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84909发布日期:2021-07-16 19: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供应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大数据管理的基础是数据。对供应链业务的分析,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两类。从大数据分析模式的难易程度来看,结构化数据最容易进行多样分析。经过数年持续努力,通信行业供应链系统已基本具备数字化能力,各环节、各层级已能感知数字化方向和数字化能力。供应链信息系统承载了大量的数据,各个模块和系统之前通过数据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供应链信息化系统通过各类接口的打通,有效聚合企业内部计划建设、网络代维、市场营销、财务内审等多线条的管理信息,成为各业务信息融合管控中心。近年来各项审计检查和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供应链过程存在稽核不严格,关联性较弱,业务变化快,不能带动多点变化的问题,需要通过内部的数据分析整合,实现全业务流程数字化服务,自动化稽核。
3.现有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cn104881758a公开了一种集成供应链协同生产的erp系统及其运行方法),都是以流程协同和共享为原则,面向业务建立各种流程和规范,点对点实现业务稽核管控,未形成整体数字化服务能力。现有技术主要基于业务场景进行细化分析,目前还未形成数字化思考和工作模式,大量的基础业务数据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快速找到数字关联性,主动分析积极性不足,分析能力弱,与业务的整合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即时场景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数据的敏感性、警惕性较差,数据分析工具也有相关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基于业务场景进行细化分析,无法快速找到数字关联性从而无法实现供应链自动化稽核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
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已有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源选择和数据分类,建立数据模型;步骤2、根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对供应链原有的业务阶段进行数字化服务,形成数字化业务阶段,所述数字化业务阶段包括数字化认证阶段、数字化管理阶段和数字化风险防控阶段。
6.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化认证阶段包括:当需要进行框架合同的电商产品库上线,根据合同信息关联对应的集采价格清单和份额信息,形成合同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对电商产品库中的上线产品的价格、份额、配置和运保费进行数据认证检查,避免出现与合同不一致,与采购结果不一致情况。
7.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化管理阶段包括:比对申请时的产品价格和合同中的产品价格,确定价格是否异常;根据产品配置关系和预设最大最小配置量进行稽核,确定产品配置是否异常;根据产品的平均采购量和最大采购量,确定采购量是否存在超大份额问题;根据套编码配置进行典型配置管理,确定套编码是否存在超出典配问题。
8.进一步地,所述数字化风险防控阶段包括:统计超期未确认订单,所述超期未确认订单指订单确认时间大于订单创建日期的订单;统计超期未到货订单,所述超期未到货订单指订单发货时间大于预计到货时间的订单;统计超期未接收订单,所述超期未接收订单指订单接收时间大于订单送货时间5天的订单;统计超期未结算订单,所述超期未接收订单指订单结算日期大于订单日期的订单。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基于已有业务数据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模型,基于动态的数据模型可以在申请、审批和下达等业务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反馈给用户,辅助用户决策,即本发明可以基于动态的数据模型对业务场景进行实时发挥分析、决策作用,快速应用于各个业务场景。
10.2、采购供销的赔付主要是价保,价保是指与供应商签订价保协议,当确认商品价格调低时或达到一定采购量时,按低价采购,所以之前已经发生过的采购订单,需要做调价赔付,本发明面向数据,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整合建模,可以实现采购供销的赔付管理。
11.3、本发明通过建立数据模型,为准确、快速和高效地形成数字化业务阶段起到了类似翻译器或者编译器的作用,实现业务与数据的紧急集合,发挥数据的价值优势,通过数据辅助分析指导后续业务。
12.4、针对通信行业供应链流程长、数据结构复杂和协同人员多等特点,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基础数字化的服务协同流程,确保全联调高效协同,且通过数字化认证,降低了错误风险,提高了协同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该方法
包括:s101、基于已有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源选择和数据分类,建立数据模型;例如,数据模型可以是产品的采购供应模型。
16.s102、根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对供应链原有的业务阶段进行数字化服务,形成数字化业务阶段,所述数字化业务阶段包括数字化认证阶段、数字化管理阶段和数字化风险防控阶段。
17.其中,所述数字化认证阶段包括:当需要进行框架合同的电商产品库上线,根据合同信息关联对应的集采价格清单和份额信息,形成合同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合同关联信息对电商产品库中上线产品的价格、份额、配置和运保费进行数据认证检查,避免出现与合同不一致,与采购结果不一致情况。
18.具体地,包括对产品编码进行认证:若上线编码与集采编码库编码一致,则不存在偏离或差异;通过产品编码稽核认证产品的单价,提高采购与合同数据一致性,可通过价格浮动对比,解决运保费产品的差异;通过合同关联生成产品的配额信息,确认后可分配释放或整批释放,确保份额下发和执行的一致性;通过供应链关联比对确认产品的所有供应商均具有各自的mdm编码,确保供应商一致。
19.数字化管理阶段主要是对采购申请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申请数据与历史数据、平均数据比对,价格比对、份额比对,实现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所述数字化管理阶段包括:比对申请时的产品价格和合同中的产品价格,确定价格是否异常;如果价格上下浮动较大或者其他异常,会有预警提醒。
20.根据产品配置关系和预设最大最小配置量进行稽核,确定产品配置是否异常;根据产品的平均采购量和最大采购量,确定采购量是否存在超大份额问题;根据套编码配置进行典型配置管理,确定套编码是否存在超出典配问题。
21.数字化风险防控阶段主要是面向供应链流转环节,尤其是供应商协同和到货环节,在该环节主要通过协同时间进行协同效率的管理。所述数字化风险防控阶段包括:统计超期未确认订单,所述超期未确认订单指订单确认时间大于订单创建日期的订单;统计超期未到货订单,所述超期未到货订单指订单发货时间大于预计到货时间的订单;统计超期未接收订单,所述超期未接收订单指订单接收时间大于订单送货时间5天的订单;统计超期未结算订单,所述超期未接收订单指订单结算日期大于订单日期的订单。
22.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字化服务供应链协同处理方法是一种基于通信行业供应链管理的适应于多业务场景、多用户要求、多业务环节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原有的静态、分离的业务数据供应链具体业务场景和环节进行结合,智能化动态生成面向多用户要求的数字化辅助管理能力。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