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及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5149发布日期:2021-07-20 16:2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箱及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箱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计算机配件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为了供各计算机内置硬件的放置和固定,此外,机箱还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

机箱通常包括箱体、固定板、第一挡板及第一紧固件。箱体设有扩展槽口,固定板设置于箱体,固定板设有第一螺孔,第一挡板设有第二螺孔,第一紧固件分别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螺接,以使第一挡板与固定板固定,其中,第一挡板用于遮挡扩展槽口。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为便于拆卸第一挡板或固定计算机扩展设备,用户需使用螺接工具将第一紧固件从第一螺孔旋进或退出,然而当螺接工具受到机箱的阻挡时,只能倾斜插接于第一紧固件,并且倾斜拧动第一紧固件,使得用户将第一紧固件旋进或退出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接工具受到机箱的阻挡时,只能倾斜插接于第一紧固件,并且用户倾斜拧动第一紧固件,不方便将第一紧固件旋进或退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箱,包括:箱体,设有通孔、扩展槽口和拆装槽口;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螺孔,并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挡板主体和自所述第一挡板主体朝第一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挡板折边,所述第一挡板主体位于所述扩展槽口处,所述第一挡板折边从所述拆装槽口伸出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挡板折边设有第二螺孔;及第一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螺接,以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所述通孔用于供螺接工具穿过进而拧动所述第一紧固件。

可选的,所述通孔、所述扩展槽口、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通孔、所述扩展槽口、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螺孔及所述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机箱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遮挡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拆装槽口。

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二挡板主体、第二挡板折边及第三挡板折边;所述第二挡板折边是自所述第二挡板主体的一端朝第二方向弯折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三挡板折边是自所述第二挡板主体的另一端朝第三方向弯折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二挡板折边与所述第三挡板折边均固定于箱体,所述第二挡板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拆装槽口。

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主板、背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板及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主板的一端固定,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主板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和主板依次首尾连接固定;所述背板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扩展槽口及所述拆装槽口。

可选的,所述背板包括背面板、第一背板折边、第二背板折边、第三背板折边、第四背板折边及第五背板折边;所述第一背板折边是由所述背面板的第一边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二背板折边是由所述背面板的第二边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三背板折边是由所述背面板的第三边朝第二方向延伸得到的,所述第四背板折边是由所述背面板的第四边朝第二反向弯折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五背板折边是由所述第四背板折边的一端朝第四方向弯折延伸得到的;其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四背板折边上,所述扩展槽口与所述拆装槽口均位于所述背面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侧面板与第三侧板折边;所述第三侧板折边是由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一边朝第四方向折弯延伸得到的,所述第三侧板折边与所述第五背板折边贴合并且固定。

可选的,所述机箱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侧板折边设有侧板通孔,所述第五背板折边设有背板螺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侧板通孔并螺接于所述背板螺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机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及计算机,在箱体上开设有与第一紧固件所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当用户拆卸第一挡板或固定计算机扩展设备时,只需将螺接工具穿过通孔即可对准并插接于第一紧固件,即可方便地将第一紧固件从第一螺孔旋进或退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机箱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机箱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机箱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机箱01包括箱体10、固定板20、第一挡板30及第一紧固件40。箱体10设有通孔10a、扩展槽口10b和拆装槽口10c,固定板20设置于箱体10,固定板20设有第一螺孔20a,并且第一螺孔20a的位置与通孔10a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挡板30位于扩展槽口10b处,第一挡板30用于遮挡扩展槽口10b,第一挡板30设有第二螺孔30a,第一紧固件40分别与第一螺孔20a和第二螺孔30a螺接,以使第一挡板30与固定板20固定,其中,通孔10a用于供螺接工具穿过进而拧动第一紧固件40。当用户拆卸第一挡板30或固定计算机扩展设备时,只需将螺接工具穿过通孔10a即可对准并插接于第一紧固件40,即可方便地将第一紧固件40从第一螺孔20a旋进或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置于平面上沿主板至背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与第一方向x方向相反即沿背板至主板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沿底板至顶板的方向为第三方向y,与第三方向y方向相反即沿顶板至底板的方向为第四方向y′,沿第一侧板至第二侧板的方向为第五方向z,与第五方向z方向相反即沿第二侧板至第一侧板的方向为第六方向z′,其中,第一方向x、第三方向y及第五方向z三者中两两相互垂直。另外,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第四方向y′、第五方向z、第六方向z′均为本实用新型方便描述而定义的方向。

