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4693发布日期:2021-08-24 16:1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装置的标配之一,其中电容式触控屏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屏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面板是否被触摸及确认触摸坐标。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重要触控技术是自容式。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应用触控笔功能时,相应触控电极块尺寸会降低,对应列方向上触控信号线总数量增加,为了确保触控性能,需要将触控信号线设置在对应触控电极块横向的宽度以内。但是,这样的设置会导致触控信号线阻抗过大或触控电极量降低,影响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改善因触控信号线增加以及触控电极尺寸降低导致的触控信号线阻抗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发光器件层和触控结构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排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像素;所述触控结构层包括触控信号线子层和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子层不同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子层,所述触控电极子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所述触控信号线子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每一所述触控信号线对应连接一所述触控电极;

其中,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在一排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侧的信号主线,和沿着所述信号主线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冗余信号线;

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与其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之间至少间隔两排所述第一子像素,且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信号主线之间至少间隔一排所述第一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信号线至少包围与其相邻的一排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部分。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冗余信号线包括沿着所述信号主线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冗余信号线,所述第一冗余信号线与其连接的所述信号主线包围与所述信号主线相邻的第一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冗余信号线包括沿着所述信号主线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冗余信号线,所述第二冗余信号线与其连接的所述信号主线包围与所述信号主线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的部分。

第一方向成排第一方向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多根电极线,所述电极线包括电极主线和电极子线,所述电极子线沿所述电极主线的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

至少一所述电极子线组成一第一单元;

至少一所述冗余信号线组成一第二单元;

在所述触控结构层的正视图案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信号主线与所述电极主线分隔且交替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冗余信号线包括沿着所述第二冗余信号线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冗余信号线,所述第三冗余信号线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冗余信号线包围与所述信号主线相邻的第一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冗余信号线与所述电极主线的部分重叠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信号主线与所述电极主线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交替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成行;

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电极线均设置在所述子像素的外周;

在所述触控结构层和所述子像素组成的正视图案中,某一行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信号主线的部分与所述电极子线交替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行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冗余信号线与所述电极主线的部分交替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成排,在某一排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电极主线设置在所述子像素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单元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排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信号主线设置在所述子像素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单元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另一行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冗余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冗余信号线交替设置;

所述第一冗余信号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自所述信号主线沿着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线段自所述第一线段沿着第四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信号主线;

所述第二冗余信号线包括第三线段、第四线段和第五线段,所述第三线段自所述信号主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线段自所述第三线段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五线段自所述第三线段沿着所述第四方向延伸。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根所述电极子线包括第一电极子线和第二电极子线,在所述某一行所述子像素的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极子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子线交替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子线包括第六线段、第七线段和第八线段,所述第六线段自所述电极主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七线段自所述第六线段沿着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八线段自所述第六线段沿着所述第四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电极子线包括第九线段和第十线段,所述第九线段自所述电极主线向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第十线段自所述第九线段沿着第四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电极主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电极线同层设置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电极线之间,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部分重叠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控信号线子层和所述触控电极子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开设有至少一过孔,一所述触控电极与其对应的所述触控信号线通过至少一个过孔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根所述触控信号线的长度相等。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外围区,所述触控电极呈矩阵式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内;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芯片和多根外围走线,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外围走线设置在所述外围区,所述外围走线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每一根所述外围走线电性连接于一根所述触控信号线。

本申请实施例在触控结构层中,触控信号线包括信号主线和冗余信号线,冗余信号线的设置,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阻抗;另外,按照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与其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之间至少间隔两排所述第一子像素,且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信号主线之间至少间隔一排所述第一子像素的规律进行设置,以使得在一定面积的触控电极中设置更多的触控信号线,且保证触控电极有足够的感测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部分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沿着mn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触控信号线和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触控电极和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bb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bb部分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8是图7中触控信号线和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下文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6和图7也是触控结构层和子像素对应于某一触控电极区域的部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和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100,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11、发光器件层12、封装层13和触控结构层20。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设置在显示区aa一侧的外围区ww。发光器件层12包括多个子像素121。

