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31661发布日期:2021-10-29 21:3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数字化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数字化仪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形成有贯通孔的数字化仪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感知由使用者的手引起的触摸的触摸面板以及用于感知由电磁笔引起的触摸的数字化仪(digitizer)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数字化仪可以以电磁谐振(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emr)方式、压敏方式、电容方式等各种方式工作。所述电磁谐振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数字化仪与所述电磁笔之间的电磁谐振来识别触摸坐标。
3.最近,对于可以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需求正不断增加。由此,对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也有必要适用所述数字化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有贯通孔的数字化仪。
5.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数字化仪的显示装置。
6.但是,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于上述的目的,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扩展。
7.为了达成前述的本发明的一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数字化仪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包括可实现折叠和展开的折叠区域;多个第一布线,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第一面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布线,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平面上定义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重叠的格子区域中,形成有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贯通孔。
8.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贯通孔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形态。
9.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第一高低差补偿层,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且覆盖所述贯通孔。
10.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填充部件,填充所述贯通孔的内部。
11.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填充部件包括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胶乳、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泡沫和聚苯乙烯泡沫之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包括与所述填充部件相同的物质。
13.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包括粘接剂。
14.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粘接剂包括光学透明粘接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和压敏粘接剂(psa)之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还覆盖所述第一布线。
16.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第二高低差补偿层,配置在所述柔
性印刷电路膜的所述第二面上,并且覆盖所述贯通孔。
17.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贯通孔包括:第一贯通孔,在平面上具有u字形态;以及第二贯通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以所述格子区域的中心为基准对称的形态。
18.为了达成前述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显示面板,包括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显示结构物;以及数字化仪,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所述数字化仪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包括可实现折叠和展开的折叠区域;多个第一布线,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布线,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下部,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在平面上定义在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重叠的格子区域中,形成有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贯通孔。
19.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贯通孔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形态。
20.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第一高低差补偿层,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第一面上,并且覆盖所述贯通孔。
21.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填充部件,填充所述贯通孔的内部。
22.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包括与所述填充部件相同的物质。
23.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包括粘接剂。
24.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数字化仪还包括:第二高低差补偿层,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第二面上,并且覆盖所述贯通孔。
25.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摸面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26.根据一实施例,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膜,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数字化仪之间;缓冲部件,配置在所述保护膜与所述数字化仪之间;以及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数字化仪的下部,在所述支承部件形成有与所述折叠区域重叠的多个缝隙。
27.(发明效果)
28.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涉及的数字化仪包括借助贯通孔被贯通的柔性印刷电路膜,从而可以相对弱化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施加的反斥力。由此,可以容易执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折叠和展开,并且可以抑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翘曲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包括所述数字化仪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29.另外,所述数字化仪包括使所述数字化仪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变得平坦的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从而使用者不会识别到所述贯通孔引起的高低差。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30.但是,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的效果,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扩展。
附图说明
3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图。
32.图2是沿着图1的i

i’线截取的剖视图。
33.图3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一例的平面图。
34.图4是沿着图3的ii

ii’线截取的剖视图。
35.图5是沿着图3的iii

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36.图6是沿着图3的iv

iv’线截取的剖视图。
37.图7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其他例的平面图。
38.图8是沿着图7的v

v’线截取的剖视图。
39.图9是沿着图7的vi

vi’线截取的剖视图。
40.图10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
41.图11是沿着图10的vii

vii’线截取的剖视图。
42.图12是沿着图10的viii

v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43.图13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
44.图14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
45.符号说明:
46.1000:显示装置;2000:输入部件;100、110、120、130、140:数字化仪;200、220、230、240:柔性印刷电路膜;300:第一布线;400:第二布线;310、320、330、340、350、360:第一至第六上部布线;410、420、430、440、450、460:第一至第六下部布线;h:贯通孔;h_1:第一贯通孔;h_2:第二贯通孔;brc:支架;mtl:支承部件;cpn:缓冲部件;ptf:保护膜;dpn:显示面板;tpn:触摸面板;win:窗部。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对于附图上的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相同的构成要素的重复说明。
4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沿着图1的i

