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62388发布日期:2022-09-20 17: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出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电)单车优化运营管理模式。


背景技术:

2.共享(电)单车解决了通勤族“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受到人们广泛欢迎,然而用户的乱停乱放也饱受全社会的诟病。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全社会共同指责共享(电)单车企业运营管理不力,共享(电)单车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也无法进行有效整治;或者是城市管理部门为了执行城市管理职责,大量没收共享(电)单车。一方面造成共享(电)单车企业耗费大量运营成本又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大幅拖累了共享(电)单车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量简单没收也不会有根治效果,造成社会不合理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当代先进科技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来破解共享(电)单车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培养用户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杜绝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同时增加共享(电)单车企业的盈利;减轻城市管理者负担,自觉维护非机动车停放秩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是通过在共享(电)单车app上二次确认让用户将共享(电)单车规范停放到非机动车停车格内,系统由智能车锁、中央服务器、手机app新增确认界面和“搬运服务”界面等组成,作为一个子系统加入到原有的共享(电)单车管理系统中运行,用户锁车后会在手机app上弹出确认界面,确认是停放在停车格内的和同意加价停放在停车格外的两种选项;同时在手机app中增加“搬运服务”功能,鼓励用户搬运停放在停车格外的单车,短时间、短距离移入停车格内停放,并得到红包;用技术手段规范共享(电)单车的停放,培养用户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杜绝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现象。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锁车后,智能车锁向中央服务器发出一个锁车信号,中央服务器反馈到用户手机app,会在手机app上弹出确认界面,确认是停放在停车格内的和同意加价停放在停车格外的两种选项:把共享(电)单车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的,在相应的位置按确认完成骑行;把共享(电)单车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需确认额外加价完成骑行。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用户为了图自己的便利,决定将共享(电)单车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任意位置锁车,需额外支付一笔小额费用,不及时在手机app上主动确认的,超过规定时间系统自动默认扣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锁车停放则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必须及时在手机app上确认。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在共享(电)单车app中增加“搬运服务”功能,鼓励用户将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共享(电)单车,短时间、短距离开锁搬运至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锁车,再在共享(电)单车app上
二次确认停放在停车格内后,得到红包奖励;红包金额等同于前位用户所支付的额外费用。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对于用户将共享(电)单车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外,且在app上二次确认为停放在停车格内的行为进行处罚;对于恶意将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的共享(电)单车搬运出停车格,再启动“搬运服务”行为的以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交警方处理,并没收全部押金、取消n年内的共享(电)单车会员资格。
9.本发明采用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是用经济手段培养用户养成规范停车习惯。共享(电)单车用户为了一己便利将共享(电)单车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之外的,需额外支付一小笔费用,目的是体现谁便利,谁付费的原则。同时为了将随意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共享(电)单车,快速地搬运至规范停车格内停放,采用等额红包形式,鼓励用户短时间、短距离将共享(电)单车搬运,停放到附近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共同维护好共享(电)单车的停车秩序。采用本发明在不增加共享(电)单车企业运营成本的基础上,让共享(电)单车更合理地自然分布,杜绝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现象。
附图说明
10.附图1是一种纠正共享(电)单车乱停乱放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管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2.共享(电)单车自投放以来,经多年仔细观察发现,共享(电)单车用户通常会习惯在目的地门口附近30米范围内停放。这也是人民群众对共享(电)单车使用最根本的需求之一。根据这一需求,首先要求城市管理规划部门,制定非机动车停车格设置规范,将全城范围内把有停放非机动车需求的合适区域,大量设置规范的非机动车停车格,特别是在各个建筑物门洞附近近30米范围内,尽可能设置足够停车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格。规范的非机动车停车格设置要科学,“疏、堵”要结合,必须要切实满足广大用户真正的实际需求来设置。
13.用户骑行到目的地准备停放共享(电)单车时,必须注意是否是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合规停放。用户锁车后智能车锁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技术向中央服务器发出一个锁车信号,中央服务器再反馈到用户手机app,在手机app上弹出需要二次确认界面;同时也可以按需要反馈到智能车锁上,智能车锁根据卫星定位技术判断发出警示信号(语音或警示音或灯光警示),提醒用户去共享(电)单车app上需要二次确认的界面做及时确认。如果刚才是停放到非机动车停车格内的,只需在对应的正确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的对话框中及时确认(对话框也可融入其他停车规则,一并显示“合规停放”和“非合规停放”选项),完成骑行。如果刚才停放到不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在共享(电)单车app上确认加价停车即可;也可选择直接搬运到附近停车格,在手机上的共享(电)单车app弹出的二次确认界面里,直接确认正确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完成骑行;如果刚才停放到不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直接离开者,超过规定时间(随着北斗定位系统的运用及精度的提高,该“规定时间”也将大幅缩短,按实际需求设定。)后手机上的共享(电)单车app在下次打开后,直接显示刚才的二次确认界面,通知已扣除加价结束骑行。系统会在用户的预付款中自动
扣除相应金额。这个金额是由共享(电)单车企业预先设定的,按照目前通常共享(电)单车每半小时骑行支付1元人民币,这个金额可以设置成每次0.5元人民币。即把共享(电)单车每次停放在规划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都需额外支付0.5元/次,小额支付更能体现共享(电)单车“谁便利,谁付费”的原则。
14.对于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共享(电)单车,会在共享(电)单车app地图上标记显示,共享(电)单车会员可以在手机共享(电)单车app上寻找到,并点开对应的“搬运服务”,开锁共享(电)单车,短时间、近距离地搬运到最近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锁车,再在手机上二次确认刚才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并得到红包奖励。红包金额等同上一位用户额外加价部分,即可以得到0.5元/次的红包奖励。也可以直接骑行至自己的目的地,在目的地的非机动车停车格内停放锁车,二次确认,系统按正常计费扣除红包奖励部分。如果是包月可以,系统直接奖励红包金额,即0.5元/次,目的是鼓励广大用户积极主动参与对共享(电)单车的乱停乱放的治理,减轻共享(电)单车企业和城市管理部门的负担。
15.对于一些违规行为,在事先必须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比如说:明明是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在手机app中二次确认时,不做选择而直接退出app者,系统默认为同意加价停车,直接扣除0.5元/次;明明是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外的,在手机app中二次确认时却确认为是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内者,系统会在同一辆共享(电)单车接下来发生“搬运服务”时,立刻将用户停放时间和发生“搬运服务”时间发给客户,让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内(如一周内)提供可靠证明来证明自己,用户可以利用附近的监控搜索这段时间内,自己停放享单车的位置情况,有证据的直接免除处罚,没证据的按照游戏规则扣除罚款。这样的罚款可以设为几倍的收费标准,如罚款金额设为10元/次,金额不算大,但能防止用户的恶意行为,对于共享(电)单车企业,没收这10元罚金除了支付0.5元给“搬运服务”外,剩余的可作为营收或支付有进一步调查取证的法律服务需求;而对一些故意、恶意将已经停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格里的共享(电)单车,搬运出去再启动“搬运服务”谋取红包者,一旦证据确凿,将以扰乱公共秩序罪移交警方处理,并同时没收全部押金、取消会员资格、纳入共享(电)单车禁用黑名单,n年内不得使用任何共享(电)单车。
16.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