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8879发布日期:2020-08-18 17:3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推动着全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相关行业大规模专业化数据处理难度不断增加。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也促使现阶段数据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原有软件测试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软件测试需求。

以往软件测试平台主要利用控制器,配合本地直接向服务器端发出服务请求。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促使原有软件测试平台无法满足服务器对其所产生压力进行测试的需求。再加上大数据时代客户端的分散性,致使软件测试控制器、负载产生器间同步难度增加,整体负载测试结果精确度也有所下滑。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软件功能测试从手工测试转向自动化测试己经成为一种趋势,自动化测试可在每次版本更新后立即参与到测试中去,并且自动化测试是严格按照测试用例的要求来进行测试的,因此会减少人为的错误,从而节约测试时间,同时提高测试准确度。

申请号为cn201911177710.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基于大数据的软件研发安全管控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待开发的软件的节点通过人工监控或设置数据采集探针的方式,收集节点输入、输出物的安全数据;将收集的安全数据通过安全数据模型规范化存储在安全数据库单元中,其中安全数据模型包括应用场景、安全威胁分析模型、安全威胁、安全测试用例、安全需求、威胁消减措施;抽取安全数据,并按所述安全数据模型计算安全数值,将安全数值进行图形化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对软件生产阶段的安全数据可视化和量化管控,实现收集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各安全管控节点数据,统计并图形化展示,使得软件开发流程可靠性、安全性、便利性大大提高。

申请号为cn201910606069.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基于大数据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试任务信息,其中,所述测试任务信息包括集成任务链;当接收到测试编辑指令时,解析所述测试任务信息对应的测试内容,并将测试内容发送至测试任务信息指向的编辑位置,以使管理端根据所述测试内容编写测试代码;当接收到测试执行指令时,对所述测试代码和所述集成任务链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报告,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桌面终端系统,针对移动终端开发的移动app等软件的数量早已超过了普通桌面系统的软件。但是,移动终端的参数各异、型号干差万别,现有技术提出的上述软件测试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基于移动互联网运行的软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包括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用户终端接入端口、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以及互联认证服务链。互联认证服务链上包括多个认证用户节点,每一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一个认证用户终端,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直接访问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对软件测试请求进行解析后得出至少一个解析参数发送给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将所述解析参数广播给所述认证用户终端;基于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认证合约的方式实现用户终端的身份认证和请求验证,并采用互联认证服务链的形式实现大数据互联的移动终端的软件测试。

具体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整体上概括如下:

一种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所述软件测试技术平台包括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连接的用户终端接入端口以及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所述软件测试技术平台包括互联认证服务链,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上包括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其中每一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一个认证用户终端,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直接访问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直接访问是指认证用户终端无需通过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即可访问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更具体的,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端口接入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发送软件测试请求;

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拦截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判断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对应的用户终端是否为认证用户终端;

如果是,则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至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

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对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进行解析后得出至少一个解析参数,将所述解析参数发送给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将所述解析参数广播给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认证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

与此相对应的,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拦截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判断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对应的用户终端是否为认证用户终端;

如果否,则向所述用户发送认证合约,并在所述用户同意所述认证合约之后,将用户认证请求发送至所述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广播所述用户认证请求,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共识操作,则将所述用户认证请求的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

否则,拒绝该用户的软件测试请求。

由于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开放性,上述技术手段能够保证软件测试的安全。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共识操作,则将所述用户认证请求的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新增一个认证用户节点,该新增认证用户节点对应发出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用户终端。

如果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共识操作,则将所述用户认证请求的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至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

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对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进行解析后得出至少一个解析参数,将所述解析参数发送给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将所述解析参数广播给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认证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创新点,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中的每一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有节点权值;

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进一步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向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的所有其他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其他多个认证用户终端提交至少一个测试用例;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收集所有其他多个认证用户终端对于该测试用例的共识反馈参数评分集;

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有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做为体现上述创新性的关键性技术手段,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述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评分集中所有共识参数评分降序排列,得到共识反馈参数评分降序序列{score1,score2,...,scorek},其中scorek为第k个认证用户节点提供的共识参数评分;

设定降序阈值st;

如果|scorei·wi-scorej·wj|≤st,则将scorei和scorej分为一组,其中,i,j<k;wi为第i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的节点权值;

其中每一个分组的元素各不相同,并且每一个分组至少包括1个元素,最多包含两个元素;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group2为包含两个元素的分组的数量,group1为仅包含一个元素的分组数量,表示向上取整。

作为上述创新性体现的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

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述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具体包括:

设定差值阈值dt,按照如下标准对所有所述共识参数评分进行分组:

每一个分组中,任意两个共识参数scorem和scoren满足如下条件:

|scorem·ww-scoren·wn|≤dt,其中,scorem为第m个认证用户节点提供的共识参数评分,wm为第m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的节点权值;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groupk为包含k个共识参数的分组的数量,k≥1,表示向上取整。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之后,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有认证用户节点广播该数量。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值之后,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有认证用户节点广播该数量值,进一步包括:

