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库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94925发布日期:2021-09-10 22:0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配电网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库。


背景技术:

2.电力系统中,采用基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储存的自动化监控分析系统,已经成为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而自动化监控分析系统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因此必须以数据库作为支撑。但是,现有的用于数据储存的数据库都是被动式存储,即只能机械的把分析装置的分析结果或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
3.随着智能配电网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配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越来越深入,需要储存到数据库中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比如用户用电数据、调度运行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设备检测数据以及故障抢修数据,因此巨大的数据量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数据查找和数据处理的反应时间。
4.进一步的,当更换配电网设备,尤其是更换不同类型或升级型号的配电设备时,必然需要修改数据库内相关配电节点的配电设备信息,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修改和自动替换两种方式来进行修改。人工修改方式,即完全由人工在操作端逐一进行手动修改,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量惊人,因此采用人工修改方式的工作量巨大,同时还容易出现修改疏漏或修改错误;自动替换方式,则会对数据库对应的配电网内相关节点的同类型配电设备进行统一替换修改,而实际上配电设备的更换往往是逐步进行或分区域进行的,有时也只需对部分配电设备进行更换,此时自动替换方式就会造成未更换配电设备的节点信息错误地替换成新设备信息,进而造成监控分析系统对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错误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库,以便及时获得最新且准确的配电设备信息。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具体包括:
7.获取配电设备的更新指令,所述更新指令包括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利用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对现有配电设备进行更新的命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利用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覆盖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的命令。
8.若更新指令为第一指令,则将从数据库或外网获取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作为基准信息,并将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自动存储至数据库;若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不一致,则标记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的不一致信息,将所述不一致信息推送至第一权限端,并根据第一权限端的反馈指令,将不一致信息中
的基准信息保留或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保留。
9.若更新指令为第二指令,则从数据库中获取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并根据第二指令中的配电设备地址信息和/或配电设备位置信息,将所述配电设备地址信息和/或配电设备位置信息下的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替换成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
10.获取现有配电设备的第一分析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分析指令中的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从数据库中获取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常规运行状态信息节选出预设区段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和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并逐一对照核查所述预设区段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是否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若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已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则忽略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若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未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则向第一权限端推送提示信息并接收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为更新或不更新,若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为更新命令,则将所述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替换为所述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若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为不更新命令,则忽略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
11.获取现有配电设备的第二分析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分析指令中的作业指南分析命令,从数据库中获取已储存作业指南,并根据获取的目标任务书,从所述已储存作业指南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任务书唯一匹配的作业指南,若满足唯一匹配的要求,则忽略作业指南分析命令,若不满足唯一匹配的要求,则对已储存作业指南进行修改及更新。
12.进一步的,所述作业指南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13.步骤s21:获取与已储存作业指南相匹配的任务书及第一关键词组,所述第一关键词组为所述与已储存作业指南相匹配的任务书的关键词组。
14.步骤s22:获取目标任务书及第二关键词组,所述第二关键词组为所述目标任务书的关键词组。
15.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已储存作业指南中获取重合度最高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第一作业指南。
16.步骤s24:推送所述第一作业指南及第一选项至第二权限端,所述第一选项包括适用命令和不适用命令。
17.步骤s25: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一选项为适用命令,则停止作业指南分析;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一选项为不适用命令,则重新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已储存作业指南中获取重合度次高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第二作业指南。
