81位于第二电路板8上,所述第二电路板8与所述第一电路板9通信连接。

所述照明窗口22上安装有菲涅尔透镜15,所述菲涅尔透镜15为矩形片状结构,将照明光聚光平面光强均匀化。

使用普通的凸透镜,会出现边角变暗、模糊的现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只发生在介质的交界面,凸透镜片较厚,光在玻璃中直线传播的部分会使得光线衰减。使用菲涅尔透镜能达到凸透镜的效果,同时汇聚照明光投射后能够保持图像各处亮度的一致,并且成本低。

所述照明窗口22为一个梯形状的聚光孔,将照明光汇聚成矩形光斑

所述第一电路板9与所述壳体1的对应位置设有2个螺孔92,配合螺丝93固定第一电路板9和壳体1。

所述壳体1的上面板41或下面板42设有螺丝孔13,在外置设备中固定条码识读装置。

上面板和下面板的螺丝位置根据模组安装位置有区别,根据模组哪一面需要与外壳设备接触则在接触面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一体式壳体的上面板或下面板设有工艺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防止内结构设计对前面板外观造成缩水等不良现象。

所述的图像传感器7为CCD。

所述照明光源81的颜色为红色,所述瞄准光源91的颜色为绿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码识读装置,采用所述一体式壳体,通过隔板将照明区,瞄准区,摄像区分隔开,减小条码识读装置的厚度尺寸,避免各光源之间的影响,提高获取图像的稳定性。使得摄像模块和照明光源电路板与解码电路板电连接,减少解码电路板的体积,并实现数据信号的快速传输与光源的控制。通过菲涅尔透镜,汇聚照明光和使照射出来的光更加均匀,同时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