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01041发布日期:2021-12-22 11:2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流仿真是评估整个物流系统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最大优势是在项目方案实施之前就可以验证某个环节的变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即可验证项目方案的可行性。例如:可以采用物流仿真方式预估装载货物所需时间,且装载货物所需时间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的配送过程。但是,现有控制方式预估装载货物所需时间的准确率低,严重影响后续的配送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控制方式预估装载货物所需时间的准确率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
5.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6.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7.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8.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9.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10.可选地,在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所需的时间;
12.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所需的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
13.根据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分组数。
14.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所需的时间,包括:
15.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
16.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对应的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所需的时间。
1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包括:
18.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19.可选地,在依次根据预设的运输装置与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目标运输装置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0.将所述第一容器中每个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
21.将所述第二容器中每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进行排序;
22.按照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排序,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一一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形成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数量最多的货物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中能力参数最大的运输装置。
23.可选地,在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在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的装载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
25.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对应的配送目的地;
26.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对应的配送目的地,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包括至少一个配送节点;
27.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按照对应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行驶,以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所装载的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配送至对应的目的地。
28.可选地,在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9.确定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
30.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向每个配送节点对应的接收终端发送收货时间。
31.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
32.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3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3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3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36.调度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37.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38.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39.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40.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41.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4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43.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44.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45.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该方法可以提高装载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性,计算复杂度低,可快速计算出运输装置的调度结果。
46.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47.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4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9.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0.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目的地的示意图;
52.图5是现有的配送员的实际配送路径的示意图;
5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的示意图;
54.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55.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56.图9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58.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59.步骤101: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60.在步骤101中,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容纳运输装置的信息,所述运输装置可以为配送车或物流机器人等,所述运输装置的信息至少包括:运输装置的编号、能力参数以及对应的配送员等信息。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所述第二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的信息,所述待配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货物编号、货物数量、配送目的地等信息。所述第二容器中待配送货物信息以组为单位,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容器用于容纳卡位信息,所述卡位的作用是便于运输装置装载货物所设置的结构,所述卡位一般设置在配送中心的月台处。所述卡位信息至少包括:卡位编号以及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等信息。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可以为集合或列表等。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所述第三容器优选为列表。
61.步骤102: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62.在步骤102之前,可以判断所述第二容器中是否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结束流程。
63.在步骤102中,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多组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可以按照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对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所得顺序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来确定用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运输装置以及卡位。例如:可以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对所述第二容器内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64.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65.在步骤103中,可以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是指用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运输装置。
66.为了使得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装载效率更高,可以在步骤103之前预先定义所述第一容器中的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定义运输装置与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先将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每个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然后再将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每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进行排序;最后按照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排序,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一一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数量最多的货物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中能力参数最大的运输装置,形成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为了便于描述所述能力参数,可以使用配送员的单位时间的装载次数描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装了几辆运输装置)。由于每个运输装置的配送员是固定的,所述运输装置与配送员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样所述能力参数可以认定为所述运输装置的属性。并且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越高,说明所述运输装置的装载能力越强。
68.步骤104: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69.在步骤104中,所述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用于表示所述卡位从使用状态调整为空闲状态所对应的时间。当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初次被分配时,每个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即为所述运输装置达到卡位的时间。当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再次被分配时,每个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为上一次分配时所述运输装置完成装载的时间,上一次分配时所述运输装置完成装载的时间为上一次到达卡位的时间以及装载货物所需时间的之和。由于在初次分配时,每个卡位均处于空闲状态,即上一次分配所述运输装置完成装载的时间为0,所述运输装置到达卡位的时间即为每个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为了便于为所述运输装置分配卡位,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需要在步骤104之前预先定义。