对于上述的箱体10,请参阅图3,箱体10包括主板110、背板120、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顶板150及底板160。底板160分别与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背板120和主板110的一端固定,背板120与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背板120和主板110的另一端固定,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背板120和主板110依次首尾连接固定。主板110、背板120、第一侧板130、第二侧板140、顶板150及底板160共同围合成容置空间(未示出),该容置空间用于供计算机内置硬件及计算机扩展设备放置和固定。

进一步的,主板110包括主面板(图未示)、第一主板折边(图未示)、第二主板折边(图未示)、第三主板折边(图未示)及第四主板折边(图未示)。第一主板折边是由主面板的第一边朝第二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二主板折边是由主面板的第二边朝第二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三主板折边是由主面板的第三边朝第二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四主板折边是由主面板的第四边朝第二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主面板设有第一开口(图未示)与第二开口(图未示),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用于供计算机内置硬件的显露,例如,在一些使用场景下,第一开口用于供计算机内置硬件的插接端显露,第二开口用于供计算机内置电源的散热。第一主板折边用于与顶板150贴合固定,第二主板折边用于与底板160贴合固定,第三主板折边用于与第一侧板130贴合固定,第四主板折边用于与第二侧板140贴合固定。其中,主面板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的位置相对应,主面板的第三边与第四边的位置相对应。

顶板150包括顶面板(图未示)、第一顶板折边(图未示)及第二顶板折边(图未示)。第一顶板折边(图未示)是由顶面板的第一边朝第六方向z′微微折弯延伸再朝第一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二顶板折边是由顶面板的第二边朝第六方向z′微微弯折延伸、再朝第三方向y折弯延伸以及再朝第六方向z′折弯延伸得到的。顶面板用于与第二侧板140连接,第一顶板折边抵接于第一主板折边并与第一主板折边贴合固定,第二顶板折边用于与第一侧板130贴合固定。其中,顶面板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相邻设置。

底板160包括底面板(图未示)、第一底板折边(图未示)及第二底板折边(图未示)。第一底板折边是由底面板的第一边朝第五方向z微微折弯延伸再朝第一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二底板折边是由底面板的第二边朝第五方向z微微弯折延伸、再朝第三方向y折弯延伸以及再朝第五方向z折弯延伸得到的。底面板用于与第二侧板140连接,第一底板折边抵接于第二主板折边并与第二主板折边贴合固定,第二底板折边用于与第一侧板130贴合固定。其中,底面板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相邻设置。

第一侧板130包括第一侧面板(图未示)、第一侧面板折边(图未示)、第二侧面板折边(图未示)、第三侧面板折边(图未示)以及第四侧面板折边(图未示)。第一侧面板折边是由第一侧面板中的第一边朝第四方向y′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二侧面板折边是由第一侧面板中的第二边朝第四方向y′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三侧面板折边由第一侧面板的第三边朝第四方向y′折弯延伸得到的,第四侧面板折边是由第一侧面板中的第三边朝第四方向y′微微折弯延伸再朝第一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一侧面板折边抵接于第二顶板折边并与第二顶板折边贴合固定,第二侧面板折边抵接于第二底板折边并与第二底板折边贴合固定,第三侧面板折边用于与背板120贴合固定,第四侧面板折边抵接于第三主板折边并与第三主板折边贴合固定。其中,第一侧面板的第一边与第二边位置相对应,第一侧面板的第三边与第四边位置相对应。

第二侧板140包括第二侧面板(图未示)与第二侧板折边。第二侧面板的第一边与顶面板相连接,第二侧面板的第二边与底面板相连接,第二侧板折边由第二侧面板的第三边朝第三方向y微微折弯再朝第一方向x折弯延伸得到的。其中,第二侧板折边抵接于第三主板折边并与第三主板折边贴合固定。

