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591发布日期:2020-05-19 20:4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可视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可视化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相比于传统图表与bi数据仪表盘,数据可视化以更生动和友好的形式即时呈现效果,但是数据可视化效果的呈现也表现出其不可复用性的一面,现有数据可视化多采用一次性设计,其呈现效果的数据来源是特定的,一旦数据来源发生变化或加入、减少数据类型,对数据可视化呈现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为适应大数据分析的发展潮流,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做专业性的分析工具是一种趋势。

但是形成一站式数据可视化应用设计、开发、在线发布以及离线部署,并基于高性能可视化浏览器内核渲染复杂多变的界面结构和绚丽精美的特效,使数据可视化应用具备跨平台、跨终端的运行能力,让数据可视化具备无限扩展能力,核心的组件集成能力、多数据源管理能力、跨平台离线部署能力,仍然在数据可视化展示领域困扰相关专业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包括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所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连接并利用数据持久化实现数据的高效访问,将数据库中数据和可视化组件进行关联和配置,保存并生成可预览、发布和离线部署的数据可视化应用,所述web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接收外部数据可视化请求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管理中心、可视化组件库、可视化编辑器以及离线部署包;所述可视化编辑器用于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所述离线部署包用于离线数据可视化应用部署,所述可视化组件包括2d图表、表格、静态动态图像、视频播放组件以及3d地图和模型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中心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和项目管理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户级别管理模块和有效期管理模块;

所述资源管理模块包括地图管理模块、组件管理模块和模板管理模块;

所述项目管理模块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和图片管理模块,所述应用管理模块包括离线发布模块、模板保存模块以及应用设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化组件库用于对可视化组件进行开发、测试、构建以及发布并生成可查询的在线文档;所述可视化组件库包括有用于应用编辑器设计应用的可视化组件,用于编辑器配置组件属性的组件属性组件以及用于画布动态背景的动态背景组件,所述画布为可视化编辑器中编辑或设计数据可视化应用的有效区域,可显示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全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设计模块从模板管理模块选取模板并发送至可视化编辑器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

所述可视化编辑器包括组件查询模块、组件配置模块、组件保存模块、页面配置模块以及发布预览模块;

所述组件查询模块连接组件管理模块,选取当前画布中可用于模板的可视化组件;

所述组件配置模块包括属性配置模块和数据配置模块,所述属性配置模块可对组件属性值进行配置以实时更新画布中组件的展示效果,所述数据配置模块根据需要配置的组件选择相关的数据进行关联和配置;

所述组件保存模块对当前模板中组件的配置信息进行保存;

所述页面配置模块对当前画布中的应用配置信息、组件信息,画布显示背景颜色、背景图片、动态背景相关信息进行配置,并发送至模板保存模块进行保存以生成模板;

所述模板为可视化应用模板,是以已保存的应用配置信息创建的模板信息,用于新应用创建时选择模板可以快速生成复杂的布局结构;所述模板保存模块将模板发送至模板管理模块;

所述发布预览模块对当前画布中的全部应用配置信息进行预览,并发布为可供浏览器访问的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离线发布模块将应用打包为离线部署基础包,离线部署基础包构建完成后,将发布到应用服务器离线部署包中,所述离线部署包包含应用基础框架文件、部署说明文档和license。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服务器还包括静态资源服务模块,所述静态资源服务模块连接应用管理模块和图片管理模块,用于用户上传、下载、删除静态文件,并为应用设计模块、发布预览模块以及离线部署包提供图片文件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web服务器并通过模态框和数据表单实现内部业务逻辑处理,将浏览器访问地址以及包含服务器部署的代码包发送至web服务器,以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模态框用于文字字数较多的信息提示或较重要的信息提示或用于在当前页面填写表单内容,表单内容填写后先校验输入内容是否符合校验规则,若不符合校验规则提示错误信息,模态框继续保持显示状态,若校验通过则提交表单信息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若处理成功则关闭模态框,若处理失败则继续保持。

进一步的,所述模态框和数据表单用于用户在平台管理中心登录以及管理中心各模块及各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制定可视化开发标准及规范,具备快速集成其他产品中的可视化组件以及将组件库中的可视化组件共享到其他应用模板中;实现无限分辨率、自由布局、鼠标拖拉拽式移动缩放,通过预置应用模板,增加数据可视化的复用性和易用性,在提高数据可视化展示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为数据可视化项目开发流程中业务人员、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提供图形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简化开发流程、降低技术开发难度,减少重复沟通,提高项目交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台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不同角色登录管理中心后的可操作功能图;

