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5287发布日期:2020-06-23 21:3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仪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设备,人脸识别仪被用作门禁、考勤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人脸识别仪散热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使用寿命较短,且当无人使用时,人脸识别仪仍然处于开启状态,浪费电能。

因此需要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以解决现有人脸识别装置散热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包括人脸识别仪和用于支撑人脸识别仪的支架,所述支架为圆台状,还包括人脸识别开关、供风箱、踏板、plc控制器和竖直设置的出气管,所述支架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支架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支架的一端人脸识别仪连通,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出气管的中上方连通,所述出气管的顶端设有漏斗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小口端与出气管连通,所述凹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球体,所述凹槽的正上方间隔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通过支撑杆分别与出气管连接,所述挡板的底端设有圆柱状的人脸识别开关,所述人脸识别开关与凹槽相对设置,所述供风箱固定于地面,所述出气管底端与供风箱连通,所述供风箱的底端内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正对出气管的大口端设置,所述踏板的正下方间隔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和踏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于感应开关,所述人脸识别开关、电机和感应开关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供风箱的左侧设有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用户站在踏板上时,弹性件在用户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收缩,当踏板与感应开关接触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随后风扇转动并朝出气管内吹气,接着出气管顶端的球体被向上吹起,当碰触到人脸识别开关时,人脸识别仪启动,与此同时,由于出气管内的空气快速移动,使支架与出气管的连接处的气压大于支架和人脸识别仪内部的气压,因此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人脸识别仪产生的热量被吸入出气管内,并随着出气管内的空气从凹槽和人脸识别开关的间隔处流入大气中;当用户从踏板上离开后,在弹性件应力的作用下,踏板远离感应开关并移动到初始位置,接着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随后球体在重力的作用掉落至凹槽与出风管的连接处,同时人脸识别仪关闭。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节约电能,另一方面可以快速驱散人脸识别仪产生的热量,从而延长人脸识别仪的使用寿命。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人脸识别开关的直径大于等于凹槽大口端的口径,所述人脸识别开关与凹槽大口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球体的球径。防止球体从凹槽和人脸识别开关之间的间隔处滑出。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球体为空心球。保证在风扇风力的作用下,球体可以触碰到人脸识别开关。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出气管的口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缩小。使出气管内的空气在向上移动时,压强越来越大,使出气管内部与人脸识别仪内部的气压差更大,从而提高人脸识别仪散热的效率。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压簧。一方面可以使踏板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弹性件的承重能力。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气孔内设有滤网。在进气孔内设置滤网,可以过滤进入供风箱内气体中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人脸识别仪1、支架2、人脸识别开关3、挡板4、凹槽5、球体6、出气管7、供风箱8、风扇9、电机10、踏板11、弹性件12、底板13、感应开关14、地面15、支撑杆16、进气孔17、滤网18。

如图1所示:一种保护人脸识别仪的装置,包括人脸识别仪1和用于支撑人脸识别仪1的支架2,支架2为圆台状,还包括人脸识别开关3、供风箱8、踏板11、plc控制器和竖直设置的出气管7,支架2内部设有空腔,支架2的两端均为开口状,支架2的一端与人脸识别仪1连通,支架2另一端与出气管7的中上方连通,出气管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状的凹槽5,凹槽5的小口端与出气管7连通,凹槽5内活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球体6,凹槽5的正上方间隔设有挡板4,挡板4的两端通过支撑杆16分别与出气管7连接,挡板4的底端设有圆柱状的人脸识别开关3,人脸识别开关3与凹槽5相对设置,供风箱8固定于地面15,出气管7底端与供风箱8的顶端连通,供风箱8的底端内侧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风扇9,风扇9正对出气管7的大口端设置,供风箱8的左侧设有进气孔17,进气孔17内固定设有过滤气体中灰尘的滤网18,踏板11的正下方间隔设有底板13,底板13固定于地面15,底板13和踏板11之间连接有若干弹性件12,底板13的上表面设于感应开关14,人脸识别开关3、电机10和感应开关14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当用户站在踏板11上时,弹性件12在用户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收缩,当踏板11与感应开关14接触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0启动,随后风扇9转动并朝出气管7内吹气,接着出气管7顶端的球体6被向上吹起,当碰触到人脸识别开关3时,人脸识别仪1启动,与此同时,由于出气管7内的空气快速移动,使支架2与出气管7的连接处的气压大于支架2和人脸识别仪1内部的气压,因此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人脸识别仪1产生的热量被吸入出气管7内,并随着出气管7内的空气从凹槽5和人脸识别开关3的间隔处流入大气中;当用户从踏板11上离开后,在弹性件12应力的作用下,踏板11远离感应开关14并移动到初始位置,接着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0关闭,随后球体6在重力的作用掉落至凹槽5与出风管的连接处,同时人脸识别仪1关闭。

本方案一方面可以节约电能,另一方面可以快速驱散人脸识别仪1产生的热量,从而延长人脸识别仪1的使用寿命。人脸识别开关3的直径大于等于凹槽5大口端的口径,人脸识别开关3与凹槽5大口端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球体6的球径,可以防止球体6从凹槽5和人脸识别开关3之间的间隔处滑出。设置球体6为空心球,可以保证在风扇9风力的作用下,球体6可以触碰到人脸识别开关3。设置出气管7的口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缩小,可以使出气管7内的空气在向上移动时,压强越来越大,使出气管7内部与人脸识别仪1内部的气压差更大,从而提高人脸识别仪1散热的效率。设置弹性件12为压簧,一方面可以使踏板11快速回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弹性件12的承重能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