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7198发布日期:2021-06-22 15: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在计算机的安装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车载计算机,也即随车移动的计算机,也称车载电脑,其可对接车控中心的车控制器,也可独立于车控制器,用作多媒体娱乐、卫星导航、移动办公等。

不管是哪种用途,由于随车运行,车载计算机将受到持续性较为强烈的振动、起伏。因此车载计算机需要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长久在户外运行,例如道路快速修复车,往往出入在路面条件差、沙尘较大的场合,车况不仅抖动剧烈,车内还容易进入沙尘,对于车内的车载计算机带来了极大考验。

现有的车载计算机,由于散热需求,难以对其进行全封闭的防尘隔离措施,如此,长久使用后,车载计算机难以避免地会进入灰尘,存在较大几率地产生故障。此外,在户外比较复杂的环境下,特别是夏天炎热天气,车载计算机停机后,往往其内部散热风扇也一同停止了工作,但是高温的户外天气,极易使车内急速升温,在空气不够流通的车内环境下,车载计算机也容易升温而损坏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计算机用可拆卸式支架,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鼓风机和底壳,该壳体的底部为敞口,敞口的两侧固定有安装板,壳体的端部开有插口,底壳插接于插口并用于遮盖所述敞口,底壳的侧边与安装板之间形成迂回式的进风口,进风口封盖有透气防尘布,散热风扇固定于进风口上方的壳体内;底壳底部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封盖有滤网;鼓风机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底壳底部,鼓风机的出风方向与底壳底面平行,且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一止回阀门正对于出风口侧部。

优选地,出风口下方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出风筒,出风筒与出风口密封连通,出风筒的筒壁开有侧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与侧风口相对,止回阀门铰接于出风筒侧壁,并在封盖侧风口和封盖出风口的位置间切换。

优选地,出风口呈圆形,对应地,出风筒呈中空的圆柱形,出风筒与出风口的衔接部通过圆弧过渡。

优选地,底壳具有底板和围壁,围壁位于底板周缘,且围壁凸出于底板,底板表面为向着出风口倾斜的倾斜面。

优选地,倾斜面为至少二个,分别由底板的两侧向着底板的中部倾斜。

优选地,出风口偏心设置于底板。

优选地,底板表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贴附有光滑贴纸,或者,底板上开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孔。

优选地,壳体内壁设有用于承托底壳的凸缘,凸缘上垫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底壳的侧部伸出有拉手,安装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至少为二个,插口上安装有挡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既通过散热风扇,可向着出风口散热排风,又可通过鼓风机,在底壳上吹风散热,关键是,由于安装板与底壳之间形成了迂回式的进风口,进风口上铺设透气防尘布,如此,机箱外的灰尘将较难进入机箱的壳体内,达到第一步防尘作用;同时,在车载计算机停机后,即,散热风扇停止工作后,出风口上的滤网,能防止灰尘倒灌,结合鼓风机的吹风散热作用,灰尘将难以通过出风口进入壳体内,能达到第二步防尘作用;结合散热风扇和鼓风机的分阶段工作,在车载计算机工作时,散热风扇的出风,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至出风口;当车载计算机停止工作时,鼓风机吹风,打开止回阀门,在底壳上形成散热气流,带走壳体的热量,从而,通过两步防尘作用,以及分阶段工作的散热风扇和鼓风机,使本机箱同时兼具了良好的散热和防尘功能,有效防止了车载计算机因过热或过多灰尘而发生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另一个剖视面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插口;12、敞口;13、凸缘;14、橡胶垫;2、散热风扇;3、鼓风机;4、底壳;41、出风口;42、底板;43、围壁;44、倾斜面;45、拉手;5、安装板;51、安装孔;6、进风口;7、止回阀门;8、出风筒;81、侧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图5-6所示的一种车载计算机防尘散热机箱,包括壳体1、散热风扇2、鼓风机3和底壳4,该壳体1的底部为敞口12,敞口12的两侧固定有安装板5,壳体1的端部开有插口11,底壳4插接于插口11并用于遮盖所述敞口12,底壳4的侧边与安装板5之间形成迂回式的进风口6,进风口6封盖有透气防尘布,散热风扇2固定于进风口6上方的壳体1内;底壳4底部开有出风口41,出风口41上封盖有滤网;鼓风机3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底壳4底部,鼓风机3的出风方向与底壳4底面平行,且鼓风机3的出风口41通过一止回阀门7正对于出风口41侧部。

在壳体1内部,既通过散热风扇2,可向着出风口41散热排风,又可通过鼓风机3,在底壳4上吹风散热,关键是,由于安装板5与底壳4之间形成了迂回式的进风口6,进风口6上铺设透气防尘布,如此,机箱外的灰尘将较难进入机箱的壳体1内,达到第一步防尘作用;同时,在车载计算机停机后,即,散热风扇2停止工作后,出风口41上的滤网,能防止灰尘倒灌,结合鼓风机3的吹风散热作用,灰尘将难以通过出风口41进入壳体1内,能达到第二步防尘作用;结合散热风扇2和鼓风机3的分阶段工作,在车载计算机工作时,散热风扇2的出风,将壳体1内的热量带出至出风口41;当车载计算机停止工作时,鼓风机3吹风,打开止回阀门7,在底壳4上形成散热气流,带走壳体1的热量,从而,通过两步防尘作用,以及分阶段工作的散热风扇2和鼓风机3,使本机箱同时兼具了良好的散热和防尘功能。