多个子像素121沿第一方向x排列成行,子像素121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成排。其中,基板11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和驱动电路。

触控结构层20包括依次设置在封装层13上的触控信号线子层、绝缘层22和触控电极子层。触控电极子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3。触控信号线子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3也可以设置在绝缘层22靠近封装层13的一侧。

可选的,触控电极23呈矩阵式设置在显示区aa内;触控电极23也可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排布。

绝缘层22上开设有至少一过孔221。一触控电极23与其对应的触控信号线21通过至少一个过孔221电性连接。

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芯片14和多根外围走线111。触控芯片14和外围走线111设置在外围区ww。外围走线111电性连接于触控芯片14。每一根外围走线111电性连接于一根触控信号线21。每一触控信号线21对应电连接一触控电极23。

请参照图2,触控电极23包括连接线23a和相互电连接的多根电极线23b,连接线23a与电极线23b同层设置。相邻的两根电极线23b分隔设置。连接线23a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电极线23b之间。连接线23a与触控信号线21部分重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23a与电极线23b也可以是不同层设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触控电极23中的相邻的两条电极线23b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线23a连接。

可选的,在第一实施例中,多根触控信号线21的长度相等,使得电容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21之间的长度也可以不同。

在触控结构层的正视图案中,触控信号线21包围与触控信号线21相邻的排子像素121的部分。也就是说,触控信号线21包围整排子像素121的一部分,比如触控信号线21可以包围整排子像素121中的几个子像素121、及其他子像素121的部分;也可以包围整排子像素121中每个子像素121的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层12包括多排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的第一子像素12a。

具体的,发光器件层12包括多个子像素121。多个子像素121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呈排。需要说明的是,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的第一子像素12a仅表示在第一方向y上排列有多个第一子像素12a,其包括着该排子像素121还可以具有其他子像素的情况。

每条触控信号线21包括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设置在一排第一子像素12a一侧的信号主线211,和沿着信号主线211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冗余信号线212。

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211与其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至少间隔两排第一子像素12a,且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至少间隔一排第一子像素12a。

可选的,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211与其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间隔两排第一子像素12a或三排第一子像素12a,但小于或等于四排第一子像素12a;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211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间隔一排第一子像素12a、两排第一子像素12a或三排第一子像素12a,但小于或等于四排第一子像素12a。

触控信号线21包括信号主线211和冗余信号线212。冗余信号线212的设置,降低了触控信号线21的阻抗;另外,按照任意一条所述信号主线211与其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至少间隔两排第一子像素12a,且与其另一侧相邻的信号主线211之间至少间隔一排第一子像素12a的规律进行设置,以使得在一定面积的触控电极23上设置更多的触控信号线21,且保证触控电极23有足够的感测面积。

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极线23b包括电极主线231和电极子线232。电极子线232沿电极主线231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至少一电极子线232组成一第一单元t1。

至少一第一冗余信号线212组成一第二单元t2。

在触控结构层20的正视图案中,在第二方向x上,信号主线211与电极主线231排列设置。在第一方向y上,第一单元t1与第二单元t2排列设置。

在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中,一根电极子线232作为一个第一单元t1。一根冗余信号线212作为一个第二单元t2。

其中,第二方向x和第一方向y相交设置。可选的,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y。

本第一实施例采用在信号主线211的一侧延伸出冗余信号线212,起到降低触控信号线21阻抗的作用。

可选的,在第二方向x上,信号主线211与电极主线231交替设置。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在触控结构层20中,采用信号主线211和电极主线231沿着第二方向x交替设置,具体的是信号主线211和冗余信号线212作为整体和电极线23b沿着第二方向x交替设置,以提高触控感应的面积和电极线密度布置的均匀性;在信号主线211上设置冗余信号线212起到降低触控信号线21阻抗的作用,而采用冗余信号线212和电极子线232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设置,以保证了触控电极23中电极线23b的布线面积,进而保证触控电极23的触控有效性。

