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6701发布日期:2020-12-04 14:1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屏用的较多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水滴屏,另一种是盲孔屏。为了提高屏占比,盲孔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用于容纳摄像头的是盲孔,导致光线在到达摄像头之前会经过显示屏的多层结构,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和焦点不在设定位置,影响设备的成像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屏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能够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距一致(即,实际的焦点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点位置一致),提高了设备的成像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及第三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膜层凸起的第一凸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膜层凸起的第二凸面;第一膜层包括朝远离所述第二膜层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一凹面贴合;第三膜层包括朝远离所述第二膜层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二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贴合;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摄像头的盲孔,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二凸面均与所述盲孔正对设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显示屏,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盲孔内的摄像头。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所述第二膜层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膜层凸起的第一凸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三膜层凸起的第二凸面,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聚光的原理(使焦距变小),能够补偿现有技术中因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及第三膜层形变导致的焦距变大的问题,从而避免盲孔中设置的摄像头接收的光线在经过显示屏时方向被改变,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距一致(即,实际的焦点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点位置一致),提高了成像质量。

另外,所述第一膜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三膜层的折射率均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折射率。

另外,在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及所述第三膜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凸面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0.2毫米至0.28毫米。如此设置,所述第二膜层对于光线的汇聚作用,能够更好的补偿现有技术中因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及第三膜层形变导致的焦距变大的问题,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距更加一致。

另外,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二凸面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平板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为0.15毫米至0.25毫米。

另外,在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及所述第三膜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凸面的投影重合。

另外,在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膜层及所述第三膜层的层叠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面的投影、所述第二凸面的投影均与所述盲孔的底壁的投影重合。

另外,所述第一膜层为薄膜晶体管层,所述第二膜层为液晶层,所述第三膜层为彩色滤光片。

另外,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背光层,所述盲孔贯穿所述背光层。

另外,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与所述背光层之间的第一偏光片,所述盲孔贯穿所述第一偏光片以露出所述薄膜晶体管层。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及第三膜层的光学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屏100,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第二膜层12包括朝向第一膜层11凸起的第一凸面121、以及朝向第三膜层13凸起的第二凸面122,第一膜层11包括朝远离第二膜层12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面111、以及与第一凹面111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112,第一凸面121与第一凹面111贴合,第三膜层13包括朝远离第二膜层12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面131、以及与第二凹面131相对设置的第二平面132,第二凸面122与第二凹面131贴合,显示屏1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摄像头的盲孔14,第一凸面121和第二凸面122均与盲孔14正对设置。

如图2所示,光线垂直入射至第二平面132,方向不发生偏移,进入第三膜层13后,倾斜入射至第二凸面122(即第二凹面131),发生第一次汇聚,进入第二膜层12,接着,倾斜入射至第一凸面121(即第一凹面111),发生第二次汇聚,进入第一膜层11,最后,倾斜入射至第一平面112,发生微小的发散(该发散对光线整体的汇聚而言,可忽略不计),最终,汇聚于光轴o上的焦点s。

具体的说,第一膜层11的折射率和第三膜层13的折射率可以均小于第二膜层12的折射率,使得光线在经过第一凸面121(即第一凹面111)时,是从光疏介质入射至光密介质,在经过第二凸面122(即第二凹面131)时,是从光密介质入射至光疏介质,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聚光的效果。

其中,在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的层叠方向x上,第一凸面121的最高点与第二凸面122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0.2毫米至0.28毫米,如此设置,第二膜层12对于光线的汇聚作用,能够更好的补偿现有技术中因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形变导致的焦距变大的问题,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距更加一致。

进一步的,第二膜层12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凸面121和第二凸面122的第一区域123(正对盲孔14底部的区域,即,正对摄像头的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123相连的第二区域124(不设置摄像头的其它区域,且环绕第一区域123设置),第二区域124为平板状、且第二区域124的厚度(在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的层叠方向x上的尺寸)为0.15毫米至0.25毫米。

为了保证第二膜层12的凸透镜的效果,在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的层叠方向x上,第一凸面121的投影和第二凸面122的投影可以重合设置。

为了使得摄像头接收到的光线均被矫正过,进一步的,在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的层叠方向x上,第一凸面121的投影、第二凸面122的投影可以均与盲孔14的底壁的投影重合。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膜层11可以为薄膜晶体管层,第二膜层12可以为液晶层,第三膜层13可以为彩色滤光片,薄膜晶体管层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的电路,彩色滤光片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用于提供rgb色彩。

在显示屏100制备过程中,可以制作具有第一凹面111的第一膜层11以及具有第二凹面131的第三膜层13(可以使用模具注塑成型工艺),由于液晶层为半固半液的状态,从而在液晶材料放置于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31之间时,能够自然形成具有与第一凹面111贴合的第一凸面121、以及与第二凹面131贴合的第二凸面122的液晶层。

如前述,为了保证第二膜层12的凸透镜的效果,在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的层叠方向x上,第一凸面121的投影和第二凸面122的投影可以重合设置,对应的,第一膜层11和第三膜层13合版时,可以采集圆孔处(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31的边界)的坐标,确保第一凹面111和第二凹面131合版对位精确。

具体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位于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液晶层一侧的背光层15,盲孔14贯穿背光层15,背光层15可以为胶铁材质,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进一步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位于薄膜晶体管层与背光层15之间的第一偏光片16,盲孔14贯穿第一偏光片16以露出薄膜晶体管层,偏光片可以为pe材料(聚乙烯材料),用于偏振光。

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位于彩色滤光片远离液晶层之间的第二偏光片17、位于第二偏光片17远离彩色滤光片一侧的盖板18,以及位于盖板18和第二偏光片17之间的光学胶层19,第二偏光片17正对盲孔1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光学胶层19填充通孔。其中,盖板18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用于保护屏幕,第二偏光片17的材料和作用于第一偏光片16类似,光学胶层19的材料可以为软玻璃,用于粘贴盖板18和第二偏光片17。

可选的,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位于盲孔14的内壁上的遮光层20,从而避免杂光进入摄像头,提高成像质量。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第二膜层12包括朝向第一膜层11凸起的第一凸面121、以及朝向第三膜层13凸起的第二凸面122,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聚光的原理(使焦距变小),能够补偿现有技术中因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及第三膜层13形变导致的焦距变大的问题,从而避免盲孔14中设置的摄像头接收的光线在经过显示屏100时方向被改变,使得摄像头实际的焦距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距一致(即,实际的焦点与产品设计时预设的焦点位置一致),提高了成像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如上述的显示屏100,以及位于显示屏100的盲孔14内的摄像头200。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仍然适用,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类似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