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7529发布日期:2021-12-31 18:5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智能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智慧办公、无纸化办公,以及环保概念的普及,纸质工位牌以其成本低、显示固定的优点,被大部分的企业作为管理工位的首选;具体地,利用纸质工位牌显示员工信息、工位信息、企业信息等,进而通过对纸质工位牌的管理实现对工位的管理。
3.在实际使用中,随着员工的入职或离职、工位搬迁、工位使用者的频繁更换等,需要及时对纸质工位牌显示的信息进行更新。通常是人工重新制作纸质工位牌,之后到对应的工位进行更新,该更新方式效率较低,并且不利于企业的统一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位牌信息更新效率、企业管理效率均较低的问题。
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包括:
6.处理设备,配置为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所述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
7.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配置为显示所述工位牌信息。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配置为:接收使用者选择的模板参数信息,基于所述模板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工位牌信息的显示模板。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基于所述显示模板显示所述工位牌信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板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显示内容、显示颜色、显示形式、显示区域。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具体配置为:
12.根据每个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确定每个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待显示的所述工位牌信息,其中,所述工位牌信息包括:使用者信息,空闲信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者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用者身份信息,使用时间信息。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配置为:
15.在所述工位牌信息为所述空闲信息时,响应于对所述空闲信息的访问操作,建立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所述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更新所述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具体配置为:
17.响应于对所述空闲信息的访问操作,向待使用者发送物理工位平面图;
18.响应于对物理工位的选择操作,向所述待使用者发送身份验证请求;
19.在所述待使用者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获取并存储所述待使用者设置的使用密
码,并建立所述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所述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配置为:将所述使用密码与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对应的办公设备建立映射关系。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位牌终端设备为电子墨水屏。
22.本公开实施例为物理工位设置了工位牌终端设备,利用处理设备实时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显示对应的工位牌信息,实现了工位牌信息的实时更新,相较于通过人工对工位牌信息进行更新,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位牌信息更新效率较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23.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26.图2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另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27.图3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模板参数信息进行自定义的界面示意图;
28.图4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中编辑模板参数信息中的显示内容的界面示意图;
29.图5示出了本公开所提供的建立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1.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2.为了保持本公开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33.考虑到大部分企业通过管理工位牌来达到管理工位的目的,但是员工的入职或离职、工位搬迁、工位使用者的频繁更换,导致需要对纸质工位牌显示的信息不断更新;但更新方式通常是人工重新制作纸质工位牌,之后到对应的工位进行更新,该更新方式效率较低,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也较低。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工位牌信息的更新效率以及企业的管理效率。
34.为便于对本公开进行理解,接下来对本公开所公开的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35.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工位牌管理系统包括处理设备1和工位牌终端设备2;其中,处理设备1配置为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工位牌终端设备2配置为显示工位牌信息。其中,工位牌终端设备2可以为电子墨水屏,当然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屏,但基于成本考虑,优选采用电子墨水屏。电子墨水屏的尺寸可以基于企业或者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通常可以设置为4.2英寸或者5.8英寸,以便于通过外部结构悬挂在工位挡板上,不会占用工位面积;当然,其在工位上所处的形式、所处的位置也可以基于企业或者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36.具体地,处理设备1可以包括服务器11和网关12,其中,网关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并且,服务器11和网关12之间可以是无线通信,也可以是有线通信。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位牌管理系统的示意图,该工位牌管理系统中则包括一个服务器11和多个网关12,并且每个网关12对应有多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11可以响应工位牌管理系统对应的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小程序、与工位牌管理系统存在关联关系的其他管理系统(例如人力资源系统、会议室管理系统等)传输的数据,生成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推送给网关12,以使网关12将工位牌信息推送给对应的工位牌终端设备2,实现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工位牌信息的目的。
