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24877043发布日期:2021-04-30 12:5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储能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伴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成本不断降低,储能的应用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对储能的规划和运行展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储能规划没有嵌入机组组合模型中进行一体化求解,缺少运行层面的灵活性,难以得到最优化的规划决策。国内外多年来在储能规划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文献1“储能系统用于提高风电接入的规划和运行综合优化模型”(郑乐,胡伟,陆秋瑜,闵勇,袁飞,高宗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6):2533-2543.)提出一种储能系统规划和运行的综合优化模型,将规划和运行的相互影响纳入考虑,该综合优化模型基于双层决策方法,外层优化模型负责求解储能系统的规划问题,同时涵盖选址和定容,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算法对该混合整数规划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内层优化考虑储能的运行问题。文献2“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郑静,文福拴,李力,王珂,高超.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01):135-142.)构建了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两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进行输电规划投资决策,然后将输电网架构架构规划方案传给下层,下层模型根据输电规划方案,考虑系统运行中的各种约束,以储能系统放电成本和风电场弃风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优化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充放电策略,并采用pso算法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文献3“含多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储能鲁棒优化配置方法”(韩杏宁,黎嘉明,文劲宇,艾小猛,黎静华,罗卫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09):2120-2127.)构建了含多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储能鲁棒优化配置模型,引入功率平衡线性分配策略,首先充分利用系统现有的机组调节能力来应对多个风电场的随机功率波动,再求解满足剩余风电功率全部接纳要求的储能最小容量及最优布点方案。文献4“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郑静,文福拴,李力,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135-142.)构建了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两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进行输电规划投资决策,然后将输电网架构架构规划方案传给下层,下层模型根据输电规划方案,考虑系统运行中的各种约束,以储能系统放电成本和风电场弃风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优化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充放电策略,并采用pso算法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文献5“虑风电接纳能力的储输联合规划”(黄英,刘宝柱,王坤宇,艾欣.电网技术,2018,42(05):1480-1489)构建了面向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储能与输电网联合规划模型,求解结果同时涵盖储能最优配置位置及功率和输电线路最佳假设方案,该联合规划模型可以实现线路、储能投资最小和系统弃风最小的综合最优。

根据各类研究成果,已有多种涉及储能规划策略的专利申请。如专利1“含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输电网扩建与储能配置联合规划方法”(胡泽春,吴玮坪,林哲,齐清,陈平.cn110071505a,2019-07-30.)提出了一种含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输电网扩建与储能配置联合规划方案,首先对电网进行全年运行模拟,筛选出储能配置待选节点和输电网扩建待选线路。位置选定后,对全年数据进行聚类,构建随机规划场景集,规划决策出初始联合规划方案。在初始联合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年运行模拟,考虑风电全年处理变化以及储能寿命折损的影响,对初始联合规划方案进行修正,最终得到输电网扩建和储能配置的联合规划方案;专利2“一种输电网中基于网损灵敏度的储能选址方法”(郭威,刘其辉.cn109818361a,2019-05-28.)提出了一种输电网中基于网损灵敏度的储能选址方法,将网损灵敏度按照时序求和并排序得到最佳储能位置,该方法能够实现找到全网网损最小的节点配置储能的同时,缩小配置储能时的求解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专利3“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电网侧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周喜超,王楠,赵鹏翔,李振,丛琳,王冰,李建林.cn111641220a,2020-09-08.)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电网侧储能配置方法,在储能规划中同时涵盖选址和定容,求解算法结合了天牛须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点,降低求解结果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加快了收敛速度。

但传统方法存在如下固有缺陷:

1、没有将机组组合嵌入到储能规划模型中进行求解,将机组启停状态和机组最小在线离线时间等机组组合约束加入储能规划模型更符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灵活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能够使建立的储能规划模型更佳准确,从而可以求解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优规划决策。

