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2284发布日期:2023-01-14 09:2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鼠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鼠标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鼠标是人们办公、玩游戏时经常使用的工具。在鼠标正面一般有两个按键和位于两个按键中间的滚轮。当计算机屏幕显示某个作业视窗时,滚动鼠标的滚轮将可滑动此作业视窗的页面,从而在页面上更快速和精准地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3.然而,对于现有的鼠标来说,其滚轮的滚动手感和安装紧密程度都是在出厂前即调校好的,导致滚轮的滚动手感不可调,不能满足个别客户所需要的手感(例如,滚轮转动一圈时可获得不同次数的段落感与作业视窗的页面距离等),并且使用者需要回作业系统/或控制台里调整滚轮的滚动数据。此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滚轮的滚动手感可能会越来越差,而现有的鼠标并未针对这一现象提供有效的调整方案。换言之,现有鼠标的滚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4.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鼠标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鼠标装置。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鼠标装置包含壳体、滚轮、弹性片以及驱动组件。壳体包含底板。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上方,并具有转轴。弹性片位于底板与转轴之间,并抵接转轴。驱动组件包含基座。基座可移动地设置于底板上。驱动组件配置以在基座相对于底板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驱使弹性片分别以不同力量抵接转轴。
7.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轴的外缘具有齿状结构。弹性片具有凸起部。凸起部配置以抵接齿状结构。
8.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弹性片远离转轴的一侧。第二磁性件设置于基座上。第二磁性件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相对,并在基座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未相对。
9.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第三磁性件。第三磁性件设置于基座上。第三磁性件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未相对,并在基座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相对。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对时产生的磁力不同于第三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对时产生的磁力。
10.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弹性片远离转轴的一侧。第二磁性件设置于基座上,并具有表面朝向弹性片。第一磁性件与此表面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时相距第一最小距离,并在基座位于第二位置时相距第二最小距离。
11.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表面为平滑面。
12.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片具有相连的第一区段以及第二区段。第一区段的厚度大于第二区段的厚度。第一区段与转轴接触。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设置于基座上的抵靠件。抵靠件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分别抵接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
13.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施力件。施力件设置于基座上,并配置以在抵靠件抵靠第一区段时对抵靠件施加推力。
14.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片进一步具有与第一区段相连的第三区段。第一区段的厚度大于第三区段的厚度。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另一抵靠件。此另一抵靠件设置于基座上。此另一抵靠件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分别抵接第三区段与第一区段。
15.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基座相对于底板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抵靠件与前述另一抵靠件分别抵接第二区段与第三区段。
16.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另一施力件。此另一施力件设置于基座上,并配置以在前述另一抵靠件抵靠第一区段时对前述另一抵靠件施加另一推力。
17.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另一施力件为压缩弹簧,并与前述另一抵靠件接触。
18.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另一抵靠件与前述另一施力件为相互排斥的两磁性件。
19.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设置于基座上的抵靠件。抵靠件在基座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分别抵接弹性片上的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第二接触点比第一接触点靠近转轴。弹性片的厚度由第一接触点往第二接触点渐增。
20.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进一步包含施力件。施力件设置于基座上,并配置以对抵靠件施加推力。
21.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施力件为压缩弹簧,并与抵靠件接触。
22.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抵靠件与施力件为相互排斥的两磁性件。
23.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座沿着远离底板的方向突出形成容置槽。容置槽配置以容置磁性件或施力件。
24.综上所述,于本公开的鼠标装置中,在驱动组件的基座相对于底板移动至不同位置时,驱动组件可驱使弹性片分别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的转轴。借此,即可有效地调整转动滚轮时的力矩。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借由增加驱动组件的驱动元件的数量,即可使驱动组件在基座相对于底板移动至特定位置时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驱使弹性片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的转轴,从而达到多段式的力矩调整。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借由使弹性片或驱动组件的驱动元件具有特定外型,即可使驱动组件在基座与底板改变相对位置时立即改变弹性片抵接转轴的力量,从而达到无段式的力矩调整。
25.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公开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公开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26.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27.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立体图。
28.图2为示出图1中的鼠标装置的部分元件的局部立体图。
29.图3a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一位置。
30.图3b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三位置。
31.图3c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二位置。
32.图4为示出图1中的鼠标装置的部分元件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33.图5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一位置。
34.图5b为示出图5a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三位置。
35.图5c为示出图5a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二位置。
36.图6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一位置。
37.图7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一位置。
38.图7b为示出图7a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二位置。
39.图8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一位置。
40.图8b为示出图8a中的鼠标装置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的基座位于第二位置。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00,200,300,400,500鼠标装置
43.110 壳体
44.111 底板
45.111a 通孔
46.111b 定位件
47.111b1,111b2 定位凹口
48.111c 挡止件
49.112 支撑柱
50.113 固定柱
51.120 滚轮
52.121 转轴
53.121a 齿状结构
54.130,230,430 弹性片
55.131 凸起部
56.140,240,340,440,540 驱动组件
57.141,241,441,541 基座
58.141a 拨块
59.141b 可挠件
60.141b1 定位凸点
61.141c,141d,241a,241b,441a 容置槽
62.142 第一磁性件
63.143,543 第二磁性件
64.144 第三磁性件
65.231 第一区段
66.232 第二区段
67.233 第三区段
68.242a,242b,342a,342b,442 抵靠件
69.243a,243b,343a,343b,443 施力件
70.431 第一接触点
71.432 第二接触点
72.543a 表面
73.d1 第一最小距离
