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式编谱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3068发布日期:2021-09-15 01:0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字典式编谱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谱编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字典式编谱法。


背景技术:

2.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传统的家谱,由于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感,体例不统一,内容编排比较零碎和散乱,正文分支、分小支分别处理,上接下转,毫无规律,检索标题和户头林立,杂乱无章,编谱难,查谱亦难,谱系性差,容量有限,使用者也一般只能注意局部和涉及自己的部分,这限制了家谱的社会意义和作用。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科学且简明的规范普适的家谱编制方法,适应所有人口容量和个人主要信息容量,具有完整的谱系性,彻底改变家谱编写的现状,根本解决历来存在的编谱难、查谱亦难的普遍问题,推动家谱的大时段、大范围的系统性整理和改造,使家谱成为字典,也有工具书的优势,推动家谱文化和寻根追祖的民族传统进一步发扬和深化。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在编纂家谱的过程中,发明了字典式编谱法,编出了第一本字典式家谱《南阳方氏谱系通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家谱编成字典一样工具书的方法,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感,适应各种人口容量,能够切实有效解决编谱难,查谱亦难的问题,社会意义和作用巨大。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字典式编谱法”,该字典式编谱法是通过对家谱正文和家谱检索的改革来实现的,其中家谱正文的改革是“通览世系表”,家谱检索的改革是“检索概表”。
5.进一步地,家谱正文的“通览世系表”由若干组世系表构成,其间用标志明显的红纸隔开,这些组依次是1世—5世、5世—10世、10世—15世、15世—20世
……
家谱正文只有5世、10世、15世、20世

独立数序化编号,这些编号同时出现在相邻的两组,前组的后编号与后组的前编号相同。
6.每组世系表均使用所附创新格式的兼有统计机制的第一基本表格“通用世系表”(横式)填写。
7.这一技术手段的实质是改分支分别处理为整体统一处理,是世系大树的分段截取成组和数序化编排。
8.家谱检索的“检索概表”是整个家族的整体分世次(第一组),或每支系分分支、分世次(第二组以后各组)概况表述,包括人口、居地、繁衍、播迁,纵横有合计,符合簿记格式
和原理,5世、10世、15世、20世

的编号范围由这些世次的人口统计决定。
9.ꢀ“
检索概表”由若干组概况统计表构成,其间用标志明显的黄纸隔开,这些组依次是1世

15世,15世

30世,30世

45世,45世

60世
…“
检索概表”中的各组概表,每组均以前一组中的某世分支系,每支系一个概表,从第二组起每组前边均有各支系概表目录,所有各组概表都使用所附独创的兼有检索功能的第二基本表格
ꢀ“
通用概况统计表”(横式)填写,把正表中的有关内容统计汇总填入其中;家谱正文各组世系表表头支系的名称和家谱检索所对应的概表表头支系的名称一致。
10.这一技术手段的实质是检索不编目录,不按页码,不列繁杂的标题,没有林立的户头,在精确全面的概况统计表中顺带实现了编号范围检索。
11.检索是通过一个人的“支系、世次、居地”三要素,在前边“检索概表”中找到这个人的编号范围,然后到正文中在其世数所在的组中,根据编号范围看世次、看居地找到名字即可通览所有各代。
12.字典式编谱法是一种采取了两个技术手段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历来存在的编谱难,查谱难的技术问题(百度“字典式编谱法”,有媒体的评价),这两个技术手段使两种分组的页数序列都呈几何级数增加,分组处理形成了逐渐升高的级次,顺应了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自然规律,这一技术方案同时使用的数序化编排,使其所处理的大数据人口名字被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并很容易被区分和搜索。这种家谱,后世续谱印书真正只需在后边接续就可以满足要求。
13.本发明是一种字典式家谱编制方法,与过去所有的家谱编制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是针对传统编谱法弊端的根本性改革,是一项科学创新,是一种可以把家谱编成字典一样工具书的技术方案,所采取的两个技术手段可以使家谱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统一化,具有简明性和普适性。推广这种编谱法,将会彻底改变家谱编写的现状,完全省去了设计的困难和麻烦,只须顺次填好两个通用表格就可以把家谱编成,这样一劳永逸地根本解决了历来存在的编谱查谱两难的普遍问题,将推动家谱的大时段、大范围的系统性整理和改造;字典式家谱将会大行其道,寻根追祖的民族传统将会进一步发扬和深化。
14.申请人希望这种字典式编谱新法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若能如愿,将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有利于其全面推广,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寻根追祖传统;推广字典式编谱新法,为中国的家谱文化作出贡献;字典式编谱新法由于是自己研究所得,有独特的优越性,深知其具有向全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推广的价值。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基本表格
ꢀ“
通用世系表”的页面格式。
18.图3是本发明中第二基本表格“通用概况统计表”的页面格式。
19.图4是本发明中世系表一页实施例。
20.图5是与图4末尾有衔接的后组世系表中的一页实施例。
21.图6是与图5末尾有衔接的后组世系表中的一页实施例。
22.图7是本发明的“检索概表”中第一组概表(不分支系,只一个)的实施例。
23.图8是“检索概表”中第二组概表(分支系,每支系一个)的一支实施例。
24.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说明。
25.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南阳方氏世系树分段截取成组数序化编排情况。
26.图11是“检索概表”分组构成及逐级分支系(支、亚支、季支

