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126发布日期:2020-05-20 01:0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屏智能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升级,智能终端的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其中智能交互平板在教学、会议、办公等场景经常使用,对于一些对于屏幕尺寸需求比较大的场景,还会使用多个智能交互平板拼接使用。

但对于智能交互平板拼接使用时,传统的双拼方案,大多都是将两台设备的显示屏拼装在一起,但两台设备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当待机时若需要唤醒,需要分别进行唤醒,操作麻烦,并且难以实现同步唤醒,使得视觉效果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步唤醒的双屏智能交互系统。

一种双屏智能交互系统,包括主屏装置及副屏装置,主屏装置设有主屏cpu及主屏mcu,副屏装置设有副屏cpu及副屏mcu;

主屏mcu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屏cp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主屏驱动信号驱动主屏cpu接通上电;

副屏mc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与主屏mc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唤醒信号输出电路电连接,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副屏cp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副屏驱动信号驱动副屏cpu上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装置还设有主屏供电电路及第一继电器;副屏装置还设有副屏供电电路及或门电路;

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用于经主屏装置的交流信号接口电连接供电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副屏供电电路的交流信号输入端;

主屏mcu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受控端,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一继电器导通;

主屏供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主屏cpu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主屏mcu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接通供电电源时为主屏cpu及主屏mcu供电;主屏供电电路的第三输出端经过或门电路的第一端与副屏mcu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一继电器未导通时为副屏mcu供电;

副屏供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副屏cpu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经过或门电路的第二端与副屏mcu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一继电器导通时为副屏cpu及副屏mcu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供电电路设有第二继电器及主屏电源板,

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与主屏电源板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主屏cpu的电源端电连接,

主屏电源板的输入端用于经主屏装置的交流信号接口电连接供电电源,用于在接通供电电源且第二继电器导通时为主屏cpu供电;

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主屏电源板的第二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的第三输出端;

主屏mcu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受控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二继电器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屏供电电路设有第三继电器及副屏电源板,

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与副屏电源板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副屏cpu的电源端电连接;

副屏电源板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用于在第一继电器导通且第三继电器导通时为副屏cpu供电;

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为副屏供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副屏电源板的第二输出端为副屏供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副屏mcu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的受控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三继电器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红外信号接收电路,

红外信号接收电路分别与主屏mcu的第一输入端、副屏mcu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及副屏mc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

第一霍尔传感器分别与主屏mcu的第二输入端、副屏mcu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磁通量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及副屏mc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屏装置设有第二霍尔传感器;

第二霍尔传感器分别与主屏mcu的第三输入端、副屏mcu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磁通量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及副屏mc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装置还设有主屏背光电路,

主屏背光电路的电源端与主屏供电电路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

主屏cpu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出端与主屏背光电路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主屏驱动信号时发送主屏背光开机信号驱动主屏背光电路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屏装置还设有副屏背光电路,

副屏背光电路的电源端与副屏供电电路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

副屏cpu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出端与副屏背光电路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副屏驱动信号时发送副屏背光开机信号驱动副屏背光电路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装置还设有主屏屏驱动电路,

主屏cpu的屏驱动信号输出端与主屏屏驱动电路的屏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主屏驱动信号时发送主屏屏驱动信号驱动主屏屏驱动电路上电;

副屏装置还设有副屏屏驱动电路,

副屏cpu的屏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副屏屏驱动电路的屏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副屏驱动信号时发送副屏屏驱动信号驱动副屏屏驱动电路上电。

上述双屏智能交互系统,将副屏mc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与主屏mcu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唤醒信号输出电路电连接,使得主屏mcu及副屏mcu能同时接收到唤醒信号,主屏mcu的主屏驱动信号和副屏mcu的副屏驱动信号能同时发送,触发主屏cpu及副屏cpu上电工作,实现主屏装置及副屏装置的同步唤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同步唤醒结构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供电架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主屏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副屏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同步唤醒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双屏智能交互系统,包括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主屏装置100设有主屏cpu110及主屏mcu120,副屏装置200设有副屏cpu210及副屏mcu220;

主屏mcu120的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屏cpu11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主屏驱动信号驱动主屏cpu110接通上电;

副屏mcu22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与主屏mcu12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唤醒信号输出电路130电连接,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副屏cpu21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副屏驱动信号驱动副屏cpu210上电。

主屏cpu110即为主屏装置100的处理器,在待机时切断,主屏mcu120在待机时继续工作,并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主屏驱动信号至主屏cpu110,以驱动主屏cpu110上电工作;副屏cpu210为副屏装置200的处理器,在待机时切断,副屏mcu220在待机时继续工作,并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发送副屏驱动信号至副屏cpu210,以驱动副屏cpu210上电工作。

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均为智能交互平板,通过将主屏装置100与副屏装置200的显示平板进行拼接即构成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显示平板,其中,智能交互平板(interactiveintelligentpanel,简称iip),是一种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lcd、led、pdp)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

上述双屏智能交互系统,将副屏mcu22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与主屏mcu120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均与唤醒信号输出电路130电连接,使得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能同时接收到唤醒信号,主屏mcu120的主屏驱动信号和副屏mcu220的副屏驱动信号能同时发送,触发主屏cpu110及副屏cpu210上电工作,实现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的同步唤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屏装置100还设有主屏供电电路140及第一继电器150;副屏装置200还设有副屏供电电路240及或门电路230;

第一继电器150的输入端用于经主屏装置100的交流信号接口acin电连接供电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副屏供电电路240的交流信号输入端;

主屏mcu120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150的受控端,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一继电器150导通;