i’线截取的剖视图。
49.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000可以被划分为有效区域aa和非有效区域na。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被划分为所述有效区域aa以及在平面上包围所述有效区域aa的所述非有效区域na。在所述有效区域aa可以配置数字化仪100。使用者将输入部件2000靠近所述有效区域aa,从而所述输入部件2000和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彼此进行通信而执行各种输入功能。例如,所述输入部件2000可以是电磁笔。
50.另外,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被划分为折叠区域fa和平坦区域pa。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被划分为所述折叠区域fa以及与所述折叠区域fa相邻的所述平坦区域pa。所述平坦区域pa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1000不被折叠的区域。
51.所述折叠区域fa可以是能够对所述显示装置1000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区域。所述折叠区域fa和所述有效区域aa可以彼此重叠。由此,在使用者将所述输入部件2000靠近所述折叠区域fa的情况下,所述输入部件2000和所述数字化仪100也可以彼此进行通信。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被折叠的情况下,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各构成(例如,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一起被折叠。
52.所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包括所述数字化仪100、缓冲部件cpn、保护膜ptf、显示面板dpn、触摸面板tpn、窗部win、支承部件mtl以及支架brc。
53.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与所述输入部件2000彼此进行通信而感知所述输入部件2000的靠近。为此,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以电磁谐振(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emr)方式、压敏方式、电容方式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另一方面,随着所述数字化仪100的一部分
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被折叠的情况下,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一起被折叠。图2示出了所述数字化仪100包括后述的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以及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的情况,对此的详细说明将后述。
54.所述缓冲部件cpn可以配置在所述数字化仪100上。所述缓冲部件cpn可以缓和可施加至所述显示面板dpn的外部冲击,从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dpn。为此,所述缓冲部件cpn可以包括垫片(cushion)、海绵(sponge)等可含空气来进行缓和的物质。另外,为了容易进行所述显示面板dpn的折叠和展开,所述缓冲部件cpn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物质。例如,所述缓冲部件cpn可以包括丙烯酸系树脂(polyacrylates resin)、聚氨酯(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胶乳(latex)、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聚苯乙烯泡沫(polystyrene foam)等。
55.所述保护膜ptf可以配置在所述缓冲部件cpn上。所述保护膜ptf可以防止水分和氧从外部的渗透,并且可以吸收外部冲击。为了实现柔性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dpn可以包括柔性的塑料基板sub,所述保护膜ptf可以支承所述塑料基板sub。
56.另外,所述保护膜ptf可以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因此,所述保护膜ptf可以防止所述塑料基板sub在所述折叠区域fa产生变形。
57.例如,所述保护膜ptf可以是塑料膜。例如,所述保护膜ptf可以包括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苯硫醚树脂(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芳酯(polyarylate,pa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亚芳基醚砜)(poly(arylene ethersulfo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
58.所述显示面板dpn可以包括所述塑料基板sub以及配置在所述塑料基板sub上的多个显示结构物ds。所述塑料基板sub可以与所述保护膜ptf接触。所述多个显示结构物ds分别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以及配置在所述晶体管上的发光元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元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例如,所述晶体管可以向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可以接收所述驱动电流的供给而发光。
59.所述触摸面板tpn可以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dpn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摸面板tpn可以感知由使用者的手引起的触摸。为此,所述触摸面板tpn可以以压敏方式、电阻膜方式、电容方式、红外线方式、超声波方式或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所述触摸面板tpn可以包括多个发送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可以检测出通过使用者的触摸使得所述触摸面板tpn内部的电容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从而可以感知使用者的触摸。
60.所述窗部win可以配置在所述触摸面板tpn上。所述窗部win可以构成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前表面,可以保护所述显示面板dpn和所述触摸面板tpn。为了实现可折叠的显示装置1000,所述窗部win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
61.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配置在所述数字化仪100的下部。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支承所述显示面板dpn。为此,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包括具有刚性的物质。例如,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包括作为镍(ni)与铁(fe)的合金的殷钢(invar)、不锈钢(sus)、钛(ti)、铜(cu)等金属物质。
62.另外,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包括与折叠区域fa重叠的多个缝隙slt。所述支承部件mtl包括所述缝隙slt,从而所述支承部件mtl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dpn容易反复执行折叠和展开。另外,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缝隙slt可以防止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窗部win的上表面产生褶皱。
63.所述支架brc可以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件mtl的下表面。所述支架brc可以配置在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最下部,从而保护所述显示装置1000。为此,所述支架brc还可以覆盖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侧面。另外,所述支架brc可以包括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地设置的开口。
64.图3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一例的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ii