37.例如,在该工位牌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内部时,处理设备1可以由接收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传输的数据的服务器11和网关12组成,在具体实施中,人力资源系统将更新的员工信息同步更新至服务器11,服务器11基于更新的员工信息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其中,更新的员工信息至少包括员工入职信息、员工离职信息、员工调换工位信息等;之后,服务器11将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推送至网关12,网关12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工位牌信息。具体地,网关12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的距离决定网关12设备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若网关12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的距离太远,网关12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则无法实现无线通信;基于此,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多个网关12,针对每个网关12预先确定其通信范围,进而确定能够与该网关12实现无线通信的工位牌终端设备2,并预先建立网关12与其通信范围内的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在具体实施中,服务器11将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推送至其所属通信范围对应的网关12,以使该网关12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工位牌终端设备2,进而达到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工位牌信息的目的。其中,网关12与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采
用特定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例如蓝牙、2.4ghz、sub1g等。
38.当然,也可以设置网关12按照预设轮询周期进行轮询刷新以获取工位牌信息等,能够确保网关12能够获取到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对应的工位牌信息即可,本公开实施例对其获取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39.再例如,该工位牌管理系统应用在共享工位的场景下时,可以直接将服务器11设置为处理设备1,服务器11可以直接控制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在具体实施中,服务器11基于每个物理工位是否存在使用者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直接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工位牌信息。
40.再例如,该工位牌管理系统应用在会议室使用的场景下时,处理设备1除了可以由接收会议室管理系统传输的数据的服务器11和网关12组成,处理设备1还可以以会议室管理系统的形式存在,会议室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基于会议室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更新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在具体实施中,处理设备1基于员工预约会议室的情况,分别确定每个会议室的预约信息,并基于每个会议室的预约信息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例如,该会议室在第一时间段的预约人为张三;在第二时间段的预约人为李四等。
41.本公开实施例为物理工位设置了工位牌终端设备2,利用处理设备1实时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进行显示接收到的工位牌信息,实现了工位牌信息的实时更新,相较于通过人工对工位牌信息进行更新,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位牌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并且工位牌信息更新效率较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42.进一步地,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同用户的喜好等均不相同,因此,处理设备1还配置为接收使用者选择的模板参数信息,并基于模板参数信息确定工位牌信息的显示模板;也即企业或者用户可以基于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板参数信息,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显示模板为企业或者用户所期望显示的。其中,模板参数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显示内容、显示颜色、显示形式、显示区域。
43.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多种固定的显示模板,以供企业或者用户选择其期望显示的显示模板;其中,企业或者用户通过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小程序所存在的电子设备来选择对应的模板参数信息,进而达到选择其期望显示的显示模板,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基于其选择的显示模板显示工位牌信息。当然,还可以通过预设网页所存在的电子设备来选择对应的模板参数信息。
44.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工位牌管理系统的通用性,预先设置的固定的显示模板通常为形式较为普遍,特色较为不突出的模板;而创意较为丰富或者文化特色较为突出的企业或者用户,期望设置其特有的显示模板;此时,企业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小程序、预设网页所存在的电子设备,对模板参数信息进行自定义。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对模板参数信息进行自定义的界面,当然,图3示出的仅为一个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设置其他的自定义界面,只要能够实现企业或者用户对模板参数信息进行更改的目的即可。具体地,在“字段”处更改显示模板的显示内容,点击“+”这一标识可以增加显示模板中的字段,在自定义的过程中,根据需求确定需要增加的字段的个数;图3中
示出的“x1”、“x2”、“x3”分别标识三个独立的字段,也即,显示模板中显示出三段独立编辑的文字。其中,每个字段的文字可以是源自于预先设置的固定文字,也可以是企业或者用户基于自身需求编辑的自定义文字等;具体地,编辑每个字段的文字时的界面可以参照图4,图4示出了编辑模板参数信息中的显示内容的界面示意图。
45.继续参照图3,在“字体”和“字号”处更改显示内容的显示形式,例如,设置字段x1的显示内容以“微软雅黑”的字体显示,并且字号大小为20pt等;在“颜色”处更改显示内容的显示颜色,例如,设置字段x2的显示内容以“红色”进行显示等;在“位置”处更改显示内容的显示区域,也即调整在显示模板上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进而确定显示区域;当然,还可以在“90
°”
处更改显示内容当前显示的角度;在“图片”处增加期望显示的图片,以丰富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其中,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固定图片,也可以是自定义图片等。
46.在建立工位管理系统时,预先将每个物理工位和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进行一一对应,也即建立物理工位和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每个物理工位设置有唯一的id编号,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设置有唯一的名称,将物理工位的id编号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的名称建立映射关系,实现建立物理工位和工位牌终端设备2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目的;值得说明的是,每个物理工位仅对应有一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
47.在使用工位管理系统时,处理设备1根据每个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其中,工位牌信息通常可以包括使用者信息和空闲信息等。具体地,在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为存在使用者时,例如物理工位被在职员工使用、物理工位被租赁者使用等,则该物理工位对应的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工位牌信息为使用者信息;在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为未存在使用者时,例如使用该物理工位的员工离职、租赁该物理工位的租赁者使用时间结束等,则该物理工位对应的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工位牌信息为空闲信息,也即标识该物理工位未被使用。
48.进一步地,在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为存在使用者时,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使用者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用者身份信息和使用时间信息。例如,在企业内部的场景下,使用者身份信息包括该使用者的职务、姓名、司龄等;在共享工位的场景下,使用者身份信息包括该使用者的姓名、所属公司名称、使用开始时间点和使用结束时间点等。
