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2140发布日期:2020-08-21 15:21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身份证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普及,许多行业也逐渐加入身份证识别的手续。目前,常见的身份证识别装置为一个ic识别器,仅用于对身份证的合法性进行识别,无法有效对人脸进行身份确认,身份识别依然依赖于工作人员是否负责,可靠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解决现有的身份证识别中人证一直验证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壳、摄像头和显示器,所述基座一表面与固定壳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固定壳内,所述显示器设置在固定壳一表面;

所述基座一表面设置有刷卡槽,所述基座另一表面设置有导线孔;

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三个固定板,三个固定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内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贯穿三个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设置有定位座、压片器和摄像头,所述固定板一表面与稳定板连接,所述稳定板与基座连接;所述稳定板另一表面与压片器连接,所述压片器与传动轴相配合,所述传动轴与定位座啮合,所述定位座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旋转连接,所述定位座一表面与摄像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一表面设置有开窗,所述开窗的位置与摄像头相适应,所述开窗内设置有遮罩,所述遮罩为玻璃遮罩或亚克力遮罩。

进一步地,所述压片器包括外壳、活动板、限位杆、挡块、滑条、弹片和弹簧,所述活动板、限位杆、滑条和弹簧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活动板一表面与限位杆、弹簧以及若干滑条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弹簧内,所述活动板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弹片,所述弹片与传动轴连接;若干所述挡块设置在外壳开口;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ic识别器、处理器、网卡和缓存器,所述ic识别器安装在刷卡槽内,所述ic识别器与身份证相配合,所述处理器分别与ic识别器、网卡、缓存器、摄像头以及显示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一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形状与位置均与主动轮相适应,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证识别装置与公安网络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均与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身份证识别装置内设可调节角度的摄像头,能够有效验证人证一致,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身高,调节摄像头的角度,方便使用,通过增加显示器能够实时查看摄像头拍摄内容,方便作为摄像头角度调节的参照依据。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片器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2-固定壳,3-摄像头,4-显示器,101-刷卡槽,102-导线孔,201-固定板,202-稳定板,203-主动轮,204-从动轮,205-传动轴,206-定位座,207-压片器,208-开窗,2071-外壳,2072-活动板,2073-限位杆,2074-挡块,2075-滑条,2076-弹片,207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壳2、摄像头3和显示器4,基座1一表面与固定壳2连接,摄像头3设置在固定壳2内,显示器4设置在固定壳2一表面。

如图1-4所示,基座1一表面设置有刷卡槽101,基座1另一表面设置有导线孔102;

固定壳2内设置有三个固定板201,三个固定板201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内设置有主动轮203和从动轮204,主动轮203与从动轮204啮合,从动轮204与传动轴205连接,传动轴205贯穿三个固定板201;第二固定槽201内设置有定位座206、压片器207和摄像头3,固定板201一表面与稳定板202连接,稳定板202与基座1连接;稳定板202另一表面与压片器207连接,压片器207与传动轴205相配合,传动轴205与定位座206啮合,定位座206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201旋转连接,定位座206一表面与摄像头3连接。

其中,固定壳2一表面设置有开窗208,开窗208的位置与摄像头3相适应,开窗208内设置有遮罩,遮罩为玻璃遮罩或亚克力遮罩。

如图5-7所示,压片器207包括外壳2071、活动板2072、限位杆2073、挡块2074、滑条2075、弹片2076和弹簧2077,活动板2072、限位杆2073、滑条2075和弹簧2077均设置在外壳2071内,活动板2072一表面与限位杆2073、弹簧2077以及若干滑条2075连接,限位杆2073设置在弹簧2077内,活动板2072另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弹片2076,弹片2076与传动轴205连接;若干挡块2074设置在外壳2071开口;弹簧2077为压缩弹簧。

其中,装置还包括ic识别器、处理器、网卡和缓存器,ic识别器安装在刷卡槽101内,ic识别器与身份证相配合,处理器分别与ic识别器、网卡、缓存器、摄像头3以及显示器4电性连接。

其中,固定壳2一表面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形状与位置均与主动轮203相适应,主动轮203设置在开口内。

其中,身份证识别装置与公安网络通信连接。

其中,身份证识别装置还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蜂鸣器和指示灯均与处理器连接。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基于人证合一的身份证识别装置,其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身份证识别装置通电通网后与公安网络连接,当用户刷身份证时,ic识别器识别身份信息,并将识别到的身份信息与公安网络上的身份信息比对,判断身份证是否为合法身份证,当识别为不合法身份证时报警,否则调取与身份证相配合的面部信息,之后通过摄像头3拍摄用户的面部信息,并通过显示器4对实时人像进行显示,通过主动轮203调节摄像头203的角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当用户面部信息与身份证面部信息相匹配时,则通过验证,否则报警;当旋转摄像头时,主动轮203驱动从动轮204,从动轮204通过传动轴205旋转定位座206从而调节摄像头3的角度,压片器207为弹性结构,通过谈话给你2077将活动板2072顶起,活动板2072上的弹片2076与传动轴205连接,为传动轴205提供阻力,防止摄像头3因为重心需要手动固定,提高使用便捷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