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70931发布日期:2021-09-17 22:4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地周围的建筑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3.传统上是由物业部门来对绿色建筑进行管理,但是物业部门的运营信息通常只在部门内部流动,因此,建筑用户难以调取建筑的项目信息进行查验。另外,建筑用户的反馈途径不明确,导致建筑用户无法与物业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物业部门也无法及时获得用户反馈的信息,这不利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导致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生态云平台,以实现建筑与物业、建筑与建筑用户、物业与建筑用户的互动沟通,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包括管理后台、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所述管理后台用于接收所述建筑监测系统、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物业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以供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使用。
6.可选地,所述建筑监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和本地存储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各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存储模块;所述本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将各所述监测数据分别保存至对应的绿色建筑的本地服务器,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7.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探头、射频模块、数据缓存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探头用于读取各所述绿色建筑的监测数据;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以射频形式传递并储存至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射频模块发送的监测数据;所述wifi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监测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本地服务器进行保存,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8.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健康空间模块、健康资讯模块和个人中心模块,所述健康空间模块用于展示各绿色建筑的建筑信息,所述建筑信息包括项目信息、监测数据、健康因子排名信息和建筑评价信息;所述健康资讯模块用于展示各所述绿色建筑对应的气象信息、报刊书籍和健康热点;所述个人中心模块用于记录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所述个人信息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所述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收藏信息、调查问卷信息和意见反馈信息,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包括投诉信息、咨询信息和建筑评价信息。
9.可选地,所述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建筑数据管理模块、调查问卷管理模块和工单管
理模块,所述建筑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监测数据进行管理;所述调查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发布调查问卷,接收所述调查问卷对应的问卷反馈信息,并对所述问卷反馈信息进行管理;所述工单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后台下发的意见反馈信息,生成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物业人员处理所述工单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10.可选地,所述管理后台包括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绿色建筑管理模块和平台资讯发布模块,所述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的用户账号信息;所述绿色建筑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各绿色建筑的数据;所述平台资讯发布模块用于发布与建筑领域相关的活动资讯,以供其他业务模块使用。
1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建筑生态云平台,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包括:
12.通过所述建筑监测系统对录入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绿色建筑进行环境监测,得到各所述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13.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指令,从所述管理后台获取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目标监测数据反馈给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移动终端;
14.通过所述物业管理系统接收所述管理后台下发的监测数据,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统计分析后的监测数据;
15.通过所述管理后台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进行管理。
16.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7.获取所述用户指令中的意见反馈信息,并将所述意见反馈信息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18.将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物业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物业管理系统生成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物业人员对所述工单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移动终端。
1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存证管理方法的步骤。
2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
21.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22.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的步骤。
2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存储介质;
24.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的步骤。
25.本发明的建筑生态云平台包括管理后台、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物业管理系统,且管理后台分别与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且管理后台用于接收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建筑生态云平台,以供建筑生态云平台使用。通过该建筑生态云平台可以实现建筑与物业、建筑与建筑用户、物业与建筑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可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有利于绿
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中的平台框架图;