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iii

i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3的iv

iv’线截取的剖视图。
65.参照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第一布线300、第二布线400、填充部件500、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以及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
66.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包括绝缘物质。例如,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包括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苯硫醚树脂(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芳酯(polyarylate,par)、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亚芳基醚砜)(poly(arylene ethersulfo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直接接触。
6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包括所述折叠区域fa。例如,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在所述折叠区域fa反复执行折叠和展开。
68.所述第一布线300可以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第一面(例如,上表面)。例如,所述第一布线300可以包括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性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性物质等。例如,所述第一布线300可以包括金(au)、银(ag)、铝(al)、铂(pt)、镍(ni)、铜(cu)、钛(ti)、钯(pd)、镁(mg)、钙(ca)、锂(li)、铬(cr)、钽(ta)、钼(mo)、钪(sc)、钕(nd)、铱(ir)、钨(w)、钨氮化物(wn
x
)、钛氮化物(tin
x
)、钽氮化物(tan
x
)、钌锶氧化物(srru
x
o
y
)、锌氧化物(zno
x
)、铟锡氧化物(ito)、锡氧化物(sno
x
)、铟氧化物(ino
x
)、镓氧化物(gao
x
)、铟锌氧化物(izo)和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6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线300可以包括第一上部布线310、第二上部布线320、第三上部布线330、第四上部布线340、第五上部布线350和第六上部布线360。所述第一上部布线310至所述第六上部布线360分别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d1交叉的第二方向d2上被间隔开。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上部布线310和所述第六上部布线360可以与所述平坦区域pa重叠,并且所述第二上部布线320至所述第五上部布线350可以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
70.例如,所述第一上部布线310至所述第六上部布线360可以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上形成包括上述的导电物质之中的任一种的导电板之后对所述导电板进行蚀刻来形成。
71.所述第二布线400可以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
二面(例如,下表面)。例如,所述第二布线400可以包括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性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性物质等。
7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布线400可以包括第一下部布线410、第二下部布线420、第三下部布线430、第四下部布线440、第五下部布线450以及第六下部布线460。所述第一下部布线410至所述第六下部布线460分别可以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被间隔开。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下部布线410至所述第六下部布线460各自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剩余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平坦区域pa重叠。
73.例如,第一下部布线410至第六下部布线460可以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下部形成包括上述的导电物质之中的任一种的导电板之后对所述导电板进行蚀刻来形成。
74.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可以定义多个格子区域,各格子区域在平面上被定义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的所述第一布线300与沿着所述第二方向d2延伸的所述第二布线400之间。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由所述第一上部布线310、所述第二上部布线320、所述第一下部布线410和所述第二下部布线420定义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任一个格子区域ma。由此,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剩余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平坦区域pa重叠。
75.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格子区域,可以形成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贯通孔h。例如,所述贯通孔h可以形成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有格子区域中的每个格子区域中。
7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贯通孔h在平面上可以具有四边形形态。例如,所述贯通孔h可以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照射激光来形成。
77.所述数字化仪100通过包括形成有所述贯通孔h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从而可以容易执行折叠和展开,并且可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品质。
78.具体而言,在未形成所述贯通孔h的柔性印刷电路膜因外力被折叠的情况下,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可能会施加在与所述外力相反的方向上作用的反斥力。因所述反斥力,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折叠和展开可能会并非容易。另外,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可能会产生翘曲现象,因所述翘曲现象引起的图案可能会通过所述窗部win被使用者识别出。
79.但是,对于形成有所述贯通孔h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而言,所述反斥力可以被施加地相对弱。由此,可以容易执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折叠和展开,通过抑制所述翘曲现象可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品质。
80.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贯通孔h的内部可以填充所述填充部件500。例如,所述填充部件500可以包括用于减少所述反斥力的物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填充部件500可以包括与所述缓冲部件cpn相同的物质。例如,所述填充部件500可以包括丙烯酸系树脂(polyacrylates resin)、聚氨酯(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胶乳(latex)、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聚苯乙烯泡沫(polystyrene foam)等。
81.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可以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所述第一面上,可以覆盖所述贯通孔h。另外,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可以一并覆盖所述第一布线300。由此,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可以补偿因所述贯通孔h和所述第一布线300引起的所述
第一面的高低差。换言之,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可以覆盖所述贯通孔h和所述第一布线300,可以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上表面。
82.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可以配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所述第二面上,可以覆盖所述贯通孔h。另外,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可以一并覆盖所述第二布线400。由此,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可以补偿因所述贯通孔h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引起的所述第二面的高低差。换言之,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可以覆盖所述贯通孔h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可以具有实质上平坦的下表面。
8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分别可以包括与所述填充部件500相同的物质。例如,所述填充部件500、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可以形成为一体。
84.所述数字化仪100通过包括使所述数字化仪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变得平坦的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从而不会使因所述贯通孔h、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引起的图案通过所述窗部win被使用者识别出。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品质。
85.如图6所示,可以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的所述第一面上配置所述第一布线300,并且在所述第二面上配置所述第二布线400。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00,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可以不直接接触。
86.所述输入部件2000可以包括具有电容器和线圈的谐振电路。例如,从所述输入部件2000辐射的磁场或电磁场可以影响在所述第一布线300与所述第二布线400之间形成的电容。由此,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感知所述输入部件2000靠近了所述数字化仪100的哪个部位。另外,所述数字化仪100可以通过输入至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的电流产生磁场或电磁场。从所述数字化仪100辐射的磁场或电磁场可以影响所述输入部件2000。由此,所述数字化仪100和所述输入部件2000可以彼此进行通信来执行各种输入功能。
87.图7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其他例的平面图,图8是沿着图7的v