70.在步骤104之后,在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控制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按照对应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行驶,以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所装载的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配送至对应的目的地。
71.参见图4至图6,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时,可以首先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的配送目的地;然后再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的配送目的地,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同时,还可以确定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例如:可以根据两配送节点间的行驶时间、各个配送节点需要停留的时间(服务时间)以及出发时间,预估出到达各个配送节点的时间。然后再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向每个配送节点对应的接收终端发送收货时间,避免了配送员逐一确认客户收货时间。
72.除此之外,在步骤104之后,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并根据目标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所述目标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到达所述目标卡位的时间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
73.在确定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时,首先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对应的运输装置的装载能力;然后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由于不同的配送员装载货物信息所需时间是不同的,且配送员与运输装置是一一对应的,可以通过能力参数来描述配送员的装载能力。基于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以及运
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来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可以使得准确率更高。
74.一般情况下,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越多装载所需时间越长,总的趋势可以描述为:在货物数量较少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平稳增加;但在货物数量较多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快速增加。因此不适合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如下模型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
[0075][0076]
其中,t表示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x表示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x0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拐点,x0为经验值;x
max
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上限;a1,a2,a3,a4均为常数。
[0077]
在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能力参数的增加,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会平稳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因此使用如下公式描述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和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关系:
[0078][0079]
其中,y表示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或称为装车次数,a5,a6,a7均为常数。
[0080]
综上所述,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公式3),公式3)是综合考虑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的模型。可以基于以下公式3),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081][008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
[0083]
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基于贪心思想,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该方法可以提高装载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性,计算复杂度低,可快速计算出运输装置的调度结果。
[0084]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85]
步骤201: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
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0086]
在步骤201中,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容纳运输装置的信息,所述运输装置可以为配送车或物流机器人等,所述运输装置的信息至少包括:运输装置的编号、能力参数以及对应的配送员等信息。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所述第二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的信息,所述待配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货物编号、货物数量、配送目的地等信息。所述第二容器中待配送货物信息以组为单位,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容器用于容纳卡位信息,所述卡位的作用是便于运输装置装载货物所设置的结构,所述卡位一般设置在月台处。所述卡位信息至少包括:卡位编号以及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等信息。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可以为集合或列表等。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所述第三容器优选为列表。
[0087]
步骤202:判断所述第二容器中是否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结束流程。
[0088]
步骤203: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0089]
在步骤203中,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多组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可以按照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对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所得顺序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来确定用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运输装置以及卡位。例如:可以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对所述第二容器内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0090]
步骤204: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0091]
为了使得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装载效率更高,可以在步骤204之前预先定义所述第一容器中的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定义运输装置与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可以先将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每个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然后再将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每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进行排序;按照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排序,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一一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数量最多的货物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中能力参数最大的运输装置,形成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009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为了便于描述所述能力参数,可以使用配送员的装载次数描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装了几辆运输装置)。由于每个运输装置的配送员是固定的,所述运输装置与配送员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样所述能力参数可以认定为所述运输装置的属性。并且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越高,说明所述运输装置的装载能力越强。
[0093]
步骤205:依次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0094]
在步骤205中,所述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用于表示所述卡位从使用状态调整为空
闲状态所对应的时间。当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初次被分配时,每个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即为所述运输装置达到卡位的时间。当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再次被分配时,每个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为上一次分配时所述运输装置完成装载的时间。为了便于为所述运输装置分配卡位,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需要在步骤205之前预先定义。
[0095]
在步骤205之后,在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控制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按照对应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行驶,以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所装载的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配送至对应的目的地。
[0096]
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时,可以首先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然后再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参见图4至图6所示。
[0097]
步骤206: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098]
在步骤206中,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装载能力;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由于不同的配送员装载货物信息所需时间是不同的,且配送员与运输装置是一一对应的,可以通过能力参数来描述配送员的装载能力。基于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以及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来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可以使得准确率更高。
[0099]
一般情况下,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越多装载所需时间越长,总的趋势可以描述为:在货物数量较少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平稳增加;但在货物数量较多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快速增加。因此不适合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如下模型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
