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23805发布日期:2020-12-08 15:0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低空威胁与防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威胁分析与后果评价方法是基于风险分析开展的,基于风险分析方法一般需进行资产识别、薄弱性识别、威胁识别,通过三要素识别确定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影响及损失程度。

基于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需要界定或赋值给出资产识别、薄弱性识别、威胁识别的特征值,通过特征值确定威胁等级以及开展后果评价。此方法采用数学运算和数据迭代方式进行分析,与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分析特征不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和装置,确保在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基于本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安全可靠有效。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

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

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无人机为无人飞行器。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无人机的空机质量、最大起飞质量、飞行真高、飞行速度综合各方面能力因素,并考虑该类型无人机入侵核电厂并产生潜在威胁,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

优选的是,开展威胁分析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行为包括:无意威胁行为和/或恶意威胁行为。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具体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优选的是,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具体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通过研判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或并无实质影响;

通过研判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技防措施无效;

通过研判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泄露秘密;

通过研判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无人飞行器冲撞危害建筑物结构体、爆炸冲击波危害建筑物结构体;

通过研判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破坏生产秩序,威胁工业安全;

通过研判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核材料非法转移、丢失、被盗,或违反国家法律;

通过研判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武力入侵、造成财产损失、危及核电厂核安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装置,包括:

筛选确定单元,用于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发送给威胁分析单元;

威胁分析单元,用于对筛选确定单元筛选确定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发送给后果评价单元;

后果评价单元,用于通过研判威胁分析单元分析的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发送给确定防御级别单元,其中,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

确定防御级别单元,用于按照后果评价单元得到的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发送给防御单元;

防御单元,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确定防御级别单元确定的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优选的是,筛选确定单元,根据无人机的空机质量、最大起飞质量、飞行真高、飞行速度综合各方面能力因素,并考虑该类型无人机入侵核电厂并产生潜在威胁,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

优选的是,开展威胁分析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行为包括:无意威胁行为和/或恶意威胁行为。

优选的是,威胁分析单元包括下述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第一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二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三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四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五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六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七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优选的是,后果评价单元包括下述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第一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一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或并无实质影响;

第二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二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技防措施无效;

第三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三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泄露秘密;

第四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四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无人飞行器冲撞危害建筑物结构体、爆炸冲击波危害建筑物结构体;

第五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五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破坏生产秩序,威胁工业安全;

第六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六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核材料非法转移、丢失、被盗,或违反国家法律;

第七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七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武力入侵、造成财产损失、危及核电厂核安全。

本发明提供一种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筛选确定的无人机为输入条件,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对其类型、能力、行为进行威胁分析和后果评价,根据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特征,将威胁归纳为无意威胁和恶意威胁,建构威胁种类,使得威胁分析与后果评价一一对应,根据潜在的危险程度界定危险等级和防御级别,按照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于威胁要素、威胁种类确定的场所开展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研究,正适合于核电厂低空威胁场景需求。

本发明针对现有核电厂低空威胁进行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威胁要素、威胁种类确定的核电厂开展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将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应用于核电厂低空威胁与防御系统设计,确保在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基于本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安全可靠有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威胁分析和后果评价,并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确定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按照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与核电厂的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分析特征相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的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筛选确定单元;2-威胁分析单元;3-后果评价单元;4-确定防御级别单元;5-防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

s102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s103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

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

s104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

s105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

筛选确定单元1,用于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发送给威胁分析单元2;

威胁分析单元2,用于对筛选确定单元1筛选确定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发送给后果评价单元3;

后果评价单元3,用于通过研判威胁分析单元2分析的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发送给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其中,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

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用于按照后果评价单元3得到的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发送给防御单元5;

防御单元5,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确定的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本实施例针对现有核电厂低空威胁进行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威胁要素、威胁种类确定的核电厂开展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将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应用于核电厂低空威胁与防御系统设计,确保在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基于本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安全可靠有效。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威胁分析和后果评价,并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确定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按照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本实施例的方法与装置与核电厂的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分析特征相匹配。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无人机的空机质量、最大起飞质量、飞行真高、飞行速度综合各方面能力因素,并考虑该类型无人机入侵核电厂并产生潜在威胁,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无人机为无人飞行器。

s202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优选的是,开展威胁分析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行为包括:无意威胁行为和/或恶意威胁行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开展威胁分析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行为包括:无意威胁行为和恶意威胁行为。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包括上述所有对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s203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具体包括:

通过研判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或并无实质影响;

通过研判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技防措施无效;

通过研判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泄露秘密;

通过研判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无人飞行器冲撞危害建筑物结构体、爆炸冲击波危害建筑物结构体;

通过研判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破坏生产秩序,威胁工业安全;

通过研判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核材料非法转移、丢失、被盗,或违反国家法律;