27.图2为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装置结构示意图。
29.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具体地,在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的平台框架图。
32.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生态云平台包括管理后台、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且管理后台分别与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管理后台用于接收所述建筑监测系统、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物业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以供建筑生态云平台使用;所述建筑监测系统用于对录入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绿色建筑进行环境监测,得到各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管理后台;移动终端是移动终端持有者和建筑生态云平台的沟通窗口,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数据,将用户数据上传至管理后台或输出管理后台下发的数据;物业管理系统用于接收管理后台下发的数据,并将对应的数据处理结果上传至管理后台,以供管理后台将数据处理结果反馈给对应的移动终端。
33.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绿色建筑的建筑生态云平台可以实现建筑与物业、建筑与建筑用户、物业与建筑用户的互动沟通,其中,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即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建筑物。
34.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管理后台是所有功能模块的枢纽,用于接收建筑监测系统上传的监测数据、移动终端持有者输入的意见反馈信息、物业管理系统处理的物业数据等,其中,监测数据可包括建筑耗能、耗水、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等与绿色健康性能相关的数据,意见反馈信息可包括用户针对某绿色建筑的咨询信息、投诉信息等,也可以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用户针对调查问卷提交的问卷反馈信息等,物业数据可包括物业发布的调查问卷、接收到的意见反馈信息等。同时,管理后台还会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到建筑生态云平台,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和api数据接口与其他系统,如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物业管理系统等系统保持数据传送。
35.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监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和本地存储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各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存储模块;所述本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将各所述监测数据分别保存至对应的绿色建筑的本地服务器,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36.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监测系统是一套集健康环境数据监测、建筑绿色运营数据监测、数据打包上传功能的硬件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和本地存储模块。在对录入该建筑生
态云平台的绿色建筑,如某大厦、某办公空间等进行环境监测时,可根据各个绿色建筑的环境监测需求,分别在各个绿色建筑的周围环境安装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水表、电表、气表等仪器,再通过数据获取模块读取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仪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从而得到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然后由数据获取模块将读取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本地存储模块;然后通过本地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各个绿色建筑的监测数据分别保存到对应绿色建筑的本地服务器,如将绿色建筑a对应的监测数据保存至a对应的本地服务器中,将绿色建筑b对应的监测数据保存至b对应的本地服务器中,以此类推,以供其他业务模块使用,例如,将绿色建筑c对应的监测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以供用户查看,或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将监测数据发送给c对应的物业人员,以供该物业人员查看c对应的监测数据。
37.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探头、射频模块、数据缓存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探头用于读取各所述绿色建筑的监测数据;所述射频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以射频形式传递并储存至所述数据缓存模块;所述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射频模块发送的监测数据;所述wifi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监测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本地服务器进行保存,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38.在本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的硬件组成部分主要有探头、射频模块(rf433无线收发模组)、数据缓存模块、wifi模块、以及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载体或外壳。其中,探头可包括空气污染物探头、空气流速探头、热湿探头等,由于这些探头对应的工作环境相似,因此,可将这些探头集中于一个核心设备中,并将探头读取到的各种数据在数据缓存模块进行临时储存;而对于水质探头、光环境探头、声压等级等探头,由于工作环境差异很大,因此需要将这些探头多点分散布置在适宜的位置;虽然水表、电表、气表等监测仪器的分布不同,使得安装位置无法统一,但这些探头对应的安装位置又普遍会集中于建筑环境中的某几个区域,因此可在这几个区域中设置具有数据中继功能的核心,并在各个监测仪器中置入射频模块,例如,可在监测仪器的每个探头中配置射频模块,然后通过射频模块,将探头获取到的测量数据以射频形式传递并储存在数据缓存模块中,再通过wifi模块将数据缓存模块中保存的监测数据,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发送至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的本地服务器中进行存储;还可以通过本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实时传递至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管理后台中永久保存,以便用户实时查看,或者通过管理后台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以将智能分析后的监测数据提供给其他业务模块使用。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多次存储和保存,可进一步提高数据保存的安全性。
3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健康空间模块、健康资讯模块和个人中心模块,所述健康空间模块用于展示各绿色建筑的建筑信息,所述建筑信息包括项目信息、监测数据、健康因子排名信息和建筑评价信息;所述健康资讯模块用于展示各所述绿色建筑对应的气象信息、报刊书籍和健康热点;所述个人中心模块用于记录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所述个人信息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所述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收藏信息、调查问卷信息和意见反馈信息,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包括投诉信息、咨询信息和建筑评价信息。
