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14090发布日期:2021-10-22 22:5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仓库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电商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仓库,商品仓库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商品存放的仓库。为了避免出现某一类商品库存量无法满足需求量的情况,或者,出现某一类商品堆积过多而无法销售出去的情况,需要对商品仓库里的商品进行库存量管理。
3.现有技术中,管理人员通常根据自身的管理经验进行商品的库存量管理,即,对于热销的商品,设置较大的库存量;而对于冷门商品,则设置较小的库存量。然而,当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较大时,会导致管理人员设定的库存量与用户需求不对等,从而使得设定的库存量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得库存量设定值更加科学合理的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5.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包括:
6.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
7.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8.基于所述出库频次阈值对所述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所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
9.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10.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包括:
11.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
12.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13.商品分类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出库频次阈值对所述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所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
14.库存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
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17.上述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基于所述出库频次阈值对所述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所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18.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最优时的出库频次阈值,从而可以合理地根据频次对商品进行频次分类,此外,对于不同分类结果的商品,采用对应的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对应的目标库存量,从而可以使得库存量设定值更加科学合理。另外,随着历史记录数据的不断更新,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也可以随之更新,从而保证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库存量设定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的流程示意图;
21.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的流程示意图;
22.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可以进行商品库存量确定的处理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s100,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
28.其中,待管理商品是指商品仓库中需要确定库存量的商品,待管理商品可以是至少两种商品。历史记录数据包括各种待管理商品各自对应的记录数据。历史记录数据具体可以是过去某一个时间段统计记录的数据,也可以是所有以往时刻总体统计记录的数据。
29.可选地,在对商品仓库中的商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待管理商品可以用库存保有单位(stock keeping unit,sku)表示,sku是表示每个商品的唯一标示符,每个sku均与该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相关联。例如,某商品仓库中存储有五种商品,则可以使用字母a、b、c、d、e分别作为这五种商品的sku。可以理解,sku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标识符,例如数字等,在此不做限定。
30.进一步地,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包括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
历史销量。其中,出库频次是指商品出库的次数,销量是指商品卖出的数量。
31.步骤s200,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32.其中,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从对象的关键成果领域中提取出来的主要工作目标,关键绩效指标代表了工作的重点和花费时间最多的工作内容,是用以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
33.可选地,在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关键绩效指标具体包括跨仓率。根据统计维度的不同,跨仓率可以分为需求跨仓率和订单跨仓率,其中需求跨仓率是指在当前仓库的库存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情况下(例如商品紧缺或者商品堆积),需要从其他仓库调用的商品数量(或调配至其他仓库的商品数量),占当前仓库的商品总量的比值。订单跨仓率是指在当前仓库的库存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的情况下,需要从其他仓库调用的订单数量(或调配至其他仓库的订单数量),占当前仓库的订单总量的比值。跨仓率越低,说明当前仓库的商品库存量越合理。
34.本步骤中,处理器在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后,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从而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货频次阈值。其中,当关键绩效指标为跨仓率时,最优关键绩效指标表示最低跨仓率。
35.步骤s300,基于出库频次阈值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
36.其中,频次分类是指基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对待管理商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可选地,基于出库频次阈值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包括: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与出库频次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
37.具体地,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与出库频次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包括: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
38.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类别商品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出库频次阈值,因此,第一类别商品可以理解为出库频次较高的商品,相应地,第一类别商品也可以称为高频商品。例如,高频商品具体可以是生活必需品等。
39.对应地,由于第二类别商品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出库频次阈值,因此,第二类别商品可以理解为出库频次较低的商品,相应地,第二类别商品也可以称为低频商品。例如,低频商品可以是长尾品等。
40.步骤s400,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41.处理器在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后,根据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对应的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本步骤中,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对应的库存量确定方式不同。例如,对于第一类别商品(即高频商品),可以采用第一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目标库存量;对于第二类别商品(即低频商品),可以采用第二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目标库存量,其中,第一库存量确定方式与第二库存量确定方式不
同。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通过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最优时的出库频次阈值,从而可以合理地根据频次对商品进行频次分类,此外,对于不同分类结果的商品,采用对应的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对应的目标库存量,从而可以使得库存量设定值更加科学合理。另外,随着历史记录数据的不断更新,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也可以随之更新,从而保证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库存量设定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之后,在步骤s200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之前,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还包括数据清洗的处理步骤。
44.具体地,数据清洗是指结合商品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选取和清洗的过程。数据清洗具体包括商品sku的筛选、sku替代关系的判定等。其中,sku的筛选是指筛选有效数据的过程,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从而使得结果更加贴合真实情况。替代关系的判定是指判定各sku之间是否存在替代关系,以及根据sku是否为新品或者即将退市的产品来确定是否将sku纳入计算目标库存量的待管理对象等。
45.可以理解,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其他数据处理手段进行数据清理,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在获取历史记录数据之后,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通过对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可以使得得到的目标库存量更加科学合理。
46.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包括: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47.具体地,如图2所示,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48.步骤s210,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对各待管理商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49.步骤s220,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销量,确定排序结果中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
