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0340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交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远程办公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远程办公中的形式需求不断增加。相关技术中,第一端用户只能看到与其已经建立连接的第二端用户对文档的最终的编辑结果,而不能了解第二端用户的具体编辑过程,导致远程办公效率低下,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提升远程办公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对编辑痕迹的实时传输,从而提升远程办公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待编辑文件;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其中,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能够实现使第二操作对象实时的看到第一操作对象的编辑痕迹,及时的做出批改或修正,从而提高远程协作办公或远程辅导的效率;通过在第一设备上连接外接设备,能够将第一设备上显示页面扩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提升办公或学习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编辑文件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包括:根据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根据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包括:将修改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修改编辑痕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针对于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能够使第二操作对象实时的观察到第一操作对象修改和编辑的过程,从而提升远程沟通辅导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规则用于定义每次向所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包括:根据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确定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依据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规定每次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对于实时传输的不同要求,从而能够根据编辑痕迹的不同类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能够提升远程沟通和辅导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触发的执行指令,其中,所述执行指令包括保存、删除、上传、查看、分享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执行指令完成对应的操作。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执行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触发的执行指令,能够对待编辑文件和编辑痕迹进行保存、删除等一系列的操作,以使在复盘阶段能够找到历史文件,提升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设备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其中,信息流用于承载第一编辑痕迹,所述第一编辑痕迹是所述第一操作对象在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所述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内容或者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传输的第一编辑痕迹进行展示和发送对应的修改信息,能够实现实时的对第一编辑痕迹进行批改,从而能够提升远程办公或远程沟通和辅导的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应用于外接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将第一编辑痕迹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其中,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连接。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设备上连接的外接设备,能够至少展示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和放大显示第一设备接收的显示页面,从而能够提升远程办公或远程沟通和辅导的效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系统,系统包括:外接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操作对象触发的编辑操作,根据编辑操作显示第一编辑痕迹;第一设备,被配置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并通过信息流实时传输第一编辑痕迹,其中,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服务器,服务器被配置为接收并通过信息流实时传输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编辑痕迹;第二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编辑文件;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其中,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编辑文件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根据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修改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修改编辑痕迹。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规则用于定义每次向所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确定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依据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触发的执行指令,其中,所述执行指令包括保存、删除、上传、查看、分享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执行指令完成对应的操作。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第一响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设备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其中,信息流用于承载第一编辑痕迹,所述第一编辑痕迹是所述第一操作对象在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所述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第二响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内容或者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应用于外接设备,包括:第三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第一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编辑痕迹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其中,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连接。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项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项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交互的系统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板与学生端设备的连接方法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交互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交互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情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远程办公和远程沟通的场景。例如,这些场景包括辅导老师远程直播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的场景,例如,辅导老师(即第二操作对象)需要实时的对学生(即第一操作对象)的解答过程进行批注和分析。以在线教学领域为例示例性阐述相关技术的信息交互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具体地,在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直播上课的过程中,受限于远程的限制,辅导老师很难看到学生的解答过程,教学效率不高,而学生由于学生端设备(即第一设备)的屏幕较小,也无法清晰的观看教学内容,导致辅导老师知识传达受限,远程辅导的效率低下。

至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且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的方法,能够提高远程协作办公或远程辅导的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下文将描述一种信息交互的系统100,系统中包括:外接设备110、第一设备120、服务器130和第二设备14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接设备110,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操作对象触发的编辑操作,根据编辑操作显示第一编辑痕迹;第一设备120,被配置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并通过信息流实时传输第一编辑痕迹,其中,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服务器130,服务器被配置为接收并通过信息流实时传输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编辑痕迹;第二设备140,被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外接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操作对象的编辑操作后,在外接设备的显示页面中显示第一操作对象的第一编辑痕迹,与外接设备相连接的第一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获取规则,获取并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再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能够显示第一编辑痕迹,第二设备将第二操作对象针对第一编辑痕迹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同样通过服务器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再由外接设备显示第二编辑痕迹。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辅导老师进行远程直播上课的场景中,学生(即第一操作对象)在与学生端设备(即第一设备)连接的电子板(即外接设备)上对题目(即待编辑文件)进行作答,电子板上显示学生对题目的解答过程(即第一编辑痕迹),将从学生落笔到学生抬笔之间的笔画作为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即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实时的将解答过程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解答过程实时的传输到教师端设备(即第二设备)辅导老师(即第二操作对象)根据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批注(即第二编辑痕迹),教师端设备将批注信息同样通过服务器传输到学生端设备中,再由电子板显示教师的批注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包括:s210,获取待编辑文件;s220,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s230,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

