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14315发布日期:2021-05-28 14:1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网调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电力配网调度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供电公司,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一般来说,配网调度系统均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通讯连接、由已知的配网柜体联络图进行软件上的画面编辑处理、画面编辑处理后生成数据库,库表中包含了开关节点的横向连接与纵向连接信息、软件建立数据库连接读取库表、生成配网接线图、接收下位通讯管理机三遥数据后填写数据到画面、触发信息弹出报警窗体显示报警信息、实时数据存入数据库、为报表和曲线提供数据依据。一般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

但是,在现有的调度监控系统中,一旦有一点错误;一般基本都是采用人工对点的方式,结合点表对点,这样很费精力和时间;人工成本加大。

再有,当供电公司需要增加用户节点后(这一定是合情合理),那原来的画面编辑接线图就得有一定变化,调度软件图形有一定变化,点表得重新对点,数据也得有相应变化;报表曲线也得有变化;自由度极差;会增加人工成本。

最后,如果当有几百、甚至几千个项目时,每个项目都有差不多不同的接线图差异,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一次画面编辑;人工成本就更高,尽管项目比较完美,成本提升太高也是不满足当下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无需进行画面编辑处理图形界面;无需实施过程中对点;供电公司需要增加或减少台区用户时,仅仅增加硬件开关与配套连接线路,信息传输过程中图形自动生成增加或减少用户,仅仅需要简单配置,无需对点与作图;多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均为自动生成拓扑结构图,无需关心图形与真实接线不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每个供电公司管理的每个台区下的每个开关、变压器、电度表的地址都包含了台区号、台区内设备的唯一编号;传输过程中,每个台区会在召唤的情况下实时上传当前台区号、以及台区内设备的唯一编号;将设备号与设备号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的信息上传;

s2:信息上送后;由于设备号唯一,会无差异的通过软件自动展图;

s3:每个设备号均可以召唤该设备号的信息,信息包含了:设备号、电压、电流和功率;将信息字符串解析后,获得的设备号、设备信息在运用过程中,无论设备号在接线图中哪里出现,设备信息数据会一直跟随设备号搬移,实现自动拓扑过程;

s4:通过鼠标逼近开关或电度表,数据自动弹出节省区域空间。

更进一步的,s2中实现展图的方法为:

s201:首先将整个界面分为0-5级,‘0’级表示融合终端或变电站进线;以及台区标题构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进线及进线数据变量显示;

s202:‘1’级表示高压侧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高压侧开关及高压侧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s203:‘2’级表示变压器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变压器及本体变量数据;

s204:‘3’级表示低压侧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低压开关及低压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s205:‘4’级表示分支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分支开关及分支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s206:‘5’级表示用户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用户开关及用户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更进一步的,展图流程如下:

s1:收到带有设备号及设备号关系的字符串;

s2:依次统计0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0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0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0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1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井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2级设备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3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4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井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5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其中,设备号与其变量之间关系函数为:

y=x1*10+x2*5+x3*2;

y:表示每级变量总数;x1:表示每级开关设备号个数;10:此常数表示3相电压3个+3相电流3个+3相有功3个+总功1个共计10个;x2:表示每级电度表设备号个数;5:此常熟表示总电度1个+4象限电度4个共计5个;x3:表示每级变压器个数,--般只有2级为1个;2:此常熟表示变压器本体温度1与本体温度2共计2个;

s3:由上述s2对0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0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1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1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2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2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3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3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4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4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5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5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

其中,移位原则如下:

x=(窗体宽度/开关设备号个数)*排列序号;

y=(窗体高度/6)*(级序号+1)-(窗体高度/6/2);

x:表示设备号x坐标;

y:表示设备号y坐标;

每级里只有多个开关时移位要算中横线;

其中,画线原则如下:

横向坐标系画线:检查设备号横向关系数组中是否有本设备号;如果有就按照:

x1=起点设备号x坐标;

y1=起点设备号y坐标;

x2=终点设备号x坐标;

y2=终点设备号y坐标;

