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93503发布日期:2022-07-26 22:4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如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终端被广泛使用。用户使用终端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终端掉落或屏幕刮伤,导致终端受损。由于终端属于精密程度较高的设备,因此,为降低终端的受损程度,用户一般会为终端套上保护壳或贴上保护膜。但是,如果用户任意选择防护壳或保护膜,则难以保证终端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此时,终端若发生掉落或屏幕刮伤,仍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为用户的终端推荐合适的防护用具,使终端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
4.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
6.基于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7.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8.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
9.防护用具推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12.上述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基于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使得被用终端在配置所推荐的防护用具后,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在发生终端掉落或屏幕刮伤等事件时,降低被用终端的受损程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1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5.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6.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18.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掉落测试数据图;
19.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掉落的加速度数据图;
20.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针对终端屏幕的操作示意图;
21.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装置的结构框图;
23.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5.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6.本技术提供的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被用终端110与服务器12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被用终端11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2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27.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120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s201,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
29.步骤s202,基于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30.其中,受损数据为终端发生受损的数据,例如终端掉落时的运动数据(如加速度、所受碰撞力等),终端屏幕刮擦时的屏幕受力数据(如所受压力、受压面积等)。内置传感器是指内置在被用终端,且采集受损数据的传感器,例如内置加速度计、触摸屏传感器等。
31.终端受损可以通过分析内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数据确定;例如,如果终端发生掉落,那么内置于终端的加速度计或陀螺仪检测到的数据发生变化,若该变化规律符合终端掉落的变化规律,那么可以确定终端发生掉落;又例如,如果终端发生屏幕刮伤,用于检测终端屏幕受压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相应的数据发生变化,若该变化规律符合钥匙、指甲等刮伤屏幕的变化规律,那么可以确定终端发生屏幕刮伤。
32.服务器分析被用终端历史的加速度、所受碰撞力、所受压力、受压面积等受损数据,进而预测被用终端的掉落/屏幕刮擦等受损风险,即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接着,服务器可以根据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确定适合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如保护壳、保护膜等。
33.上述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中,服务器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基于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使得被用终端在配置所推荐的防护用具后,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在发生终端掉落或屏幕刮伤等事件时,降低被用终端的受损程度。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执行步骤s201时,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基于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被用终端的所述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受损频率;基于预设的受损频率概率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受损频率,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并将所述受损概率作为所述受损预判数据。
35.也就是说,如果用受损概率表征受损预判数据,那么可以根据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确定对应的受损概率;例如,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为一周掉落/屏幕刮擦5次,那么根据预设的受损频率概率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一周5次掉落/屏幕刮擦的频率所对应的概率是80%,此时服务器可以将受损概率80%作为该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说明该被用终端此后会发生掉落/屏幕刮擦的概率是80%。进一步地,服务器根据该受损概率为被用终端推荐合适的保护壳等防护用具。
36.其中,受损频率可以是根据历史受损数据产生时刻确定的,例如,历史受损数据



的产生时刻是分别是星期一早上10点05分、星期一下午3点、星期三晚上9点、星期四中午12点、星期六下午1点和星期一早上10点07分。由于历史受损数据



产生时刻的时刻差值较小,因此,历史受损数据



可以看作是终端同一次受损时形成的;同理,由于历史受损数据



产生时刻的时刻差值较大,因此,历史受损数据



可以看作是终端两次受损时形成的。因此,基于上述历史受损数据的产生时刻,可以确定该被用终端在一周内的受损次数为5次,即得到受损频率为一周5次。