18.步骤s26:推送所述第二作业指南及第二选项至第二权限端,所述第二选项包括适用命令和不适用命令。
19.步骤s27: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二选项为适用命令,则停止作业指南分析;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二选项为不适用命令,则再次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所述已储存作业指南中获取预设数量的作业指南,所述预设数量的作业指南为按照重合度的高低依次排列的列表式作业指南。
20.步骤s28:将所述列表式作业指南推送至第一权限端,由第一权限端确定所述列表式作业指南中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基底作业指南,以及由第一权限端根据所述目标任务书
对所述基底作业指南进行修改,形成第三作业指南。
21.步骤s29:接收第一权限端反馈的第三作业指南,以及用所述第三作业指南覆盖所述基底作业指南,同时生成与所述第三作业指南相对应的关键词组。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权限端为具有反馈、核查和修改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反馈、核查和修改作业指南权限的操作端;所述第二权限端为具有反馈和核查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反馈和核查作业指南权限的操作端。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析指令还包括自主更新判别命令,所述自主更新判别命令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步骤:
24.步骤s41:获取更新次数k、确认更新的次数ko和否认更新的次数k1。
25.步骤s42:计算更新比值n,所述更新比值n为确认更新的次数ko与更新次数k的比值。
26.步骤s43:当更新次数k大于或等于10且更新比值n小于0.4,或者更新次数大于或等于10且否认更新的次数k1连续出现5次以上时,提供选择提示,所述选择提示包括停止自主更新判别命令和录入附加判断项。
27.进一步的,所述录入附加判断项的方法为:
28.步骤s51:列出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同时列出针对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修改判断模型的全部判别式,形成对比列表。
29.步骤s52:将所述对比列表推送至第一权限端,并接收第一权限端反馈的修改后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判别式。
30.步骤s53:采用所述修改后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判别式,覆盖所有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修改判断模型。
31.进一步的,所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外形图、设备地址信息和设备位置信息。
32.进一步的,所述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为以设备地址信息为区别信息,周期性覆盖记录在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设备运行参数信息,当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更新时,将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打包转存,并重新开始周期性覆盖记录在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现设备运行参数信息。
3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主学习方法的数据库,所述自主学习方法的数据库用于进行数据存储、数据覆盖和数据更新。
34.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库,可以在进行新旧设备更换时,对被更换的设备进行批量化和自动化的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变更,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大幅度缩短了操作时间,且有利于用户及时获得最新且准确的配电设备信息;还可以实现对作业指南数据库的自动更新和推送准确度的自动学习,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越来越精准且有效的作业指南推送。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
36.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具体包括:
37.获取配电设备的更新指令,所述更新指令包括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利用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对现有配电设备进行更新的命令;所述第二指令包括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利用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覆盖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的命令。所述现有配电设备表示当前状态下的配电设备,可以是原有的配电设备,也可以是执行更新命令后的配电设备。
38.进一步的,所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外形图、设备地址信息和设备位置信息。
39.若更新指令为第一指令,则将从数据库或外网获取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作为基准信息,并将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进行比较,若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自动存储至数据库;若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不一致,则标记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所述基准信息的不一致信息,将所述不一致信息推送至第一权限端,并根据第一权限端的反馈指令,将不一致信息中的基准信息保留或第一指令中的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保留。
40.具体的,在进行新型号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录入时,系统将进行校准分析。比如,先人工将新型号配电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外形图等基本信息录入系统;然后系统通过外网检索工具,如在检索引擎上以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为主要识别词,以设备外形图为对照图,进行搜索,以同一网站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外形图重合度最高的作为校准基准信息,然后对照人工录入的信息和校准基准信息,将其中不符合的部分标识出来,并由第一权限端对不符合的部分进行确认。如果该新型号配电设备的基本信息能在数据库中搜索到,则直接以数据库中储存的基本信息作为校准基准信息。进行校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工录入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时,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信息录入错误的问题。
4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权限端为具有反馈、核查和修改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反馈、核查和修改作业指南权限的操作端。具体的,操作端可以是pc端,也可以是移动操作端;第一权限端的操作人员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这些技术专家可以操作pc端,也可以根据任务书出现场执行具体的技术工作。