下文将描述由信息交互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信息交互的方法中s210的实施方式。

s210,获取待编辑文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s210获取的待编辑文件是不存在书写以及编辑痕迹的文件。例如:该待编辑文件为直播界面中,辅导老师为学生出的题目。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s210获取的待编辑文件是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例如:该待编辑文件包括辅导老师在远程辅导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解答做出的批注,以使学生针对辅导老师的批注再进行解答。

需要说明的是,待编辑文件可以是远程教学场景中的学生需要解答的题目;也可以是远程办公场景中,工作人员的办公文件;还可以是远程游戏场景中,待用户进行勾画的界面等。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下文将描述由信息交互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s220的实施方式。

s220,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规则用于定义每次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s220包括:根据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确定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依据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获取规则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从落笔开始至抬笔结束的一个笔画,那么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就是一个笔画,根据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确定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量也是一个笔画;当然,在连笔时,也可将整个字的完整笔画作为一个笔画。也就是说,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输入第一编辑痕迹,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从落笔开始至抬笔结束的笔画(例如:第一操作对象需要写“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从落笔开始至抬笔结束写的“一”),作为第一编辑痕迹。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获取规则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书写或输入的一个字符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书写或输入的一个字符,作为第一编辑痕迹,例如:第一操作对象书写的“解”字。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获取规则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书写或输入的一行字符的情况下,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书写或输入的一行字符,作为第一编辑痕迹。例如,第一操作对象书写的“x+y=3”,当第一设备监听到回车或另起一行,则将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一行字符作为第一编辑痕迹。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获取规则为:当监听到第一操作对象存在另起一段的操作的时候,获取上一段已经输入完成的一段,作为第一编辑痕迹。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预先设置的获取规则为:当监听到第一操作对象上次输入操作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长阈值,获取上次输入操作对应的轨迹,作为第一编辑痕迹。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第一设备中可以预先设置多个获取规则,有第一操作对象根据输入的编辑痕迹的不同类型进行选择。例如:第一操作对象在写语文文章的时候,将获取规则选择成获取一段文字;第一操作对象在写物理作业的时候,将获取规则选择成获取一行文字。

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输入的编辑痕迹,第一编辑痕迹可以是对题目的解答过程,也可以是书写的文章,也可以是绘制的图形,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规定每次向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对于实时传输的不同要求,从而能够根据编辑痕迹的不同类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能够提升远程沟通和辅导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编辑文件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s220包括:根据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根据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

第二操作对象在根据第一编辑痕迹进行批注,获得第二编辑痕迹,第二设备将第二编辑痕迹通过第一设备发送到外接设备上,第一操作对象根据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进行修改,第一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从落笔开始至抬笔结束的笔画,作为修改编辑痕迹。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实施例,在辅导教师远程直播上课的场景中,辅导老师根据学生端设备实时传输的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批注,获得批注信息(即第二编辑痕迹),教师端设备将批注信息通过学生端设备发送到电子板上,学生根据辅导老师的批注信息,对解题过程进行修改,学生端设备获取修改信息(即修改编辑痕迹),将修改信息继续传输到教师端设备中,以展示学生的修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例如,第一设备为手机,外接设备可以是电子板,也可以是触摸屏,外接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通过有线连接,例如usb数据线连接;或者,外接设备还可以与第一设备通过无线连接,例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nfc连接、紫蜂连接等。

外接设备可以具有输入功能,可以通过书写笔实现输入功能,书写笔可以有颜色和粗细的变化,也可以设置透明度,以使操作对象能够勾画重点;可以通过打字实现输入功能,可以设置字体的粗细、颜色、下划线等;也可以直接使用手书写实现输入功能,可以有颜色和粗细的变化,也可以设置透明度,以使操作对象能够勾画重点。

外接设备可以具有擦除功能,可以通过擦除笔的擦除范围的大小,选择擦除的范围,也可以有一键清空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接设备还可以具有添加标签的功能,可以从预设的标签库中选择相应的标签粘贴在相应的待编辑文件中,对此不作赘述。

外接设备可以具有文件上传的功能,如果外接设备上有对工作或教学过程中需要保存的图片、文字文件、音频等内容,可以将需要保存的内容进行一键上传,触发保存按钮可以将需要保存的内容,全部保存在于外接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中;若第二设备同样也连接了外接设备,也可以将需要保存的内容保存到第二设备中。

外接设备可以具有历史记录功能,在外接设备上出现过的编辑痕迹,如:文字、公式等或编辑过文件等,被操作对象误擦除了,可以访问历史记录,防止出现错误删除,或操作对象需要回看编辑痕迹,可以使用此功能。