另外,将信号主线211和冗余信号线212作为整体和电极线23b分隔设置,即非重叠设置,以达到降低触控信号线21和触控电极23短接的风险。

可选的,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上,第一单元t1和第二单元t2交替设置,以提高触控电极23中电极线23b布局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触控电极23触控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触控电极23和触控信号线21二者主要为补充关系,触控电极23和触控信号线21相互弥补以尽可能地覆盖整面子像素121的外周,达到既能尽可能的设置更多的触控信号线21且降低触控信号线21的阻抗,又能确保触控电极23触控的有效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上,第一单元t1和第二单元t2也可以非交替设置,比如在第一方向y上,可以两个第一单元t1、一个第二单元t2接着一个第一单元t1和三个第二单元t2;或其他的排列方式。

请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x上,多个子像素121排列成行,相邻行之间的子像素121错位设置。在第一方向y上,多个子像素121排列成排,相邻排之间的子像素121也错位设置。触控信号线21和电极线23b均设置在子像素121的外周。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121也可以是矩阵式排布,或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排列。

在触控结构层20和子像素121组成的正视图案中,可参照图2,某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内,信号主线211的部分与电极子线232交替设置。

在另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内,冗余信号线212与电极主线231的部分交替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另一行”是不同于“某一行”的一行。“另一排”是不同于“某一排”的一排。

可选的,第一实施例中,以在第二方向x上,一排第一子像素12a和一排混合子像素121交替设置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其中一排混合子像素121包括第二子像素12b和第三子像素12c。第一子像素12a、第二子像素12b和第三子像素12c的颜色不同。

可选的,第一子像素12a为绿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2b为红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2c为蓝色子像素。可选的,多个绿色子像素12a沿着第二方向x排列成纯色行,多个绿色子像素12a沿着第一方向y排列成纯色列。蓝色子像素12c和红色子像素12b沿着第二方向x交替设置排列成杂色行,蓝色子像素12c和红色子像素12b沿着第一方向y交替设置排列成杂色列。其中纯色行和杂色行沿着第一方向y交替设置,纯色列和杂色列沿着第二方向x交替设置。

具体的,设定某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为第一区域h1,设定另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为第二区域h2。其中第一区域h1和第二区域h2在第一方向y上间隔一杂色行设置,以提高电极线23b布局的均匀性。

第一实施例以第二个纯色行所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h1,以第一个纯色行所在的区域为第二区域h2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第一区域h1中,信号主线211和电极子线232交替设置。在第二区域h2中,冗余信号线212和电极主线231交替设置。

可选的,在某一排子像素121的区域内,电极主线231设置在子像素121的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单元t1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

在另一排子像素121的区域内,信号主线211设置在子像素121的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二单元t2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

具体的,设定某一排子像素121的区域为第三区域h3,设定另一排子像素121的区域为第四区域h4。设定再一排子像素121的区域为第五区域h5。

第一实施例以第三个纯色列所在的区域为第三区域h3,以第一纯色列所在的区域为第四区域h4,以第二纯色列所在的区域为第五区域h5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第三区域h3中,电极主线23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一侧;第一单元t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即电极子线23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单元t1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具体的,相邻的两根电极子线232之间间隔一个绿色子像素12a。

在第四区域h4中,信号主线21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一侧;第二单元t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即冗余信号线21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二单元t2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具体的,相邻的两根冗余信号线212之间间隔一个绿色子像素12a。

在第五区域h5中,信号主线211与电极主线231关于绿色子像素12a的中线对称设置。

其中,在第三区域h3和第四区域h4中,第一单元t1和第二单元t2交替设置,即一根电极子线232和一根冗余信号线212交替设置。

可选的,相邻列的两根信号主线211的正视图案互为镜像设置。

可选的,请参照图4,多根冗余信号线212包括第一冗余信号线21a和第二冗余信号线21b。在另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内,即在第二区域h2内,第一冗余信号线21a和第二冗余信号线21b交替设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触控信号线21至少包围与其相邻的一排第一子像素12a的部分。

具体的,冗余信号线212包括沿着信号主线211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冗余信号线21a,第一冗余信号线21a与其连接的信号主线211包围与信号主线211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a。