背板120包括背面板1210、第一背板折边1220、第二背板折边1230、第三背板折边1240、第四背板折边1250及第五背板折边1260。第一背板折边1220是由背面板1210的第一边朝第二方向x′弯折延伸得到的,第二背板折边1230是由背面板1210的第二边朝第二方向x′弯折延伸得到的,第三背板折边1240是由背面板1210的第三边朝第二方向x′弯折延伸得到的,第四背板折边1250是由背面板1210的第四边朝第二方向x′弯折延伸得到的,第五背板折边1260是由第四背板折边1250的一端朝第四方向y′弯折延伸的得到的。第一背板折边1220抵接于顶面板1510并与顶面板1510贴合固定,第二背板折边1230抵接于底面板1610并与底面板1610贴合固定,第三背板折边1240抵接于第二侧面板1410并与第二侧面板1310贴合固定,第四背板折边1250贴合于第一侧面板1410,第五背板折边1260抵接于第三侧面板折边1340并与第三侧面板折边1340贴合固定。其中,背面板1210的第一边与第二边的位置相对应,背面板1210的第三边与第四边的位置相对应。另外,通孔10a位于第四背板折边1250上,扩展槽口10b与拆装槽口10c均位于背面板1210上。

对于上述的第一挡板30,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挡板30包括第一挡板主体310和第一挡板折边320。第一挡板折边320是由第一挡板主体310朝第二方向x′弯折延伸得到的,第一挡板主体310位于扩展槽口10b处,第一挡板主体310用于遮挡扩展槽口10b,第一挡板折边320从拆装槽口10c伸出并延伸至固定板20上,其中,第二螺孔20a设置于第一挡板折边3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侧板130的固定,机箱01还包括第二紧固件50。第一侧板折边设有侧板通孔(图未示),第五背板折边设有背板螺孔(图未示),第二紧固件50穿过侧板通孔并螺接于背板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将机箱01相互连接固定或将机箱01固定于其他连接设备,机箱0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0。第一连接件60设置于机箱01上,第一连接件60用于多个机箱01之间的相互连接或用于固定于其他连接设备。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60包括第一连接板610与第二连接板620。第二连接板620是由第一连接板610的一端朝第五方向z折弯延伸得到的,第一连接板610固定于主面板的一端,第二连接板620用于供多个机箱01之间的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60两两对应分别设置于主面板的两侧。

在一些使用场景下,为便于各个机箱01的统一管理,各个主面板需朝向同一方向,例如,当多个机箱01需沿竖直方向堆叠放置时,可在一个机箱01的主面板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一连接件60,以保证多个机箱01的堆叠稳固,或者,在主面板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一连接件60的基础上,再在第一侧面板或第二侧面板的上下两端各增设一个第一连接件60,进一步保证多个机箱01的堆叠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机箱01内灰尘的进入,机箱01还包括第二挡板70。第二挡板70安装于箱体10,第二挡板70用于遮挡第一紧固件40和拆装槽口10c。

进一步的,第二挡板70包括第二挡板主体710、第二挡板折边720及第三挡板折边730。第二挡板折边720是自第二挡板主体710的一端朝第四方向y′弯折延伸得到的,第三挡板折边730是自第二挡板主体710的另一端朝第三方向y弯折延伸得到的,其中,第二挡板折边720与第三挡板折边730均固定于箱体10,第二挡板主体710用于遮挡第一紧固件40和拆装槽口10c。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加强机箱的扩展性。通孔10a、扩展槽口10b、第一螺孔20a、第一挡板30、第二螺孔30a及第一紧固件40的数量均为多个,通孔10a、扩展槽口10b、第一螺孔20a、第一挡板30、第二螺孔30a及第一紧固件40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多个扩展槽口10b依次并列布设于背面板1210上,多个第一螺孔20a依次并列布设于固定板20上,多个通孔10a依次并列布设于第四背板折边1250上,每个第一挡板30的第一挡板折边320均固定于固定板20上,并且每个第二螺孔30a均对准第一螺孔20a,其中,一个紧固件40分别与一个第一螺孔20a和一个第二螺孔30a螺接,以使一个第一挡板30的第一挡板主体310遮挡住一个扩展槽口10b。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箱体10上开设有与第一紧固件40所处位置相对应的通孔10a,当用户拆卸第一挡板30或固定计算机扩展设备时,只需将螺接工具穿过通孔10a即可对准并插接于第一紧固件40,即可方便地将第一紧固件40从第一螺孔20a处旋进或退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机箱01,对于机箱0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