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25018发布日期:2021-04-16 15: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汽车(全液晶)仪表显示(hmi:人机交互)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仪表的显示图层包括qm图层和safety图层,qm图层和safety图层分别由对应的qm进程和safety进程控制。其中,qm图层,即为视觉效果显示图层,又称kanzi图层,为液晶仪表显示的背景图层,优先级低于safety图层,用于显示包含丰富视觉效果的高渲染负载量的元素信息,如仪表主题、主题切换动画和仪表表盘等;safety图层,即保证功能安全的图层,为液晶仪表显示的前景图层,具有最高优先级,用于显示高优先级的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图像元素,如危险报警灯等。这种双图层的设计,其safety图层上的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图像元素的显示不受qm图层的视觉效果元素的渲染计算量影响,即使在渲染计算量极大的情况下,仍能保障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图像元素的可靠显示,因而能够在显示丰富视觉效果的同时,保证系统显示的安全性。
3.然而,由于qm和safety对应的进程的运行周期、控制逻辑以及数据均是独立的,无法保证同步,且不同显示主题对应的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图像元素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汽车仪表显示主题切换、qm图层播放切换主题动画的过程中,因safety图层的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图像元素布局的改变无法保证与主题动画同步,从而引起视觉上的跳跃闪烁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主题切换时引发闪烁现象的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
5.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包括:向safety进程和qm进程同时发送主题切换请求;接收到主题切换请求后,safety进程暂停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qm进程则对qm图层的主题进行切换;qm图层完成主题切换后,再恢复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
6.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仪表主题切换时,通过在qm图层的显示主题进行切换时临时暂停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彻底避免了因此过程中两图层显示不同步所导致的跳跃闪烁问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7.一种汽车仪表主题切换方法,包括:向safety进程和qm进程同时发送主题切换请求;接收到主题切换请求后,safety进程暂停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qm进程则对qm图层的主题进行切换;
qm图层完成主题切换后,再恢复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
8.qm图层是否完成主题的切换,则由发送主题请求计数器值和反馈主题请求计数器值进行判断,具体的实现方式为通过向qm进程发送主题请求计数器值,并将qm进程完成主题切换后反馈的主题请求计数器值与向qm进程发送主题请求计数器值进行对比,若相等,恢复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
9.在判断qm图层完成主题切换后,通过向safety进程发送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由safety进程恢复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
10.通过在safety进程设置主题切换所需最小时间阈值,在safety进程接收到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时,将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与qm图层主题切换所需最小时间阈值进行对比;若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小于主题切换所需最小时间阈值,则保持safety图层关闭的状态;若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大于或等于主题切换所需最小时间阈值,则恢复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可以有效避免因模块间的通信错误导致的主题请求状态更新异常提前恢复safety图层的显示,影响主题切换过程中的视觉效果。
11.通过在safety进程设置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在safety进程接收到主题切换请求,未接收到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时,则将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与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进行对比;若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小于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则继续对接收到的主题请求进行监测。当在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内监测到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时,重复将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与qm图层主题切换所需最小时间阈值进行对比的步骤,以决定是否恢复safety图层的显示;当监测到主题切换请求,未接收到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时,重复将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与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进行对比的步骤;若当前主题切换经过的时间值大于或等于主题切换超时时间阈值,无论safety进程接收到的主题请求是否为qm图层切换完成状态请求,都恢复对safety图层元素的显示,可以保证在qm图层发生异常时,如qm图层主题切换动画卡滞,在safety图层的高安全等级元素仍然能够正常恢复显示,进而保证仪表的安全性。
1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