)等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28.完整的世系树是最直观、最清晰、最节约的家谱编法,但对于世次多的家谱,不要说在印刷页上不可能实现,就是在挂满墙的大纸上,也不可能实现,这是由于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自然规律,始祖1人,再经过10代,其繁衍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仅按一父只生二子算,第10代就有2
10
=1024人;再经过10代,第20代就有2
20
=1048576人,现实虽然有的没有后代,或只有一个儿子,但也有多生育的,总之后代人数越来越庞大,传统编谱法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只能把问题分解,一支一支,甚至一分支一分支地局部个别性处理,形成很多大小不一的小块,然后无规律地上接下转,查谱很慢,而且这么多小块,也给编制前边的检索目录带来了困难,标题和户头林立,零碎、散乱、无规律、无整体感,查检索目录也很慢,有的确定不了世系也能编入谱中,传统家谱构成的有机性和功能的谱系性普遍都比较差,而且传统编谱法不利于人口和居地的统计分析,因为它没有统计机制。入谱的人数越多居住地越多,编谱的困难越大,编出的家谱查阅越慢。
29.而字典式编谱法彻底解决了传统家谱编谱难、查谱慢这一老大难问题,而且人口容量不限,有科学的精确统计分析人口和居地的机制,这种编谱法的科学、规范、普适通用和简明,可以把家谱编成字典一样的工具书,各种家族信息,可以速查,总体把握,字典式家谱有规律的构造性使它不可能稍失有机性和谱系性,“检索概表”特别有系统性和整体感,具有可俯视统观的脉络清晰的完整的谱系性,附图9中可以详细说明。
30.字典式编谱法的具体实施如下:1、编家谱正文时,把完整的世系树截为几段:1—5世、5—10世、10—15世、15—20世等,形成“通览世系表”的有限几组,但每组页数人数可以很多,而且越来越多,均呈几何级数趋势增加,没有限度,见附图1、10中。
31.2、衔接世5、10、15、20世等各自独立顺序编号,每组按编号顺序印在印刷页上,只有编了号的人名和号码才在两组出现,一次出现在前一组的最后,一次出现在后一组的最前。每组的页数不等,而且是越来越多,组间由标志明显的红纸隔开,见附图4、5、6、10。
32.3、印刷页使用创新格式的兼有人口和居住地统计汇总功能的“通用世系表”(横式)填写,这种“通用世系表”可以有足够的位置反映每个人的主要信息,“通用世系表”可以有纵横两种格式,能够互相转化,这种空白表可以大量印制,以便在编写家谱正文时填写草表,横式表只在最后一世印全了横线,其他各世要在具体填写时补画,竖式表也是如此。这种“通用世系表”既不是欧式(欧阳修式),苏式(苏洵式),也不是其他已有格式,是编制字典式家谱时发明的格式,每页世系表都具有六世直观的优越性,所有人的信息:名字、居地、世数、支系、情况介绍,上几世祖先、下几世后代,与近支的关系,繁衍播迁,可即时读出,见附图2、4、5、6。
33.4、附图2中的“通用世系表”格式最左边的“居地”可以管一个号,也可以管多个号,它右边的各世都是这个居地,如果在某一世多出个小方块,里边还有另一个居地,说明他迁居了,他右边的后代也是这个迁居地。附图2右上角的“居地”是这页世系表所有各居地的汇总和集中,为了便于查谱和编制检索概表时居住地统计汇总,见附图2、4、5、6。
34.5、附图2的最下边有本页的各世人数小计,有分支的各世人数合计,这些便于统计汇总编制家谱前边的检索概表,见附图2、4、5、6。
35.6、表头“20

25世表(179)九扬后二十世253支(1754

2006)”表示是20

25世组的第179页世系表,属于九扬支系,按20世共253支,编号从1754

2006,见附图6。
36.7.对于某一辈或某几辈先人失考的族人,要研究判断他可能所在的支系、分支,他可能的世数,暂时安排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以使他和他的后代纳入世系统序,但要加注“暂置待定”符号
“△”
标明,有的同时还要加注文字说明,以尊重历史,提醒考证,见附图9。
37.8、在正文随机点到一个名字,在本页向前查,读出各世祖先,直到前边编号 ,记住这个编号和人名,向前边只跳过一页红纸,在此组后边编号找到这个编号,又可通读六世,以此类推,直到始祖;如找后代就向后查,此页查完后,记住有关编号和人名,向后只跳过一页红纸,在此组前面编号中找到有关编号,又可通读六世,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代,见附图9说明。
38.9、对于家谱正文中的任何一个名字,都可直接读出他的“支系,世次、居地”,而且在一两分钟内可读完他的各世祖先和各世后代,对于家谱正文中的任何两个名字,可很快查到他们时间最近的共同祖先,但是怎么找到你要查的名字,这就是“检索概表”的功用。
39.10、家谱前面的“检索概表”是正文“通览世系表”的数字化浓缩,为了使“检索概表”也像“通览世系表”一样具有构造性和一般性,“检索概表”由若干组概况统计表构成,其间用标志明显的黄纸隔开,这些组依次是1

