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鱼骨图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19236发布日期:2021-02-27 15:3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鱼骨图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后,一些原坡面流地区改为集中出流,一些小河进行了归并、改道,截断或改变了调水工程天然洪水的下泄通道,改变了河流的产汇流条件,可能导致河流发生截流、雍高等情况。一般调水工程前期设计中已经开展了对当地的防洪影响评价,并对建筑物的防洪影响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由于调水工程修建后,工程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交叉河流设计条件及当地社会经济情况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北方地区河流下垫面、工情等情势变化较大。因此,原设计标准暴雨下,由于调水工程左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总干渠与河流交叉断面以上流域设计洪水有影响;或右岸区域排水通道与设计条件不相符、上下游行洪条件改变,导致的建筑物现状实际过流能力与设计条件相比减少,左岸设计洪水位雍高等风险事件均会引起当地防洪风险,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
[0003]
目前,还没有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方法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急需探索一种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鱼骨图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施工完成后,运行阶段中各方面条件与设计条件的差别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得出主要风险因子,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与应对措施。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鱼骨图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要点:针对研究对象,选择分类方式,即大要因;运用头脑风暴找出各类中所有可能的因素;将上述已经找出的因素进行整理,明确各因素的属性;2)绘制鱼骨图:将要研究的目标问题标识在鱼头上,即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当地的防洪风险;画出鱼的大骨,填写所述大要因;在所述大骨上延伸出中骨、小骨,分别填写相应的中要因、小要因;如有必要对特殊因素进行简要说明,重要因素用特殊符号标明;从而完成鱼骨图的绘制,识别得到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当地的防洪影响风险因子。
[0006]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大要因包括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建筑物及其上下游现状实际过流能力较原设计条件减小、工程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左岸排水建筑物、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左岸排水建筑物包括左排倒虹吸、左排涵洞和左排渡槽;所述大型
河渠交叉建筑物包括河道倒虹吸、排洪涵洞、排洪渡槽、渠道倒虹吸、暗渠、梁式渡槽、涵洞式渡槽。
[0009]
进一步的,大要因中所述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包括流域特征值变化和/或流域内建设用地比例的变化。
[0010]
进一步的,大要因中所述建筑物及其上下游现状实际过流能力较原设计条件减小,包括上游行洪断面束窄、下游河道行洪能力较设计条件减小、右岸排水不畅、建筑物自身淤堵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流域特征值变化包括汇流面积增大、河流比降增大、汇流路径变短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行洪断面束窄和下游河道行洪能力较设计条件减小分别包括弃渣、堆土挤占河道,和/或建房、垦殖挤占河道。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右岸排水不畅包括弃渣、堆土挤占河道,新建道路、房屋建筑物阻水,出口正对村庄、企业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物自身淤堵包括进口附近有弃渣、堆土,离山体较劲、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进口附近垃圾、漂浮物较多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次采用鱼骨图法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施工完成后,运行阶段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且适用于包括左岸排水建筑物、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在内的多种不同跨流域调水工程涉及到的建筑物,确定了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阶段对当地的防洪影响风险主要来源于与设计阶段相比,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上下游行洪条件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左排倒虹吸、左排涵洞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鱼骨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左排渡槽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鱼骨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河道倒虹吸、排洪涵洞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鱼骨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排洪渡槽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鱼骨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渠道倒虹吸、暗渠、梁式渡槽、涵洞式渡槽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鱼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鱼骨图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识别的方法,其中,本实施例所述为跨流域调水工程中涉及的左排倒虹吸、左排涵洞类型建筑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要点:针对研究对象,选择分类方式,即大要因,包括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建筑
物及其上下游现状实际过流能力较原设计条件减小、工程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运用头脑风暴找出各类中所有可能的因素;将上述已经找出的因素进行整理,明确各因素的属性;2)绘制鱼骨图:将要研究的问题标识在鱼头上,即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当地的防洪影响风险;画出鱼的大骨,填写所述大要因,即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建筑物及其上下游现状实际过流能力较原设计条件减小、调水工程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所述大骨上延伸出中骨、小骨,分别填写相应的中要因、小要因,其中,针对左排倒虹吸、左排涵洞,所述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包括流域特征值变化、流域内建设用地比例增大两个中要因,所述流域特征值变化又进一步包含了汇流面积增大、河流比降增大和汇流路径变短三个小要因;所述建筑物及其上下游现状实际过流能力较原设计条件减小,包括上游行洪断面束窄、右岸排水不畅和建筑物自身淤堵三个中要因,所述上游行洪断面束窄分别包括弃渣、堆土挤占河道,和建房、垦殖挤占河道两个小要因,所述右岸排水不畅包括弃渣、堆土挤占河道,新建道路、房屋建筑物阻水,出口正对村庄、企业三个小要因,所述建筑物自身淤堵包括进口附近有弃渣、堆土,离山体较劲、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进口附近垃圾、漂浮物较多,建筑物内有泥沙、垃圾淤积四个小要因。如图1所示,完成鱼骨图的绘制,识别得到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工程区当地的防洪影响风险因子。
[0019]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利用鱼骨图针对左排渡槽类型建筑物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具体方法参考实施例1,绘制得到的鱼骨图如图2所示。
[0020]
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利用鱼骨图针对河道倒虹吸、排洪涵洞类型建筑物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具体方法参考实施例1,绘制得到的鱼骨图如图3所示。
[0021]
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利用鱼骨图针对排洪渡槽类型建筑物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具体方法参考实施例1,绘制得到的鱼骨图如图4所示。
[0022]
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利用鱼骨图针对渠道倒虹吸、暗渠、梁式渡槽、涵洞式渡槽类型建筑物对当地防洪影响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具体方法参考实施例1,绘制得到的鱼骨图如图5所示。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布置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