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7117发布日期:2021-08-13 19:3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鼠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装置。



背景技术:

鼠标装置作为电脑的一种重要的外接输入装置,其允许使用者借由移动鼠标装置来达到快速地移动电脑屏幕上的鼠标(cursor),以及允许使用者借由鼠标装置的操作,来对电脑进行确认、取消等快捷的输入操作。因此,鼠标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电脑的便利性。

需指出的是,在长时间使用鼠标装置之后,可能会造成手腕的负担并产生不适感。虽然有些市面上的鼠标装置可借由增加配重块的方式(例如,使用抽屉式的配重砝码进行放置或移除)来调整鼠标的整体重心位置,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符合使用者的操作手感需求,并无法有效地缓解前述不适感。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鼠标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鼠标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鼠标装置包括操作本体以及框体。框体与操作本体衔接,并具有镂空部。镂空部由鼠标装置的一侧贯穿至鼠标装置的另一侧。在鼠标装置的前后轴向上,框体位于操作本体的后方。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框体在前后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操作本体在前后轴向上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部在鼠标装置的上下轴向上贯穿鼠标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部在鼠标装置的左右轴向上贯穿鼠标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部在鼠标装置的上下轴向上与左右轴向上贯穿鼠标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框体包括两个托指部以及托掌部。两个托指部分别位于操作本体的两侧。托掌部连接于两个托指部之间。镂空部形成于两个托指部与托掌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框体进一步包含支撑部。支撑部连接托掌部远离操作本体的一端,并朝向操作本体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托掌部在前后轴向上位于两个托指部的后方。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框体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托指部分别经由两个连接部连接至托掌部。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部各形成鼠标装置的底部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至少一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部在前后轴向上邻接于托掌部远离操作本体的一部分与两个连接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框体进一步包括衔接部。衔接部连接于两个托指部之间,并与操作本体的底部衔接。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衔接部形成鼠标装置的底部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托掌部具有至少一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镂空部在前后轴向上邻接于操作本体与托掌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进一步包括负重件。负重件位于镂空部,并可拆卸地与框体衔接。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进一步包括电池舱。电池舱位于镂空部,并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衔接。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进一步包括负重件。负重件位于镂空部,并可拆卸地与电池舱衔接。

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电池舱具有插槽。负重件可拆卸地插接于插槽。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鼠标装置中,操作本体与框体在鼠标装置的前后轴向上分别位于鼠标装置的前方与后方。因此,鼠标装置的功能操作元件(例如,按键、滚轮、触控板…等)以及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可整合并集中在前方的操作本体,而后方的框体可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掌。并且,借由使框体的镂空部具有由鼠标装置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的构造,可以有效地减轻框体的重量,从而实现鼠标装置的轻量化目的。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鼠标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鼠标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鼠标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鼠标装置

110,310:操作本体

120,220:框体

120a,120b:镂空部

121:托指部

122:托掌部

122a,122b,123a:通孔

123:连接部

124:衔接部

125:支撑部

130:螺丝

225:悬挂部

230,430:负重件

311:连接端口

312:卡合块

340,440:电池舱

341:卡合槽

442:插槽

d1:前后轴向

d2:上下轴向

d3:左右轴向

l1,l2: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照图1a至图4。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100的爆炸图。图2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100的俯视图。图3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100的仰视图。图4为图1a中的鼠标装置100的侧视图。如图1a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100包括操作本体110以及框体120。操作本体110上可设有功能操作元件(例如,按键、滚轮、触控板…等),以供使用者的手进行操作。操作本体110的内部可设有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以将使用者对前述功能操作元件所进行的操作转换成输入信号。框体120与操作本体110衔接,并可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掌。框体120具有镂空部120a、120b。镂空部120a、120b由鼠标装置100的至少一侧贯穿至鼠标装置100的另一侧。在鼠标装置100的前后轴向d1上,框体120位于操作本体110的后方。

举例来说,如图2与图3所示,框体120的镂空部120a在鼠标装置100的上下轴向d2上贯穿鼠标装置100。即,镂空部120a由鼠标装置100的顶侧贯穿至鼠标装置100的底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100的上下轴向d2垂直于鼠标装置100的底面,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框体120的镂空部120a、120b在鼠标装置100的左右轴向d3上贯穿鼠标装置100。即,镂空部120a、120b由鼠标装置100的左侧贯穿至鼠标装置100的右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100的左右轴向d3平行于鼠标装置100的底面并垂直于上下轴向d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框体120可仅具有在鼠标装置100的上下轴向d2上贯穿鼠标装置100的镂空部,或仅具有在左右轴向d3上贯穿鼠标装置100的镂空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框体120也可仅具有由鼠标装置100的顶侧/底侧贯穿至鼠标装置100的左侧与右侧中之一者的镂空部。

借由前述结构配置,即可将整合有功能操作元件与电子元件的操作本体110的体积往鼠标装置100的前半部缩小,并将具有镂空部120a、120b的框体120延伸于鼠标装置100的后半部,从而实现鼠标装置100的轻量化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与图3所示,框体120在前后轴向d1上的长度l1大于操作本体110在前后轴向d1上的长度l2。借由此结构配置,即可使前述轻量化鼠标装置100的效果更为显著。