40.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应用程序app,用户可通过移动app来访问建筑生态云平台,例如,用户可通过app实时查看建筑生态云平台上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环境的监测数据,也可以使用app通过网络与其他各个系统保持互动等,其中,移动终端的用户包括建筑用户、开发商、产品商等。app上可包括但又不仅限于健康空间模块、健康资讯模块和个
人中心模块,其中,健康空间模块上集中了建筑生态云平台上的所有绿色建筑,通过app上的健康空间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建筑的地域信息、价位区间、面积大小等筛选条件进行搜索,以查看相关的绿色建筑,也可以查看每个绿色建筑的项目信息、健康性能展示信息、健康因子排名、综合评价等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对相关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再通过健康空间模块将用户输入的建筑评价信息上传至建筑生态云平台进行保存;健康资讯模块通过管理后台对接网络来发布各绿色建筑对应的实时气象、报刊书籍、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健康热点等信息,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浏览健康资讯模块发布的信息,扩展大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及感知力;个人中心模块主要是记录与当前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个人中心模块查看自己收藏的绿色建筑,也可以查看收藏的报刊书籍信息、健康热点等,也可以参与物业管理系统发布的调查问卷,也可以通过个人中心模块对当前建筑的物业提出反馈意见、投诉、咨询等,还可以查看物业人员对意见反馈信息的处理结果等,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建筑需求及时与物业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1.进一步地,所述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建筑数据管理模块、调查问卷管理模块和工单管理模块,所述建筑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监测数据进行管理;所述调查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发布调查问卷,接收所述调查问卷对应的问卷反馈信息,并对所述问卷反馈信息进行管理;所述工单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后台下发的意见反馈信息,生成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物业人员处理所述工单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42.在本实施例中,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建筑数据管理模块、调查问卷管理模块和工单管理模块,是建筑运营商对应的物业人员使用的系统,用于管理建筑环境的监测数据、用户的问卷反馈信息、投诉信息、咨询信息等,是物业人员与建筑生态云平台、物业人员与建筑用户进行交流沟通的窗口,且物业人员拥有自己管理的绿色建筑。
43.其中,建筑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绿色建筑环境的监测数据,如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通过管理后台上传至建筑生态云平台,当接收到物业系统发送的指令信息后,建筑生态云平台将指令信息对应的相关数据信息传送至物业管理系统,以供物业管理系统中的物业人员查看自己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详细的建筑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结果等;调查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发布调查问卷,接收调查问卷对应的问卷反馈信息,并对问卷反馈信息进行管理,例如,物业人员可以通过定时或不定时的方式,向访问自己建筑的用户发布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如针对当前建筑的运营情况、环境情况、居住体验等发布调查问卷,也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的区域信息或者是否到访该建筑进行定向发布,用户可通过app接收并填写对应的调查问卷,在用户提交调查问卷对应的问卷反馈信息后,物业人员可以在调查问卷管理模块查看各个用户提交的问卷反馈信息,同时,调查问卷管理模块还支持对调查问卷的每个客观题目的反馈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再将分析后的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通过视图、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工单管理模块用于接收管理后台下发的意见反馈信息,并生成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物业人员处理该工单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该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可以理解的,用户可以通过app提交对某一个绿色建筑的投诉信息、咨询信息等,工单管理模块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生成对应的工单信息,使得物业人员通过工单管理模块查看并处理用户的投诉信息、咨询信息等,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管理后
台,再通过管理后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工单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可通过app查看对应的处理结果。
44.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后台包括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绿色建筑管理模块和平台资讯发布模块,所述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的用户账号信息;所述绿色建筑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中各绿色建筑的数据;所述平台资讯发布模块用于发布与建筑领域相关的活动资讯,以供其他业务模块使用。
45.在本实施例中,管理后台主要包括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绿色建筑管理模块、平台资讯发布模块这三个模块,其中,平台账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建筑生态云平台的所有账号,且不同的使用角色有不同的账号权限,例如,建筑生态云平台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可拥有对应的超级管理员账号,以通过该超级管理员账号登录并访问生态云平台的管理后台;对于使用移动终端app的建筑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环境的监测数据,也可以查看健康资讯版块,也可以通过app与物业人员进行互动沟通等;对于绿色建筑的运营者,物业人员可以访问物业管理系统,以查看自己管理的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或者查看到更为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可视化展示信息等,还可以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发布调查问卷、处理工单信息等;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者,开发商虽然也可以通过访问物业管理系统来查看本建筑的环境监测数据,但是开发商不具有与建筑用户沟通互动的权限。