[0100][0101]
其中,t表示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x表示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x0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拐点,x0为经验值;x
max
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上限;a1,a2,a3,a4均为常数。
[0102]
在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能力参数的增加,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会平稳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因此使用如下公式描述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和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关系:
[0103]
[0104]
其中,y表示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或称为装车次数,a5,a6,a7均为常数。
[0105]
综上所述,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公式3),公式3)是综合考虑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的模型。可以理解的是,该模型考虑两个影响因素:装车任务量和配送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其中将装车任务量转换为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进行描述,将配送员的操作熟练程度转换为能力参数描述,即装车工人的历史装车次数。该模型可以提高装载货物信息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率。
[0106]
进一步地,可以基于以下公式3),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107][0108]
步骤207: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确定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
[0109]
在步骤207中,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任务的时间或者所述目标卡位在下一次分配时所对应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到达所述目标卡位的时间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
[0110]
步骤208:根据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分组数。在步骤208之后,继续执行步骤202,直至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货物均完成装载。
[0111]
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基于贪心思想,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该方法可以提高装载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性,计算复杂度低,可快速计算出运输装置的调度结果。
[0112]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113]
步骤301: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0114]
在步骤301中,所述第一容器用于容纳运输装置的信息,所述运输装置可以为配送车或物流机器人等,所述运输装置的信息至少包括:运输装置的编号、能力参数以及对应的配送员等信息。其中,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所述第二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的信息,所述待配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货物编号、货物数量、配送目的地等信息。所述第二容器中待配送货物信息以组为单位,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容器用于容纳卡位信息,所述卡位的作用是便于运输装置装载
货物所设置的结构,所述卡位一般设置在月台处。所述卡位信息至少包括:卡位编号以及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等信息。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可以为集合或列表等。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和所述第三容器优选为列表。
[0115]
步骤302:将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每个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
[011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能力参数用于表示所述运输装置对应的配送员的装载能力。为了便于描述所述能力参数,可以使用配送员的装载次数描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装了几辆运输装置)。由于每个运输装置的配送员是固定的,所述运输装置与配送员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样所述能力参数可以认定为所述运输装置的属性。并且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越高,说明所述运输装置的装载能力越强。
[0117]
步骤303:将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每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进行排序。
[0118]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3和步骤302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步骤303和步骤302的执行顺序。
[0119]
步骤304:按照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排序,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一一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数量最多的货物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中能力参数最大的运输装置,形成所述货物信息与所述运输装置的对应关系。
[0120]
步骤305:对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
[0121]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5需要在步骤309之前,可以理解的是,步骤305可以在步骤302之前执行或在步骤304之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步骤305的执行顺序。
[0122]
步骤306:判断所述第二容器中是否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307;否则,结束流程。
[0123]
步骤307: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0124]
在步骤307中,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多组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可以按照每组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对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所得顺序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来确定用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运输装置以及卡位。例如:可以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对所述第二容器内的货物信息进行排序,并按照货物数量从多到少依次将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0125]
步骤308: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0126]
步骤309: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0127]
在步骤309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控制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按照对应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行驶,以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所装载的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配送至对应的目的地。
[0128]
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时,可以首先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
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然后再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
[0129]
步骤310: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对应的能力参数。
[0130]
在步骤310中,所述能力参数可以理解为配送员的装载次数。
[0131]
步骤311: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对应的能力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132]
基于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以及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来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可以使得准确率更高。
[0133]
一般情况下,待装载货物的货物数量越多装载所需时间越长,总的趋势可以描述为:在货物数量较少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平稳增加;但在货物数量较多时随着货物数量增加,装载所需时间快速增加。因此不适合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此提出如下模型描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
[0134][0135]
其中,t表示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x表示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x0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拐点,x0为经验值;x
max
表示装载货物数量的上限;a1,a2,a3,a4均为常数。
[0136]
在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能力参数的增加,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会平稳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因此使用如下公式描述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和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关系:
[0137][0138]
其中,y表示所述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或称为装车次数,a5,a6,a7均为常数。
[0139]
综上所述,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公式3),公式3)是综合考虑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的模型。可以基于以下公式3),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140][0141]
步骤312: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确定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
[0142]
在步骤312中,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任务的时间或者所述目标卡位在下一次分配时
所对应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可以为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到达所述目标卡位的时间与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
[0143]
步骤313:根据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分组数。在步骤313之后继续执行步骤306。
[0144]
为了便于描述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定义如下变量:假设所述第二容器中待配送货物信息共有n组,表示为{g1,g2,