37.若内置于终端a的传感器检测到终端发生受损事件,则可以向服务器上报该受损事件;服务器统计预设时间段内(如一周)该终端a发生受损的次数,确定终端a的受损频率。
38.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历史受损数据确定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然后确定受损概率,保证被用终端受损预测的准确性,保证所推荐的防护用具适合被用终端,以使被用终端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在发生终端掉落或屏幕刮伤等事件时,降低被用终端的受损程度。
3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服务器在确定上述受损频率时,还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步骤s301,基于预设时间段内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被用终端每次受损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步骤s302,基于对应于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受损次数,确定预设时间段内多个子受损频率;不同子受损频率对应不同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基于多个子受损频率,得到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40.其中,用户处置终端行为可以理解为用户对终端的处理方式,如用户坐着玩手机(可以用坐着/屏幕点亮表征)、边走路边玩手机(可以用走路/屏幕点亮表征)、将手机放在桌面(可以用手机静止/屏幕熄灭表征)、把手机放在口袋里(可以用未被用户拿着/屏幕熄灭表征)、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可以用用户拿着/屏幕点亮表征)等。由于具有多种用户处置终端行为,因此,不同用户处置终端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类,上述例子中,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为5类。
41.服务器可以根据被用终端各次历史受损数据确定各次受损对应的用户处置行为类别,示例性地,上述历史受损数据

对应的终端屏幕状态数据表征屏幕点亮,且对应的运
动数据表征用户走路,因此,可以确定该历史受损数据

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为走路/屏幕点亮,即用户边走路边玩手机。因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各次受损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并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受损频率(可称为子受损频率),如走路/屏幕点亮、坐着/屏幕点亮、手机静止/屏幕熄灭对应的受损频率分别为一周5次掉落、一周3次掉落和一周1次掉落。服务器根据上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受损频率确定被用终端最终的受损频率。
42.可见上述实施例中,确定各类用户终端处置行为对应的受损频率,保证最终确定的受损事件发生频率更符合用户终端实际受损情况,进而为用户终端推荐更加合适的防护用具。
43.更进一步地,服务器基于所述多个子受损频率,得到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时,可以包括如下的方式:
44.方式ⅰ:步骤s303,将多个子受损频率中频率最高的子受损频率,作为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45.示例性地,若走路/屏幕点亮、坐着/屏幕点亮、手机静止/屏幕熄灭对应的受损频率分别为一周5次掉落、一周3次掉落和一周1次掉落,由于走着/屏幕点亮的受损频率最高,也就是说,该被用终端最大可能掉落的场景是用户边走路边玩手机,因此,服务器可以将该被用终端的最终受损频率定为一周5次。
4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受损频率最高的受损事件发生频率作为终端最终的受损频率,表征该终端最可能的受损场景,更加符合用户实际的使用情况,为用户推荐更加合适的防护用具。
47.方式ⅱ:步骤s304,获取预设的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步骤s305,基于子受损频率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为各子受损频率赋予对应的权重;步骤s306,基于赋予对应权重后的子受损频率的和值统计,确定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48.示例性地,若走路/屏幕点亮、坐着/屏幕点亮、手机静止/屏幕熄灭对应的受损事件发生频率分别为一周5次掉落、一周3次掉落和一周1次掉落,且走路/屏幕点亮、坐着/屏幕点亮、手机静止/屏幕熄灭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5、0.3、0.2,因此,为上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受损频率赋予对应的权重后,得到的受损频率为一周2.5次掉落、一周0.9次掉落和一周0.2次掉落,且对应的和值为一周3.6次掉落,并将一周3.6次掉落作为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可见,上述实施方式中,综合评估各受损场景,提高防护用具的准确性。
49.再进一步地,终端受损为终端掉落;服务器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所述步骤包括:基于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对应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下的终端掉落高度和终端所受碰撞力,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基于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50.以样本被用终端为b至e为例介绍:针对走路/屏幕点亮的情况,终端b至e发生掉落时,对应的掉落高度分别为0.9米、1米、0.7米、0.8米,所受的碰撞力分别为b、c、d、e;因此,终端平均掉落高度为(0.9+1+0.7+0.8)/4=0.85米,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为(b+c+d+e)/4;服务器根据上述终端平均掉落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确定在走路/屏幕点亮下,手机受损较严重,并配置较高对应的权重0.5。同样地,服务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为坐着/屏幕点
亮、手机静止/屏幕熄灭等用户处置终端行为配置对应的权重。在终端掉落的场景中,基于终端掉落高度和所受的碰撞力配置对应的权重,使得分析更加准确,可以为用户推荐更加合适的防护用具。
51.再进一步地,服务器为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配置对应的权重时,还可以根据终端的受损部位对权重进行调整。服务器具体可以执行如下步骤:基于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初始权重;从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各样本被用终端的终端实际受损部位中,确定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目标受损部位;基于针对终端目标受损部位的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调整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初始权重;其中,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越高,初始权重的增加幅度越大;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越低,初始权重的减少幅度越大;将调整后的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初始权重作为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52.其中,上述终端受损部位包括终端边框、终端边框角和终端前后板中的至少一种。终端前板例如是显示屏,终端后板例如是后盖。
