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820发布日期:2020-09-01 17:3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会议、教学和通讯的发展,大屏幕显示及触摸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使用投射式电容膜触摸控制方式进行屏显,以智慧黑板为例,智慧黑板是一种可以通过触控实现传统教学黑板和智能电子黑板之间的无缝切换,将传统教学黑板变为可感知的互动黑板,它采用包括液晶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触控模组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的前方;通常以支架支撑智慧黑板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然后将支架放置于地面或挂于墙上的方式进行使用。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等都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工作状态下,其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会逐渐发热产生形变从而朝向触控模组基板方向凸起,此时,液晶显示模组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基板之间的距离极易进入过短范围,进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基板与触控模组基板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加大,造成触控性能降低,严重时将完全不能触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工作状态下,其液晶显示模组基板会逐渐发热产生形变从而朝向触控模组基板方向凸起,此时,液晶显示模组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基板的距离极易进入过短范围,进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基板与触控模组基板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加大,造成触控性能降低,严重时将完全不能触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用于牵拉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包括支架框、分隔框和牵拉组件;

所述分隔框的后侧面与所述支架框的前侧面连接;

所述分隔框配置成其前侧面能够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以将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分隔于所述支架框的前侧面;

所述牵拉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框,且所述牵拉组件配置成能够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连接以向后牵拉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分隔框和所述支架框之间形成的能够向后牵拉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可牵拉深度为a,以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对角线长度为l,则0<a≤0.011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拉组件包括中部连接杆和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框的后侧面,所述中部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中部连接杆的另一端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设置有固定柱;所述中部连接杆的远离所述中部连接杆的一端配置成能够以连接于所述固定柱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连接杆为螺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框包括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

所述分隔框包括第一纵向分隔杆和第二纵向分隔杆;

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一端的后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一端的后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两端的前侧面,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另一端的后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另一端的后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横向杆的两端的前侧面;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拉杆为纵向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后侧面,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横向杆的后侧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框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纵向杆、第一横向杆、第二纵向杆和第二横向杆;

所述分隔框包括第一纵向分隔杆和第二纵向分隔杆;

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和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拉杆为横向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后侧面,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纵向杆的后侧面;或者,所述拉杆为纵向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后侧面,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横向杆的后侧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框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所述分隔框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纵向分隔杆、第一横向分隔杆、第二纵向分隔杆和第二横向分隔杆;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

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所述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以及所述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

所述拉杆为横向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纵向杆的后侧面,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纵向杆的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该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用于牵拉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框、分隔框和牵拉组件;分隔框的后侧面与支架框的前侧面连接;分隔框配置成其前侧面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以将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分隔于支架框的前侧面;牵拉组件连接于支架框,且牵拉组件配置成能够与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连接以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隔框将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分隔于支架框的前侧面,由于牵拉组件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从而可使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还包括设置于触控模组的后侧的触控模组,因而,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实际表现为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触控模组的方向凹陷,分隔框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和支架框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之和表征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可以凹陷的最大深度;预先作了凹陷处理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在后期工作发热时产生的形变使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有恢复平整的趋势,从而避免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的距离过短,进而确保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与触控模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触控有效距离范围内,保证触控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对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直下式背光液晶显示模组或有侧背光液晶显示模组均适用,可非常方便地对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模组进行上述凹陷预处理,可应用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前期制造与检测过程中,供大屏幕触控显示和智慧黑板的整机调试、老化及挂置使用,也可形成配套产品供终端用户做移动式挂置支架使用;另外,其支架框和分隔框可采用通用的金属或木质型材制造而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可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工作状态下,其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会逐渐发热产生形变从而朝向触控模组基板方向凸起,此时,液晶显示模组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基板的距离极易进入过短范围,进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基板与触控模组基板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加大,造成触控性能降低,严重时将完全不能触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中部弯曲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俯视视角剖面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中部弯曲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俯视视角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中部弯曲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俯视视角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示出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中部弯曲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俯视视角剖面图;

图5为图3中示出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的侧视图。

图标:1-支架框;2-分隔框;31-液晶显示模组;32-触控模组;310-固定柱;4-牵拉组件;41-中部连接杆;42-拉杆;5-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部”、“前”、“后”、“横”、“纵”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尤其“中部”并不指严格意义上的几何中间部位,而是相对于边缘部位更靠中心的部位。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横向”、“纵向”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横向”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纵向”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参照图1至图4,结合图5和图6,该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用于牵拉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框1、分隔框2和牵拉组件4;分隔框2的后侧面与支架框1的前侧面连接;分隔框2配置成其前侧面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以将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分隔于支架框1的前侧面;牵拉组件4连接于支架框1,且牵拉组件4配置成能够与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后侧面连接以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