,g
n
},对应每组的数量为为了运输对应的货物信息可使用的车辆为n辆,表示为{v1,v2,

,v
n
}。所述第三容器的卡位数为m,表示为{p1,p2,

,p
m
}。
[0145]
为了便于描述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做出如下几个假设:
[0146]
(i)配送员与运输装置是一一对应的,且在任意时间内可用;
[0147]
(ii)运输装置的货物信息是确定的,即在运输装置的调度期间装载任务量是不变的;
[0148]
(iii)卡位上的运输装置完成装载任务后,卡位立即处于空闲状态,忽略运输装置驶离以及驶入卡位的时间;
[0149]
(iv)卡位的属性是相同的,可在任意卡位装载任意分组的货物信息。
[0150]
基于贪心思想以及以上假设,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0151]
(1)将所述第二容器的待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假设所述第二容器的待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排序后的结果为{g1,g2,

,g
n
};
[0152]
(2)将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能力参数大的运输装置排在前面,假设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的排序结果为{v1,v2,

,v
n
};
[0153]
(3)为了提高装载效率,可以将能力参数大的运输装置分配给货物数量多的货物信息,即有即有如下对应关系
[0154]
{v1→
g1,v2→
g2,

,v
n

g
n
},此时待调度的运输装置的数量为n,待装载的货物信息分组数为n;
[0155]
(4)将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匹配后,可以将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目标运输装置,进而确定每个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之和,假设装载所述第二容器中每个货物信息所需的时间表示为
[0156]
{v1→
g1→
t1,v2→
g2→
t2,

,v
n

g
n

t
n
};
[0157]
(5)在所述卡位的初始分配阶段,若所述第三容器中空闲的卡位数m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货物信息分组数n,则所述第一容器中的运输装置可以同时在时刻t到达物流服务中心执行装载任务,且不需要额外的等待时间,所述运输装置装载的货物信息对应分组编号及完成装载的相应时间为:
[0158]
{v1→
g1→
t+t1,v2→
g2→
t+t2,

,v
n

g
n

t+t
n
}。若所述第三容器中空闲的卡位数m小于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货物信息分组数n,即m<n,则选择所述第一集合中前m个
运输装置在时刻t抵达配送中心执行装载任务({v1→
t,v2→
t,

,v
m

t})。此时m个运输装置装载的货物信息对应分组编号及完成装载的相应时间为:
[0159]
{v1→
g1→
t+t1,v2→
g2→
t+t2,

,v
m

g
m

t+t
m
},装载完成时间即为对应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即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为
[0160]
{p1→
t+t1,p2→
t+t2,

,p
m

t+t
m
}。所述第二容器中剩余的n-m组货物信息,用变量k表示,k=n-m。其中,待调度运输装置为n-m辆,待调度运输装置和所述第二容器中剩余的n-m组货物信息的匹配关系为{v
m

g
m
,

,v
n

g
n
},m<n。
[0161]
(6)在卡位的再分配阶段,若所述第二容器中剩余货物信息的分组数k大于0,将卡位按照最早空闲时间排序,假设排序结果为按照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分组排序取出第一个分配给最早可空闲的卡位,即
[0162]
并更新该卡位的最早空闲时间同时更新所述第二容器中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分组数,即k=k-1。若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分组数k=0,则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货物信息全部分配完毕,所述第一容器中的运输装置调度完成;若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分组数k>0,则继续执行卡位再分配的步骤。
[0163]
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表格对本技术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处理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待配送订单对应一组待配送货物信息。
[0164]
现有一仓库的卡位数为10(编号为v1,v2,