起点有电画红线;起点无电画蓝线;

纵向坐标系画线:检查设备号纵向关系数组中是否有本设备号;如果有就按照:

x1=起点设备号x坐标;

y1=起点设备号y坐标;

x2=终点设备号x坐标;

y2=终点设备号y坐标;

起点有电画红线;起点无电画蓝线;同时要画中横线。

更进一步的,s3中拓扑过程如下:

s301:轮询发送设备号用于获取设备号变量数值;

s302:收到信号字符串值;

s303:解析s302中的字符串值获取带此设备号的变量数值,其包括开关、电度表和变压器;

s304:将获取的开关号对应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功率、总功数值赋值到此开关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获取的开关号对应的开关位置信息赋值存储到对应变量的数组中;使设备开关变色,0为黑色;1为红,与上一次一致不处理;弹出报警窗体:显示文字报警信息,与上一次一致不处理;再将信息按开关号存入数据库;

s305:将获取的电度表号对应的总电度、4象限电度数值赋值到此电度表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信息按电度表号存入数据库;

s306:将获取的变压器号对应的温度数值赋值到此变压器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信息按变压器号存入数据库;

s307:一轮的开关、电度表和变压器设备号召唤数据并解析处理结束,完成拓扑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在项目实现过程中,无需进行画面编辑处理图形界面;无需实施过程中对点;供电公司需要增加或减少台区用户时,仅仅增加硬件开关与配套连接线路,信息传输过程中图形自动生成增加或减少用户,仅仅需要简单配置,无需对点与作图;多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均为自动生成拓扑结构图,无需关心图形与真实接线不一等问题,总体实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接收台区所有设备数目以及设备之间关系数据;第二部分是根据这些关系数据进线展图;其直观清晰,符合软件构架设计标准,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设备号信息上送格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展图区域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的窗体装载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展图接线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展图接线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召唤设备号的信息格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动拓扑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自动拓扑展开效果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报警实现效果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鼠标逼近开关效果图一;

图12为本发明的鼠标逼近开关效果图二;

图13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每个供电公司管理的每个台区下的每个开关、变压器、电度表的地址都包含了台区号、台区内设备得唯一编号;这样保证了每个台区每个设备得唯一性;传输过程中,每个台区都会在召唤的情况下实时上传当前有哪些设备,将设备号上送;设备号与设备号横向连接和纵向连接的信息上送;上送格式如图2所示;

第二步:信息上送后;由于设备号唯一,会无差异的通过软件自动展图;展图的方法为:

(1)首先将整个界面分为0-5级,‘0’级表示融合终端或变电站进线;以及台区标题构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进线及进线数据变量显示;

(2)‘1’级表示高压侧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高压侧开关及高压侧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3)‘2’级表示变压器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变压器及本体变量数据;

(4)‘3’级表示低压侧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低压开关及低压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5)‘4’级表示分支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分支开关及分支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6)‘5’级表示用户开关区域;这个区域只能画用户开关及用户开关变量数据显示。

其中,区域分布如图3所示:一般来说‘4’级与‘5’级的图量在有些项目中会很大,比如台区中分支较多,用户量较多的时候,‘4’级和‘5’级区域无法装载大量的图形情况下;将‘4’级和‘5’及用下一个窗体装载;如图4所示:这样就可以将每个分支的用户放到下一页;展开的接线效果图如图5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展开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首先,收到带有设备号及设备号关系的字符串;

其次,依次统计0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0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0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0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统计1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1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井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统计2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2级设备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3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3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4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4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个数及名称井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横向关系个数井装入数组;统计5级设备号纵向关系个数并装入数组;计算5级设备号变量个数及名称并装入数组;其中,设备号与其变量之间关系函数为:

y=x1*10+x2*5+x3*2;

y:表示每级变量总数;x1:表示每级开关设备号个数;10:此常数表示3相电压3个+3相电流3个+3相有功3个+总功1个共计10个;x2:表示每级电度表设备号个数;5:此常熟表示总电度1个+4象限电度4个共计5个;x3:表示每级变压器个数,--般只有2级为1个;2:此常熟表示变压器本体温度1与本体温度2共计2个;

