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5136发布日期:2020-10-23 19:1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于gps信号的溯源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及gps信号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生猪产品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构成部分,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现有的生猪产品溯源一般是将生猪养殖过程的信息直接存储至存储单元,整个过程均不存在数据验证环节,存在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被篡改的风险,进而影响最终溯源结果的可靠性。另外,现有的生猪的总量、出栏量,存栏量,病死量,用水量,采食量,免疫数量和兽药数量也难以进行实时监控数量或实时监控的数量容易被篡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防伪二维码的图像照片上传区块链服务器,并为各个防伪二维码建立唯一编码;

s2,初始用户向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提出申请请求,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初始用户下发账户及登录密码,并将所对应防伪二维码下发初始用户对生猪进行一对一的挂牌;

s3,初始用户使用具有gps功能的扫码器定时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从而访问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所述扫码器请求登录信息及gps信息;

s4,所述区块链服务器获取所述登录信息及所述gps信息后将所述gps信息及初始用户的写入信息存储至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

s5,所述区块链服务器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写入信息更新生猪的总量及可交易状态,其中,所述总量及可交易状态以图表形式定时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或建立额外区块链的形式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防伪二维码的使用,由于防伪二维码本身具有唯一性难以被复制,因此,可以从根源上防止二维码的被复制。另外,通过将防伪二维码上传区块链服务器,并建立唯一编码,且通过具有gps功能的扫码器定时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由于gps数据本身难以被串改,因此,可以将生猪的即时位置信息通过区块链的形式存储于区块链服务器,进一步防止数据被篡改;最终提高溯源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图表或额外的区块链的形式将生猪的总量及可交易状态更新于服务器上,从而有利于随时监控,且监控的数据不会被篡改。另外,用户的写入信息还可以包括总量、出栏量,存栏量,病死量,用水量,采食量,免疫数量和兽药数量等信息,通过将该信息写入区块链中,从而可以防止信息被篡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中防伪二维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猪总量可信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防伪二维码的图像照片上传区块链服务器,并为各个防伪二维码建立唯一编码;

s2,初始用户向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提出申请请求,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初始用户下发账户及登录密码,并将所对应防伪二维码下发初始用户对生猪进行一对一的挂牌;

s3,初始用户使用具有gps功能的扫码器定时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从而访问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所述扫码器请求登录信息及gps信息;

s4,所述区块链服务器获取所述登录信息及所述gps信息后将所述gps信息及初始用户的写入信息存储至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

s5,所述区块链服务器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写入信息更新生猪的总量及可交易状态,其中,所述总量及可交易状态以图表形式定时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或建立额外区块链的形式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

在步骤s1中,请参照图2,所述防伪二维码包括印刷层(10)、印刷于所述印刷层(10)表面的防伪油墨(11)、以及覆盖于所述防伪油墨(11)表面的保护层(12),其中,所述防伪油墨(11)的寻像图形周边具有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所述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的高度为100微米~500微米,间距为3毫米~8毫米。所述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可以在所述防伪油墨(11)的固化过程中通过超声波处理所述防伪油墨(11)的寻像图形周边得到。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1,采用喷印机在所述印刷层(10)上喷印随机的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

s12,使用超声波处理所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的寻像图形周边,使所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的寻像图形周边产生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

s13,再使用紫外线固化所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

s14,最后将透光的保护层(12)覆盖于所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可以在所述保护层(12)上进一步贴上标签,防止二维码混乱。

之所以只使用超声波处理所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编码的寻像图形周边,是由于寻像图形的尺寸一般较大,在其周边形成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不会影响寻像图形的使用。另外,超声波的处理范围及区域相对可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只使用超声波处理其中一个寻像图形周边。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不限,在其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40khz。可以理解,通过超声波的频率的控制可以获取间距为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所述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的间距与所述超声波的频率正相关。为了获取间距为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优选的,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30khz~50khz。

当制备所述防伪二维码后,进一步通过高清相机获取所述防伪二维码的图像照片并上传区块链服务器,并为各个防伪二维码建立唯一编码。

当二维码被复制时,由于寻像图形周边的微米级随机防伪波纹(111)不能被现有的打印机或复印设备所复制,因此可以通过调取存储于区块链中的所述防伪二维码的图像进行比对,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高清相机获取仿制二维码图像,并将所述仿制二维码图像与存储于区块链服务器中的防伪二维码的图像进行比对,从而鉴别二维码的真伪。

在步骤s2中,初始用户可以向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提出申请请求,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初始用户下发账户及登录密码。其中,所述申请请求包括初始用户的信息(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以及申请的防伪二维码的数量等。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根据申请的防伪二维码的数量将区块链中对应数量的防伪二维码的数量下发到所述账户中,并将实物防伪二维码配送到初始用户手中。初始用户在收到实物防伪二维码后可以对生猪进行一对一的挂牌。

在步骤s3中,初始用户在饲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具有gps功能的扫码器定时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从而访问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初始用户通过账户及登录密码进行登录,此时,扫码所对应的区块链向所述扫码器发送请求gps信息的请求。可以在在这个过程中,初始用户必须默认自己的扫码器的gps信息处于可访问的状态。所述扫码器可以是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等。当处于登录状态时,可以对不同的防伪二维码进行连续的扫码,从而实现各个不同的防伪二维码的位置信息更新。

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3可以用步骤s3’等同替代。

s3’,初始用户使用具有gps功能的扫码器登录所述区块链服务器,然后使用扫码器定时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所述扫码器请求gps信息。

在步骤s4中,所述写入信息包括生猪种类、生长情况及可交易状态等。写入信息还可以包括总量、出栏量,存栏量,病死量,用水量,采食量,免疫数量和兽药数量等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可以进一步包括:

s41,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将所述gps信息转换为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存储至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

在步骤s5中,所述总量及可交易状态可以以图表形式定时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也可以生产额外区块链的形式更新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上建立额外的总量及可交易状态区块链,定时将服务器上的数据更新写入该区块链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在步骤s5中进一步包括:

s51,所述区块链服务器进一步构建可视化地图,并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在所述可视化地图上更新生猪的位置信息及可交易状态。

具体的,一般而言初始用户的申请都是以养殖场为单位进行申请的,因此,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可以统计不同的初始用户的养殖数量、种类以及可交易状态并实时更新在所述可视化地图上,从而方便客户进行交易。

在步骤s5中,当家畜被交易时,所述初始用户可以将对应家畜的区块链设置为可扫码写入状态。所述可扫码写入状态是相对于初始用户需要账号密码才可以写入状态而言的,此时的可扫码写入状态无需账户。只需要购买方通过具有gps功能的第二扫码器读取所述防伪二维码从而访问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向所述第二扫码器请求gps信息并写入对应的区块链中。由于家畜在流通过程中,购买方一般都会扫码家畜的二维码从而获取其实际信息,因此,可以最终实现家畜在养殖流通过程中的追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