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读卡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6983发布日期:2021-07-09 12:0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读卡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rfid读卡器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rfid读卡器电路。


背景技术:

2.射频识别技术(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基于雷达技术发展而来的识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无线电磁波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获取相关数据并实现目标识别,rfid技术是微波技术、密码学以及无线通信原理等众多学科知识交叉的新兴产物,其应用领域覆盖了高速公路收费管理、铁路物流运输控制管理及工业自动化监控等众多领域。rfid系统按照工作频段可以划分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起高频(860

930mhz)和微波(2.4ghz以上)等几类。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天线和阋读器组成。
3.读卡器一般由射频信号处理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单元以及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模块等组成。射频信号处理模块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一是通过天线发射足够功率的射频电磁波,以激发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二是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制的信号数据转化为电磁波传送给标签;三是接收并解调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为了处理往来于应答器的两个方向上的数据流,射频信号处理模块有两个不同的信号通道,传送到电子标签中去的数据通过发射电路分支,而来自于电子标签的数据通过接收电路分支处理。
4.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与上层应用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应用软件发来的命令;控制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信号的编码与解码。对于某些特定系统还有以下的附加功能:执行防碰撞算法;对电子标签与读卡器之间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进行电子标签和读卡器之间双向的身份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读卡器电路。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rfid读卡器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控电源模块、网口电源模块、以太网信号模块、rs232电平模块、主微控制器、射频接收电路;其中,所述主控电源模块将9v电源转换为3.3v主控电源;所述网口电源模块将9v电源转换为3.3v网口电源;所述以太网信号模块将串口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所述rs232电平模块将串口信号转换rs232电平;所述主微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换成串口格式通过rs232或者以太网口发送给上位机;所述射频接收电路用来将2.4ghz的信号解调成数据包。
7.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蜂鸣器驱动电路,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接收功率衰减电路,其用来调整接收信号的强度,与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程序下载模块,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程序下载模块采用header 1x2。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以太网信号模块采用lsr

k1。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rfid读卡器电路,有一个射频收发器,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会发射调幅信号来激活电子标签。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rfid读卡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rfid读卡器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控电源模块、网口电源模块、以太网信号模块、rs232电平模块、主微控制器、射频接收电路;其中,所述主控电源模块将9v电源转换为3.3v主控电源;所述网口电源模块将9v电源转换为3.3v网口电源;所述以太网信号模块将串口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所述rs232电平模块将串口信号转换rs232电平;所述主微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换成串口格式通过rs232或者以太网口发送给上位机;所述射频接收电路用来将2.4ghz的信号解调成数据包。
16.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蜂鸣器驱动电路,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接收功率衰减电路,其用来调整接收信号的强度,与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包括程序下载模块,其与主微控制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程序下载模块采用header 1x2。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以太网信号模块采用lsr

k1。
21.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