53.示例性地,针对走路/屏幕点亮,服务器对终端b至e的终端掉落高度和终端所受碰撞力进行分析后确定走路/屏幕点亮对应的权重是0.5,其中,终端b至e的实际受损部位分别是:手机边框角、手机边框、手机边框角、手机前屏/后盖;因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在走路/屏幕点亮的情况下,手机最大可能的受损部位是手机边框角,将手机边框角作为手机目标受损部位。服务器可以提示用户反馈手机边框角受损严重程度,服务器在确定终端b和d的边框角受损程度均为中等后,那么可以确定在走路/屏幕点亮的状态下,终端的手机边框角的平均受损程度为中等,并将上述确定的权重0.5调整为0.6,将0.6作为走路/屏幕点亮的最终权重。同样地,如果根据用户反馈的手机边框角的受损程度确定平均受损程度较高,那么,服务器可以将权重0.5调整为0.7。同样地,如果平均受损程度较低,则可以将上述确定的权重0.5调整为0.4,平均受损程度越低,减少的幅度越大。
54.上述方式中,进一步结合终端受损部位的严重程度调整用户处置终端行为对应的权重,提高分析准确性,可以为用户推荐更加合适的防护用具。
55.更进一步地,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包括用户使用终端行为类别和用户未使用终端行为类别。用户使用终端的行为可以理解为终端依附于用户,如用户将手机放在口袋、用户佩戴智能手表、用户手持平板电脑等;用户未使用终端的行为可以是手机、智能手表等被放置在桌面。
56.其中,用户使用终端行为类别是基于终端掉落时的用户姿态和屏幕亮灭状态间的组合确定的,例如,走路/屏幕点亮、走路/屏幕熄灭、坐着/屏幕点亮、坐着/屏幕熄灭、跑步/屏幕点亮、跑步/屏幕熄灭等。
57.其中,用户未使用终端行为类别是基于终端静止和屏幕亮灭状态间的组合确定的;例如,终端静止/屏幕点亮、终端静止/屏幕熄灭。
58.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终端受损为终端屏幕刮擦,服务器为各用户终端行为类别配置对应的权重时,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确定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各次屏幕刮擦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基于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下的屏幕刮擦次数,确定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屏幕平均刮擦频率;基于屏幕平均刮擦频率与权重
间的正相关关系,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59.其中,不同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所对应的屏幕刮伤严重程度不同,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屏幕刮伤严重程度是根据终端屏幕受压力和终端屏幕受压面积确定的。示例性地,若终端频率受压力较大且终端屏幕受压面积较小,那么可以确定该用户处置终端行为对应于较严重的屏幕刮伤。
60.示例性地,终端b至e一周内的多次屏幕刮擦中,属于严重刮伤屏幕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屏幕刮擦次数为15次,属于轻微刮伤屏幕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屏幕刮擦次数为7次,说明该终端此后较大概率发生屏幕严重刮伤,因此服务器可以为严重刮伤屏幕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配置较高的权重,为轻微刮伤屏幕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配置较低的权重,进而为用户终端推荐合适防护等级的保护膜。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受损预判数据为受损概率,服务器在执行步骤s202时,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基于多个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确定受损平均概率;根据受损平均概率和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的相对大小,推荐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62.其中,各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可以是根据各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确定的。
63.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确定方式也有如下两种:
64.方式ⅲ:若步骤s201的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的确定方式是上述方式ⅰ,那么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为频率最高的子受损频率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上述方式ⅰ的例子中,被用终端的最高受损频率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为走路/屏幕点亮,那么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也为走路/屏幕点亮,并根据各样本被用终端的走路/屏幕点亮的受损频率确定各样本被用终端的走路/屏幕点亮的受损概率,接着得到受损平均概率。
65.方式ⅳ:若步骤s201的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的确定方式是上述方式ⅱ,那么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的确定方式也为上述方式ⅱ,即针对同一样本被用终端的子受损频率赋予对应的权重,进而确定该同一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如果终端a的受损事件发生频率是根据权重且综合多种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确定的,那么其他终端b、c、d和e的受损事件发生频率也是根据权重且综合多种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确定的。
66.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服务器在执行上述根据受损平均概率和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的相对大小,推荐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时,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步骤s401,若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大于或等于受损平均概率,则确定与受损平均概率对应的防护用具的平均防护等级;基于防护等级高于平均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推荐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67.更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可以确定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与受损平均概率间的概率差值,确定该概率差值所落入的区间,将与该区间对应的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推荐给被用终端,更精准推荐合适的防护用具。
