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890发布日期:2021-02-20 20:1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服务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需求,用户在进行大规模数据传输通常都会达到pb级,这时会遇到各种难题,包括网络费用高、传输时间长以及安全问题。云服务器的业内名称其实叫做计算单元。所谓计算单元,就是说这个服务器只能算是一个人的大脑,相当于普通电脑的cpu,里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要获得更好的性能,解决办法一是升级云服务器,二是将其它耗费计算单元资源的软件部署在对应的云服务上。例如数据库有专门的云数据库服务、静态网页和图片有专门的文件存储服务。
[0003]
由于云服务器功率大,其发出的热量多,而现有的云服务器结构紧凑,散热效果不佳,且在遇到碰撞时容易出现损坏,使得运行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云服务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设计该云服务器的目的是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云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包括防震外壳、设置于所述防震外壳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将所述防震外壳的内腔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前腔安装主控板,后腔安装电源组件;
[0006]
所述后腔的顶端设有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安装有风扇装置和设于所述风扇装置进风侧的多个螺旋结构管,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前腔设有不抽风可自动闭合、抽风可打开的过风孔结构;
[0007]
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源盖接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散热罩通过导管连接至所述螺旋结构管,所述螺旋结构管、导管和储液腔形成相通结构;
[0008]
所述防震外壳的前侧板一侧设有外凸部,外凸部下部设置滑槽,滑槽内底面设有与前腔相通的网状进风口,其上滑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过滤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腔装入散热介质后预留有空间。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风孔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下角部,包括:
[0012]
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斜网孔板;
[0013]
铰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薄型转板,所述薄型转板置于一直角结构处且置于所述容
置腔内。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风孔结构处还设置有弧面的导风结构,当所述薄型转板打开后,空气从所述弧面的导风结构吹向所述螺旋结构管。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风扇装置和螺旋结构管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远离所述风孔结构。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包括防尘网和防潮结构层,所述防尘网靠近所述网状进风口的一侧。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结构层为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间隙足够空气进入。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进风口与所述过风孔结构之间形成的风道经过主控板。
[001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云服务器设有两种散热方式,一种是风冷散热通过主控板进行散热,另一种是易挥发的液体介质受热挥发,形成气态介质进入螺旋结构管,再通过风冷散热使气态介质降温形成液态,液态介质回流至储液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可自动开闭的过风孔结构,风扇装置抽风时,过风孔结构打开,风扇装置不抽风时,过风孔结构自动关闭,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防震外壳内腔。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设置有过滤部,过滤部的作用,一是可以防尘,二是可以防潮。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云服务器的立体结构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云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易挥发的介质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薄型转板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薄型转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0]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1]
请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多种散热结构且防震的云服务器,包括防震外壳1、设置于所述防震外壳1内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将所述防震外壳1的内腔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其中,前腔安装主控板14,后腔安装电源组件17;
[0032]
所述后腔的顶端设有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安装有风扇装置2和设于所述风扇装置2进风侧的多个螺旋结构管19,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前腔设有不抽风可自动闭合、抽风可打开的过风孔结构;
[0033]
所述电源组件17的电源盖接有散热罩16,所述散热罩16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161,所述散热罩16通过导管18连接至所述螺旋结构管19,所述螺旋结构管19、导管18和储液腔形成相通结构;
[0034]
所述防震外壳1的前侧板一侧设有外凸部,外凸部下部设置滑槽,滑槽内底面设有与前腔相通的网状进风口33,其上滑接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上设有过滤部。
[0035]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腔装入散热介质161后预留有空间。
[0036]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介质161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0037]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孔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2上且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下角部,包括:
[0038]
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2上的斜网孔板13;
[0039]
铰接于所述安装板12上的薄型转板11,所述薄型转板11置于一直角结构处且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40]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孔结构处还设置有弧面的导风结构,当所述薄型转板11打开后,空气从所述弧面的导风结构吹向所述螺旋结构管19。
[0041]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置腔内、风扇装置2和螺旋结构管19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孔110,所述通风孔110远离所述风孔结构。
[0042]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部包括防尘网32和防潮结构层31,所述防尘网32靠近所述网状进风口33的一侧。
[0043]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潮结构层31为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间隙足够空气进入。
[0044]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状进风口33与所述过风孔结构之间形成的风道经过主控板14。
[0045]
实施例2:
[0046]
如图1-6所示,云服务器启动时,风扇装置2同步启动,风扇装置2向上排风,将防震外壳1内腔的空气抽出。
[0047]
此时,薄型转板11打开,空气从弧面的导风结构吹向所述螺旋结构管19,再从通风孔110、风扇装置2排出。前腔空气排出的同时,云服务器外部的空气从所述滑板3上的过滤部进入前腔,实现风冷散热。
[0048]
实施例3:
[0049]
电源组件17工作后,会发出大量的热量,热量被散热罩16吸收,散热罩16采用铝材质散热器,其将热量导给液态的散热介质,液态的散热介质受热挥发,从导管18进入到螺旋结构管19。
[0050]
而由于风扇装置2排风时,空气经过螺旋结构管19,螺纹结构管19风冷降温,其内的气态介质降温冷凝成液态介质回流至储液腔,达到散热的目的。
[0051]
实施例4:
[0052]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部外层是活性炭层,活性炭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炭之间的间隙满足足量的空气进入到前腔中。
[00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云服务器设有两种散热方式,一种是风冷散热通过主控板进行散热,另一种是易挥发的液体介质受热挥发,形成气态介质进入螺旋结构管,再通过风冷散热使气态介质降温形成液态,液态介质回流至储液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可自动开闭的过风孔结构,风扇装置抽风时,过风孔结构打开,风扇装置不抽风时,过风孔结构自动关闭,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防震外壳内腔。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设置有过滤部,过滤部的作用,一是可以防尘,二是可以防潮。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