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19026发布日期:2021-04-09 20:2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录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逐年倍增,检测质量和检测周期直接影响着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和竞争力,而编制一份完整的、信息量充足,符合重现性要求的原始记录需花费检测人员大量时间。

近年来,原始记录的录入方式已从最原始的手动录入方式转换为采用控件实现在线office录入方式,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在线office录入方式在进行原始记录的录入过程中仍然发现诸多局限性。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在线office录入方式在进行原始记录的录入时需安装控件,录入操作过程繁琐,且不能实现移动办公;同时,原始记录的录入过程中内存占用高、运行速度慢,导致原始记录录入的便携度和效率低,进而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通过移动设备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的原始记录模板进行编制与命名后保存至数据库,并通过系统和移动设备以在线文档方式实现在线原始记录的录入,可实现移动化办公,且可极大地提高原始记录录入的便携性和高效性,进而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通过移动设备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的原始记录模板进行编制与命名后保存至数据库,并通过系统和移动设备以在线文档方式实现在线原始记录的录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文字处理软件,按照规定格式编制原始记录模板,并按照命名规则对所述原始记录模板进行命名,然后将命名后的原始记录模板保存至数据库;

s2、根据关键信息自动检索,并调取保存至数据库中的原始记录模板,并将该原始记录以在线文档界面进行显示;

s3、选择记录,通过系统自动将样品信息填写于原始记录模板中,并以在线文档界面进行显示;

s4、在线编辑原始记录,根据检测过程和结果,对步骤s3中的原始记录模板进行在线编辑,并对在线编辑后的原始记录进行保存后提交或直接提交;

s5、通过系统自动对步骤s4中提交的原始记录进行后台检查,检查原始记录的格式规范性和完整性;其中,若检查符合要求,通过系统自动填写检测人员的电子签名信息于原始记录中,并将其保存至数据库中,然后进行原始记录审核;若检查不符合要求,通过系统弹出对话框,提示出错误信息,并以在线文档显示原始记录编辑界面,重新修改原始记录,直至检查符合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设备为pc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原始记录模板包括样品信息模块、检测信息模块、检测结果模块和检测人员模块。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命名规则为:检测方法编号+关键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所述的文字处理软件为word或wps。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进行在线原始记录录入,无需安装控件,仅需连接网络即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原始记录的在线编辑操作,完成原始记录的在线录入和提交,从而实现移动化办公;

2、通过本发明进行原始记录录入,具有内存占用低、运行速度快、强大的插件平台支持,能够极大地提高原始记录录入便携性和高效性,进而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过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项目分配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编制的原始记录模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索原始记录模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记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更改方法、上传附件、记录复验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录复验人员选择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采用在线文档实现在线原始记录录入的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移动设备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的原始记录模板进行编制与命名后保存至数据库,并通过系统和移动设备以在线文档方式实现在线原始记录的录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文字处理软件,按照规定格式编制原始记录模板(word模板),并按照命名规则对原始记录模板进行命名,然后将命名后的原始记录模板保存至数据库,其中,检测人员在编辑原始记录模板时按照原始记录模板的说明要求进行编辑;同时,保存原始记录模板由检测人员上传保存,检测人员可自行删除自己所保存的模板,但无权限删除其他检测人员保存的模板。

s2、根据关键信息自动检索,并调取保存至数据库中的原始记录模板,弹出调取模板信息对话框。其中,对话框显示内容删除模板名称中共有内容,只显示关键信息及添加人员,以便操作人员调取。选择需要的模板调取后,将所调取的原始记录以wps在线文档界面进行显示,检测人员可检索并调取其他检测人员编制保存的原始记录模板,确保原始记录模板的共享模式。

以wps在线文档界面展现,该界面包含一般编辑word文档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包括页面、字体、段落、表格、图片、链接、页码、签名、符号、水印、审阅、书签等基本编辑功能。

s3、选择记录,通过系统自动将样品信息填写于原始记录模板中,并以在线文档界面进行显示。

s4、在线编辑原始记录,根据检测过程和结果,对步骤s3中的原始记录模板进行在线编辑,并对在线编辑后的原始记录进行保存后提交或直接提交。

s5、通过系统自动对步骤s4中提交的原始记录进行后台检查,检查原始记录的格式规范性和完整性。其中,若检查符合要求,通过系统自动填写检测人员的电子签名信息于原始记录中,并将其保存至数据库中,然后进行原始记录审核。若检查不符合要求,通过系统弹出对话框,提示出错误信息,并以在线文档显示原始记录编辑界面,重新修改原始记录,直至检查符合要求。

其中,移动设备为pc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其中,步骤s1中的原始记录模板包括样品信息模块、检测信息模块、检测结果模块和检测人员模块。

样品信息模块主要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仪器、仪器编号等信息。检测信息模块由检测人员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文件内容编辑,信息内容应尽可能充足,确保原始记录的溯源性、充分性和重现性。检测结果模块包括项目名称、报告结果、结果单位、检出限、检出限单位等信息。检测人员模块包括检测人员、审核人员及审核日期等。