68.更进一步地,服务器在执行上述基于防护等级高于平均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推荐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步骤时,可以进一步执行如下步骤:步骤s402,获取被用终端的使用者身份信息;步骤s403,从防护等级高于平均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中,确定与使用者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防护用具;步骤s404,将与使用者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防护用具作为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69.其中,使用者身份信息包括使用者性别、使用者年龄和使用者职业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结合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推荐适合使用者身份的防护用具,实现个性化防护用具推荐。
70.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法,以下详细阐述一个本技术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应用实例。本应用实例的被用终端以手机为例。
71.如图5所示,手机内置有不同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和触摸传感器;当手机发生掉落或屏幕刮伤时,内置于手机的不同传感器会记录相关数据,防护用具推荐系统根据这些相关数据分析手机掉落/屏幕刮伤的频率,并为用户推荐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机保护壳和屏幕保护膜)。
72.加速度计和终端屏幕的触摸传感器属于触发器,用于检测掉落事件、屏幕刮伤事件;且不同传感器可以对掉落事件/屏幕刮伤事件进行评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更新至数据库。防护用具推荐系统基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保护壳、保护膜。
73.本应用实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74.一、基于加速度计记录的运动数据确定手机掉落频率;
75.二、基于触摸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确定手机屏幕刮伤频率。
76.首先,针对第一部分:
77.1、手机掉落时,加速度计被触发:当手机掉落时,内置于手机的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随时间发生相应的变化。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当手机未掉落处于静止状态时,重力加速度维持在1.0g;手机掉落过程属于自由落体过程,故重力加速度也会相应变化,且该变化反映出自由落体的现象;接着,手机刚与地面接触,处于受损状态,加速度呈现出较大的上下波动;然后,手机静置在地面上,加速度维持在1.0g。
78.2、确定手机掉在硬物(如地板)上,而不是软物(如沙发、床):
79.如图7所示,当手机掉在软物上时,加速度的变化是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当手机掉落在硬物上时,加速度变化是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发生。
80.3、手机掉落时所收集的数据:
81.由于手机每次掉落时,加速度计都会被触发,因此可以根据加速度计采集到的数据确定手机掉落频率。
82.而在每次掉落时,可以收集如下数据:用户姿态(如走路、站着、坐着)、设备使用状态(可通过屏幕点亮或熄灭表征)、掉落高度、所受的冲击程度、受损部位(如手机边框、手机边框角、手机显示屏或后盖)、显示屏受损程度等。
83.手机可能是在各种情况下发生掉落的,如用户坐着使用手机、用户站着/走路拿着手机、用户站着/坐着使用手机、手机被放在某处发生掉落等。
84.其中,用户的姿态可以通过针对用户健康应用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确定,进而可以确定在发生掉落时用户握紧手机的程度。
85.掉落高度可以根据手机发生自由落体的时间确定,其中,掉落高度=0.5
×g×
t2。
86.手机所受的冲击程度可以通过手机撞击表面时的振幅确定。手机撞击硬物表面时,加速度值从0跳到大于1的值,并最终稳定在1。因此,加速度的振荡幅度可以确定手机所受的冲击程度。
87.另外,加速度计的xyz三个分量可以用来确定手机的受损部位。
88.其次,针对第二部分:
89.1、如何检测显示屏被刮伤,以及如何区分正常触摸和刮伤以触发触摸传感器:如图8所示,手机屏幕发生801轻微刮伤、802严重刮伤以及803正常触碰时,手机屏幕受压面积和所受压力不同。
90.另外,基于实际分析情况,可以采集屏幕受压面积、屏幕所受压力、刮擦频率和刮擦持续时长。
91.2、当触摸传感器被触发时,可以采集相关数据:
92.如果在用户使用设备时触摸传感器被触发,那么意味着用户经常在手机显示屏上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指甲因划伤等而损坏手机屏幕。另一方面,如果手机处于睡眠状态触摸传感器被触发,那么说明手机可能是被放在口袋里的钥匙等尖物刮伤。
93.每当掉落事件/屏幕刮伤事件触发加速度计或触摸传感器时,加速度计/触摸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为每个用户创建对应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括所有掉落事件/屏幕刮伤事件的数据以及用户选择提供的其他信息(如用户身份信息)。然后,服务器可以根据一周或一个月内的数据向用户推荐合适的保护壳/保护膜。例如,如果服务器确定用户每周掉落的次数超过平均掉落次数,那么可以为该用户推荐防护等级较高的保护壳。
94.图9所示,服务器获取到手机在一周内不同用户姿态下的掉落次数、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后,确定该用户在走路/屏幕点亮、走路/屏幕熄灭和坐着/屏幕熄灭时发生掉落的可能性;接着服务器结合用户身份信息,为该用户推荐第一类防护用具。
9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内置于手机的不同传感器会记录相关数据,防护用具推荐系统根据这些相关数据分析手机掉落/屏幕刮伤的频率,并为用户推荐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手机保护壳和屏幕保护膜),使得手机处于较佳的防护状态,降低受损程度。
96.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无人看管时,上述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提醒用户手机发生掉落/屏幕刮伤等受损事件。例如,手机被放在包里的钥匙刮伤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提醒用户发生手机屏幕刮伤事件;又例如,当发生手机掉落/屏幕刮伤事件时,手机可以自动弹出调查问卷,用户可以在调查问卷中输入手机损坏的相关信息,并将用户输入的手机损坏相关信息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库,以使防护用具推荐系统为用户推荐更合适的防护用具。
97.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至图9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至图9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9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装置,包括:
99.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1001,用于基于被用终端的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
100.防护用具推荐模块1002,用于基于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预判数据,推荐所述被用
终端的防护用具。
