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692发布日期:2020-06-23 21:3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鼠标。



背景技术:

周知,通常情况下,衡量鼠标的性能指标除点选的精准度和移动游标的灵敏度外,最重要的就是鼠标的手感以及其在移动中的稳定程度,尤其是对于从事电子竞技运动的游戏玩家而言,而鼠标的重量则是影响鼠标手感以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现有的部分鼠标会进行配重设计,此类配重大多是依据经验进行配置的,以便满足大多数用户对鼠标的手感要求。然而,为鼠标配置多少重量才能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实质上是取决于用户的个人习惯的,而现有的配重机构不但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大多数的配重是不可调配的,从而使其无法迎合不同用户对鼠标的不同需求。同时,随着电子竞技运动的快速兴起,游戏玩家对于鼠标的光效装饰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鼠标在这方面仍然存在极大地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鼠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鼠标,它包括鼠标本体,它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鼠标本体上开设有经由鼠标本体的顶面延伸至鼠标本体的内部的配重沉槽,所述配重块插装并嵌合于配重沉槽内。

优选地,所述配重沉槽的槽底上嵌装或埋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配重块上嵌装或埋设有用于与第一磁性件对位吸合的第二磁性件。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包括一整体形状呈类“t”形的槽排以及至少一个配重砝码,所述槽排的纵向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调配口,所述配重砝码对位嵌合于对应的调配口内,所述槽排的纵向臂对位插装于配重沉槽内、横向臂盖合于配重沉槽的槽口分布。

优选地,当所述鼠标的底面以平行于水平面方式作悬吊放置时,所述配重沉槽沿经过鼠标的重心的一条纵向轴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鼠标本体包括一弧面尾盖以及一与弧面尾盖的顶面和配重块的顶面共同拼合成一顶面整体呈弧形凸面的鼠标主体,所述弧面尾盖盖合并锁固于鼠标主体的尾端部的顶面侧,所述配重块位于弧面尾盖与鼠标主体相衔接处的中心区域;

它还包括位于弧面尾盖与鼠标主体之间且局部外露于弧面尾盖分布的导光管,所述鼠标主体上嵌装有装饰灯珠,所述导光管的至少一端与装饰灯珠的出光面相对。

优选地,所述鼠标主体上且位于配重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导光孔,每个所述导光孔内均嵌装有一装饰灯珠,所述导光管为类“u”形结构体,且所述导光管的一端同轴插装于其中一个导光孔内并与对应的装饰灯珠相对、另一端同轴插装于另一个导光孔内并与对应的装饰灯珠相对。

优选地,所述导光管上且位于外露于弧面尾盖的部分套设有造型装饰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配重沉槽为配重块的活动式拆装调配提供了结构空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对鼠标手感的需求来调配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同时,配重块采用从鼠标本体的顶面侧进行装配的方式,既可以有效避免鼠标在使用时发生配重块脱离的问题,又可以简化鼠标本身和配重机构的结构,降低鼠标的结构复杂性;其结构简单紧凑、适应性强、光效装饰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去除鼠标底板后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重块在取装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鼠标主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鼠标,它包括鼠标本体(其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现有的鼠标作任何结构造型及实用功能的设计)和配重块,在鼠标本体上开设有经由鼠标本体的顶面延伸至鼠标本体的内部的配重沉槽a,而配重块则插装并嵌合于配重沉槽a内。由此,通过对鼠标本体的结构改进,利用开设的配重沉槽a为配重块的活动式拆装调配提供了结构空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对鼠标手感的需求来调配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同时,配重块采用从鼠标本体的顶面侧进行装配的方式,既可以有效避免鼠标在使用时发生配重块脱离的问题,又可以简化鼠标本身和配重机构的结构,降低鼠标的结构复杂性。

为增强鼠标在配重块配置后的结构稳定性,在配重沉槽a的槽底上嵌装或埋设有第一磁性件b,相应地,在配重块上则嵌装或埋设有用于与第一磁性件b对位吸合的第二磁性件c。从而利用磁吸的方式不但可以将配重块稳定于配重沉槽a内,而且也便于用户更换或调配不同的配重块。

