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遮光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185发布日期:2020-07-31 21: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遮光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遮光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体黑面板大多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一体黑的效果:一、在玻璃基板的与显示屏的非可视区域对应的局部涂布一层接近显示屏的可视区域颜色的油墨,二、在整个玻璃基板的表面覆盖一层遮光膜,来减轻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的颜色差异,使得两个区域的光学感官效果在息屏的状态下尽量接近。但是,第一种方法无法完全消除两个区域的颜色差异,第二种方法降低了显示屏发出光线的透过率,影响了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降低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遮光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一体化黑面板无法完全消除显示屏的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的颜色差异及降低显示屏光线透过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遮光面板,包括:

透明盒体,所述透明盒体的内部形成有内腔;

第一导电层,覆盖于所述透明盒体的内壁上;以及

遮光流体,填充于所述内腔内,所述遮光流体包括带电遮光粒子,所述带电遮光粒子吸附于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为触摸电极层或显示电极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为透明导电膜或直径为0.1微米~20微米电极丝构成的网格电极,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的区域为通电状态下的非可视区域。

可选地,所述一体化遮光面板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覆盖于所述透明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通、断电状态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通、断电状态相异;所述带电遮光粒子吸附于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明导电膜或网格电极。

可选地,所述遮光流体为带电油墨或带电树脂。

可选地,所述透明盒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框胶,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框胶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内壁或所述第二基板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透明盒体包括盒本体和盒盖,所述盒本体与所述盒盖围合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于所述盒盖的内壁或者所述盒本体的远离所述盒盖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一体化遮光面板、显示模组和/或触摸模组,所述一体化遮光面板覆盖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或所述触摸模组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和/或所述触摸模组的盖板与所述透明盒体的盒壁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第一导电层与遮光流体配合,在第一导电层的断电状态下,遮光流体可以在透明盒体内部形成一体化的遮光层将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遮挡住,在第一导电层的通电状态下,遮光流体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第一导电层上,可以使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显露出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一体化黑面板无法完全消除显示屏的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的颜色差异及降低显示屏光线透过率的技术问题,既确保了一体化遮光面板的透光率,又提升了触摸显示装置的一体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在断电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在通电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在第二导电层通电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触摸显示装置、10—一体化遮光面板、20—显示模组、11—透明盒体、12—第一导电层、13—遮光流体、14—第二导电层、14′—网格电极、21—盖板、111—第一基板、112—第二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电连接”,它可以是导体电连接,或者是无线电连接,还可以是其它各种能够传输电信号的连接方式。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遮光面板10,包括透明盒体11、第一导电层12和遮光流体13,其中,透明盒体11的内部形成有内腔;第一导电层12覆盖在透明盒体11的内壁上;遮光流体13填充在透明盒体11的内腔内,此处遮光流体13包括带电遮光粒子,该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通电状态下的第一导电层12上。可以理解的是,一体化遮光面板10是用于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上,透明盒体11可以覆盖显示模组或触摸模组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第一导电层12可以本身即为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电极或触摸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层或触摸电极层。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2也可以与显示模组或触摸模组电连接,一旦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被点亮和/或触摸模组被触发,第一导电层12立即进入通电状态。