49.当然,还可以显示其他信息,例如,在处理设备1基于会议室管理系统确定使用者的会议时间甚至会议主题时,在会议开始前一段时间内,控制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处理设备1生成的会议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会议时间和会议主题;在使用者离开工位去开会、接待客户等情况下,该使用者可以通过预设应用程序、预设小程序、预设网页所存在的电子设备来更改工位牌终端设备2当前显示的工位牌信息,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该使用者的行程例如控制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会议中”等内容,进而提示其他同事等;在午饭时间和晚饭时间,显示处理设备1推送的餐厅信息,包括餐厅的地理位置、拥挤程度等,以避免使用者浪费就餐时间;在下班前预设时间段内,显示处理设备1推送的路况信息,包括道路的拥挤程度,以使使用者能够合理的选择行驶路径等;当然,还可以显示天气信息、邮件信息、公司的内部通知等;在使用结束时间点前的一段时间提醒使用者该物理工位的使用权限即将失效,并将该物理工位的租赁情况同时显示给当前的使用者,避免当前的使用者使用超时,影响下一个使用者的使用。也就是说,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显示
其期望显示的信息,以为其带来便利。
50.在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为未存在使用者时,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空闲信息包括该企业的宣传标语、企业文化内容、企业内部通知、新员工的入职欢迎语等;在共享工位的场景下,空闲信息包括二维码、链接等,待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该二维码或访问该链接转到工位租赁系统的界面,可以直观的看到相关楼层的物理工位情况,进而在该界面进行相应地操作,选择喜欢的物理工位发起预约,达到工位租赁的目的。
51.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未存在使用者的物理工位会产生其对应的使用者,如未被租赁者租赁的共享工位被租赁者预约租赁等,因此,在工位牌信息为空闲信息时,响应于对空闲信息的访问操作,建立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更新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具体地,处理设备1可以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01-s503,具体如下:
52.s501,响应于对空闲信息的访问操作,向待使用者发送物理工位平面图。
53.接下来,以空闲信息包括二维码和/或链接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在待使用者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扫描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二维码或访问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的链接之后,处理设备1响应待使用者(也即租赁者)对空闲信息的访问操作,并基于当前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生成物理工位平面图,将该物理工位平面图发送给待使用者,以使待使用者清楚地了解每个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
54.其中,该物理工位平面图中包括所有的物理工位、每个物理工位的位置信息、每个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等。例如,待使用者基于第一空闲信息产生的访问操作,处理设备1则确定该待使用者租赁第一空闲信息对应的物理工位的概率较高,因此,在生成物理工位平面图时,以第一空闲信息对应的物理工位为中心,或者对第一空闲信息对应的物理工位进行特使标识等,以使待使用者能够较快的查找到第一空闲信息对应的物理工位。
55.当然,还可以对物理工位平面图进行其他设置,例如将存在使用者的物理工位和未存在使用者的物理工位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6.s502,响应于对物理工位的选择操作,向待使用者发送身份验证请求。
57.在将物理工位平面图发送给待使用者之后,待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物理工位进行租赁,例如,在当前未存在使用者的物理工位进行选择,并点击该物理工位对应的标识,以完成选择该物理工位的选择操作;当然,考虑到待使用者想要使用的物理工位当前存在使用者,待使用者则可以查看该物理工位未存在使用者的时间段,并点击该物理工位未存在使用者的时间段对应的标识,以完成选择该物理工位的选择操作。
58.处理设备1在获取到待使用者对物理工位的选择操作之后,向待使用者发送身份验证请求,其中,该身份验证请求可以是以交互界面的形式发送给待使用者的电子设备或待使用者扫描的空闲信息所属的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该电子设备或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将身份验证请求的交互界面展示给待使用者。
59.待使用者在获取到处理设备1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之后,通过该电子设备或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将自身的身份信息传输给处理设备1,以使处理设备1进行注册或认证等。其中,待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电子邮箱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便于处理设备1能够实时基于物理工位的使用情况监测使用者,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60.s503,在待使用者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获取并存储待使用者设置的使用密码,并建立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61.处理设备1基于待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或认证之后,也即在待使用者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生成密码设置界面,并发送给该电子设备或该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待使用者通过该密码设置界面设置其选择的物理工位的使用密码。具体地,待使用者在密码设置界面上输入其设置的使用密码,处理设备1获取该使用密码,并进行存储;同时,建立已选择的物理工位与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即,在物理工位与待使用者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以便于待使用者能够通过该使用密码使用其选择的物理工位。
62.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处理设备1与待使用者进行一系列的交互,在待使用者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使得待使用者设置其想要使用的使用密码,相较于处理设备1直接基于待使用者的身份信息生成随机密码,其能够方便待使用者的使用操作,避免待使用者将随机密码遗忘,影响其对物理工位的使用时间,甚至导致无法使用物理工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其中,使用密码为指纹密码、人脸密码、数字密码等的一种或多种。
63.在处理设备1获取到待使用者设置的使用密码之后,考虑到待使用者有可能会使用其他的办公设备,因此,处理设备1还将使用密码与工位牌终端设备2对应的办公设备建立映射关系,也就是说,待使用者可以利用其设置的使用密码使用工位牌终端设备2对应的办公设备。其中,工位牌终端设备2对应的办公设备至少包括打印机、扫描仪、衣物柜等。
64.本公开实施例为物理工位设置了工位牌终端设备,利用处理设备1实时确定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待显示的工位牌信息,并将工位牌信息推送至每个工位牌终端设备2,以使工位牌终端设备2显示对应的工位牌信息,实现了工位牌信息的实时更新,相较于通过人工对工位牌信息进行更新,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位牌信息更新效率较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65.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66.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67.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68.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