在使用时,由于底壳4位于壳体1底部,容易积聚灰尘,因此,可将底壳4从插口11中拉出,以清理底壳4上的灰尘。当然,在一些散热需求大于防尘需求的场合,可配置底壳4封盖所述敞口12的面积大小,如此露出更多的散热区域,以更大量地进风、出风,提升散热效率。对于散热需求和防尘需求兼容的场合,采用本实施例密封的壳体1结构,仅在其底部配置进风口6、出风口41和插口11,如前所述已可起到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对于散热需求小于防尘需求的场合,可关闭散热风扇2,仅通过鼓风机3在底壳4底部散热,特别地,可通过止回阀门7关闭出风口41,以避免过多的灰尘从出风口41进入壳体1内。

透气防尘布、滤网可采用螺钉紧固,也可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透气防尘布的透气阻力将大于滤网的透气阻力,如此,通过配置较大面积的透气防尘布,过滤空气后,再经进风口6进入壳体1内,能够与出风口41的压力达到平衡。鼓风机3的可拆卸方式,可采用卡接、卡扣、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鼓风机3可配置在一安装壳内,一并与底壳4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4、图5所示,为使排出的热风远离壳体1,出风口41下方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出风筒8,出风筒8的可拆卸方式,可采用卡接、卡扣、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在需要从插口11中取出底壳4时,可拆去出风筒8。出风筒8与出风口41密封连通,出风筒8的筒壁开有侧风口81,鼓风机3的出风口41与侧风口81相对,止回阀门7铰接于出风筒8侧壁,并在封盖侧风口81和封盖出风口41的位置间切换。如此,在车载计算机工作时,散热风扇2工作,将热风从壳体1内向出风口41排出,并经出风筒8远离壳体1排出,此时,止回阀门7关闭侧风口81,使壳体1内热风能集中地向外排放。在车载计算机停止工作时,散热风扇2停止工作,鼓风机3启动,推动止回阀门7关闭出风口41,避免鼓风机3的出风,将灰尘经出风口41带入壳体1内。其中,可配置止回阀门7的结构,令其转动后全部封闭出风口41,或者部分封闭出风口41,可以理解的是,当止回阀门7部分封闭出风口41时,止回阀门7具备较为简易的结构,例如采用一块弧形板,通过铰轴铰接在出风筒8内壁。

如图2、图4所示,为使出风阻力更小,使热风排出至更远,避免灰尘回流,本实施例的出风口41呈圆形,对应地,出风筒8呈中空的圆柱形,出风筒8与出风口41的衔接部通过圆弧过渡,如此圆弧过渡,能使积聚在底壳4的灰尘更易从出风口41排出。具体地,可在出风筒8的上端筒口配置圆弧过渡部。

如图5所示,为更好地收集灰尘,底壳4具有底板42和围壁43,围壁43位于底板42周缘,且围壁43凸出于底板42,如此,灰尘能够集中在底板42表面,避免灰尘随意爬升至壳体1内壁,更关键是,本实施例的底板42表面为向着出风口41倾斜的倾斜面44,则积聚在底板42表面的灰尘能更容易被带出至出风口41。据此一方面实现了灰尘在散热风扇2停止工作时的积聚,另一方面,又在散热风扇2启动工作时,灰尘又能交易地排出,解决难以排出灰尘的灰尘积聚困难。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倾斜面44为至少二个,分别由底板42的两侧向着底板42的中部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面44个数越多,底板42表面的灰尘将更容易被带出至出风口41,当倾斜面44个数接近无限多个时,底板42的表面将成为圆锥形表面,以接近光滑的、近似漏斗的方式排出热量和灰尘,由于出风口41面积小于壳体1内部空间,因此热风将在出风口41处急速提升速度,使热风排至更远。为使散热风扇2能准确对位车载计算机的cpu,使散热风扇2更多地带走cpu排出的热量,而cpu常偏心配置在壳体1内部,因此,本实施例的出风口41偏心设置于底板42,以更好地与cpu位置相对。

对于防尘需求大于散热需求的情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底板42表面以可拆卸的方式贴附有光滑贴纸,如此,拉出底壳4后,可直接更换粘附新的光滑贴纸,以替换积聚有灰尘的旧光滑贴纸。对于散热需求大于防尘需求的情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板42上开有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孔,散热孔可配置得足够小,能够在散热风扇2或鼓风机3的气流带动下排出热气流,但灰尘难以进入。

如图3所示,为更好地固定底壳4,本实施例的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承托底壳4的凸缘13,凸缘13上垫设有橡胶垫14,如此,底壳4插入插口11后,其一端将被凸缘13承托,另一端则承托在插口11上。更进一步,底壳4的侧部伸出有拉手45,以便于维护人员装拆底壳4;安装板5的端部设有安装孔51,安装孔51至少为二个,以更好地将底壳4紧固在车体的支架上;此外,对于防尘需求更严格的情形,可在插口11上安装挡帘,以减少灰尘进入插口1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