42.若更新指令为第二指令,则从数据库中获取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与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并根据第二指令中的配电设备地址信息和/或配电设备位置信息,将所述配电设备地址信息和/或配电设备位置信息下的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替换成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
43.具体的,在逐步进行或分区域进行新旧配电设备更换,或者只对部分配电设备进行更换时,系统将进行自动覆盖分析。首先系统从数据库中选择需要覆盖的新旧配电设备基本信息;然后由第一权限端根据任务书中的配电设备地址信息和/或配电设备位置信息,选择需要覆盖的旧配电设备基本信息的覆盖目标区域范围,最后根据旧配电设备的设备地址信息和/或设备位置信息,选定覆盖目标区域范围内的旧配电设备,并将选定的旧配电设备的其中的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或设备外形图对应更新为新配电设备
的设备名称、设备厂商、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或设备外形图。
44.例如,系统接收到的电子任务书是将旧的变压器a更换为新的变压器b,则第一权限端将根据电子任务书要求输入地址信息(id地址编号:123456)和/或位置信息(某省某市某区某街道某编号设备),系统就将该地址信息或位置信息下的变压器a的基本信息替换成变压器b的基本信息。也可以根据第一权限端选择的id编号段如202101至202110,或者地址区域如某省某市某区某街道的全部变压器a,自动进行选定范围中配电设备基本信息的替换。
45.获取现有配电设备的第一分析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分析指令中的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从数据库中获取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常规运行状态信息节选出预设区段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和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并逐一对照核查所述预设区段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是否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若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已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则忽略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若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未更新为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则向第一权限端推送提示信息并接收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为更新或不更新,若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为更新命令,则将所述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替换为所述现有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若第一权限端的反馈信息为不更新命令,则忽略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命令。
46.进一步的,所述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为以设备地址信息为区别信息,周期性覆盖记录在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设备运行参数信息,当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更新时,将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原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打包转存,并重新开始周期性覆盖记录在所述设备地址信息下的现设备运行参数信息。
47.具体的,所述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控主要分为常规运行状态信息记录、对照段运行状态信息记录和自主学习覆盖分析三个步骤。所述常规运行状态信息记录包括:例如,日常以7日为周期,当变压器a有新的信息输入时,自动删除7日前的信息,即只保留变压器a每7日的运行参数信息。当出现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数据库对该地址的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进行更新时,比如该设备地址信息对应的变压器a名称修改为变压器b,则将变压器a的全部7日运行参数信息打包转存,并重新开始以7日为周期地记录变压器b的运行参数信息。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以7日为一个周期,只要满足正常运行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合适的时间长度作为一个周期。
48.所述对照段运行状态信息记录包括:待变压器b运行满足预设区段,此处假设为5日,则从变压器b的运行参数信息中选择5日的运行参数信息b,从打包转存的变压器a的运行参数信息中选择相应的5日的运行参数信息a,将运行参数信息b与运行参数信息a列表对比,形成对照段运行状态信息。所述预设区段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选定的任意时间段,没有特别的设定标准。
49.所述自主学习覆盖分析包括:对符合对照段运行状态信息特征的配电设备,获取其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并判断该配电设备基本信息是否由变压器a的基本信息更新为变压器b的基本信息。若已更新为变压器b的基本信息,则忽略自主学习覆盖分析;若未更新为变压器b的基本信息,系统则向第一权限端自主发送更新选择提示(例如:某省某市某区某街道某编号设备,当前设备记录信息为变压器a,运行参数信息符合变压器b,是否更换该设备信息),第一权限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新或者不更新的选择,并将选择结果反馈给系统,
最后系统根据反馈的指令对配电设备基本信息进行更新或不更新。
50.进一步的,对某一特定型号的设备进行自主学习覆盖分析时,所述第一分析指令还包括自主更新判别命令,所述自主更新判别命令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步骤:
51.步骤s11:获取更新次数k、确认更新的次数ko和否认更新的次数k1。
52.步骤s12:计算更新比值n,所述更新比值n为确认更新的次数ko与更新次数k的比值,即n=ko/k。
53.步骤s13:当更新次数k大于或等于10且更新比值n小于0.4,或者更新次数大于或等于10且否认更新的次数k1连续出现5次以上时,提供选择提示,所述选择提示包括停止自主更新判别命令和录入附加判断项。
54.更进一步的,所述录入附加判断项的方法为:
55.步骤s21:列出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同时列出针对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修改判断模型的全部判别式,形成对比列表。
56.步骤s22:将所述对比列表推送至第一权限端,并接收第一权限端反馈的修改后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判别式。
57.步骤s23:采用所述修改后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判别式,覆盖所有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修改判断模型。
58.具体的,首先,列出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并列出针对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修改判断模型的全部判别式,形成对比列表。例如:变压器a对变压器b的修改判断模型包括:

输入电压信息由120kv变化为120.001kv,有效数字位数由3位变为6位;

输入电压信息由380v变化为380.102v,有效数字位数由3位变为6位;

信息输出间隔由10秒变化为3秒,获取信息的间隔频率变化;

新获取设备运行温度信息。
59.然后,根据对比列表,第一权限端对其中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判别式进行修改。若第一权限端根据判断得出,系统中对应的判断模型缺少变压器b的温度参数信息,于是新增判别式:变压器a温度参数:无,变压器b温度参数:有,且运行正常下的温度范围为:x1

x2。若用户根据判断得出,系统中对应的的判断模型对于输出电压信息判断有误,于是修改判别式:输入电压信息由380v变化为380.10200v,有效数字位数由3位变化为8位。
60.最后,系统记录修改的判别式或常规运行状态信息,并覆盖所有该类型原配电设备和现有配电设备的常规运行状态信息或修改判断模型。
61.获取现有配电设备的第二分析指令,根据所述第二分析指令中的作业指南分析命令,从数据库中获取已储存作业指南,并根据获取的目标任务书,从所述已储存作业指南中查找与所述目标任务书唯一匹配的作业指南,若满足唯一匹配的要求,则忽略作业指南分析命令,若不满足唯一匹配的要求,则对已储存作业指南进行修改及更新。
62.进一步的,所述作业指南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63.步骤s31:获取与已储存作业指南相匹配的任务书及第一关键词组,所述第一关键词组为所述与已储存作业指南相匹配的任务书的关键词组。
64.步骤s32:获取目标任务书及第二关键词组,所述第二关键词组为所述目标任务书的关键词组。
65.步骤s33: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已储存作业指
南中获取重合度最高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第一作业指南。
66.步骤s34:推送所述第一作业指南及第一选项至第二权限端,所述第一选项包括适用命令和不适用命令。
67.步骤s35: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一选项为适用命令,则停止作业指南分析;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一选项为不适用命令,则重新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已储存作业指南中获取重合度次高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第二作业指南。
68.步骤s36:推送所述第二作业指南及第二选项至第二权限端,所述第二选项包括适用命令和不适用命令。
69.步骤s37: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二选项为适用命令,则停止作业指南分析;若第二权限端反馈的所述第二选项为不适用命令,则再次根据所述第二关键词组和所述第一关键词组的重合度,从所述已储存作业指南中获取预设数量的作业指南,所述预设数量的作业指南为按照重合度的高低依次排列的列表式作业指南。
70.步骤s38:将所述列表式作业指南推送至第一权限端,由第一权限端确定所述列表式作业指南中的一个作业指南作为基底作业指南,以及由第一权限端根据所述目标任务书对所述基底作业指南进行修改,形成第三作业指南。
71.步骤s39:接收第一权限端反馈的第三作业指南,以及用所述第三作业指南覆盖所述基底作业指南,同时生成与所述第三作业指南相对应的关键词组。
7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权限端为具有反馈和核查配电设备基本信息,以及反馈和核查作业指南权限的操作端。第二权限端的操作人员大部分是根据任务书出现场的技术工作人员。
73.具体的,例如:某作业指南a包括关键词:变电器、复杂环境、带电查看,系统接收到的目标任务书包括关键词:变电器、特殊街道环境、带电查看,则第一次搜索中,系统判定作业指南a与目标任务书匹配度最高,则系统将作业指南a推送至第二权限端,并同步推送是否适用选项。
74.第二权限端查看该作业指南后,认为作业指南a适用目标任务书,则作业指南分析终止;若认为不适用,则重新检索与目标任务书具有次高关键词组重合度的作业指南。如作业指南b包括关键词:变电器、街道环境、带电查看,则重新推送作业指南b给第二权限端,并同步推送是否适用选项。
75.当重新检索没有检索到符合要求的作业指南或第二次适用选项仍然为不适用时,则向第一权限端发送与目标任务书关键词组重合度由高至低的设定数量的作业指南,并开放修改权限,由第一权限端根据工作经验和具体情况选定一个适宜的作业指南进行修改,得到新作业指南,并将新作业指南反馈给系统;系统将新作业指南作为目标任务书对应的作业指南,并相应生成目标任务书的新关键词组,且与新作业指南绑定。例如:由第一权限端修改作业指南a的内容,并增加关键词:特殊街道环境,并录入特殊街道环境的相关信息,及相关作业指导信息。
76.当目标任务书的新关键词组与原本检索到的作业指南的任务书关键词组相一致时,将两次任务书和相应的作业指南发送至第一权限端,由第一权限端添加新的判别项目。之后,每当根据默认检索判别式搜索到复数的完全满足检索判别式的不同作业指南时,就
依次对新增的判别项目进行再次判别,直至检索一个任务书只能得到唯一对应的作业指南。如果系统和第一权限端均不能提供新的判别项目时,就将新的作业指南覆盖替换原有作业指南。
77.例如:接收到的任务书包括关键词:变电器、特殊街道环境、带电查看、高压,对应的作业指南包括:作业指南a(关键词组:变电器、特殊街道环境、带电查看)和作业指南b(关键词组:变电器、特殊街道环境、带电查看)。那么,作业指南a和作业指南b均会成为推送的作业指南。此时则由第一权限端添加新的判别项目:作业设备运行电压,添加新的判别项目后发现作业指南a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第一权限端就将作业指南a的关键词修正为:变电器、特殊街道环境、带电查看、高压。并将修正关键词后的作业指南a覆盖原有作业指南a。
7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由第一权限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并不是限定只能对操作指南的内容或者关键词组进行修改,也可以是对任务书的关键词组及其提取的判别式进行修改,也可以是对作业指南的关键词组提取的判别式进行修改,还可以是对任务书的内容进行修改,只要是符合实际需要且不违背相关执行标准的修改均是允许的。
79.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主学习方法的数据库,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数据存储、数据覆盖和数据更新。对于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自主学习方法的数据库中未公开的细节,请参见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
8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库自主学习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库,可以在进行新旧设备更换时,对被更换的设备进行批量化和自动化的配电设备基本信息变更,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大幅度缩短了操作时间,且有利于用户及时获得最新且准确的配电设备信息;还可以实现对作业指南数据库的自动更新和推送准确度的自动学习,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越来越精准且有效的作业指南推送。
8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