50.步骤s230,通过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
51.步骤s240,确定与目标销量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所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为出库频次阈值。
52.其中,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对各待管理商品进行排序,具体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从而得到降序排序结果。如下表1所示,为基于历史出库频次对sku分别为a、b、c、d、e、f的六种商品进行降序排列的排序结果。
53.sku历史出库频次历史销量累计销量历史累计销量占比a281000100048.78%b25200120058.54%c21100130063.41%d17150145070.73%
e17100155075.61%f165002050100.00%
54.表1
55.在得到排序结果后,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销量确定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例如,对于产品a,其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为1000/2050=48.78%;对于产品d,其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为1450/2050=70.73%。
56.在得到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后,进行出货仿真模拟,从而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进而确定出库频次阈值。其中,仿真模拟可以通过现有的仿真模拟软件/程序或者仿真模拟方法实现,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通过出货仿真模拟确定的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为70%,根据表1可以得知,70%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为17,则可以确定出库频次阈值为17。在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时,若待管理商品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17,则该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高频商品);若待管理商品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17,则该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低频商品)。具体地,表1中,商品a、b、c、d、e为第一类别商品(高频商品),商品f为第二类别商品(低频商品)。
57.可以理解,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的“相同”,可以理解为二者完全相同,也可以理解为在二者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确认二者“近似等同”。例如,本实施例中,历史累计销量占比70.73%与目标销量占比70%的差值在预设范围(例如1%)内,则可以认为历史累计销量占比70.73%与目标销量占比70%“相同”。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包括步骤410: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时,基于第一类别商品的需求预测结果、需求波动以及需求预测结果对应的时间,确定第一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59.具体地,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时,即该待管理商品为高频商品。高频商品在每个补货周期的出库数量与频次相对稳定,因此可以采用需求预测的方式对未来补货周期进行预测,并增添适当的安全库存作为其目标库存量。第一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0060][0061]
其中,i为第一类别商品的sku代码,ts_high
i
为sku i的目标库存量,dm
i,l+t
为sku i未来l+t天的需求预测结果,s为需求波动,k
0.985
为正态分布系数(具体分位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预设值为98.5%),l+t为需求预测结果对应的时间(天)。
[006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400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还包括步骤s422至步骤s428。
[0063]
步骤s422,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时,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不同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所有第二类别商品对应同一销量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
[0064]
步骤s424,基于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
[0065]
步骤s426,通过第二类别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
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
[0066]
步骤s428,确定与目标频次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所对应的销量为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067]
由于第二类别商品(低频商品)的出货行为难以预测,本实施例采用低频卡点的方法确定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如下表2所示,为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其中,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所有第二类别商品对应同一销量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例如,假设第二类别商品包括h、i、j、k四种,则销量1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四种商品对应销量为1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
[0068][0069][0070]
表2
[0071]
在得到不同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之后,基于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例如,对于销量1,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为73/665=10.98%;对于销量6,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为447/665=67.22%。
[0072]
在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后,进行出货仿真模拟,从而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进而确定目标库存量。其中,仿真模拟可以通过现有的仿真模拟软件/程序或者仿真模拟方法实现,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通过出货仿真模拟确定的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为70%,则与目标频次占比(70%)相同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70.53%)所对应的销量(9)为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07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还包括步骤s430至步骤s440。
[0074]
步骤s430,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
[0075]
步骤s440,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小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确定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为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0076]
本实施例中,在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之后,还进一步包括进行目标库存整合的步骤。具体地,首先获取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然后,将当前的目标库存量与历史最大销量中的最小值,作为最终的目标库存量,即,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
史最大销量大于或者等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保留当前的目标库存量不变;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小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确定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为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0077]
具体地,目标库存整合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0078][0079]
其中,i为商品的sku代码,ts
i
为最终的目标库存量,ts_high
i
和ts_low
i
为整合之前的目标库存量,max
i
为历史最大销量。
[0080]
本实施例取目标库存量与sku的历史最大销量之间的最小值为最终的目标库存量,可以有效降低无效库存,提高周转率。
[0081]
另外,对于第一类别商品,由于需求的波动幅度大,导致标准差较大,从而计算得出的安全库存会超补货周期内实际销量,设置历史最大销量作为其上限可以有效防止过量补货。对于第二类别商品,由于存在极低出库频次、极低销量的情况,因此,设置的目标库存值可能存在远超其历史最大销量的情况。因此,若按照目标库存值补货可能会造成库存积压,通过设置历史最大销量为上限,可以保证极低销量的商品不会过量补货。
[0082]
在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商品仓库的运营层面的管理。
[0083]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商品仓库可能扮演着多种角色,同一个商品仓库可能既负责下属仓库的补货,也负责某些地区或省份经销商的直接供应。例如,某公司的华南rdc(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区域分发中心),有一个下属fdc(front distribution center,前端物流中心),该fdc仅负责a省的订货需求,而华南其他省份则直接由rdc负责。
[0084]
在需要合理分配仓间库存的情况下,上级仓库可权衡自身库存,设置下属仓库的调拨量上限,以保证大区总体关键绩效指标。具体地,可以对历史记录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结合下属仓在大区的销售占比,确定下属仓的补货上限。sku的最终目标库存量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0085]
ts_final
i
=min(ts
i
,inv
i
*γ)
[0086]
其中,i为商品的sku编码,ts_final
i
为该sku最终的目标库存量,inv
i
为该sku在大区的总体库存量,γ为下属仓补货上限占总库存的比例。
[0087]
在合理条件下应当理解,虽然前文各实施例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088]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0089]