,v10),即所述第三容器的卡位数为10,其所覆盖的区域被分成20个配送单元(编号为s1,s2,

,s20),每个配送单元配备一辆运输装置(编号为p1,p2,

,p20),即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的数量为10。假设当日待配送总单量为1200单,即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数量为1200。仓库的平均生产力为10单/分钟,仓库6:00进行生产作业。若不按照配送单元进行生产,最坏的情况是:7:58才会有第一个配送单元完成全部订单的生产;若按照配送单元生产,则预测各配送单元完成生产的时间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最早6:08有第一个配送单元完成全部订单的生产。
[0165]
表1各配送单元预估生产完成时间
[0166][0167][0168]
为了方便计算,假设以10min为间隔通知运输装置到仓库进行取货,可以按照步骤103或步骤204为各配送单元分配运输装置,并使用上述公式3)预估完成装载的时间,将此时间作为取货完成时间,表2所示,可以看到,没有车辆到达仓库后需要等待。
[0169]
表2配送员完成取货时间
[0170]
配送单元生产完成时间开始取货时间卡位完成取货时间车辆s16:086:10v17:30p1s26:166:20v27:40p2s36:246:30v37:50p3s46:306:30v47:30p4s56:366:40v57:40p5s66:426:50v67:50p6s76:486:50v77:50p7s86:547:00v88:00p8s97:007:00v98:00p9s107:067:10v108:10p10s117:127:30v18:30p11
s127:187:30v48:40p12s137:247:40v28:50p13s147:307:40v58:50p14s157:357:50v38:50p15s167:407:50v68:50p16s177:457:50v78:50p17s187:508:00v89:00p18s197:558:00v99:05p19s208:008:10v109:15p20
[0171]
由表2可以看出,配送员在拣货时不需要等待。若规定配送员统一时间到达(如8:00),则至少需要等待1小时才能进行拣货。但在实际配送过程中,配送员往往依据个人经验及习惯进行配送,没有从全局考虑整体规划配送顺序,会导致在配送过程中的行驶路径变长以及整体配送时间长等问题,影响配送效率。为了解决人工排序的不合理问题,可以采用运筹优化算法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路径规划。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利用运筹优化方法进行路劲规划的优势,下面结合测试数据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待配送订单的分布情况,对表3的数据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展示,如图4所示。
[0172]
表3测试数据
[0173]
位置类型横坐标纵坐标出发点31.30846121.54261待配送订单31.30265121.51477待配送订单31.32596121.53320待配送订单31.27336121.54177待配送订单31.28665121.54324待配送订单31.30565121.53373待配送订单31.32319121.53528待配送订单31.26758121.53412待配送订单31.27622121.54198待配送订单31.30278121.51240待配送订单31.31986121.53529
[0174]
如图5所示,配送员按照自身的配送经验及习惯进行配送所对应的实际的配送路径。图6是利用运筹优化算法所得的配送路径,由图6可以看出,利用运筹优化方法规划的配送路径可以避免走回头路。在规划完配送路径后,还可以确定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例如:可以根据两配送节点间的行驶时间、各个配送节点需要停留的时间(服务时间)以及出发时间,预估出到达各个配送节点的时间。然后再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向每个配送节点对应的接收终端发送收货时间,避免了配送员逐一确认客户收货时间。
[0175]
综上所述,该方法从全局角度考虑,合理安排仓库生产流程、配送员取货时间、规划配送路径、预估到达客户点时间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送员的配送效率,缩短配送员的整体工作时长。
[0176]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参见图7,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包括:
[0177]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
[0178]
第一确定模块702,用于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
[0179]
第二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0180]
调度模块704,用于依次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0181]
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还包括:
[0182]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183]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的货物所需的时间,确定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
[0184]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卡位下一次的最早空闲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的分组数。
[0185]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0186]
确定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
[0187]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装载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所需的时间。
[0188]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703进一步用于:
[0189]
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
[0190]
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还包括:
[0191]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容器中是否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
[0192]
若是,则执行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依次将所述第二容器的每组货物信息作为目标货物信息的步骤。
[0193]
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还包括:
[0194]
第一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中每个运输装置按照能力参数进行排序;
[0195]
第二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中每组货物信息按照货物数量进行排序;
[0196]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容器中运输装置的排序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的排序,将所述第二容器的货物信息一一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的运输装置,形成所述第一容器运中运输装置与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中货物数量最多的货物信息分配给所述第一容器中能力参数最大的运输装置。
[0197]
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还包括:
[0198]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装载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
[0199]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
[0200]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始发地以及所述目标运输装置上每组货物信息的配送目的地,利用运筹优化算法确定所述目标运输装置的目标配送路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包括至少一个配送节点;
[0201]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按照对应的所述目标配送路径行驶,以将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所装载的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配送至对应的目的地。
[0202]
可选地,所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700还包括:
[0203]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
[0204]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送路径中每个配送节点的收货时间,向每个配送节点对应的接收终端发送收货时间。
[0205]
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是基于贪心思想,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该装置可以提高装载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性,计算复杂度低,可快速计算出运输装置的调度结果。
[0206]
图8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或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800。
[0207]
如图8所示,系统架构8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801、802、803,网络804和服务器805。网络804用以在终端设备801、802、803和服务器8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8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0208]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801、802、803通过网络804与服务器8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801、802、8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0209]
终端设备801、802、8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0210]
服务器8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801、802、8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
--
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02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一般由服务器805执行,相应地,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805中。
[0212]
应该理解,图8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0213]
下面参考图9,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900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0214]
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9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903中,还存储有系统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0215]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0216]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9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0217]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218]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
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0219]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获取用于容纳运输装置信息的第一容器、用于容纳待配送货物信息的第二容器以及用于容纳卡位信息的第三容器;当所述第二容器中存在未装载货物的货物信息时,将所述第二容器的物作为目标货物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确定目标运输装置;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
[0220]
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输装置的控制装置是基于贪心思想,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将所述第三容器中最早空闲出来的卡位作为目标卡位,并将所述目标卡位分配给所述目标运输装置,控制所述目标运输装置在所述最早空闲时间调度至所述目标卡位,以完成所述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装载过程。所述第三容器中每个卡位最早空闲时间的排序是基于所述目标货物信息的货物数量和运输装置的能力参数形成的,该装置可以提高装载目标货物信息对应货物的所需时间的预估准确性,计算复杂度低,可快速计算出运输装置的调度结果。
[0221]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