10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基于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被用终端的所述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受损频率;基于预设的受损频率概率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受损频率,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并将所述受损概率作为所述受损预判数据。
10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被用终端的所述内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历史受损数据,确定所述被用终端每次受损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基于对应于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受损次数,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多个子受损频率;不同子受损频率对应不同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基于所述多个子受损频率,得到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10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将所述多个子受损频率中频率最高的子受损频率,作为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10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损预判数据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获取预设的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基于子受损频率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为各子受损频率赋予对应的权重;基于赋予对应权重后的子受损频率的和值统计,确定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频率。
105.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受损为终端掉落;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对应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下的终端掉落高度和终端所受碰撞力,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基于所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确定所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1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权重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掉落平均高度和终端所受平均碰撞力,确定所述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初始权重;从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各样本被用终端的终端实际受损部位中,确定所述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终端目标受损部位;基于针对所述终端目标受损部位的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调整所述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初始权重;其中,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越高,初始权重的增加幅度越大;终端受损平均严重程度越低,初始权重的减少幅度越大;将调整后的所述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初始权重作为所述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107.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受损为终端屏幕刮擦;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各次屏幕刮擦对应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基于所述多个样本被用终端在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下的屏幕刮擦次数,确定所述同一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的屏幕平均刮擦频率;基于屏幕平均刮擦频率与权重间的正相关关系,确定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权重。
108.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所对应的屏幕刮伤严重程度不同,各用户处置终端行为类别对应的屏幕刮伤严重程度是根据终端屏幕受压力和终端屏幕受压面积确定的。
1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损预判数据为受损概率;所述防护用具推荐模块1002,还用于基于多个样本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确定受损平均概率;根据所述受损平均概率和所
述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的相对大小,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1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推荐模块1002,还用于若所述被用终端的受损概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受损平均概率,则确定与所述受损平均概率对应的防护用具的平均防护等级;基于防护等级高于所述平均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推荐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1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推荐模块1002,还用于获取所述被用终端的使用者身份信息;从防护等级高于所述平均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具中,确定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防护用具;将与所述使用者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防护用具作为所述被用终端的防护用具。
112.关于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11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终端防护用具的推荐方法。
11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11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1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1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11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19.以上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