使用时,由于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所带电荷的属性相同,当第一导电层12处于断电状态时,带电遮光粒子之间相互排斥,使得遮光流体13均匀地铺展在透明盒体11的内腔内,进而将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遮挡住,使得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在息屏状态下得到理想的一体化效果;而由于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所带电荷的属性与第一导电层12通电后产生的电荷属性相异,当第一导电层12处于通电状态时,带电遮光粒子会吸附在第一导电层12上,进而使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显露出来,用户可以清晰地观看到显示模组可视区域的显示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10,采用了第一导电层12与遮光流体13配合,在第一导电层12的断电状态下,遮光流体13可以在透明盒体11内部形成一体化的遮光层将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遮挡住,在第一导电层12的通电状态下,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第一导电层12上,可以使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显露出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一体化黑面板无法完全消除显示屏的可视区域与非可视区域的颜色差异及降低显示屏光线透过率的技术问题,既确保了一体化遮光面板10的透光率,又提升了一体化遮光面板10的一体化遮光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可以为透明导电膜、网格电极或者非透光导电层等。当第一导电层12为透明导电膜时,透明导电膜在透明盒体11的内壁上覆盖的区域与显示模组的非可视区域对应,并且透明导电膜既可以设置在遮光流体13的底侧,也可以设置在遮光流体13的顶侧;当第一导电层12为网格电极时,网格电极在透明盒体11的内壁上覆盖的区域与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和/或非可视区域对应,并且网格电极既可以设置在遮光流体13的底侧,也可以设置在遮光流体13的顶侧,此处网格电极的电极丝的直径为0.1微米~20微米,一般情况下,人眼无法察觉,即当网格电极通电,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网格电极的电极丝上时,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发出光线的透过率可以达到80%~95%,甚至更高的透光率,使得用户可以清晰地观看到显示模组可视区域的显示内容;当第一导电层12为非透光导电层时,非透光导电层在透明盒体11的内壁上覆盖的区域与显示模组的非可视区域对应,并且非透光导电层设置在遮光流体13的底侧。从而确保了一体化遮光面板10在断电状态下得到理想的一体化遮光效果及在通电状态下得到理想的透光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遮光流体13为带电油墨或者带电树脂等。具体地,带电油墨或者带电树脂中带电遮光粒子呈现出的颜色可以是黑色、灰色、白色、绿色、红色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盒体11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和框胶(未图示),其中,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相对并且间隔分布,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与框胶围合形成透明盒体11的内腔,即框胶涂布在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的边缘处,将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之间的间隙围合形成透明盒体11的内腔,为遮光流体13提供了容置的空间;第一导电层12覆盖在第一基板111的内壁或第二基板112的内壁上。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与实施例一的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一体化遮光面板10还包括第二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14覆盖在透明盒体11的远离第一导电层12的内壁上,并且第二导电层14的通、断电状态与第一导电层12的通、断电状态相异,即第二导电层14是在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息屏时通电,在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被点亮和/或触摸模组被触发时断电;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通电状态下的第二导电层14上。具体地,第二导电层14为透明导电膜,在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息屏时,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吸附在透明导电膜上,这样可以提高遮光流体13中的带电遮光粒子分布的均匀性,提升了一体化遮光面板10的一体化遮光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与实施例二的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导电层14为网格电极14′,网格电极14′的电极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直径,并且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使网格电极14′整体呈现出不同的图案,这样在显示装置或者触摸显示装置息屏时,一体化遮光面板10可以展现不同的图案,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与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所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透明盒体11包括盒本体和盒盖,其中,盒本体与盒盖围合形成透明盒体11的内腔,即盒盖盖合在盒本体的开口处以形成透明盒体11的内腔,为遮光流体13提供了容置的空间;此处,第一导电层12覆盖在盒盖的内壁或者盒本体的远离盒盖的内壁上。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1,包括实施例一至五任一项所提供的一体化遮光面板10、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其中,一体化遮光面板10覆盖在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触摸显示装置1还包括控制模组和电源模组,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电源模组分别与控制模组电连接,第一导电层12可以与显示模组20或触摸模组电连接,也可以与触摸显示装置1的控制模组电连接,第二导电层14可以与触摸显示装置1的控制模组电连接。这样通过控制模组控制电源模组向一体化遮光面板10供电或者断电,使得触摸显示装置1在息屏状态下能够得到理想的一体化效果,并且在亮屏状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显示装置与实施例六的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的盖板21与透明盒体11的盒壁一体成型,即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与一体化遮光面板10一起封装,当透明盒体11由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和框胶组成时,第一基板111或第二基板112作为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的盖板21,当透明盒体11由盒本体和盒盖组成时,盒本体或盒盖作为显示模组20和/或触摸模组的盖板21。这样有利于简化触摸显示装置1的结构,降低了触摸显示装置1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