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33223发布日期:2021-08-10 16:3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任务需求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本产品工作平台是一个以众包模式提供各项工作管理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发包方将工作任务需求发布到工作平台,平台将任务分解并根据各项子任务的技能要求,从平台人才库中寻找匹配的接包方,将子任务分配给合适的接包方;接包方接到分派的子任务后开始工作,子任务完成后将工作结果提交至平台;发包方接发包方接收任务交付结果并审查。发包方在发布任务时,将任务费用托管在平台,待任务交付并验收后,再通过平台与接包方进行结算;

任务需求就是此任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是一种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性的工具,该技术将完全替代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现有技术中,工作任务需求涉及各个方面,内容较为复杂并且内容较多,工作平台任务分配时没有对任务需求进行统计整理,容易导致超出一些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导致完成效果差,同时不方便后期对于任务的访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首先发包方将工作任务需求发布到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对工作任务需求进行同步存储备份;

step2:而后工作平台将任务需求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统计和归纳;

step3:工作平台通过对任务需求的统计和归纳构建用于描述任务需求的标签库;

step4:工作平台通过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进行匹配筛选,选择合适的工程师进行执行;

step5:用户在发布任务时,可以选择标签库中的已有标签来标记所发布的任务;

step6:同时也可以创建新的标签来描述当前任务的新的需求内容,工作平台对新的需求内容进行保存;

step7:通过统计每个任务所标注的标签,提取标签之间的关联度属性,用于标签的聚类;

step8:基于标签聚类属性,在用户选择标签时推荐关联性较强的标签,提高需求说明的准确度。

优选地,所述step1中发包方是指以企业所有权代表的身份参与承包经营活动的一方,在承包经营活动中,发包方是发包行为的主体,发包方能够左右企业承包的基本经营目标,进而能够左右承包经营者,最终对承包经营的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优选地,所述step1中工作平台是一个以众包模式提供各项工作管理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所述互联网平台具有整合不同系统的能力,所述互联网平台还提供了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模式和个性化模式,能够把数据仓库的分析结果按照合适的对象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组织。

优选地,所述step1中工作平台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节点矩阵模块、距离模块、节能性能模块、非法攻击模块、初始化模块、动态数量计算模块、重排模块、数量重置模块,所述存储模块通过多种存储模块为各种不同操作系统的云服务器提供文件共享和数据备份。

优选地,所述step2工作平台内部设置有整理模块,所述整理模块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和预防法,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对所述数据发票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同时用图表形式将数据展示出来,以便简化数据,使之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优选地,所述step4中设置有标签匹配模块,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将任务需求进行标签配置,然后将任务标签匹配工程师自定义标签,判断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是否相同,得到判断结果相同,将任务需求分配给合设的工程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通过工作平台将任务需求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统计和归纳,并构建用于描述任务需求的标签库,便于后期标签匹配模块将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进行匹配筛选,选择合适的工程师进行执行,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

本发明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基于标签对任务进行分类和检索,提高任务的访问效率,便于后期用户的查询使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首先发包方将工作任务需求发布到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对工作任务需求进行同步存储备份;

step2:而后工作平台将任务需求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统计和归纳;

step3:工作平台通过对任务需求的统计和归纳构建用于描述任务需求的标签库;

step4:工作平台通过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进行匹配筛选,选择合适的工程师进行执行;

step5:用户在发布任务时,可以选择标签库中的已有标签来标记所发布的任务;

step6:同时也可以创建新的标签来描述当前任务的新的需求内容,工作平台对新的需求内容进行保存;

step7:通过统计每个任务所标注的标签,提取标签之间的关联度属性,用于标签的聚类;

step8:基于标签聚类属性,在用户选择标签时推荐关联性较强的标签,提高需求说明的准确度。

所述step1中发包方是指以企业所有权代表的身份参与承包经营活动的一方,在承包经营活动中,发包方是发包行为的主体,发包方能够左右企业承包的基本经营目标,进而能够左右承包经营者,最终对承包经营的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所述step1中工作平台是一个以众包模式提供各项工作管理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所述互联网平台具有整合不同系统的能力,所述互联网平台还提供了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模式和个性化模式,能够把数据仓库的分析结果按照合适的对象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组织。

所述step1中工作平台内部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节点矩阵模块、距离模块、节能性能模块、非法攻击模块、初始化模块、动态数量计算模块、重排模块、数量重置模块,所述存储模块通过多种存储模块为各种不同操作系统的云服务器提供文件共享和数据备份。

所述step2工作平台内部设置有整理模块,所述整理模块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和预防法,所述数据整理模块对所述数据发票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同时用图表形式将数据展示出来,以便简化数据,使之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所述step4中设置有标签匹配模块,所述标签匹配模块将任务需求进行标签配置,然后将任务标签匹配工程师自定义标签,判断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是否相同,得到判断结果相同,将任务需求分配给合设的工程师。

本发明一种基于标签的任务需求描述方法通过工作平台将任务需求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统计和归纳,并构建用于描述任务需求的标签库,便于后期标签匹配模块将任务需求标签与工程师自定义标签进行匹配筛选,选择合适的工程师进行执行,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本发明基于标签对任务进行分类和检索,提高任务的访问效率,便于后期用户的查询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