为方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配重块的重量进行调配,本实施例的配重块包括一整体形状呈类“t”形的槽排1以及至少一个配重砝码2,在槽排1的纵向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调配口d,配重砝码2对位嵌合于对应的调配口d内,槽排1的纵向臂对位插装于配重沉槽a内(此时,可将前述的第二磁性件c以诸如嵌装的形式装设于槽排1的纵向臂的末端)、横向臂盖合于配重沉槽a的槽口分布。由此,用户通过在调配口d内装配或拆取配重砝码2来改变整个配重块的重量,而基于整个配重块所采用的类“t”形结构形式不但可以便于对整个配重块进行拆装取卸,而且可实现对配重沉槽a的封堵,从而维持整个鼠标外部结构构造的完整性。

为最大限度地增强整个鼠标在平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配重沉槽a可采用如下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即:当鼠标的底面以平行于水平面方式作悬吊放置时(即:相当于整个鼠标平放于诸如桌面等平面载体上时),配重沉槽a沿经过鼠标的重心的一条纵向轴线分布。由此,可使得整个配重块的重心与鼠标的重心保持重合或者位于同一纵向轴线上或相互靠近,从而可有效避免发生传统鼠标因将配重机构设置于鼠标的首端部或尾端部而容易导致鼠标在移动时存在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等问题,进而提升鼠标在操作及使用时的舒适性。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鼠标的实用功能,本实施例的鼠标本体包括一弧面尾盖3以及一与弧面尾盖3的顶面和配重块的顶面共同拼合成一顶面整体呈弧形凸面的鼠标主体(其主要是指包含鼠标底板4、鼠标左右按键5、鼠标滚轮6、驱动组件(图中未标注)、鼠标主壳7以及诸如dpi等辅助按键8等部件集合体),弧面尾盖3盖合并锁固于鼠标主体的尾端部的顶面侧,配重块位于弧面尾盖3与鼠标主体相衔接处的中心区域;同时,整个鼠标还包括位于弧面尾盖3与鼠标主体之间且局部外露于弧面尾盖3分布的导光管9(本实施例的外露形式可通过在弧面尾盖3上设置相应的镂空孔位来实现,而导光管9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诸如水晶、玻璃、塑胶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在鼠标主体上嵌装有装饰灯珠10,导光管9的至少一端与装饰灯珠10的出光面相对。由此,由装饰灯珠10所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导光管9进行传播扩散,并在弧面尾盖3的折射、衍射及反射等作用下,在鼠标的尾端部区域形成色彩斑斓的光学效果;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对鼠标驱动组件的选择使装饰灯珠10所发出的光线依照诸如游戏画面、内容等操作目标的变化进行改变,具体原理可参考现有的光效鼠标进行选择,在此不作赘述。

为充分利用装饰灯珠10所产生的光线,实现鼠标“炫酷”的效果,在鼠标主体上且位于配重块(即:亦可指代配重沉槽a)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导光孔e,每个导光孔e内均嵌装有一装饰灯珠10,导光管9优选为类“u”形结构体(所述及的类“u”形包括但不限于标准的u形构造或者诸如弧线、半圆形等类似的形状构造),导光管9的一端同轴插装于其中一个导光孔e内并与对应的装饰灯珠10相对、另一端同轴插装于另一个导光孔e内并与对应的装饰灯珠10相对。由此,通过对导光管9的结构构造的优化选择设置,可在鼠标的尾端部形成围绕配重块或者沿鼠标的尾端部轮廓线分布的光带,利用导光管9外露于弧面尾盖3的部分对外形成光照及光线变化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可在导光管9上且位于外露于弧面尾盖3的部分套设有造型装饰件11(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任意形状构造的选择,本实施例优选为类似于弹簧的结构)。由此,利用造型装饰件11既可以优化整个鼠标的外观美感,又可以辅助导光管9进行光线的扩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