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耳机及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0580发布日期:2020-08-07 20: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无线耳机及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身份验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及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无线耳机作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通讯终端的附件,广受人们欢迎。无线耳机除了播放音频或接收音频以外,还可以辅助通讯终端获取用户的语音指令以使其快速执行对应指令,比如通过语音来增减音量、拨打电话或开关程序等。

但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线耳机虽可以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帮助用户对通讯终端进行简单的控制,但却不能辅助通讯终端实施身份验证,导致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无法及时、顺利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及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其解决了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难以实施身份验证的问题,由此保证了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其包括:播音部;挂钩部,其与所述播音部相连;耳后静脉检测模块,其嵌入式设置在所述挂钩部内;无线传输模块,其设在所述挂钩部或播音部内;控制模块,其设在所述挂钩部或播音部内,并与所述耳后静脉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耳后静脉检测模块包括能够朝向用户耳后三静脉发射红外光的发射器,以及能够接收所述红外光的反射波并生成耳后三静脉图像的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蓝牙传输模块、红外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设在所述播音部内的且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扬声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挂钩部或播音部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传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成:能够在所述传声器接收到指定语音指令时通过所述耳后静脉检测模块识别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其发送给通讯终端,以使所述通讯终端能根据所述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其包括:连接步骤,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耳机建立无线连接;验证步骤,接收由所述无线耳机发来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准许身份验证通过,若否,则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响应步骤,判断所述身份验证是否通过,若是,则启动目标任务,若否,则不启动所述目标任务。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步骤与验证步骤之间还包括:待命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所述无线耳机发来的关于所述目标任务的启动信号,若是,则执行命令步骤,若否,则重新执行所述待命步骤;所述命令步骤,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身份验证请求信号,以命令所述无线耳机先通过其内置的耳后静脉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再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向所述通讯终端发送所述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步骤进一步包括:验证子步骤一,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所述无线耳机发来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及关于目标任务的启动信号,若是,则执行验证子步骤二,若否,则重新执行所述验证子步骤一;验证子步骤二;判断所述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准许身份验证通过,若否,拒绝身份验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信号是由所述无线耳机响应于指定语音指令而产生的信号,所述目标任务为所述通讯终端的解锁任务、解密任务或付款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为手机、笔记电脑或平板电脑。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耳机,其可以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作用下通过增设的耳后静脉检测模块识别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通讯终端发送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以使通讯终端能根据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由此保证了无线耳机可以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辅助通讯终端实施身份验证,并确保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同时,该无线耳机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其可以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由无线耳机协助完成身份验证,并确保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功能结构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耳机10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耳机100包括播音部10及与播音部10相连的挂钩部20。播音部10可选为装有扬声器30的耳塞结构或耳罩结构,挂钩部20能够挂在用户耳部上并防止播音部10脱离该耳部。

如图2所示,该无线耳机100还包括设在播音部10内的扬声器30、设置在挂钩部20或播音部10内的传声器60、设在挂钩部20或播音部10内的无线传输模块40及设在挂钩部20或播音部10内的控制模块50。其中,耳麦60虽可以设在播音部10上,但建议将其设在钩挂部20靠近用户嘴部的一端上,以使其能更靠近用户嘴部,由此来提高其使用效果。无线传输模块50可选为蓝牙传输模块、红外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但优选为传输质量好且成本低的蓝牙传输模块。扬声器30、传声器60和无线传输模块40皆与控制模块50相连,使得它们可统一由控制模块50控制,并实现音频播放、音频接收等常规耳机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模块50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如plc或cpu)、存储器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相连的电子元件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无线耳机100还包括嵌入式设置在挂钩部20内并与控制模块50相连的耳后静脉检测模块70。该无线耳机100可以在控制模块50的控制作用下通过增设的耳后静脉检测模块70识别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50向通讯终端发送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以使该通讯终端能根据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由此该无线耳机100可以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辅助通讯终端实施身份验证,并保证了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

所述的身份验证是通过已有的静脉识别技术来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该静脉识别技术主要是从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和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二者中提取特征,然后通过专用算法将二者特征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一致与否来判断身份验证的成功与否。