外接设备可以具有保存功能,外接设备可以对需要保存界面保存至与其连接的设备中,如: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图片形式保存,或通过文本格式保存,并且可以根据保存界面的分类不同,生成不同类别的文件夹,例如,根据科目的不同,将作业分类保存。

外接设备可以有文件分享功能,可以对外接设备上的内容或文件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分享。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针对于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能够使第二操作对象实时的观察到第一操作对象修改和编辑的过程,从而提升远程沟通辅导的效率。

下文示例性阐述s230的实施方式。

s230,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编辑文件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s230包括:将修改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修改编辑痕迹。

在待编辑文件包括第二编辑痕迹的情况下,第一操作对象在根据第二编辑痕迹输入修改编辑痕迹的情况下,第一设备需将修改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需在显示页面上展示修改编辑痕迹。

例如:待编辑文件包括辅导老师对学生书写的作业的批改痕迹,学生根据批改痕迹输入修改内容,学生端设备将修改内容实时的传输到教师端设备,教师端设备将学生的修改内容展示在显示页面,以使辅导老师能够实时的看到学生修改的过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执行s230后,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触发的执行指令,其中,执行指令包括保存、删除、上传、查看、分享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执行指令完成对应的操作。

第一设备将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通过获取规则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将第一编辑痕迹展示在显示界面中。在传输完成第一编辑痕迹后,将获取第一操作对象触发的执行指令,例如:保存、返回上一编辑版本、跳转上一份文件、跳转下一份文件、删除、文件上传、查看历史记录、文件分享、文件收藏、文件分类等,根据执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例如:在第一设备上保存文件、删除指定文件,接收外接设备上传的文件,调用历史记录、将需要分享的文件分享到指定的账号中。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上进行显示,能够实现使第二操作对象实时的看到第一操作对象的编辑痕迹,及时的做出批改或修正,从而提高远程协作办公或远程辅导的效率;通过在第一设备上连接外接设备,能够将第一设备上显示页面扩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提升办公或学习效率。

上文描述了应用于第一设备的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下文将描述应用于第二设备的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为学生手机、电脑、pad等;第二设备可为教师手机、电脑、pad等,对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响应于第一设备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其中,信息流用于承载第一编辑痕迹,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内容或者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

第一设备在获取第一编辑痕迹后,将第一编辑痕迹以信息流的方式实时的传输到第二设备中,第二设备实时显示第一编辑痕迹,第二操作对象根据第一编辑痕迹输入第二编辑痕迹,并且在第二设备的批改页面中展示第二编辑痕迹,并且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再由第一设备发送到外接设备中。

例如:在辅导教师进行远程直播辅导的过程中,学生端设备获取学生的解答过程,将解答过程以信息流的方式实时的传输到教师端设备中,教师端设备实时的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辅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解答过程输入批改信息,并且在第二设备的批改页面中展示批改信息,并且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批改信息或者全部显示内容发送至学生端设备,再由学生端设备发送到外接的电子板上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设备可以只将批改页面上的批改信息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即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也可以将批改页面上的批改信息和第一编辑痕迹一起更新到第一设备中(即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

下文将描述应用于外接设备的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应用于外接设备,包括:获取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将第一编辑痕迹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其中,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前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例,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通过无线蓝牙进行连接,外接设备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并且将第一编辑痕迹传输到第一设备中,第一设备可显示第一编辑痕迹,也可以不显示第一编辑痕迹,直接传输到第二设备。

例如:外接的电子板与学生端设备通过蓝牙进行连接,电子板获取学生在题目下面的解答过程,并且将解答过程传输到学生端设备上,学生端设备可以显示解答过程,也可以不显示解答过程,直接传输到教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任何方式的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无线蓝牙进行连接;外接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显示的内容相同,也可以显示传输到第一设备上的部分内容,也可以在第一设备上选择外接设备显示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上文描述了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下文将描述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作为本申请多种场景中的一种,图3、图4和图5展示了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在此场景中外接设备为电子版、第一操作对象为学生、第一设备为学生端设备、第一操作痕迹为学生的解答过程、第二操作对象为辅导老师、第二设备为教师端设备、第二操作痕迹为辅导老师的批改信息。

相关技术中,学生在观看直播、课后观看课程回放时,或多人对课程进行分析讨论时的屏幕过小,无法对教学内容观看清晰或观看效果影响学习心态,且由于屏幕小导致学生观看时很难看到重点;在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的过程中,受到使用的设备的限制,导致教师知识传达不到位,无法全部传达,例如,苹果手机的大部分机型屏幕较小,辅导老师与学生的交互框较小;在辅导过程中,由于受到远程的限制,教师很难实时的看到学生的解答过程(例如:理科题中的物理题),当学生思路停顿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只能通过学生写完的结果去分析当时学生的心理。

