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945发布日期:2019-11-08 23:3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付密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支付密码器主要操作方式为用户在支付密码器上操作并得出支付密码,后拓展出能够与PC相连在PC端操作的应用方式。目前移动设备的普及,相关人员日益熟悉在移动设备端操作,鉴于移动设备的普遍性,支付密码器与移动设备的结合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目前支付密码器能与移动设备联机通讯的通讯方式主要有这几种:1、micro usb,移动设备支持micro usb OTG功能的型号太少,覆盖面太小,不符合用户使用心理;2、音频口,能够通讯的音频口仅适用很少型号的移动设备,覆盖面太少,苹果型号的手机已取消音频口,新的安桌手机已将音频口合并到TYPE C口;3、蓝牙,产品维护及版本更新成本较高,不同版本间兼容问题难解决。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1231725B的中国专利“与计算电子支付密码安全装置通讯的接口转换设备及方法”即是用于前述第1种方式中进行支付密码器与移动设备的联机通讯。公开号CN207690145U的中国专利“一种无线式支付密码生成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外部设备与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之间的数据交互,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但是其仍需要配备纽扣电池,电池的更换及维护问题仍然存在。

综合以上通讯方式,选择TYPE C接口与移动设备直接物理相连并通讯,同时还能从移动设备取电,TYPE C接口覆盖面最广,用户容易选择并操作,符合用户使用心理,而且成本最低。

TYPE 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其包括:1.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Gbit/秒,也是USB3.1的标准;2.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约为8.3mm×2.5mm纤薄设计;3.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万次反复插拔;4.配备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通过3A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PD”,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能够与移动设备端直接物理相连并通讯,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另外,该装置还能利用TYPE C接口的OTG功能同时从移动设备端取电,解决了现有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电池更换及维护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包括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PCB板和TYPE C型公头,所述TYPE C型公头通过4个焊脚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封装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内,所述TYPE C型公头突出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外且与移动设备端具有的TYPE C型母头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利用TYPE C接口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与移动设备端之间进行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端的TYPE C型公头插入移动设备端的TYPE C型母头实现该物理连接和通讯,TYPE C型公头与PCB板通过焊脚连接,在进行物理连接时,利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托住PCB板及TYPE C型公头,防止上下受力时造成通讯焊脚断裂。由于TYPE C接口覆盖面广,用户容易选择并操作,符合用户使用心理,因此,采用TYPE C接口进行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成本低和使用便利的优势,且能够兼容大部分移动设备。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单元、算法芯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直接通过电性连接与移动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算法芯片与中央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用于对支付密码进行计算。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间接通过USB转串口芯片与移动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算法芯片为支付密码专用芯片。

优选地,所述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操作按钮和显示屏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按钮包括、确认按钮、返回按钮、上移按钮和下移按钮。

优选地,所述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利用TYPE C接口的OTG功能从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处取电。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直接从移动设备端取电,不需电池供电,无需设置升压电路及电池部件位置,减小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并避免了用于电池维护及更换的成本,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利用TYPE C接口的OTG功能从移动设备端的TYPE C接口取5V电。

优选地,在所述焊脚周边的PCB板上布置多个过孔,用于保证焊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利用TYPE C接口实现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和移动设备端的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端的TYPE C型公头插入移动设备端的TYPE C型母头实现该物理连接和通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用户使用心理;2)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成本低和使用便利的优势,且能够兼容大部分移动设备;3)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不需电池供电,直接从移动设备端取电,解决了现有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电池更换及维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TYPE C型公头;2、PCB板;3、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4、焊脚;5、显示屏;6、操作按钮;201、中央控制单元;202、算法芯片;203、移动设备;204、USB转串口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包括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PCB板和TYPE C型公头,所述TYPE C型公头通过4个焊脚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封装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内,所述TYPE C型公头突出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外且与移动设备端具有的TYPE C型母头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端的TYPE C型公头插入移动设备端的TYPE C型母头实现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TYPE C型公头与PCB板通过四个焊脚连接,在进行物理连接时,利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托住PCB板及TYPE C型公头,防止上下受力时造成通讯焊脚断裂。

由于TYPE C接口用户使用的接口,几乎覆盖所有的移动设备,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且TYPE C接口具有双面可插、直接取电等优势,因此,采用TYPE C接口在现有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与移动设备之间进行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的方式能够兼容大部分的移动设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PCB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单元、算法芯片,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可直接通过电性连接与移动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如图2所示),也可间接通过USB转串口芯片与移动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如图3所示),所述算法芯片与中央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用于对支付密码进行计算。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TC51。所述算法芯片为支付密码专用芯片,具体型号为SSX10-B。为了进一步保证该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兼容性,本实施例采用CH340USB转串口芯片间接与移动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保证其兼容除iPhone外所有系统,该芯片内具有相应的驱动程序。如果需采用iPhone系统的移动设备,可以另行开发iPhone驱动程序。

为了提高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选择带四个焊脚的TYPE C型公头,并在焊脚周边的PCB板上布设多个过孔以保证焊接强度。PCB板突出设计,TYPE C型公头与母头利用PCB板的强度进行连接,并且在进行直接物理连接时,通过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托住PCB板和TYPE C型公头,防止上下受力造成通讯焊脚断裂,提高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端TYPE C型公头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可操作性和可视性,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操作按钮和显示屏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按钮包括确认按钮、返回按钮、上移按钮和下移按钮。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

由于TYPE C接口具有从设备端直接取电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利用TYPE C接口的OTG功能从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处取电。在具体实施中,通过TYPE C接口的OTG功能从移动设备端TYPE C接口处取5V电供给支付密码生成装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本实用新型的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不需要设置升压电路及电池部件位置,减小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并避免了用于电池维护及更换的成本,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用户将支付密码生成装置插入移动设备并在移动设备端操作,具体包括:支付密码生成装置通过TYPE C型公头插入移动设备的母头,移动设备检测到外部设备插入的OTG应用,开始给支付密码生成装置提供5V电压,移动设备通过USB驱动程序与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建立通讯基础,用户操作移动设备端的APP应用程序,应用通讯命令与支付密码生成装置展开通讯操作,完成支付密码的生成与管理。具体地,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与移动设备建立直接物理连接和通讯后,用户操作移动设备端的APP应用程序,收集用户输入的账号、金额等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交给支付密码生成装置,用户在支付密码生成装置上通过操作按钮确认信息合法后,支付密码生成装置通过算法芯片计算出支付密码,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将支付密码发送到移动设备端,移动设备端的APP将送回的支付密码显示出来,用户得到支付密码。移动设备端的APP可进行银行后台核验操作,如果核验成功,则交易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