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5279发布日期:2020-02-07 23:39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识别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根据这些信号想主机发送机械动作的指令,实现自动化控制。

光源是影响机器视觉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环境光容易影响图像的质量,从而降低图像识别处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具有提高识别结果准确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包括箱体、传送机构和主机,所述箱体开有供传送机构经过的传送口,所述主机联接有机械执行模块,所述机械执行模块联接传送机构,所述主机联接有显示模块,所述主机联接有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依次联接有图像处理模块、图像数字化模块和判断决策模块,所述判断决策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机联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光源和相机,所述光源和相机均设置于箱体内,所述传送口铰接有遮光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在传送机构上经传送口进入箱体内,产品在箱体内由图像采集模块的相机进行产品表面图像的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采集图像的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图像数字化模块据此将图像信号转变为数字化信号,判断决策模块抽取分类标准的目标特征,进而向主机输出判别的结果,主机根据判别的结果向机械执行模块输出指令信号,控制机械设备的执行,实现产品的分类,同时将识别处理结果输出至显示模块。

箱体为采集图像的过程提供了相对密闭的环境,光源在箱体内产品表面需要被观察的特征与需要被忽略的图像特征之间形成最大的对比度,从而易于特征的区分;遮光板减少了进入箱体内的环境光亮度,从而减小自然光等随机光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识别轨道和分类轨道,所述识别轨道经传送口贯穿箱体的内空间,所述识别轨道的端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识别轨道的一端朝向分类轨道的方向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轨道用于将产品传送至箱体内进行图像采集,并将识别后的产品运送至分类轨道进行分类;活动板起连接识别轨道和分类轨道的作用,产品在识别轨道上共同做相对于活动板的运动,当产品运动至活动板时,由于产品自身的惯性,产品在活动板的表面仍处于运动状态并滑至分类轨道,活动板为产品的分类起过渡作用,减少了产品从识别轨道进入分类轨道时由于运动状态的突然变化导致碰撞损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分类轨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下轨道朝向活动板的一端突出设有活动板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轨道和下轨道为不同类别的产品提供了不同的传输通道,当产品在进行图像识别后需要进入下轨道时,活动板连接下轨道,限位块限制活动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朝向脱离下轨道的方向翻转,使产品在自身惯性和重力作用下经活动班滑至下轨道,实现分类传输。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沿竖直方向的下表面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线性电机,所述主机联接线性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对活动板起支持作用,当产品在箱体内经主机分类后,根据分类结果,主机向线性电机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线性电机的启停控制推杆的运动,推杆推动活动板连接分类轨道,使经过图像识别后的产品运输至不同的轨道实现分类,实现自动分类。

优选的,所述分类轨道远离识别轨道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类轨道倾斜设置使落在分类轨道上的产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沿分类轨道方向的加速度,减少整体装置中的动力设置,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识别轨道的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沿轨道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邻所述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隔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产品放置于识别轨道上时,产品在自身惯性作用下做与识别轨道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在产品运动至与定位凸起接触时,定位凸起限制了产品的继续滑动,使产品相对于识别轨道静止;相邻的两个定位凸起之间的间隔相同,即相邻两个产品在识别轨道上的距离相同,在识别轨道的传送速率相同的情况下,产品从进入箱体内开始识别到传输至分类轨道的时间为定值,据此可设置图像识别后主机向线性电机发送信号的延迟时间,实现产品识别后的精准分类,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滑槽,所述识别轨道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有弹性拨片,所述弹性拨片远离滑槽内壁的一端朝向识别轨道的中部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为弹性拨片提供了连接的位点,当识别轨道运输产品至与拨片弹性拨片接触时,弹性拨片对产品施加朝向定位凸起的方向的力,使产品与定位凸起接触,从而使相邻产品之间的间隔基本相同,减少人工手动调节产品的间隔,实现自动化分类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集产品表面的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识别实现产品的分类,提高产品分类的准确率;

2.通过在传送口处设置遮光板,在采集产品表面的图像时降低环境光线,易于图像处理中对于目标特征的区分;

3.通过设置间隔相同的定位凸起和弹性拨片对产品进行定位,使产品在识别轨道上从识别到传送至分类轨道上的时间间隔相同,实现对分类过程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中传送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主机2、显示屏3、识别轨道4、活动板5、上轨道6、下轨道7、定位凸起8、弹性拨片9、推杆10、限位块11、待测品12、滑槽13、传送口14、遮光板15。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处理的分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和贯穿经过箱体1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识别轨道4和分类轨道,分类轨道包括上轨道6和下轨道7,识别轨道4沿水平方向设置,识别轨道4的一端铰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远离识别轨道4的一端朝向分类轨道的方向设置。上轨道6和下轨道7均朝向地面方向倾斜。箱体1的侧壁开有传送口14,分类轨道经传送口14贯穿箱体1的内腔,传送口14的顶部铰接有遮光板15。

箱体1内设有主机2,主机2联接有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3,显示屏3设置于箱体1的外表面。主机2联接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箱体1内的光源和相机,光源和相机均位于箱体1的顶部且朝向识别轨道4的方向设置。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依次联接有图像处理模块、图像数字化模块和判断决策模块,判断决策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机2的接口联接,主机2还联接有机械执行模块和储存模块,判断决策模块将识别分类的结果信号输送至主机2,主机2向机械执行模块发出控制信号。

活动板5的下表面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远离活动板5的一端连接有线性电机,线性电机设置于箱体1内。线性电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机械执行模块联接线性电机的控制电路,即机械执行模块控制线性电机的启停,从而控制推杆10的伸缩,实现对活动板5的控制。

如图3所示,传送机构还包括滑槽13,识别轨道4滑动连接于滑槽13内,滑槽13的内壁铰接有弹性拨片9,弹性拨片9朝向识别轨道4的运动方向弯曲设置,弹性拨片9至少设有2个,2个弹性拨片9以滑槽13中部为轴对称设置。识别轨道4的沿竖直方向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凸起8,定位凸起8沿垂直于识别轨道4的长度方向设置,定位凸起8在识别轨道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定位凸起8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当根据产品表面图像进行产品的分类时,将待识别的产品放置于传送机构上,传送机构将产品传送至箱体1内,由图像采集模块的相机采集产品表面的图像,经图像处理模块对所采集的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颜色等信息进行提取,再由图像数字化模块将图像信号转变为数字化信号,产品表面图像对应的数字化信号在判断决策模块内对目标特征进行比对并向主机2输出分类判断的结果,主机2将图像与识别结果存入储存模块内进行记录,并将识别结果输出至显示模块,主机2根据判断决策模块输出的分类结果对机械执行模块输出指令信号,从而控制识别后的产品进入对应的分类轨道中,产品在进入箱体1内进行识别过程中遮光板1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覆盖于传送口14出,阻止环境光线进入箱体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远离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