在本实施例中,耳后静脉检测模块70包括能够朝向用户耳后三静脉发射红外光的发射器,以及能够接收红外光的反射波并生成耳后三静脉图像的图像传感器(英文简称ccd)。事实上,耳后静脉检测模块70可以仅检测一个或两个耳后静脉,但为了提高检测效果,建议选择本实施例对耳后三个静脉进行同时检测,由此提高识别准确度并降低身份验证过程的出错率。其中,红外光发射器为本领域的常规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50可被设置成:能够在传声器60接收到指定语音指令时通过耳后静脉检测模块70获取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0将其发送给通讯终端,以使通讯终端能根据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本实施例可以借助指定语音指令来控制无线耳机100获取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不必依赖人为按键操作,由此可以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

接下来介绍由通讯终端实施的两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所谓的通讯终端具体可选为手机、笔记电脑或平板电脑等。两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均包括:连接步骤、与无线耳机100建立无线连接;验证步骤、接收由无线耳机100所识别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准许身份验证通过,若否,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响应步骤,判断身份验证是否通过,若是,则启动目标任务,若否,则不启动所述目标任务。上述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可以在用户不方便触碰通讯终端的情况下由无线耳机100协助实施身份验证,并确保通讯终端的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能够及时、顺利的实现。

在第一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中,该方法包括连接步骤、待命步骤、命令步骤、验证步骤和响应步骤,其可以选择性地启动通讯终端的目标任务,例如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该方法具体包括:连接步骤、与无线耳机100建立无线连接;待命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无线耳机100发来的且关于目标任务的启动信号,若是,则执行下面的命令步骤,若否,则重新执行该待命步骤;命令步骤,向无线耳机100发送身份验证请求信号,以命令无线耳机100先通过其内置的耳后静脉检测模块获取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通讯终端发送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验证步骤、接收由无线耳机100所识别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并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准许身份验证通过,若否,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响应步骤,判断身份验证是否通过,若是,则启动目标任务,若否,则不启动目标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启动信号优选为由无线耳机100响应于指定语音指令(例如“打开付款码”的声音)而产生的信号,可以借助指定语音指令来控制无线耳机100获取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不必依赖人为按键操作,由此可以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

以通讯终端的付款任务为例,进一步解释上述第一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即用户可向无线耳机100发出关于付款的语音指令并迫使其向通讯终端发送关于付款的启动信号,并使通讯终端响应于该启动信号而显示付款二维码,待商家扫码后,无线耳机100可以接收到由通讯终端发出的身份验证请求信号,并响应于该信号而实施耳静脉识别,然后再将获取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发送给通讯终端,最后由通讯终端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准许身份验证通过并执行付款;若否,则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并禁止付款。

在第二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中,该任务限权启动方法包括连接步骤、验证子步骤一、验证子步骤二和响应步骤,其可以选择性地启动通讯终端的目标任务,例如解锁、解密或付款等特殊任务。该方法具体包括:连接步骤、与无线耳机100建立无线连接;验证子步骤一,判断是否接收到由无线耳机100发来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及关于目标任务的启动信号,若是,则执行验证子步骤二,若否,则重新执行验证子步骤一;验证子步骤二;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准许身份验证通过,若否,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响应步骤,判断身份验证是否通过,若是,则启动目标任务,若否,则不启动目标任务。其中,启动信号优选为由无线耳机100响应于指定语音指令而产生的信号,以借助指定语音指令来控制无线耳机100获取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不必依赖人为按键操作,由此可以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

以通讯终端的解锁任务为例,进一步解释上述第二种任务限权启动方法,用户可向无线耳机100发出关于解锁的语音指令或按键指令(例如长按音量键),该无线耳机100可以在接收指令后生产关于解锁的启动信号,并同时进行耳静脉识别,待完成识别后将获得的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及启动信号一并发送给通讯终端,最后由通讯终端判断当前用户耳后静脉信息与预存的绑定用户耳后静脉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准许身份验证通过并执行解锁;若否,则拒绝身份验证通过并禁止解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