图3是本发明业务逻辑处理详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管理模块与可视化编辑器实现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可视化组件库在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中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服务器各功能模块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可视化应用在项目中的开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包括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所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连接并利用数据持久化实现数据的高效访问,将数据库中数据和可视化组件进行关联和配置,保存并生成可预览、发布和离线部署的数据可视化应用,所述web服务器连接应用服务器接收外部数据可视化请求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应用服务器包括管理中心、可视化组件库、可视化编辑器以及离线部署包,可视化编辑器用于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离线部署包用于离线数据可视化应用部署。

数据可视化应用是最终发布的数据可视化产出,包含了该应用的全部配置信息,所有数据可视化应用均创建在项目之下,由项目创建人负责管理。

所述可视化组件是画布中的基本元素,组件可以是文字、图片、图表、地图等,每个组件有私有属性,也有通用的属性,其包括2d图表、表格、静态动态图像、视频播放组件以及3d地图和模型组件;所述画布为可视化编辑器中编辑或设计数据可视化应用的有效区域,可显示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全部组件。

可视化组件库是可视化组件的独立开发仓库,可视化组件的集合包,应用于可视化编辑器、应用预览页、离线部署包中。

管理中心包括登录注册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和项目管理模块。

登录注册模块用于用户进行注册或登录,用户填写完信息,提交注册信息,注册结果以模态框提示,注册表单:包含用户姓名、公司名称、登录账号、邮箱、联系电话、用户类型;用户类型只能选择体验和普通,选择普通时文字提示需要审核通过才能完成注册,选择体验时文字提示注册完成即可开始体验。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户级别管理模块和有效期管理模块;

所述用户级别管理模块根据登录用户将其分为体验、普通、内部、开发、运管以及管理6种用户级别。

所述体验级别属于临时性质的用户,拥有应用创建、编辑权限,自注册成功时起7日内有效;该类型用户注册时无需审核,注册完毕即生效,该类型用户登陆后直接进入默认项目的应用列表页面,默认项目为系统随机生成的不可见不可编辑;应用管理页中最多创建5个应用;创建的应用不能发布;用户有效期到期后不能再登录管理中心,所有已创建/发布的应用均不能再访问。

普通级别属于外部普通用户,拥有项目管理全部权限,自注册成功时起30日内有效;该类型用户注册时需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即完成注册,方可生效;其创建项目数量限制3个,每个项目应用创建数量限制5个,且图片数量上传无限制;创建应用可以发布,不能下载离线部署包;下载离线部署包需要关联的客户经理(内部级别)进行下载,协助部署;用户有效期到期后不能再登录管理中心,所有已创建/发布的应用均不能再访问。

内部级别属于平台内部人员的用户,拥有所有项目管理的全部权限,只能通过管理员创建;自注册成功时起365日有效,到期后自动续期;该类型用户登陆后进入项目管理主页;创建项目及应用无数量限制;创建的应用具有发布和下载离线包权限;可查看关联普通用户应用,下载离线包;用户有效期到期后不能再登录管理中心,所有已创建/发布的应用均不能再访问。

运管级别属于管理维护系统中人员信息、权限的用户,拥有用户管理的全部权限,该级别用户仅能通过管理员创建,自创建成功时起365日有效,到期后自动续期;该类型用户登陆后进入用户管理主页。

管理级别属于项目开发人员,拥有项目管理全部权限、资源管理全部权限,自注册成功时起365日内有效,到期后自动续期;仅能通过管理员创建,该类型用户登录后进入管理中心主页,有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两个导航图标;创建项目、应用、图片、组件、地图、模板均无数量限制;创建的应用具有发布和下载离线包的权限。

管理级别属于最高权限用户,拥有用户管理全部权限;该账户永久有效,不能删除和禁用;该类型用户登录后进入用户管理主页。

用户管理模块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编辑,管理用户有效期增减,查看用户项目、应用;对新用户来说,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公司名称、登录账号、邮箱、用户类型、有效期、项目/应用数量、注册日期、联系电话等信息,管理用户可对注册用户有效期进行管理,通过弹出模态框,有效期输入框,自定义有效期;弹出日期选择器选择日期;点击30天,有效期增加30天,点击365天,有效期增加365天;修改用户类型按钮,弹出模态框,包含用户类型下拉框。选项:体验,普通、内部、开发、运管,更改用户类型同时将有效期更改为该类型预设有效期;并对注册用户进行审核。

所述有效期管理模块对用户状态进行判断,处于有效期内为正常状态,可以使用该用户类型拥有的全部权限,当用户处于过期状态时不能使用该用户类型拥有的全部权限,不能再登录系统,登陆时给予过期提示。