v’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7的vi

vi’线截取的剖视图。
88.参照图1、图7、图8和图9,数字化仪11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200、第一布线300、第二布线400、填充部件500、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10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10。但是,所述数字化仪110除了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10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10外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说明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10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10。
8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1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10分别可以包括粘接剂。例如,所述粘接剂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接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和压敏粘接剂(psa)中的至少一种。换言之,所述填充部件500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1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10分别可以包括压敏粘接剂(psa)。由此,可以提高所述数字化仪110的粘接力,并且可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00的可靠性。
90.图10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vii

vii’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10的viii

v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91.参照图1、图10、图11和图12,数字化仪12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220、第一布线300和第二布线400。所述数字化仪12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
92.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格子区域,可以形成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20的第一贯通孔h_1和第二贯通孔h_2。例如,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h_2分别可以形成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有格子区域。例如,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可以在平面上具有u字形态,所述第二贯通孔h_2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h_1以所述格子区域的中心为基准对称的形态。
93.所述数字化仪120的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h_2的面积可以实现成小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形态的所述贯通孔h的面积。由此,所述数字化仪120可以不包括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填充部件500、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因此,可以提高用于制造所述数字化仪120的工序的效率性。
94.图13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
95.参照图1和图13,数字化仪13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230、第一布线300和第二布线400。所述数字化仪13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
96.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格子区域,可以形成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30的第一贯通孔h_1和第二贯通孔h_2。例如,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h_2可以分别形成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有格子区域。例如,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可以在平面上具有“ㄈ(韩文字符)”字形态,所述第二贯通孔h_2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h_1以所述格子区域的中心为基准对称的形态。
97.所述数字化仪130的所述第一贯通孔h_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h_2的面积可以实现成小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形态的所述贯通孔h的面积。由此,所述数字化仪130可以不包括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填充部件500、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因此,可以提高用于制造所述数字化仪130的工序的效率性。
98.图14是表示图1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数字化仪的又一例的平面图。
99.参照图1和图14,数字化仪14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膜240、第一布线300和第二布线400。所述数字化仪14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第一布线300和所述第二布线400实质上相同,因此以下省略说明。
100.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格子区域之中的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述格子区域可以形成贯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240的贯通孔h。例如,所述贯通孔h可以分别形成在与所述折叠区域fa重叠的所有格子区域。例如,如图14所示,贯通孔h可以在平面上具有“ㄈ(韩文字符)”字形态。
101.所述数字化仪140的所述贯通孔h的面积可以实现成小于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形态的所述贯通孔h的面积。由此,所述数字化仪140可以不包括上述的所述数字化仪100的所述填充部件500、所述第一高低差补偿层600和所述第二高低差补偿层700。因此,可以提高用于制造所述数字化仪140的工序的效率性。
102.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涉及的数字化仪包括借助贯通孔被贯通的柔性印刷电路膜,从而可以相对弱化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施加的反斥力。由此,可以容易执行所述柔性印刷
电路膜的折叠和展开,并且可以抑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的翘曲现象来提高包括所述数字化仪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另外,所述数字化仪包括使所述数字化仪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变得平坦的第一高低差补偿层和第二高低差补偿层,从而因所述贯通孔引起的高低差可以不被使用者识别出。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103.(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04.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显示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例如,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高分辨率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话、智能平板、智能手表、台式机pc、车辆用导航仪系统、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屏、笔记本电脑等。
105.以上,参照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正以及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