如图1a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20包括两个托指部121以及托掌部122。两个托指部121分别位于操作本体110的两侧。托掌部122连接于两个托指部121之间。镂空部120a形成于两个托指部121与托掌部122之间,并在前后轴向d1上邻接于操作本体110与托掌部122之间。举例来说,其中一托指部121可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拇指,而另一托指部121可至少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无名指与小拇指。托掌部122可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托掌部122在鼠标装置100的前后轴向d1上位于两个托指部121的后方。借由此结构配置,除了可使框架在人体工学上较佳地符合使用者的手指与手掌的位置,还尽可能地减少框架的体积,从而使前述轻量化鼠标装置100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外,托掌部122具有多个通孔122a、122b,借以使框体120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如图1a所示,托掌部122具有一个通孔122a在前后轴向d1上贯穿托掌部122,并具有多个通孔122b在上下轴向d2上贯穿托掌部122,且通孔122a的开口面积大于任一通孔122b的开口面积,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与图4所示,操作本体110的底面形成鼠标装置100的底部的一部分。借此,当使用者在一操作面(例如,桌面)上使用鼠标装置100时,操作本体110可在此操作面上滑动。另外,托掌部122也形成鼠标装置100的底部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框体120进一步包括支撑部125。支撑部125连接托掌部122远离操作本体110的一端,并朝向操作本体110延伸。借此,当使用者在此操作面上使用鼠标装置100时,位于鼠标装置100后方的支撑部125即可接触于此操作面上,并可避免因托掌部122被使用者的手掌下压而使得前方的操作本体110翘起的问题。另外,操作本体110的底面上与支撑部125的底面上可设有脚垫(例如,耐磨垫)。

如图1a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20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部123。两个托指部121分别经由两个连接部123连接至托掌部122。具体来说,两个连接部123分别由两个托指部121的底部沿着前述左右轴向d3方向延伸,再沿着前述上下轴向d2朝上连接至托掌部122。镂空部120b在前后轴向d1上邻接于托掌部122远离操作本体110的一部分与两个连接部123之间。另外,两个连接部123各具有多个通孔123a,借以使框体120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如图1a所示,对于每个连接部123来说,皆具有一个通孔123a在左右轴向d3上贯穿连接部123,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3所示,两个连接部123各形成鼠标装置100的底部的一部分。借此,当使用者在此操作面上使用鼠标装置100时,位于鼠标装置100左右两侧的连接部123即可接触于此操作面上,并可避免鼠标装置100在操作过程中向左或向右倾倒的问题。另外,连接部123的底面上可设有脚垫(例如,耐磨垫)。

如图1b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20进一步包括衔接部124。衔接部124连接于两个托指部121之间,并与操作本体110的底部衔接。具体来说,鼠标装置100进一步包含螺丝130。螺丝130穿过衔接部124的穿孔而锁固至操作本体110的底部。另外,螺丝130完整地沉入衔接部124的穿孔而未凸出于鼠标装置100的底部,如图4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框体120也可取消前述衔接部124,并以两个托指部121借由卡合的方式分别卡合至操作本体110的两侧,同样可达到将框体120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110衔接的目的。

如图3所示,衔接部124形成鼠标装置100的底部的一部分。借此,当使用者在此操作面上使用鼠标装置100时,位于操作本体110的底部的衔接部124即可接触于此操作面上,并可避免操作本体110的底部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过多磨损。另外,衔接部124的底面上可设有脚垫(例如,耐磨垫)。

请参照图5以及图6。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200的立体图。图6为图5中的鼠标装置200的部分元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1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200进一步包含一或多个负重件230,且框体220进一步包含悬挂部225。负重件230位于镂空部120a、120b,并可拆卸地与框体220的悬挂部225衔接。具体来说,悬挂部225连接于托掌部122的下方,并呈柱状。负重件230呈片状,并可由悬挂部225穿过而悬挂于悬挂部225上。借此,使用者可任意选择欲悬挂的负重件230的数量与重量以调整鼠标装置200的整体重心位置,从而使鼠标装置200符合使用者的操作手感需求。

请参照图7以及图8。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300的立体图。图8为图7中的鼠标装置300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1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300进一步包括电池舱340,且操作本体310具有连接端口311。电池舱340位于镂空部120a、120b,并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310的连接端口311衔接。电池舱340可设有电池,并可经由连接端口311而供电至操作本体310内部的电子元件。换言之,图1a所示的鼠标装置300可以是有线鼠标,而本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300可以是由电池舱340内的电池提供电能的无线鼠标。并且,借由框体120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310衔接的配置,以及电池舱340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310衔接的配置,即可达到便于更换电池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操作本体310的连接端口311内具有卡合块312,而电池舱340实质上呈圆柱状,并具有卡合槽341。卡合槽341的入口位于电池舱340的一端。卡合槽341由入口先实质上平行于电池舱340的中心轴向延伸,再绕着电池舱340的中心轴向延伸。借由此结构配置,电池舱340即可在插入操作本体310的连接端口311之后再旋转电池舱340,即可使得卡合块312滑动并卡合至卡合槽341的末端,从而将电池舱340衔接至操作本体310。

请参照图9以及图10。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400的立体图。图10为图9中的鼠标装置400的部分元件的爆炸图。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5与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舱440具有一或多个插槽442,且鼠标装置400进一步包含一或多个负重件430。负重件430位于镂空部120a、120b,并可拆卸地插接于电池舱440的插槽442。借此,使用者可任意选择欲插入的负重件430的数量与重量以调整鼠标装置400的整体重心位置,从而使鼠标装置400符合使用者的操作手感需求。并且,借由框体120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310衔接的配置,以及电池舱440可拆卸地与操作本体310衔接的配置,即可达到便于更换电池的效果。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发明的鼠标装置中,操作本体与框体在鼠标装置的前后轴向上分别位于鼠标装置的前方与后方。因此,鼠标装置的功能操作元件(例如,按键、滚轮、触控板…等)以及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可整合并集中在前方的操作本体,而后方的框体可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掌。并且,借由使框体的镂空部具有由鼠标装置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的构造,可以有效地减轻框体的重量,从而实现鼠标装置的轻量化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