如图2所示用户、开发、管理角色登录进入管理中心的可操作流程,登录界面填写账号、密码,鉴权成功跳转进入用户类型对应的默认页面,访问管理中心需要鉴权,在此登录界面中填写账号及密码进行鉴权,成功后进入该用户类型对应的默认页面,具体的输入账号密码后登录,登录失败则消息提示框提示;登录成功根据用户的类型及状态做出相应的反馈:

未通过审核:模态框提示尚未通过审核,请耐心等待,保持当前页面;

过期用户:模态框提示用户有效期已结束,请联系“xxx”,保持当前页面。

体验用户:跳转到默认项目的应用管理页;

普通用户:跳转到项目管理页;

内部用户:跳转到项目管理页;

开发用户:跳转到管理中心主页;

管理用户:跳转到管理中心主页。

如图3所示,在应用服务器中,是通过模态框和数据表单实现内部业务逻辑处理;所述模态框用于文字字数较多的信息提示或较重要的信息提示或用于在当前页面填写表单内容,表单内容填写后先校验输入内容是否符合校验规则,若不符合校验规则提示错误信息,模态框继续保持显示状态,若校验通过则提交表单信息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若处理成功则关闭模态框,若处理失败则继续保持;气泡确认框,用于确认是否要执行较重要的操作时,当点击触发元素,当前触发元素附近浮层显示气泡确认框,点击取消则关闭气泡确认框,点击确认则执行对应的操作,包含删除、禁用、启用等重要操作。

所述项目管理模块用于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数据可视化项目,包括新增、编辑、删除项目信息;所述项目管理模块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和图片管理模块,所述应用管理模块包括离线发布模块、模板保存模块以及应用设计模块。

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数据可视化项目的应用,其功能流程如图4所示,该模块及其子模块离线发布模块、模板保存模块以及应用设计模块可实现应用信息的新增、编辑、预览、删除以及保存当前应用为应用模板。

新增应用时,弹出模态框,表单包含字段:应用名称、应用简介,确认新增应用成功后,所述应用设计模块从模板管理模块中选取模板,其中模板列表默认选中空白模板,其他模板以封面图片显示,选中模板后,模板预览区域显示预览效果,确认模板后将发送至可视化编辑器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

所述图片管理模块用于项目开发人员管理数据可视化项目的图片,包括新增图片、删除图片、复制图片链接。

所述资源管理模块包括地图管理模块、组件管理模块和模板管理模块,用于开发人员管理组件、地图和模板资源;组件管理模块、地图管理模块和模板管理模块可分别显示组件列表及统计信息,地图列表及统计信息,模板列表及统计信息;所述组件列表及统计信息包括最新添加组件列表(10条)的:组件名称、组件版本、组件说明,组件开发者,日期;统计信息包含:组件总数量、兼容ie组件数量;所述地图列表及统计信息包括最新添加地图数据列表(5条)的:地图名称、所属区域、更新日期;统计信息包含:已添加地图总数量;所述模板列表及统计信息包括最新添加模板列表(5条)的:模板名称、模板分辨率,统计信息包含模板总数量。

所述组件管理模块用于开发人员管理可视化组件,包括新增、编辑、删除可视化组件;通过列出已有可视化组件列表,按分类展示;所述已有组件列表包含:组件名称、组件标题、组件版本、组件封面、兼容ie、开发者;新增/编辑组件时,弹出模态框,表单包含字段:组件名称、组件说明、组件封面、组件版本、开发者、兼容ie。

所述地图管理模块用于开发人员管理全国各地的地图数据包,包括新增、删除地图数据包;通过列出已有地图信息,新增/编辑弹出模态框选择所属区域,填写地图名称、所属区域、地图编码,其中已有地图列表,按所属区域划分,包含地图名称、地图编码、更新日期;新增/编辑地图时,弹出模态框,表单包含字段:地图名称、所属区域、地图编码。

所述模板管理模块用于项目开发人员管理应用模板,仅可删除模板,列出已保存的应用模板列表,删除模板,编辑模板名称,已有模板列表包含模板名称、模板分辨率、模板封面,编辑模板名称时,弹出模态框,表单包含字段:模板名称;删除模板时,弹出气泡确认框。

可视化组件库通过制定可视化开发标准及规范,以对可视化组件进行开发、测试、构建以及发布并生成可查询的在线文档;所述可视化组件库包括有用于应用编辑器设计应用的可视化组件,用于编辑器配置组件属性的组件属性组件以及用于画布动态背景的动态背景组件,如图5所示为可视化组件库在数据可视化应用中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可视化编辑器包括组件查询模块、组件配置模块、组件保存模块、图层管理模块、页面配置模块以及发布预览模块,用于开发人员进行数据可视化应用开发工作。