冗余信号线212包括沿着信号主线211任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冗余信号线21b。第二冗余信号线21b与其连接的信号主线211包围与信号主线211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a的部分。

具体的,第一冗余信号线21a包括第一线段21a1和第二线段21a2。第一线段21a1自信号主线211沿着第三方向e延伸。第二线段21a2自第一线段21a1沿着第四方向f延伸且连接于信号主线211。

第二冗余信号线21b包括第三线段21b1、第四线段21b2和第五线段21b3。第三线段21b1自信号主线211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第四线段21b2自第三线段21b3沿着第三方向e延伸。第五线段21b3自第三线段21b1沿着第四方向f的相反方向延伸。

可选的,在同一平面中,第二方向x、第一方向y、第三方向e和第四方向f两两相交。可选的,第三方向e垂直于第四方向f。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e的夹角可以为45度,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请参照图5,多根电极子线232包括第一电极子线2321和第二电极子线2322。在某一行子像素121的区域内,即在第二区域h2内,第一电极子线2321和第二电极子线2322交替设置。

第一电极子线2321包括第六线段23a1、第七线段23a2和第八线段23a3。第六线段23a1自电极主线231沿着第二方向x的相反方向延伸。第七线段23a2自第六线段23a1沿着第三方向e的相反方向延伸。第八线段23a3自第六线段23a1沿着第四方向f延伸。

第二电极子线2322包括第九线段23a4和第十线段23a5。第九线段23a4自电极主线231向第三方向e的相反方向延伸。第十线段23a5自第九线段23a4沿着第四方向f的相反方向延伸且连接于电极主线231。

其中,在第一方向y上,第一冗余信号线21a和第一电极子线2321交替设置;第二冗余信号线21b和第二电极子线2322交替设置;以达到触控信号线21和触控电极23互补的关系。

另外,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采用不同形状的冗余信号线212和电极子线232以尽可能多地包围子像素121,以提高冗余信号212和电极子线232的长度,进而提高二者的布局面积。

请参照图6,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单元t1包括多条电极子线232。第二单元t2包括多条冗余信号线212。第二实施例以第一单元t1包括两条电极子线232,第二单元t2包括两条冗余信号线212为例进行说明,当并不限于此。

具体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子像素121的排布图案与第一实施的排布图案一致。

第二实施例以第一个纯色行所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h1,以第二个纯色行所在的区域为第二区域h2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第一区域h1中,信号主线211和电极子线232交替设置。在第二区域h2中,冗余信号线212和电极主线231交替设置。

第二实施例以第三个纯色列所在的区域为第三区域h3,以第一纯色排所在的区域为第四区域h4,以第二纯色排所在的区域为第五区域h5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第三区域h3中,电极主线23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一侧;第一单元t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即电极子线23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单元t1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具体的,相邻的两根电极子线232之间间隔一个绿色子像素12a。

在第四区域h4中,信号主线211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一侧;第二单元t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即冗余信号线212设置在绿色子像素12a的另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二单元t2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121,具体的,相邻的两根冗余信号线212之间间隔一个绿色子像素12a。

在第五区域h5中,信号主线211与电极主线231关于绿色子像素12a的中线对称设置。

其中,在第三区域h3和第四区域h4中,第一单元t1和第二单元t2交替设置,即连续的两根电极子线232和连续的两根冗余信号线212交替设置。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或相同。

请参照图7和图8,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至少一触控信号线21还包括沿着第二冗余信号线21b一侧边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冗余信号线21c。第三冗余信号线21c与其连接的第二冗余信号线21b包围与信号主线211相邻的第一子像素12a。

电极线23b的部分与第三冗余信号线21c重叠设置。

第三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三冗余信号线21c自第二冗余信号线21b向外延伸,以降低触控信号线21的阻抗。

电极主线231的部分与第三冗余信号线21c重叠设置,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100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冗余信号线21c也可以自第一冗余信号线21a向外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在触控结构层中,采用触控信号线和电极线沿着第一方向交替设置,采用第一冗余信号线和电极子线沿着第一方向分隔且排列设置,即降低了触控信号线的阻抗,又保证了触控电极中电极线的布线面积。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