主屏供电电路140的第一输出端与主屏cpu110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主屏mcu120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接通供电电源时为主屏cpu110及主屏mcu120供电;主屏供电电路140的第三输出端经过或门电路230的第一端与副屏mcu220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一继电器150未导通时为副屏mcu220供电;

副屏供电电路240的第一输出端与副屏cpu210的电源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经过或门电路230的第二端与副屏mcu220的电源端电连接,用于在第一继电器150导通时为副屏cpu210及副屏mcu220供电。

主屏供电电路140用于在接通供电电源时为主屏cpu110、主屏mcu120及主屏装置100内的各个功能电路供电,同时在第一继电器150未导通时为副屏mcu220提供工作电源,第一继电器150未导通时副屏供电电路240未接通供电电源,仅由主屏供电电路140供电,能够降低待机时双屏智能交互系统的功耗。在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接收到唤醒信号时,主屏mcu120驱动第一继电器150导通,为副屏供电电路240接通供电电源,此时副屏mcu220由副屏供电电路240供电,副屏供电电路240还用于为副屏cpu210及副屏装置200内的各个功能电路供电,通过或门电路230分别为副屏mcu220电连接主屏供电电路140及副屏供电电路240,只需主屏供电电路140和副屏供电电路240中的任意一个接通供电电鱼即可为副屏mcu220提供工作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屏供电电路140设有第二继电器142及主屏电源板141,

第二继电器142的输入端与主屏电源板141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主屏cpu110的电源端电连接,

主屏电源板141的输入端用于经主屏装置100的交流信号接口acin电连接供电电源,用于在接通供电电源且第二继电器142导通时为主屏cpu110供电;

第二继电器142的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140的第一输出端,主屏电源板141的第二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140的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为主屏供电电路140的第三输出端;

主屏mcu120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142的受控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二继电器142导通。

为了保证待机状态下主屏cpu110不会误启动,设置第二继电器142,用于电连接主屏电源板141及主屏cpu110的电源端,使得主屏mcu120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需要分别驱动主屏cpu110及第二继电器142导通后,主屏cpu110才能上电,避免主屏cpu110误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副屏供电电路240设有第三继电器242及副屏电源板241,

第三继电器242的输入端与副屏电源板241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副屏cpu210的电源端电连接;

副屏电源板241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第一继电器150的输出端,用于在第一继电器150导通且第三继电器242导通时为副屏cpu210供电;

第三继电器242的输出端为副屏供电电路240的第一输出端,副屏电源板241的第二输出端为副屏供电电路240的第二输出端;

副屏mcu22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242的受控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驱动第三继电器242导通。

为了保证待机状态下副屏cpu210不会误启动,设置第三继电器242,用于电连接副屏电源板241及副屏cpu210的电源端,使得副屏mcu220在接收到唤醒信号时需要分别驱动副屏cpu210及第三继电器242导通后,副屏cpu210才能上电,避免副屏cpu210误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唤醒信号输出电路130包括红外信号接收电路131,

红外信号接收电路131分别与主屏mcu120的第一输入端、副屏mcu22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红外信号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

红外信号接收电路131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发送的红外信号,若在待机状态下接收到唤醒红外信号,则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实现同步唤醒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唤醒信号输出电路130包括第一霍尔传感器;

第一霍尔传感器分别与主屏mcu120的第二输入端、副屏mcu220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磁通量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

第一霍尔传感器用于在待机状态下,若接触触控笔导致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实现同步唤醒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屏装置200设有第二霍尔传感器;

第二霍尔传感器分别与主屏mcu120的第三输入端、副屏mcu220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磁通量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

第二霍尔传感器用于在待机状态下,若接触触控笔导致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发送唤醒信号至主屏mcu120及副屏mcu220,实现同步唤醒主屏装置100及副屏装置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装置100还设有主屏背光电路,

主屏背光电路的电源端与主屏电源板141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

主屏cpu110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出端与主屏背光电路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主屏驱动信号时发送主屏背光开机信号驱动主屏背光电路工作。

在主屏cpu110接收到主屏mcu120发送的主屏驱动信号时,主屏cpu110上电,同时发送主屏背光开机信号至主屏背光电路,驱动主屏背光电路开启背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副屏装置200还设有副屏背光电路,

副屏背光电路的电源端与副屏电源板241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

副屏cpu210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出端与副屏背光电路的背光开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副屏驱动信号时发送副屏背光开机信号驱动副屏背光电路工作。

在副屏cpu210接收到副屏mcu220发送的副屏驱动信号时,副屏cpu210上电,同时发送副屏背光开机信号至副屏背光电路,驱动副屏背光电路开启背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屏装置100还设有主屏屏驱动电路,

主屏cpu110的屏驱动信号输出端与主屏屏驱动电路的屏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主屏驱动信号时发送主屏屏驱动信号驱动主屏屏驱动电路上电;

副屏装置200还设有副屏屏驱动电路,

副屏cpu210的屏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副屏屏驱动电路的屏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副屏驱动信号时发送副屏屏驱动信号驱动副屏屏驱动电路上电。

在主屏cpu110接收到主屏mcu120发送的主屏驱动信号时,主屏cpu110上电,同时发送主屏屏驱动信号至主屏屏驱动电路,驱动主屏屏驱动电路上电工作,开启显示;

在副屏cpu210接收到副屏mcu220发送的副屏驱动信号时,副屏cpu210上电,同时发送副屏屏驱动信号至副屏屏驱动电路,驱动副屏屏驱动电路上电工作,开启显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