因此,相关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手机的屏幕过小时,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方便,导致体验性较差;在学生思路出错时,辅导老师无法第一时间监测,同样也无法进行批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具体实施例如下:

学生在使用电子板进行答题之前首先需将电子板与学生端设备连接,通过扫描外接的电子板设备(一种蓝牙设备,可以理解为一种实时性的手写板),确定所需连接对象,将学生端设备与电子板匹配连接,如图3所示,准备好电子板和学生端设备之后,执行310进行设备的扫描,将学生端设备的蓝牙打开,对电子板(即此场景中的设备)进行扫描,判断320设备在可连接范围内是否成立,若电子板在学生端设备的可连接范围内,执行330进行设备的匹配,判断350配对成功是否成立,若配对成功则执行360进行设备的连接,若配对不成功执行370提醒操作对象配对失败(即提醒学生电子板与学生端设备配对失败);若电子板不在学生端设备的可连接范围内,执行340提示操作对象靠近设备(即提示学生将学生端设备靠近电子板)。

依据图3所示流程将电子板与学生端设备连接成功后,在辅导老师直播上课的过程中,将需要学生进行解答的题目传输到学生端设备中,学生端设备将题目传输到与学生端设备连接的电子板上后,电子板对学生书写的内容进行监听,实时的以广播形式传输到学生端设备,学生端设备在接收到广播信息进行解析,生成对应的书写内容,将书写内容打包成信息流的形式,通过服务器传输到教师端设备,再由教师端设备进行解析,显示学生在电子板上的显示内容,辅导老师可以在教师端设备上查看学生正在书写的过程。

如图4所示步骤,首先电子板执行410电子板监听到被触碰或内容改变,监听学生在电子板上开始落笔至学生抬笔之间的笔画,再执行420通过广播发送到学生端设备,电子板通过蓝牙传输的方式将笔画发送到了学生端设备,学生端设备执行430打包生成信息流,将笔画打包成信息流后执行440通过服务器发送到教师端设备,以实现实时传输学生的解题过程。

学生端设备和电子板依据图4流程将学生的解题过程实时的传输到教师端设备上后,教师端设备将传输的文字、图片等反向解析,展示在显示界面,辅导老师发现学生思路错误时进行批改,将批改信息打包成信息流通过服务器传输给学生端设备,学生端设备获取到批改信息,进行解析转化成数组,通过广播的形式传输到电子板,以显示辅导老师的批改内容。

如图5所示步骤,教师端设备在接收到解题过程后,执行510教师端设备显示解题过程,将学生的解题过程显示在教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辅导老师在教师端设备中输入针对于解答过程的批改信息后,执行520教师端设备获取辅导老师的批改信息,再执行530打包生成信息流,将批改信息打包成信息流后,执行540通过服务器传输到学生端设备,将批改信息传输到学生端设备,学生端设备执行550接收批改信息进行解析,再执行560通过广播传输到电子板,电子板显示辅导老师的批改过程,以使能够实时的接收到辅导老师的批改信息,从而实现辅导老师能够实时的看到学生的解答过程并进行批改。

上文描述了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下文将描述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

如图6所示,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6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10、第二获取单元620和传输单元6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待编辑文件;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定义的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其中,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第一编辑痕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编辑文件包括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编辑痕迹;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获取规则,获取第一操作对象根据第二编辑痕迹输入的修改编辑痕迹;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修改编辑痕迹实时传输到第二设备,以使在第二设备上能够展示修改编辑痕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规则用于定义每次向所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量;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获取规则定义的数据量确定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依据第一编辑痕迹携带的数据量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待编辑文件上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在外接设备上触发的执行指令,其中,所述执行指令包括保存、删除、上传、查看、分享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执行指令完成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700,包括:第一响应单元710、第二响应单元720和发送单元73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第一响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设备传输的信息流,实时显示编辑页面,其中,编辑页面用于展示第一编辑痕迹,其中,信息流用于承载第一编辑痕迹,第一编辑痕迹是第一操作对象在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外接设备上输入的,外接设备的显示界面大于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第二响应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二编辑痕迹,显示批改页面,其中,批改页面用于展示第二编辑痕迹,第二编辑痕迹为对第一编辑痕迹的批改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批改页面上显示的部分内容或者全部内容发送至第一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7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第二设备所能够实现的信息交互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如图8所示,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800,包括:第三获取单元810、第二传输单元8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的装置,应用于外接设备,包括:第三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操作对象输入的第一编辑痕迹;第一传输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编辑痕迹传输到第一设备中,其中,外接设备与第一设备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8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外接设备能够实现的信息交互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和总线930,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所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其中,总线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直接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等。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还可包括比图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9所示不同的配置。图9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