最后,由上述对0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0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1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1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2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2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3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3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4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4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5级设备个数及变量个数文本框循环创建;5级设备移位与变量文本框移位及循环画线;

其中,移位原则如下:

x=(窗体宽度/开关设备号个数)*排列序号;

y=(窗体高度/6)*(级序号+1)-(窗体高度/6/2);

x:表示设备号x坐标;

y:表示设备号y坐标;

每级里只有多个开关时移位要算中横线;

其中,画线原则如下:

横向坐标系画线:检查设备号横向关系数组中是否有本设备号;如果有就按照:

x1=起点设备号x坐标;

y1=起点设备号y坐标;

x2=终点设备号x坐标;

y2=终点设备号y坐标;

起点有电画红线;起点无电画蓝线;

纵向坐标系画线:检查设备号纵向关系数组中是否有本设备号;如果有就按照:

x1=起点设备号x坐标;

y1=起点设备号y坐标;

x2=终点设备号x坐标;

y2=终点设备号y坐标;

起点有电画红线;起点无电画蓝线;同时要画中横线,循环结束;

第三步:对每个设备号均可以召唤该设备号的信息,信息包含了:设备号、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如图7所示;

将信息字符串解析后,获得的设备号、设备信息在运用过程中,无论设备号在接线图中哪里出现,设备信息数据会一直跟随设备号搬移,实现自动拓扑过程,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首先,轮询发送设备号用于获取设备号变量数值;

收到信号字符串值;

解析字符串值获取带此设备号的变量数值,其包括开关、电度表和变压器;

将获取的开关号对应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功率、总功数值赋值到此开关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获取的开关号对应的开关位置信息赋值存储到对应变量的数组中;使设备开关变色,0为黑色;1为红,与上一次一致不处理;弹出报警窗体:显示文字报警信息,与上一次一致不处理;再将信息按开关号存入数据库;

将获取的电度表号对应的总电度、4象限电度数值赋值到此电度表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信息按电度表号存入数据库;

再将获取的变压器号对应的温度数值赋值到此变压器存储对应变量的数组中;再将信息按变压器号存入数据库;

在一轮的开关、电度表和变压器设备号召唤数据并解析处理结束,完成拓扑过程;

通过上述自动拓扑流程,实现的展开效果图如图9所示;其中,报警的实现如图10所示。

第四步:由于每个项目设备上传的信息都或许根据现场情况有所差异,展开的接线图也有差异,但工程中无需做任何修改;同时,由于各开关与电度表数据较多,因此,特别改变了传统的数据显示方式,通过鼠标逼近开关或电度表,数据自动弹出,减少杂乱空间,图形更加清晰,一目了然;具体如下所示:

通过鼠标逼近sw101开关,sw101开关数据出现;同时本项目是一路进线,见图11效果图:鼠标逼近sw101开关,sw101开关数据出现;同时本项目是二路进线,同时,随着开关号出现的位置变化,数据也随开关在另外一处显示,同时,各路分支开关所辖的用户开关不定,分支开关位置视用户数位置自动调整,见图12效果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配网调度系统的演示方法,在项目实现过程中,无需进行画面编辑处理图形界面;无需实施过程中对点;供电公司需要增加或减少台区用户时,仅仅增加硬件开关与配套连接线路,信息传输过程中图形自动生成增加或减少用户,仅仅需要简单配置,无需对点与作图;多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均为自动生成拓扑结构图,无需关心图形与真实接线不一等问题,总体实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接收台区所有设备数目以及设备之间关系数据;第二部分是根据这些关系数据进线展图;其直观清晰,符合软件构架设计标准,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