通过研判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武力入侵、造成财产损失、危及核电厂核安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包括上述所有通过研判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

s204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具体包括: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1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3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2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3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3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3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4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2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4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2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5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1级;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给出危险等级为5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为1级。

s205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具体如下:

当无人机误入核电厂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3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3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技术侦察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3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2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2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1级预案措施;

当无人机协助作战时,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物防、技防、人防1级预案措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

筛选确定单元1,用于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发送给威胁分析单元2;

威胁分析单元2,用于对筛选确定单元1筛选确定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的行为开展威胁分析,发送给后果评价单元3;

后果评价单元3,用于通过研判威胁分析单元2分析的每种威胁得到无人机入侵核电厂的后果评价,发送给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其中,后果评价包括潜在危险程度;

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用于按照后果评价单元3得到的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发送给防御单元5;

防御单元5,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按照确定防御级别单元4确定的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优选的是,筛选确定单元1,根据无人机的空机质量、最大起飞质量、飞行真高、飞行速度综合各方面能力因素,并考虑该类型无人机入侵核电厂并产生潜在威胁,筛选确定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

优选的是,开展威胁分析的入侵核电厂的无人机行为包括:无意威胁行为和/或恶意威胁行为。

优选的是,威胁分析单元2包括下述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第一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二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三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四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五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六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第七威胁分析模块,用于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开展威胁分析。

优选的是,后果评价单元3包括下述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第一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一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误入核电厂的无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或并无实质影响;

第二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二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黑飞入侵核电厂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威胁工业安全、技防措施无效;

第三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三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技术侦察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预设范围内人员恐慌、造成舆情、泄露秘密;

第四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四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破坏和/或恐怖袭击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无人飞行器冲撞危害建筑物结构体、爆炸冲击波危害建筑物结构体;

第五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五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携带干扰器进行电磁干扰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破坏生产秩序,威胁工业安全;

第六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六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协助运输核材料和/或违禁品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核材料非法转移、丢失、被盗,或违反国家法律;

第七后果评价模块,用于通过研判第七威胁分析模块对无人机协助作战的恶意威胁行为的威胁分析,得到的后果评价为武力入侵、造成财产损失、危及核电厂核安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筛选确定的无人机为输入条件,当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对其类型、能力、行为进行威胁分析和后果评价,根据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特征,将威胁归纳为无意威胁和恶意威胁,建构威胁种类,使得威胁分析与后果评价一一对应,根据潜在的危险程度界定危险等级和防御级别,按照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于威胁要素、威胁种类确定的场所开展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研究,正适合于核电厂低空威胁场景需求。

本实施例针对现有核电厂低空威胁进行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针对威胁要素、威胁种类确定的核电厂开展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厂的低空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将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方法应用于核电厂低空威胁与防御系统设计,确保在无人机入侵核电厂时基于本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安全可靠有效。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威胁分析和后果评价,并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确定危险等级;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按照防御级别启动对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本实施例的方法与装置与核电厂的低空无人飞行器威胁分析特征相匹配。

下述无人飞行器为无人机。

本实施例以小型无人飞行器携带爆炸物袭击在运行核电厂开展威胁分析及后果评价、危险等级和防御级别界定、应对措施为例进行方法阐述:

以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类型及能力按空机质量介于4~15kg,最大起飞质量介于7~25kg考虑)携带5kgtnt炸药企图袭击在运行核电厂为输入条件。

当飞手操控该无人飞行器从起飞点起飞后,沿预定航线向核电厂飞行,在无人飞行器飞抵核电厂设置的警戒区时,被低空防御系统识别并确认,通过低空防御系统判断无人飞行器特征,筛选确定为入侵核电厂的无人飞行器,其疑似具有较明显的恶意威胁。

若爆炸物爆炸其产生的冲击波可对核电厂建(构)筑物的结构体产生严重危害,并对如下内容进行复核及目标筛选:

从核安全角度确定核电厂重要设备及需重点保护的目标区域。

根据假设的爆炸物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核电厂建(构)筑物的结构体进行爆炸分析,并复核重要设备及需重点保护的目标实体屏障。

根据复核结果确定需重点防护目标。

通过复核及目标筛选方式加强核电厂建(构)筑物的实体屏障能力,将可能的爆炸物爆炸对实体屏障的危害性影响降至最低。

综上此方法,可对本假设条件下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给出危险等级,危险等级从危险严重性很小、小、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对应级别为1级、2级、3级、4级、5级。

由危险等级确定防御级别,防御级别从高级、中级、低级对应为1级、2级、3级。

按照相应防御级别启动实施对应的防御手段(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其中:人防措施实施响应策略及应急计划,按照防御级别设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从高级、中级、低级对应为1级、2级、3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