46.本实施例的建筑生态云平台包括管理后台、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物业管理系统,且管理后台分别与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通过该建筑生态云平台了可以实现建筑与物业、建筑与建筑用户、物业与建筑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8.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可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生态云平台。
49.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步骤s10,通过所述建筑监测系统对录入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绿色建筑进行环境监测,得到各所述绿色建筑对应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51.在本实施例中,监测数据可包括建筑耗能、耗水、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等与绿色健康性能相关的数据,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管理后台,可通过管理后台将监测数据下发至有监测数据查看、统计、分析等需求的移动终端、物业管理系统等业务模块。
52.步骤s20,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指令,从所述管理后台获取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目标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目标监测数据反馈给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移动终端;
53.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指令中可包括移动终端持有者想要查看的绿色建筑标识、名称等,在响应用户指令时,可从管理后台获取对应绿色建筑的目标监测数据,再将获取到的监测数据返回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供用户查看该绿色建筑的目标监测数据。
54.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55.步骤a1,获取所述用户指令中的意见反馈信息,并将所述意见反馈信息上传至所述管理后台;
56.步骤a2,将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物业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物业管理系统生成所述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物业人员对所述工单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
理结果反馈给所述用户指令对应的移动终端。
57.在本实施例中,意见反馈信息可包括针对某绿色建筑的投诉信息、咨询信息等,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意见反馈信息上传至管理后台,然后通过管理后台将意见反馈信息发送给物业管理系统,通过物业管理系统生成意见反馈信息对应的工单信息,以供对应的物业人员对工单信息进行处理,再将对应的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指令对应的移动终端。
58.此外,物业人员可以在物业管理系统发布调查问卷,针对当前建筑的运营,可以向访问自己建筑的用户发布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也可以根据app用户所在的区域、是否到访该建筑等信息进行定向发布。app用户在移动终端可以接收对应的调查问卷,在app用户提交调查问卷后,物业人员可以在问卷管理模块查看各个用户提交的问卷信息,同时通过系统对调查问卷中的每个客观题目的反馈结果进行智能化分析,通过视图、表格等形式展示出调查结果。
59.步骤s30,通过所述物业管理系统接收所述管理后台下发的监测数据,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统计分析后的监测数据;
60.在本实施例中,管理后台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传送至物业管理系统,物业人员在物业管理系统中可以查看自己建筑的监测数据,也可以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得物业人员可以查看到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可视化展示结果。通过app显示经过分析处理后的建筑运行报告,使建筑的绿色健康性能可被大众感知,从而提高绿色健康建筑在大众之中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大众对于建筑绿色健康性能的关注与追求,可在打开绿色健康建筑市场的同时,也迫使建筑项目在用户的监督中保持高素质发展。
61.步骤s40,通过所述管理后台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所述建筑生态云平台进行管理。
62.在本实施例中,管理后台是建筑生态云平台中所有功能模块的连接枢纽,用于接收各个绿色建筑对应环境的监测数据、移动终端app建筑用户的使用数据、物业管理系统处理的数据等。同时管理后台将所有数据保存在云端,即保存至建筑生态云平台,再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和api数据接口与各个系统保持数据传送。通过将所有原始数据集中在云端进行管理,并在云端对数据进行ai分析和数据分发,实现建筑的绿色健康性能数据智能化管理,确保所有的使用对象都可以获得真正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减少建筑数据获取和整理所需要的人力投入。
63.本实施例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通过建筑生态云平台的管理后台,可实现移动终端app、物业管理系统、建筑监测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建筑、物业、建筑用户的有效沟通和联系,以此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6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的步骤。
6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66.需要说明的是,图3即可为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67.如图3所示,该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
1002。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

fi((wireless

fidelity))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68.可选地,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等。
6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结构并不构成对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70.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71.在图所示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移动终端;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管理后台,以通过网络将建筑监测系统、移动终端和物业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记录在建筑生态云平台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程序,并完成如上所述的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72.本发明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73.本发明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建筑生态云平台管理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7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5.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76.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系统(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系统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