以上模块具体的信息内容只作为本发明的解释说明,不作为限制信息,用户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

其中,步骤s1中的命名规则为:检测方法编号+关键信息。

其中,步骤s1中的的文字处理软件为word或wps。

以下以食品样品检测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食品包括32大类食品,除食品产品标准中的检测项目外,食品中还存在一些农药、兽药及食品添加剂等残留物质存在,本实施例以样品编号为100xx17159的“毛芹”样品为例,检测项目为农药残留,包括氧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3项。

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分配检测任务:业务受理员在数据库中登记样品信息,并组织检验项目,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格式、结果单位、判定标准等信息(信息可采用从数据库调取的方式),并将检测项目分配给相应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登录自己的数据库,打开“项目分配”界面,查看自己名下分配的所有的检测任务,如图2所示。

2、编制、命名原始记录模板:检测人员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模板说明等要求编制原始记录模板,包括样品信息模块、检测信息模块、检测结果模块、检测人员模块。如图3所示,其中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检验项目、项目名称、报告结果、结果单位、检出限、检出限单位等信息无需填写,这些信息在之后操作中部分可由数据库自动填写,部分可由检测人员在线编辑填写;按照命名规则对模板进行命名,命名为“ny/t761-2008(第一部分第二法)+关键信息”,保存至数据库中。

3、检索、调取原始记录模板:当检测人员需在线编辑原始记录时,首先点击“选”按钮,数据库自动检索检测方法为“ny/t761-2008(第一部分第二法)”的原始记录模板,以对话框列表显示,供检测人员调取,如图4所示。检测人员可直接选择需要的模板并调取;若无符合要求的模板,则点击“空白”按钮重新建立模板、命名、保存,再调取使用;检测人员可调取自己保存的和其他检测人员保存的模板,但只可删除自己所保存的模板,不可删除其他检测人员保存的模板。

检测人员可使用pc端、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调取原始记录模板,均可以采用wps在线文档界面显示,无需安装任何控件即可进行显示和原始记录的在线编辑。

4、选择记录:若检测人员查看模板符合要求时,点选该界面“选择记录”,自动筛选该检测样品中与“毒死蜱”使用检测方法一致、可使用同一记录模板的检测项目,以对话框显示,检测人员可点选需要的项目,如图5所示。

5、系统自动填写信息:“选择记录”操作完成后,后台自动从数据库中调取该样品相关信息,在原始记录中查找对应位置填写,生成毒死蜱、氧乐果、马拉硫磷三个项目的原始记录,并将填写完成的原始记录以wps在线文档界面显示,如图6所示。

自动填写的信息包括:

样品信息模块: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测结果模块:项目名称、结果单位、检出限、检出限单位。

系统设置原始记录限制修改功能,对从数据库提取并填写的信息在之后的编辑过程中限制修改。

6、在线编辑:检测人员核查原始记录的信息的正确性,必要时,可通过以下按钮实施修改、添加等操作,如图6所示。

(1)更改方法:从数据库中调取其他检测该项目的标准方法,以对话框列表显示,供检测人员选择以修改原始记录中的方法。

(2)上传附件:上传检测该项目所产生的仪器图谱或其他必要文件,以pdf格式上传,最终与该原始记录合并保存。

(3)记录复验: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将该项目重新分配给第二位检测人员进行复验,如图7所示;此检测人员需独立进行检测实验,并按照本说明流程重新提交原始记录。

(4)删除记录:可删除已选择的记录模板,更换其他模板。

(5)删除附件:可删除已上传的附件。

(6)若检查模板基本信息无误,检测人员可采用wps在线文档在线填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满足原始记录原始性(即时性)的特点;此环节检测人员只需编辑检测信息模块数据及报告结果内容。

7、提交原始记录:核查原始记录完整后,检测人员通过移动设备的显示界面点击“提交记录”按钮提交原始记录。

8、后台检查:后台检查提交的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及格式的规范性,检查内容包括:

原始记录中4大模块(4个表格)的规范性;

原始记录中4大模块(4个表格)的必要信息填写的完整性;

由系统自动填写的内容是否被强制修改;

若检查符合要求,则后台调取该检测人员的电子签名,填写到原始记录检测人员模块中,进入审核阶段(审核人员查看的原始记录为pdf版本,确保审核人员无权限进行修改);若检查不符合要求,则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信息,并跳转至wps在线文档原始记录编辑页面,重新修改原始记录,直至符合要求。

通过本发明进行在线原始记录录入,无需安装控件,仅需连接网络即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原始记录的在线编辑操作,完成原始记录的在线录入和提交,从而实现移动化办公;且本发明具有内存占用低、运行速度快、强大的插件平台支持,能够极大地提高原始记录录入便携性和高效性,进而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周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