2、储能规划包含选址与定容两个方面,同时考虑选址和定容的方案较少,将选址和定容两个方面相分离,比如在不考虑储能选址的情况下进行储能定容,割裂两个工作会导致投资策略达不到最优效果。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获取储能规划的最优决策。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包括:获取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构建储能调度模型;将所述储能调度模型嵌入机组组合,构建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将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嵌入储能规划,构建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参数对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储能规划策略。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包括机组参数,网架参数以及储能设备参数;其中,所述机组参数包括最大出力,最小出力,最大爬坡功率,最小在线/离线时间,出力成本,启动成本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网架参数包括节点负荷,线路电抗,线路传输容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储能设备参数包括储能设备容量,充电效率,放电效率,存储效率,最大充电功率,最大放电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机组运行成本:min(vc+sc);其中,vc为机组出力成本,其表达式为sc为机组启动成本,其表达式为式中,ωg为机组集合,pi,t表示机组i在t时刻的出力,ci表示机组i的发电成本系数;vi,t为表示机组i在t时刻的启动动作的0-1变量:0表示启动,αi表示机组i的启动成本系数。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机组组合约束,储能调度约束,系统网架约束,系统节点功率平衡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机组运行成本与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之和:min(vc+sc+ic);其中,ic表示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其中,ωs表示待选储能元件的集合,引入0-1变量zn,s表示系统节点n处储能设备s的投建状态,1表示投建,rnpv表示储能日投资净现值,其表达式如下:其中,r为贴现率,cs为储能元件s的投建总成本,由储能容量决定,tc为储能设备寿命年限。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储能设备定容约束,机组组合约束与系统网架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规划策略包括选址定容策略和机组组合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至少一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至少一处理器,耦接于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机组建模,从而在规划层面精确反映机组运行,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2、本发明同时实现储能设备的选址和定容,相比于割裂选址的储能定容以及仅考虑固定可行位置下的储能定容,可以通过优化储能设备的位置以减少线路的拥挤程度,延缓系统扩展投资,增强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

3、本发明将嵌入机组组合的储能规划问题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问题的精确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中各模型关系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中实施例ieeerts24节点系统网架结构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中系统总负荷曲线。

图5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中得到的机组出力、储能运行结果曲线。

图6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获取储能规划的最优决策。

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展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包括步骤s100至步骤s500。

步骤s100,获取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

步骤s200,构建储能调度模型;

步骤s300,将所述储能调度模型嵌入机组组合,构建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

步骤s400,将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嵌入储能规划,构建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

步骤s500,基于所述系统参数对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储能规划策略。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的步骤s100至步骤s500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0,获取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

于本实施例中,获取系统机组、网架、储能设备参数以及某一典型日24小时系统的负荷数据。即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包括机组参数,网架参数以及储能设备参数。

其中,所述机组参数包括最大出力,最小出力,最大爬坡功率,最小在线/离线时间,出力成本,启动成本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网架参数包括节点负荷,线路电抗,线路传输容量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储能设备参数包括储能设备容量,充电效率,放电效率,存储效率,最大充电功率,最大放电功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获取机组储能系统的系统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模型需要获取的系统参数

步骤s200,构建储能调度模型。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

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

可以将储能元件的充、放电功率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分别表示系统节点n的待选储能元件s在t时刻的充、放电功率,分别表示待选储能元件s的充、放电功率上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如下:

t时刻储能元件的荷电状态与该时刻的充、放电功率以及上一时刻的荷电状态和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如下:

为了储能设备可持续利用,调度周期始末储能的荷电状态须一致:

式中,socn,s,t分别表示储能元件在调度周期始末的荷电状态。

步骤s300,如图2所示,将所述储能调度模型嵌入机组组合,构建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机组运行成本:min(vc+sc);其中,vc为机组出力成本,其表达式为sc为机组启动成本,其表达式为式中,ωg为机组集合,pi,t表示机组i在t时刻的出力,ci表示机组i的发电成本系数;vi,t为表示机组i在t时刻的启动动作的0-1变量:0表示启动,αi表示机组i的启动成本系数。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机组组合约束,储能调度约束,系统网架约束,系统节点功率平衡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在步骤s200中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对本步骤中的机组组合约束,储能调度约束,系统网架约束,系统节点功率平衡约束进行进一步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约束包括:

机组出力约束:

机组爬坡约束:pi,t-pi,t-1≤rui,i∈ωg;-pi,t+pi,t-1≤rdi,i∈ωg;

机组最小在线、离线时间约束:

机组开关动作与在线状态逻辑约束:ui,t-ui,t-1=vi,t-wi,t,i∈ωg。

其中,pi,t表示机组i在t时刻的出力,ui,t为表示机组i在t时刻在线状态的0-1变量:1表示在线,vi,t、wi,t分别为表示机组启动、停机动作的0-1变量:1表示动作。分别表示机组i的出力上下界,分别表示机组i的最大上、下爬坡功率,分别表示机组i的最小在线、离线时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调度约束包括:

储能调度约束包含储能设备充、放电功率约束:

荷电状态时序约束:

电力系统采用直流潮流建模,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网架约束包括:

节点相角约束:-π≤θn,t≤π,n∈ωn;

直流潮流约束:pfl,t=(θe,t-θs,t)bl,l∈ωl;

输电线路容量约束:l∈ωl

其中,ωn表示系统节点集合,ωl表示系统输电线路集合,θn,t表示t时刻系统节点n的相角,pfl,t表示t时刻系统输电线路l传输的有功,θe,t、θs,t表示t时刻线路l的终止和起始节点的相角,bl表示线路l的容量和导纳。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节点功率平衡约束为:

