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3568发布日期:2020-07-10 17: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相较于传统的刚性显示装置,具有可弯曲,可折叠的优点,更受受众的关注,也被视为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的一种显示技术。由于显示装置越轻薄,携带也就越方便,因此为使柔性显示装置更轻薄,利用低温蚀刻工艺将金属网格触控电极图形制备于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以替代传统的外挂式触控方案。但金属网格触控电极节点间的互电容会对触控性能造成影响,因此还需进一步降低触控电极节点间的互电容。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降低触控电极节点间的互电容,提高触控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凸起对应的凹陷,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叉排布;以及,隔离电极,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凹陷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极为条形、间断线形、块状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子电极,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电极的桥接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桥接电极之间的绝缘层,所述桥接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上的过孔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层。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隔离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凸起对应的凹陷,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叉排布;所述隔离电极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凹陷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降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节点互电容,提高触控性能。采用所述触控面板制得的显示装置可以提高信噪比,使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触控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a~图1b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c~图1e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具体的,请参阅图1a~图1b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c~图1e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触控面板100包括:衬底101以及位于所述衬底101上的触控电极102;所述触控电极102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1的一侧的第一电极1021和第二电极1022,所述第一电极1021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电极1022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的所述凸起对应的凹陷,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交叉排布;以及,隔离电极1023,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的所述凹陷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所述隔离电极1023可以在保持原有手指触摸改变量δc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节点互电容cm,从而提高触控前后的变化率f=δc/cm,提高所述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21可以为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的其中一者;对应地,所述第二电极1022可以为所述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电极1021、所述第二电极1022及所述隔离电极1023均为金属网格电极。所述隔离电极1023可根据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的位置关系设置为不同的形式。具体地,请参阅图1a和图1c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同层,所述第一电极102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子电极1021a,所述触控电极100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电极1021a的桥接电极1024。为在实现降低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节点互电容的同时,节省制备流程,降低成本,所述隔离电极1023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同层。其中,所述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桥接电极1024之间的绝缘层103,所述桥接电极1024通过所述绝缘层103上的过孔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电极1021a。所述桥接电极1024可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所述桥接电极1024可也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桥接电极1024通过所述绝缘层103上的过孔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电极1021a以使各所述第一子电极1021a之间电性连接,使所述第一电极1021形成通道。请参阅图1b和图1d,所述第一电极1021位于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1022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的一侧;所述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绝缘层103,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此时,所述隔离电极1023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同层,也可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同层,以实现在降低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节点互电容的同时,节省制备流程,降低成本。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21可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所述第一电极1021可也位于所述第二电极1022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而所述第二电极1022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之间。如图1b所示,即为所述第一电极1021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所述第二电极1022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隔离电极1023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同层。此外,为使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可以匹配出最佳的节点互电容,所述触控面板100可在原已设计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或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中设置所述隔离电极1023,进一步提高所述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具体地,请参阅图1e所示。为更好的说明所述隔离电极1023有利于提高所述触控面板100的触控性能,发明人对不设计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触控面板(即原始设计)及图1a所示的触控面板100(即优化设计)分别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如下表所示:参数符号(单位)原始设计优化设计节点互电容cm(pf)0.920.5驱动电极对地电容cdg(pf)285280感应电极对地电容csg(pf)119115手对驱动电极电容cd(pf)1.6721.5手对感应电极电容cs(pf)1.7121.514单指对所有电极电容cfg(pf)15.79214.658非悬浮触控变化量△c(pf)0.1420.121仿真结果表明,具有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所述触控面板100相对于原始设计中,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节点互电容cm降低了接近46%,因此在保持原有手指触摸改变量δc不变的情况下,触控前后的变化率f得以提高,使得触控面板的信噪比及触控精度得以提升。此外,为避免所述第一电极1021或所述第二电极1022或所述隔离电极1023或所述桥接电极1024在后续制程中受到伤害,所述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保护层104。具体地,若所述第一电极1021、所述第二电极1022及所述隔离电极1023设置同层,所述桥接电极1024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则所述保护层10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021、所述第二电极1022及所述隔离电极1023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如图1a所示;与之相应地,所述桥接电极1024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则所述保护层104设置在所述桥接电极1024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若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设置不同层,所述第一电极1021位于所述第二电极1022与所述衬底101之间,则所述保护层104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1022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如图1b所示;与之相应地,所述第二电极1022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衬底101之间,则所述保护层10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021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请继续参阅图1a~图1b,所述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01与所述触控电极102之间的控制线路(图中未示出)、像素定义层107、发光器件105以及封装层106。所述控制线路位于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控制线路可对所述发光器件105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线路包括薄膜晶体管、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发光器件105电性连接的信号线。所述发光器件105位于所述控制线路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105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及微型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器件105包括阳极1051、阴极1052以及位于所述阳极1051和阴极1052之间的发光层1053,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107内的所述发光层1053形成像素单元。为避免所述第一电极1021、所述第二电极1022及所述隔离电极1023对所述发光器件105的发光造成影响,在俯视视角下,所述触控面板100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所述第二电极1022及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网格内。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设计跨度可以为一个像素单元跨度,也可以为多个像素单元的跨度;即在俯视视角下,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网格内可以只包括一个像素单元,也可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隔离电极1023的跨度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变动,由此致使所述隔离电极1023在俯视视角下的形状也会不同,具体地,所述隔离电极1023可以为条形、间断线形、块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如图1e所示为示例性说明,在此对其不再进行一一的举例说明。所述封装层106位于所述发光器件105远离所述衬底101的一侧,所述封装层106为有机膜层及无机膜层的叠加结构,所述封装层106用于防止所述发光器件105被水氧侵蚀。请参阅图2,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远离所述衬底101一侧的偏光片201、位于所述偏光片201远离所述衬底101一侧的光学胶202,以及位于所述光学胶202远离所述衬底101一侧的盖板203,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及实现对所述显示装置的保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0及显示装置,所述触控面板100包括衬底101以及位于所述衬底101上的触控电极102;所述触控电极102包括第一电极1021、第二电极1022以及隔离电极1023;所述第一电极1021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电极1022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1021的所述凸起对应的凹陷,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交叉排布;所述隔离电极1023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021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的所述凹陷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电极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1022,降低所述第一电极1021与所述第二电极1022之间的节点互电容cm,提高触控性能。采用所述触控面板100制得的显示装置可以提高信噪比,使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触控精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