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943发布日期:2019-10-29 21:04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手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手写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早已步入平常百姓家,但对于部分年龄较长或年龄较小的用户,并不能快速掌握键盘的使用技巧,同时,对于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来说,键盘的功能受到了限制,手写板的出现完美的解决的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的手写板往往包括电磁手写板及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连接的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电磁手写板感测书写操作并生成触控坐标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坐标数据。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的手写板与电脑连接,一方面无法在手写板显示绘画内容,另一方面无法做到快速反复书写,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手写板无法实现随心所欲的草稿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手写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手写板无法实现即写即显的功能,且不能快速反复书写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即写即显且能够快速反复书写的多功能手写板。

一种多功能手写板,包括电磁手写板及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电磁手写板感测书写操作并生成触控坐标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坐标数据,所述多功能手写板还包括与所述电磁手写板活动连接的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工作时,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叠设于所述电磁手写板。

优选的,所述电磁手写板包括书写面、与所述书写面背离的后壁面及连接所述书写面和所述后壁面的连接面,所述多功能手写板还包括单面开口的壳体,所述电磁手写板及所述控制模块收容于所述壳体,且所述书写面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后壁面固定连接的底壁、自所述底壁弯折延伸的侧壁及自所述侧壁弯折延伸且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开口壁,所述连接面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书写面的周缘与所述开口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侧壁及连接两条所述第一侧壁的两条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所述开口壁自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开口壁自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多功能手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转轴,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电磁手写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口壁包括自所述第二侧壁弯折延伸形成的两条子开口壁,所述多功能手写板还包括设置于两条所述子开口壁的相对面的两条导轨,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电磁手写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手写板还包括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连接的清除按钮,所述清除按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清除按钮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除按钮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通信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手写板通过设置与所述电磁手写板活动连接的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当操作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手写板时,将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叠设于所述电磁手写板,从而实现即写即现的功能;所述电磁手写板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活动连接,为所述多功能手写板的使用提供了自由度,即在使用所述多功能手写板向电脑输入信号之前,操作者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电磁手写板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的相对位置,而仅在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上绘草,不向电脑输入信号,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手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手写板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手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多功能手写板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多功能手写板沿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多功能手写板的VI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写板100,所述多功能手写板100包括电磁手写板10、与所述电磁手写板10连接的控制模块30、与所述电磁手写板10活动连接的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连接的清除按钮70及单面开口的壳体90,其中,所述电磁手写板10感测书写操作并生成触控坐标数据,所述控制模块30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坐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活动连接指的是所述电磁手写板10与所述胆固醇液晶手写膜50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如当操作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手写板100向电脑输入信号时,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叠设于所述电磁手写板10,以实现即写即现的功能,操作完成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与所述电磁手写板1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生改变。举例说明,所述电磁手写板10和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之间可以通过转轴连接、滑动连接、甚至拆卸连接等。

同时,因所述胆固醇液晶具有双稳态显示的特性,其显示几乎不需要用电,使得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上的内容可以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保存较长的时间,提升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所述电磁手写板10及所述控制模块30收容于所述壳体90,所述电磁手写板10包括书写面11、与所述书写面11背离的后壁面13及连接所述书写面11和所述后壁面13的连接面15,所述书写面11靠近所述壳体90的开口设置。

具体的,所述书写面11包括书写区域及位于所述书写区域周缘的固定区域。通过所述书写区域感测书写物体的书写操作并生成触控坐标数据,通过所述固定区域与所述壳体90固定连接。

所述清除按钮70固定于所述壳体90的外表面,且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电连接,当然,所述清除按钮70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之间也能够采用通信连接。

当操作者按下所述清除按钮70时,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依次得到高压脉冲和低压脉冲,使得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内的胆固醇液晶分子解旋,并最终呈现为垂直螺旋态,此时可见光入射后不会产生反射,从而实现对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的擦拭。

所述壳体90包括与所述后壁面13固定连接的底壁91、自所述底壁91弯折延伸的侧壁93及自所述侧壁93弯折延伸且与所述底壁91相对设置的开口壁95,其中,所述侧壁93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面15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壁95与所述书写面11的固定区域固定连接。

请具体参阅图1,所述侧壁9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侧壁931及连接两条所述第一侧壁931的两条第二侧壁933,所述第一侧壁9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933的长度,所述第一侧壁931和所述第二侧壁933共同围成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开口壁95自所述第一侧壁931和/或所述第二侧壁933弯折延伸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壁95自所述第一侧壁931和所述第二侧壁933弯折延伸形成。也就是说,所述开口壁95呈矩形环状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侧壁931及所述第二侧壁933均垂直于所述底壁91,所述开口壁95平行于所述底壁91,且所述开口壁95向所述底壁91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底壁91上。

所述多功能手写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931/所述第二侧壁933的转轴80,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通过所述转轴80与所述电磁手写板10转动连接。

实施例二: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手写板1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手写板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开口壁95’的形状及所述电磁手写板10’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壁95’自所述第二侧壁933’弯折延伸形成,当然,所述开口壁95’也可以自所述第一侧壁931’弯折延伸形成。也就是说,所述开口壁95’包括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子开口壁951’,且两条所述子开口壁951’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底壁91’平行。

所述多功能手写板100’还包括设置于两条所述子开口壁951’的相对面的两条导轨80’,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50’通过所述导轨80’与所述电磁手写板10’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手写板通过设置与所述电磁手写板活动连接的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当操作者使用所述多功能手写板时,将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叠设于所述电磁手写板,从而实现即写即现的功能;所述电磁手写板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活动连接,为所述多功能手写板的使用提供了自由度,即在使用所述多功能手写板向电脑输入信号之前,操作者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电磁手写板与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的相对位置,而仅在所述胆固醇手写液晶膜上绘草,不向电脑输入信号,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