15世、15

30世、30

45世,45

60世

,整个“检索概表”是家族的整体分世次(第一组),或每支系分分支、分世次(第二组以后各组)的概况统计表述,包括人口、居地、繁衍、播迁,纵横有合计,符合簿记格式和原理,5世、10世、15世、20世等的编号范围由这些世次的人口统计决定。“检索概表”中的各组概况统计表,每组都以前一组中的某世分支系(可以是前一世段区间中的任何一世),分支系后每个支系一个概表,分别以这一世的同世祖先名字命名,以缩小检索的范围,增加本组每个概表的直观辨识性。在组数较多的情况下,需要二级分支系、三级分支系等,支系依次形成了支、亚支、季支等层级,支系的个数以几何级数递增,每个支系一个概表,这样除第一组一个概表外,每组的概表数都相当大,必须在每组的概表前列一个目录。每组概表都使用所附独创的兼有检索功能的“通用概况统计表”(横式)填写,把正表中的有关内容统计汇总填入其中,“通用概况统计表”是在编制字典式家谱时发明的,最具系统性和整体感,这种空白“通用概况统计表”也应大量印制,以便在编写家谱检索时填写草表,家谱正文的各组世系表表头的支系名称要与家谱检索的概表表头支系名称一致,见附图1、3、7、8、11。
40.11、检索是由一个人的“支系、世次、居地”三项,在前边的检索概表中找到本支系概表,在世次下边找到居地,对应的就是他的编号范围(前后号均可),然后到正文中在其世次所在的组中根据编号范围看世次、看居地找到名字,即可通览所有各代(见附图9)。
41.12、理论上,不管始祖如何遥远,都可以编出直到当前的单一“通览世系表”(世系表组数会很大),和与之配套的单一“检索概表”(概表组数是世系表组数的1/3),电子版的
这种家谱在电脑里也不会有任何困难,但装订成纸质版的家谱就会出现实际的困难。如果超过45世,家谱正文的世系表将超过9组,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各组世系表的印刷页数,最后几组每组都将十分庞大,装订在一起将有实际困难,而且家谱检索的概表将会超过3组,以季支区分的第4组概表的个数和印刷页数也会很庞大,合各组概表与正文一起装订更会有实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从某世起比如从45世起分解成小块分别处理,以一季支或若干相邻季支为小块编制子家谱,属于某一季支或某几相邻季支的第45世同世祖先俱顺次并列为始祖,仍按原世次编制通览到这些顺次并列始祖的子通览世系表,并同步编制与之配套的子检索概表,一起组成某一季支或某几相邻季支的子家谱,所有子家谱和主家谱(包括主通览世系表和主检索概表)一起组成完整的全谱(见附图11)。
42.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检索概表”各组概表的世段区间,也可以灵活划分,既可以15世等分,也可以10世等分,还可以一段10世,一段15世,例如在《南阳方氏谱系通览》中,就是前段10世,后段15世(以七世分支系),《南阳方氏谱系通览》的“检索概表”的概表只有两组,支系只到了“支”这一数量级,还未到“亚支”这一较高数量级,更未到“季支”这一更高数量级,说明字典式家谱的容量是很大的。根据南阳方氏人口当前的实际情况,即使再经过几世,仍以谱系通览的模式续谱,也不须把支进一步分成亚支,“检索概表”的概表仍可以只为两组,此亦可见计划生育的明显效果。字典式家谱的起步“检索概表”只分两组,就是基于这一实际情况的现实处理。(见附图7、8)13.字典式家谱的整体结构,与传统家谱不同,见附图1。字典式家谱最前边的使用说明,也与传统家谱不同,除了传统家谱也须交代清楚的具体问题外,必须说明这种家谱的内在机理和特点,并叙述查世系的程序,使使用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适应这种新法编的家谱,并在使用中体会这种家谱的整体统计信息和个人世系信息即时直观呈现的神奇,见附图9。
43.以上结合实施例,叙述了字典式编谱法这一技术方案采取的两个技术手段。这两个技术手段使所编制的家谱正文的各组世系表和家谱检索的各组概表,其个数、印刷页数,都是按几何级数递增的,顺应了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自然规律,整个家谱是充分构造性的,是内在有机联系的,数序化解决了大数据的处理,编谱容易,查谱快速,容量不限,家谱也有了工具书的优势,归纳起来,字典式编谱法的优越性和特点是:“省去设计难,只须把表填,顺次填两表,家谱编成了,知道三要素,查谱即时读”。省去了设计的麻烦和困难,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世系考证上,有利于向家族历史和民族历史的纵深追溯,有利于同姓家谱整合和万姓同源的民族谱系统合。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