其中,ln,t表示t时刻节点n的负荷,an,i表示节点-机组关联矩阵,若机组i连接于节点n,那么an,i=1,bn,l表示线路-节点关联矩阵,若线路l的起始节点为n,则bn,l=-1,若线路l的终止节点为n,则bn,l=1,其他情况下bn,l=0。

步骤s400,如图2所示,将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嵌入储能规划,构建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

步骤s300中建立的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中进一步考虑储能规划,即选址和定容,构建储能调度嵌入的机组组合模型。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机组运行成本与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之和:min(vc+sc+ic);其中,ic表示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其中,ωs表示待选储能元件的集合,引入0-1变量zn,s表示系统节点n处储能设备s的投建状态,1表示投建,rnpv表示储能日投资净现值,其表达式如下:其中,r为贴现率,cs为储能元件s的投建总成本,由储能容量决定,tc为储能设备寿命年限。

于本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储能设备定容约束,机组组合约束与系统网架约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规划约束将步骤s200中的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进行变形如下:

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充电功率约束:

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放电功率约束:

其中,0-1变量zn,s表示节点n的第s个储能设备的投建情况,当储能设备不投建时zn,s=0,则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均被限制为0。

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荷电状态时序约束:

考虑规划的储能设备可持续使用约束:

储能设备定容约束:

其中,

不同下标s对应不同容量的储能元件,对于节点n,只能选择某一容量的储能元件,因此该约束条件可以实现节点n的储能定容。

于本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所述机组组合约束与步骤s300中的机组组合约束和系统网架约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0,基于所述系统参数对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储能规划策略。

将步骤s100得到的系统数据代入到步骤s400建立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中并求解,可以得到系统储能的选址定容策略以及机组组合策略。其中,所述储能规划策略包括选址定容策略和机组组合策略。

以下以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例的电力系统含有32台发电机组,37条线路,17个负荷节点。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总负荷数据如图4所示,修改后的系统包含19台机组,其数据如表3所示,每个节点待选储能元件包含4个容量等级,分别为40mw、80mw、120mw、160mw,储能元件参数均相同,如表2所示。设贴现率r为5%。

表2系统机组数据

表3待选储能设备的基本参数

将系统数据代入步骤s400建立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模型中求解,得到的储能规划策略如表4所示,机组组合策略如表5所示,而具体每个时刻的机组出力和储能充放电功率对负荷的贡献则如图5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系统决定在节点3、6、8、11、16、18、20、23规划储能设备。表5展示了机组组合策略,可以看出,0-5时段,系统负荷较低,系统仅开启了部分成本较低的机组9、10、11、14、15、16、19供电以满足储能充电和负荷需求;6-8时段,随着系统负荷不断增大,需要进一步开启成本更高的机组3、4、7、8、12、13、17、18来满足系统负荷,9-13时段,系统负荷达到了高峰,成本最高的机组1、2、5、6进一步开启以满足系统峰值负荷,这部分机组成本最高,运行也最为灵活,即最小在线、离线时间很小,因此在13时刻系统负荷开始下降后可以快速关闭。19-21时段系统第二个负荷峰值后,成本相对较高的机组关闭。

从图4可以看出,储能设备的充电主要发生在负荷谷期,即0-4时段、14-18时段、23-24时段,此时系统负荷低,电能成本较低,即出力成本低的机组供电,因此充电更为经济;储能设备的放电主要发生在负荷峰期,即9-12时段、19-20时段,此时系统供能成本极高,储能可以释放其存储的低成本电能以满足系统负荷需求从而降低系统供能成本。储能这种“削峰填谷”的特性可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表4储能规划结果

表5机组在线状态

如图6所示,展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终端包括:至少一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至少一处理器1003,耦接于所述显示器1001及存储器1002,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的步骤。

存储器1102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1101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终端执行所述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上述已经对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另需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所述电子终端例如是现场设备控制器,具体如arm(advancedriscmachines)控制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控制器、soc(systemonchip)控制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控制器、或者mcu(micorcontrollerunit)控制器等等。所述电子终端例如也可以是包括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cpu)、外设接口、rf电路、音频电路、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i/o)子系统、显示屏、其他输出或控制设备,以及外部端口等组件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但不限于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等个人电脑。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终端还可以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功能、负载等多种因素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体服务器上,也可以由分布的或集中的服务器集群构成,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终端可以例如固定终端,例如控制器、服务器、台式机等;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笔记型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上述已经对所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机组组合嵌入的储能规划方法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机组建模,从而在规划层面精确反映机组运行,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本发明同时实现储能设备的选址和定容,相比于割裂选址的储能定容以及仅考虑固定可行位置下的储能定容,可以通过优化储能设备的位置以减少线路的拥挤程度,延缓系统扩展投资,增强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将嵌入机组组合的储能规划问题建模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问题的精确解。所以,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