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3426发布日期:2021-02-26 16:1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家庭中的物品,尤其是家具、建材、装饰品等物品,不再仅仅满足于功能实现了,而且会考虑其在家庭中摆放的效果,是否具有美感。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家具、建材和装饰品的销售商往往需要开设实体展厅或者体验店,让客户身临其境地了解不同家具、建材、装饰品在不同风格家庭中的呈现效果,但是由于场地和成本所限,很难把所有的物品都实地展示出来,而且也很难全面体现不同的家庭环境。
[000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销售商会根据客户的描述,制作出物品在客户家庭中的摆放效果图,客户能够粗略了解实际的效果,但仍然无法亲身感受到最终的实际效果,从而降低了客户感受度,因此需要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环境建模:虚拟环境的建立,目的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实际模拟场景环境,或者建立人们虚构的三维场景;s2,客户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s3,立体显示:客户穿戴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s4,客户观看设备角度调整;s5,后台人员通过语音或者文字与客户互动;s6,客户通过语音与后台人员对展厅物品进行交互。
[0006]
优选的,所述s1环境建模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0007]
优选的,所述s2客户通过客户移动端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选择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信息,并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设备信息进行编辑陈列。
[0008]
优选的,所述s3立体显示,客户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使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类别、形状、大小和/或风格信息进行展示。
[0009]
优选的,所述s4通过摄像设备对客户进行全方位摄像,客户身形信息,然后设备将身体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将客户身体映射到虚拟现实展厅中,客户移动身
体位置或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
[0010]
优选的,所述s5后台人员通过对话设备语音与客户对虚拟现实展厅中的设备进行语音互动,或者后台人员通过服务器端将文字投放至虚拟现实展厅中与客户互动。
[0011]
优选的,所述s6客户采用通话设备语音与后台人员对展厅物品信息进行交互。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服务器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准备,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从而能够得知客户观看的物品设备,根据通话设备实现与客户之间进行对物品设备信息的交互,并且通过工作人员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可实现工作人员与客户同在一个虚拟现实展厅中进行交互,使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更为有效,客户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全面构建,客户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中,能够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感受虚拟展厅中的陈列,可以更加真实地获得自己对展示物品的感受,让客户更好地判断该展示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能够提高虚拟现实展厅的展示效果,将大大提升展厅的展示效果,它能够突破空间和现实的制约,并依赖于设计者的创造力,与展项配合创造出惊艳的视觉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展示内容的传播。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展厅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环境建模:虚拟环境的建立,目的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实际模拟场景环境,或者建立人们虚构的三维场景;s2,客户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s3,立体显示:客户穿戴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s4,客户观看设备角度调整;s5,后台人员通过语音或者文字与客户互动;s6,客户通过语音与后台人员对展厅物品进行交互。
[0016]
所述s1环境建模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0017]
所述s2客户通过客户移动端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选择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
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信息,并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设备信息进行编辑陈列。
[0018]
所述s3立体显示,客户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使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类别、形状、大小和/或风格信息进行展示。
[0019]
所述s4通过摄像设备对客户进行全方位摄像,客户身形信息,然后设备将身体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将客户身体映射到虚拟现实展厅中,客户移动身体位置或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
[0020]
所述s5后台人员通过对话设备语音与客户对虚拟现实展厅中的设备进行语音互动,或者后台人员通过服务器端将文字投放至虚拟现实展厅中与客户互动。
[0021]
所述s6客户采用通话设备语音与后台人员对展厅物品信息进行交互。
[0022]
通过设置的服务器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准备,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从而能够得知客户观看的物品设备,根据通话设备实现与客户之间进行对物品设备信息的交互,并且通过工作人员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可实现工作人员与客户同在一个虚拟现实展厅中进行交互,使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更为有效,客户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全面构建,客户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中,能够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感受虚拟展厅中的陈列,可以更加真实地获得自己对展示物品的感受,让客户更好地判断该展示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能够提高虚拟现实展厅的展示效果,将大大提升展厅的展示效果,它能够突破空间和现实的制约,并依赖于设计者的创造力,与展项配合创造出惊艳的视觉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展示内容的传播。
[0023]
本发明工作流程:使用时, 环境建模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客户通过客户移动端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选择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信息,并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设备信息进行编辑陈列,立体显示,客户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使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类别、形状、大小和/或风格信息进行展示,通过摄像设备对客户进行全方位摄像,客户身形信息,然后设备将身体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将客户身体映射到虚拟现实展厅中,客户移动身体位置或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后台人员通过对话设备语音与客户对虚拟现实展厅中的设备进行语音互动,或者后台人员通过服务器端将文字投放至虚拟现实展厅中与客户互动,客户采用通话设备语音与后台人员对展厅物品信息进行交互,通过设置的服务器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准备,工作人员通过服务器获知客户在当前虚拟现实展厅中的位置与正在观看的设备角度进行相对应的反应行为,从而能够得知客户观看的物品设备,根据通话设备实现与客户之间进行对物品设备信息的交互,并且通过工作人员穿戴google glass设备进入虚拟显示展厅,可实现工作人员与客户同在一个虚拟现实展厅中进行交互,使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更
为有效,客户拟构建的虚拟现实展厅的特征信息,能够根据客户提供的特征信息对物品设备进行全面构建,客户进入虚拟显示展厅中,能够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感受虚拟展厅中的陈列,可以更加真实地获得自己对展示物品的感受,让客户更好地判断该展示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能够提高虚拟现实展厅的展示效果,将大大提升展厅的展示效果,它能够突破空间和现实的制约,并依赖于设计者的创造力,与展项配合创造出惊艳的视觉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展示内容的传播。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