组件查询模块连接组件管理模块,可根据图表组件图标、自定义组件图标、图片组件图标、文字组件图标;图表组件列表、自定义组件列表、图片组件列表以及文字组件列表在组件管理模块中进行查询并选取当前画布中可用于模板的可视化组件;

组件配置模块包括属性配置模块和数据配置模块,所述属性配置模块可对组件属性值进行配置以实时更新画布中组件的展示效果,所述数据配置模块根据需要配置的组件选择相关的数据进行关联和配置;若当前组件支持数据配置,则可切换到数据配置模块进行数据关联和配置,是否支持数据配置由该选中的组件决定;当数据类型为api时,应在用户配置完之后给与api连接状态以消息提示的方式进行提示。

组件保存模块对当前模板中组件的配置信息进行保存;图层管理模块包括组件列表和组件操作,所述列表包括组件缩略图、组件名称;所述操作包含:上移、下移、置顶和置底。

页面配置模块对当前画布中的应用配置信息、组件信息,画布显示背景颜色、背景图片、动态背景相关信息进行配置,并发送至模板保存模块进行保存以生成模板;所述模板为可视化应用模板,是以已保存的应用配置信息创建的模板信息,用于新应用创建时选择模板可以快速生成复杂的布局结构;模板保存模块在保存模板后将其发送至模板管理模块以便新应用的快速生成。

所述应用配置信息包括应用标题、应用尺寸(长、宽)、应用简介、背景颜色、背景图片、动态背景、缩放方式、封面预览图等信息,所述应用配置信息每隔30s自动保存一次。

如图7所示的数据可视化应用在项目中的开发流程图中,可视化编辑器实现编辑/设计应用、保存应用以及预览/发布应用,可视化编辑器接收到应用设计模块发送的模板后,进行初始化,加载当前模板的应用配置信息、组件信息,画布显示背景颜色、背景图片、动态背景相关信息;若同时设置了背景图片和背景颜色,则背景图片将覆盖背景颜色;显示图层管理模块的组件列表、组件查询模块的图标、显示应用基础信息配置信息。

组件分类图标显示该分类组件列表,列表中包含组件缩略图、组件名称;点击列表中的组件缩略图将在画布中心位置添加该组件并置顶该组件图层。

画布中的每一个组件对应图层管理模块列表中的图层,所述图层为可视化图层,是画布中的组件与图层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画布通过移动、缩放、配置画布中的组件,实现应用的开发和设计。

图层管理模块中通过拖动组件图层上下移动更改组件的层级,以此改变画布中对应组件的层级;置顶将该组件图层移动到最上层,置底将该组件图层移动到最下层,上移将该组件向上移动一层,下移将该组件向下移动一层。当组件图层处于最顶层或者最底层时,不能再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画布默认分辨率为1920*1080,画布可根据浏览器可视范围缩放大小尺寸,保持画布长宽比例,并根据当前应用组件配置信息显示全部组件,组件属性配置和应用基础信息配置可相互切换。

由于前端截图传送图片给接口处理效果不佳,容易产生较大的文件流、不利于传输/下载,同时由于浏览器跨域限制,不能很好的将跨域资源保存。因此采用后台服务获取封面储存,返回封面图片的路径。

发布预览模块对当前画布中的全部应用配置信息进行预览,并发布为可供浏览器访问的地址,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发布链接,可查看数据可视化渲染效果。

管理中心的项目管理模块中,应用管理模块的离线发布模块将应用打包为离线部署基础包,离线部署基础包构建完成后,将发布到应用服务器离线部署包中,所述离线部署包包含应用基础框架文件、部署说明文档和license。

应用服务器还包括静态资源服务模块,所述静态资源服务模块连接应用管理模块和图片管理模块,用于用户上传、下载、删除静态文件,并为应用设计模块、发布预览模块以及离线部署包提供图片文件资源。

应用服务器连接web服务器并通过模态框和数据表单实现内部业务逻辑处理,将浏览器访问地址以及包含服务器部署的代码包,即离线部署包发送至web服务器,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地址访问,从而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

对于离线部署包而言,下载到本地后可直接作为服务启动;对地址及离线部署包有效期进行鉴定,即可实现数据可视化应用的有效访问。

所述模态框和数据表单用于用户在平台管理中心登录以及管理中心各模块及各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