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903发布日期:2020-05-22 20:4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商场中拥有各种类型的商品,对于庞大的商品种类,商场一般会对各类的商品进行贴上芯片标签,芯片标签记录商品的各样信息,例如商品产地、出厂商、入货时间等。另一方面,商场也会对商品贴上防盗电子标签,防止商品被盗。

而防盗电子标签和芯片标签一般是将防盗电子标签和芯片标签贴在底板上,再将不干胶层复合到底板上,而将不干胶层复合到底板上一般采用的是两根辊的夹紧力和同向输送实现,但是由于芯片标签和电子标签均是较薄的芯片,在一般的复合装置上直接将不干胶层复合到设置有芯片的底板上,容易造成芯片标签和电子标签的损坏。

所以需要对复合装置进行改造,实现既可以将不干胶层贴紧在底板上,也不会对防盗电子标签和芯片标签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具有保护芯片在复合过程不被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同向输送的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用于输送底板;

刮落铲,用于将电子标签刮落到所述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的底板上;

同向输送的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用于输送不干胶层;

所述第四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绕轴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第四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轴心平行设置,使所述第四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轴间形成碾压部;所述第四输送辊沿轴向方向配置有至少一环形凸出部;

第五收卷辊,接于碾压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出部设置为印刷橡皮布包设于第四输送辊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设置有三段所述凸出部,且每段凸出部间的距离为电子标签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纸板上的光标与不干胶层的光标是否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落铲设置为三角形件;所述第一输送辊处于所述挂落铲的下方,其中所述刮落铲的斜边输出端接于底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第五收卷辊和检测元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检测元件的信号改变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和第五收卷辊的输送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双用标签。

其二,双用标签加工装置在将不干胶层复合到底板上时,可以不对芯片和电子标签位置对应碾压,避免芯片和电子标签受到损坏。

其三,同时制造防伪芯片和电子标签,加快加工效率。

其四,利用收卷的过程对不干胶层进行二次按压,使不干胶层贴紧底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四输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芯片标签和电子标签复合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用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芯片标签和电子标签未刮落到底板上的出厂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送辊;2、第二输送辊;3、底板;4、刮落铲;5、电子标签;6、第三输送辊;7、第四输送辊;8、不干胶层;9、碾压部;10、凸出部;11、第五收卷辊;12、检测元件;13、防伪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双用标签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顺时针输送的第一输送辊1和第二输送辊2,用于输送底板3,底板3沿第一输送辊1和第二输送辊2的上方一直向右输送。

设置有刮落铲4,所述刮落铲4设置为三角形件。所述第一输送辊1处于所述刮落铲4的下方,其中所述刮落铲4的斜边输出端接于底板3,用于将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刮落到所述第一输送辊1与第二输送辊2的底板3上。如图5,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一般出厂时会阵列排列在一张塑料纸上,但粘贴力不会太大方便撕下,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从三角形刮落铲4的上斜边由上往下由左往右进入,然后从三角形刮落铲4的下底边由右向左退出,塑料纸通过三角形刮落铲4的上斜边和下底边形成的角时,由于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在塑料纸上的粘贴力不会太大,而且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一般有一定硬度,不会随着塑料纸成角度顺着三角形刮落铲4的下底边向左滑,所以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从通过三角形刮落铲4的上斜边和下底边形成的角后落到下方底板3的上表面粘贴。

还设置有同为逆时针输送的第三输送辊6和第四输送辊7,用于输送不干胶层8。第三输送辊6与第一输送辊1的转动方向相反。不干胶层8贴紧于第三输送辊6和第四输送辊7的下方输送。

所述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绕轴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轴心平行设置,使所述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轴间形成碾压部9,碾压部9用于将不干胶层8复合到底板3上。所述第四输送辊7沿轴向方向配置有至少一环形凸出部10。所述凸出部10实际为印刷橡皮布包设于第四输送辊7的外部,印刷橡皮布是由多层专用纤织品和合成橡胶化合物制成,在制造作业时,使衬垫高度灵活度较大,可以根据实力需要的印刷压力设置印刷橡皮布的厚度。

凸出部10设置为印刷橡皮布粘贴方式,可以通过将印刷橡皮布移位的方式去满足不同顾客双用标签芯片位置的需求。设置凸出部10主要为了避免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被碾压,所以当需要制造不同规格的标签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凸出部10设置的地方,去避免直接碾压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

本装置主要生产的是双用标签,如图3,双用标签沿底板3同一端面的长度方向两侧设置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当双用标签进入到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轴间的碾压部9时,需要以底板3长度方向平行于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的轴心进入。

凸出部10主要作用是垫高第四输送辊7的某处直径(将第四输送辊7与第二输送辊2轴间的距离设置得较宽,使没有设置印刷橡皮布的地方无法将不干胶层8复合到底板3上),使经过碾压部9的不干胶层8粘贴于底板3的过程中,由于只有垫有印刷橡皮布的地方的不干胶层8被碾压粘贴到底板3上,所以经过碾压部9的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上下方向均未被碾过,所以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上下方向的不干胶层8均未贴紧于底板3(但由于底板3上防伪芯片132和电子标签5的左右两侧均已贴紧不干胶层8,处于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不干胶层8受到已贴紧于底板3的地方的不干胶的张力作用,此时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不干胶层8已轻微贴紧于底板3上)。

对于上段落的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上下方向的不干胶层8均未完全贴紧于底板3问题,本装置利用第五收卷辊11解决。设置有第五收卷辊11接于碾压部9的输出端,经过碾压部9的贴有不干胶层8的底板3绕第五收卷辊11收卷,且底板3的长度方向为第五收卷辊11的轴向方向。各个底板31的长度边相连,所以将底板3的长度方向作为收卷的轴向方向收卷,在相连的底板3收卷过程中,防伪芯片13和电子标签5的上下方向的不干胶层8会受到压力贴紧于底板3。

包括检测元件12,用于检测底板3上的光标与不干胶层8的光标是否对应,检测元件12包括两个光标传感器,每个底板3在同一个地方均设置有光标,每个不干胶层8在同一个地方也设置有光标,每段底板3和不干胶层8在粘贴时需要光标对符才能贴合,即底板3的光标被光标传感器检测的同时,不干胶层8的光标也被同时检测即可实现每段不干胶层8和底板3一一对符。

包括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第三输送辊6、第四输送辊7、第五收卷辊11和检测元件12,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检测元件12的信号改变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第三输送辊6、第四输送辊7和第五收卷辊11的输送速度。当即底板3的光标被光标传感器检测的同时,不干胶层8的光标不对符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改变底板3的输送速度,以达到与底板3的光标被光标传感器检测的同时,不干胶层8的光标也被同时检测,实现每段不干胶层8和底板3一一对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