本实施例中,分隔框2将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分隔于支架框1的前侧面,由于牵拉组件4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从而可使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投射式电容触摸屏还包括设置于触控模组32的后侧的触控模组32,因而,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实际表现为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触控模组32基板的方向凹陷;参照图1至图4,其中,a代表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的凹陷深度。预先作了凹陷处理的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在后期工作发热时产生的形变使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有恢复平整的趋势,从而避免液晶显示模组31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32基板的距离过短,进而确保液晶显示模组31基板与触控模组32基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触控有效距离范围内,保证触控有效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对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直下式背光液晶显示模组或有侧背光液晶显示模组均适用,可非常方便地对其液晶显示模组进行上述凹陷预处理,可应用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前期制造与检测过程中,供大屏幕触控显示和智慧黑板的整机调试、老化及挂置使用,也可形成配套产品供终端用户做移动式挂置支架使用;另外,其支架框1和分隔框2可采用通用的金属或木质型材制造而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可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工作状态下,其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会逐渐发热产生形变从而朝向触控模组32方向凸起,此时,液晶显示模组31基板的中部区域与触控模组32基板的距离极易进入过短范围,进而导致液晶显示模组31基板与触控模组32基板之间形成的电容量加大,造成触控性能降低,严重时将完全不能触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分隔框2和支架框1之间形成的能够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可牵拉深度为a,以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对角线长度为l,则0<a≤0.011l,例如但不限于a为0.001l或0.005l或0.008l或0.011l等,由此,可控制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凹陷幅度,避免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凹陷幅度过大,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与质量,同时不会对屏体产生任何机械及电气的损伤,具体施工时,可使分隔框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5mm或9mm或10mm或15mm之间的任意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牵拉组件4的具体结构组成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参照图1至图4,使牵拉组件4包括中部连接杆41和拉杆42,拉杆42的两端固定于支架框1的后侧面,中部连接杆41的一端与拉杆42连接,中部连接杆41的另一端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通过中部连接杆41固定拉杆42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之间的距离,而由于拉杆42的两端固定于支架框1的后侧面,从而,可通过拉杆42和中部连接杆41对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进行牵拉进而使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变形;其中,较佳地,拉杆42的两端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于支架框1,例如,但不限于,拉杆42的两端通过螺钉或其他固定连接件可拆装固定于支架框1。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在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设置有固定柱310;中部连接杆41的远离上述中部连接杆41的一端配置成能够以连接于固定柱310的方式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中部区域,从而,以固定柱310的结构增加了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中部连接杆41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可选地,选用螺杆作为上述中部连接杆41,通过在拉杆42上开设有贯通拉杆42的第一螺纹孔,在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或设置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的固定柱310上开设第二螺纹孔,中部连接杆41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后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内的方式对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和拉杆42进行连接,从而,可通过旋转中部连接杆41调节拉杆42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向后凹陷形变,具有方便安装与操作的有益效果。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框1和分隔框2,实际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但不限于:

作为支架框1和分隔框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框1包括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分隔框2包括第一纵向分隔杆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第一纵向分隔杆的一端的后侧面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的一端的后侧面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杆的两端的前侧面,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另一端的后侧面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另一端的后侧面分别连接于第二横向杆的两端的前侧面;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拉杆42可以为斜向杆件,较为优选地,拉杆42为纵向分隔杆,拉杆4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横向杆的后侧面,拉杆4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横向杆的后侧面。

作为支架框1和分隔框2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支架框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纵向杆、第一横向杆、第二纵向杆和第二横向杆;分隔框2包括第一纵向分隔杆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第一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第二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和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进一步地,如图3至5所示,拉杆42为横向杆,拉杆4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纵向杆的后侧面,拉杆4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纵向杆的后侧面;当然,也可以是,拉杆42为纵向杆,拉杆4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横向杆的后侧面,拉杆4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横向杆的后侧面,或者,拉杆42为斜向杆件。

作为支架框1和分隔框2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支架框1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分隔框2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纵向分隔杆、第一横向分隔杆、第二纵向分隔杆和第二横向分隔杆;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第一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后侧面与第二纵向杆的前侧面连接;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第一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以及第二纵向分隔杆的前侧面均配置成能够连接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拉杆42为横向杆,拉杆4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纵向杆的后侧面,拉杆4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纵向杆的后侧面。为确保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顺利凹陷,较佳地,使第一横向分隔杆和第二横向分隔杆均不与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连接。

另外,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在支架框1的底部设置有支脚5,以起到充分支撑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而言,除了将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安装于分隔框2后使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的中部区域自然凹陷以外,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进行人工牵拉变形处理,具体地,在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后侧面的中部区域设置螺杆或其他可牵拉的机构,将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安装于本实施例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支架,之后人工向后牵拉液晶显示模组31的基板的中部区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