如果收到的响应该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节点的数量超过该数量值,则按照响应时间先后决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

按照响应时间先后决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之后,调节所述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对应的认证用户节点的节点权值。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在具体实施例部分进一步详细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的模块架构图;

图2-4是利用图1所述平台进行测试的多个不同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技术平台的模块架构图。

图1中所述软件测试技术平台包括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连接的用户终端接入端口、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广播模块以及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上包括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其中每一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一个认证用户终端,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直接访问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在图1基础上,参见图2-4,给出了利用图1所述平台进行测试的多个不同实施例流程图。

在图2中,用户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端口接入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发送软件测试请求;

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拦截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判断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对应的用户终端是否为认证用户终端;

如果是,则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至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对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进行解析后得出至少一个解析参数,将所述解析参数发送给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将所述解析参数广播给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认证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

如果否,则向用户发送认证合约。

这里的认证合约,可以是包含用户同意加入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的相关约定,例如包括用户提交测试请求后,上传自身的硬件参数;加入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成为其中一个用户节点,同意接收其他终端的广播信息,等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时,向所述用户发送认证合约,并在所述用户同意所述认证合约之后,将用户认证请求发送至所述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广播所述用户认证请求,如果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比例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目标共识操作,则将所述用户认证请求的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登录认证服务器;

在本实例中,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共识操作,可以是同意或者不同意两种意见,也可以是通过分数值表达的不同程度的共识,例如0-10,0表示完全不同意,10表示完全同意,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目标共识操作可以是同意意见,或者是5分以上的分数值;

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目标共识操作,可以是接收到半数以上的同意意见,或者所有分数值的平均值大于预定阈值,例如8分。

如果没有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比例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目标共识操作,则拒绝该用户的软件测试请求。

在图3中,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比例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目标共识操作之后,在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新增一个认证用户节点,该新增认证用户节点对应发出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用户终端。

如此以来,本发明可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测试终端的集合,并且不断更新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接收到第一预定数量/比例的认证用户节点对于该用户认证请求的目标共识操作之后,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至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

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解析模块对所述软件测试请求进行解析后得出至少一个解析参数,将所述解析参数发送给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将所述解析参数广播给所述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认证用户终端;

基于所述认证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

由于所述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不断更新,其认证用户节点数量不断增大,为了使得每次测试能够获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认证用户节点用于测试,参见图4,需要确定接收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具体而言,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中的每一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有节点权值;

将所述软件测试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进一步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认证用户终端向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的所有其他多个认证用户节点对应的其他多个认证用户终端提交至少一个测试用例;

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收集所有其他多个认证用户终端对于该测试用例的共识反馈参数评分集;

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有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作为一个优选,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述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具体包括:

将所述评分集中所有共识参数评分降序排列,得到共识反馈参数评分降序序列{score1,score2,...,scorek},其中scorek为第k个认证用户节点提供的共识参数评分;

设定降序阈值st;

如果|scorei·wi-scorej·wj|≤st,则将scorei和scorej分为一组,其中,i,j<k;wi为第i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的节点权值;

其中每一个分组的元素各不相同,并且每一个分组至少包括1个元素,最多包含两个元素;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group2为包含两个元素的分组的数量,group1为仅包含一个元素的分组数量,表示向上取整。

作为再一个优选,基于所述评分集中所述共识参数评分的分布属性,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具体包括:

设定差值阈值dt,按照如下标准对所有所述共识参数评分进行分组:

每一个分组中,任意两个共识参数scorem和scoren满足如下条件:

|scorem·ww-scoren·wn|≤dt,其中,scorem为第m个认证用户节点提供的共识参数评分,wm为第m个认证用户节点配置的节点权值;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

其中,groupk为包含k个共识参数的分组的数量,k≥1,表示向上取整。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对的元素数量是不确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作为一个示意性的例子,某个分组结果的例子如下:

{a},{a1,a2},{b1,b2},{b3,b4,b5},{c41,c42,c43,c44},{d1,d2,d3,d4,d5};

另一个分组结果的例子如下:

{a},{a1,a2},{b1,b2),{b3,b4),{c41,c42},{d1,d2,d3,d4,d5};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之后,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有认证用户节点广播该数量。

确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的数量值之后,所述互联认证服务链向所有认证用户节点广播该数量值,进一步包括:

如果收到的响应该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节点的数量超过该数量值,则按照响应时间先后决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

按照响应时间先后决定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之后,调节所述接收所述软件测试请求的认证用户终端对应的认证用户节点的节点权值。

可见,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充分挑选出具有竞争力的移动终端参与软件测试。

总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认证合约的方式实现用户终端的身份认证和请求验证,并采用互联认证服务链的形式实现大数据互联的软件测试,能够扩展移动终端软件测试的范围,并保证安全的同时扩大测试对象,通过适当数量但是适配性合规的移动终端参与软件测试,确保了软件测试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