数据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
[0090]
阈值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
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0091]
商品分类模块300,用于基于出库频次阈值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
[0092]
库存量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09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通过基于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最优时的出库频次阈值,从而可以合理地根据频次对商品进行频次分类,此外,对于不同分类结果的商品,采用对应的库存量确定方式确定对应的目标库存量,从而可以使得库存量设定值更加科学合理。另外,随着历史记录数据的不断更新,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也可以随之更新,从而保证商品的目标库存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库存量设定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0094]
在一个实施例中,阈值确定模块200还用于: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0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阈值确定模块200还用于: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对各待管理商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销量,确定排序结果中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通过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确定与目标销量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所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为出库频次阈值。
[0096]
在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分类模块300还用于: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与出库频次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
[0097]
在一个实施例中,商品分类模块300还用于: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
[0098]
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量确定模块400还用于: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时,基于第一类别商品的需求预测结果、需求波动以及需求预测结果对应的时间,确定第一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099]
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量确定模块400还用于: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时,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不同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所有第二类别商品对应同一销量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基于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通过第二类别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确定与目标频次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所对应的销量为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量确定模块400还用于: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小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确定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为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0101]
关于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商品库存量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
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0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基于出库频次阈值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03]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0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对各待管理商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销量,确定排序结果中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通过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确定与目标销量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所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为出库频次阈值。
[0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与出库频次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
[0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
[0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时,基于第一类别商品的需求预测结果、需求波动以及需求预测结果对应的时间,确定第一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时,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不同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所有第二类别商品对应同一销量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基于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通过第二类别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确定与目标频次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所对应的销量为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09]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小于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确定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为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0110]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终端(或服务器)。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
得处理器实现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商品库存量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01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0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管理商品的历史记录数据;根据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基于出库频次阈值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对应的频次分类结果;根据不同的频次分类结果与库存量确定方式的对应关系、以及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确定待管理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以及历史销量进行关键绩效指标分析,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出库频次阈值。
[0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对各待管理商品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销量,确定排序结果中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通过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销量占比;确定与目标销量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销量占比所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为出库频次阈值。
[0115]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与出库频次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待管理商品进行频次分类,得到待管理商品的频次分类结果。
[0116]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大于或者等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小于出库频次阈值时,确定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
[0117]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一类别商品时,基于第一类别商品的需求预测结果、需求波动以及需求预测结果对应的时间,确定第一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18]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待管理商品为第二类别商品时,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不同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历史出库频次总和为所有第二类别商品对应同一销量的历史出库频次的和;基于各销量对应的历史出库频次总和,得到各销量对应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通过第二类别商品对应的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出货仿真模拟,确定最优关键绩效指标对应的目标频次占比;确定与目标频次占比相同的历史累计频次占比所对应的销量为第二类别商品的目标库存量。
[0119]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得到各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当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小于待管理
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时,确定待管理商品对应的历史最大销量为待管理商品对应的目标库存量。
[012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012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2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