74.d2 第二最小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75.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公开。也就是说,在本公开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技术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
76.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中的鼠标装置100的部分元件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与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100包含壳体110、滚轮120、弹性片130以及驱动组件140。壳体110包含底板111、两支撑柱112以及两固定柱113。支撑柱112与固定柱113设置于底板111上。滚轮120具有转轴121。转轴121的两端与支撑柱112枢接,借以使滚轮12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111上方。弹性片130的两端分别固定至固定柱113,借以位于底板111与转轴121之间并抵接转轴121。弹性片130借由螺丝锁固方式固定至固定柱113,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驱动组件140包含基座141。基座141可移动地设置于底板111上。驱动组件140配置以在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位于不同位置时,驱使弹性片130分别以不同力量抵接转轴121。
77.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转轴121的外缘具有齿状结构121a。弹性片130具有凸起部131(请参见图3a)。凸起部131配置以抵接齿状结构121a。借此,当凸起部131抵接
齿状结构121a且使用者以手指转动滚轮120时,即可感受到齿状结构121a与凸起部131接触时回馈的段落感。
78.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可以仅包含一个固定柱113。且弹性片130仅一端固定至固定柱113。也即,固定柱113与弹性片130可构成类似于悬臂的结构。
79.请参照图3a、图3b以及图3c。图3a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1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140的基座141位于第一位置。图3b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1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140的基座141位于第三位置。图3c为示出图2中的鼠标装置1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140的基座141位于第二位置。
80.如图3a与图3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140进一步包含第一磁性件142以及第二磁性件143。第一磁性件142设置于弹性片130远离转轴121的一侧。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可通过热熔、黏着(例如,胶水、ab胶、热熔胶或双面胶)等方式组装固定于弹性片130上,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第二磁性件143设置于基座141上。基座141具有容置槽141c。具体来说,基座141沿着远离底板111的方向突出形成容置槽141c。第二磁性件143设置于容置槽141c内。第二磁性件143在基座141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并在基座141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142未相对。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前述“相对”的一种定义指第一磁性件142与第二磁性件143中的一个沿着一方向的投影通过第一磁性件142与第二磁性件143中的另一个。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前述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底板111,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
81.如图3a与图3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140进一步包含第三磁性件144。第三磁性件144设置于基座141上。基座141进一步具有容置槽141d。具体来说,基座141沿着远离底板111的方向突出形成容置槽141d。第三磁性件144设置于容置槽141d内。第三磁性件144在基座141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142未相对,并在基座141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三磁性件144间隔地设置于容置槽141c、141d内(即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三磁性件144之间具有间隙)。
82.如图3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当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三磁性件144皆未对齐第一磁性件142(也即,对齐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三磁性件144之间的间隙),因此第一磁性件142对弹性片130的施力非常微小而可忽视,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三位置时,弹性片130与齿状结构121a配置为未接触的状态,因此转动滚轮120时并不会产生段落感。
83.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二磁性件143的顶端为相同极性端相对,因此当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两者会互相排斥,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上推抵而增加抵接转轴121的力量。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二磁性件143的顶端为相异极性端相对,因此当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两者会互相吸引,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下拉扯而减少抵接转轴121的力量。
84.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三磁性件144的顶端为相同极性端相对,因此当第三磁性件144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两者会互相排斥,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上推抵而增加抵接转轴121的力量。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三磁性件144的顶端为相异极性端相对,因此当第三磁性件144与第一
磁性件142相对时,两者会互相吸引,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下拉扯而减少抵接转轴121的力量。
85.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143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产生的磁力不同于第三磁性件144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产生的磁力。如图3a所示,第二磁性件143的顶端与第三磁性件144的顶端为相同极性端,且第二磁性件143的尺寸小于第三磁性件144的尺寸,因此两者在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磁力。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143的顶端与第三磁性件144的顶端为相异极性端,因此两者在与第一磁性件142相对时会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力。具体来说,当基座14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磁性件142与第二磁性件143相对所产生的磁力会驱使凸起部131抵接齿状结构121a,从而产生段落感。当基座14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磁性件142与第三磁性件144相对所产生的磁力会驱使凸起部131抵接齿状结构121a,从而产生段落感。由于第三磁性件144的尺寸大于第二磁性件143的尺寸,且第三磁性件144的顶端与第二磁性件143的顶端为相同极性端。借此,第一磁性件142可相对第二磁性件143或第三磁性件144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磁力,以改变凸起部131抵接于滚轮120的齿状结构121a的力量,使得滚轮120在受到操作而转动时会产生不同的段落感。
86.借由前述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140即可在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特定位置(例如,前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时通过非接触的方式驱使弹性片130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120的转轴121,从而达到多段式的力矩调整。
87.如图3a至图3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1具有通孔111a。基座141具有拨块141a。拨块141a延伸至通孔111a中。借此,使用者借由手指拨动拨块141a,即可方便地使驱动组件140的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
88.请参照图4,其为示出图1中的鼠标装置100的部分元件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进一步包含定位件111b。定位件111b设置于底板111上,且至少有两定位凹口111b1、111b2设置于定位件111b的侧壁上。驱动组件140的基座141进一步包含可挠件141b。可挠件141b具有定位凸点141b1。定位凸点141b1可移动地抵接定位件111b的侧壁。当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定位凸点141b1卡合于定位凹口111b1,借以使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定位于第一位置。当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定位凸点141b1卡合于定位凹口111b2,借以使基座141相对于底板111定位于第二位置。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11b的侧壁上还可在定位凹口111b1、111b2之间进一步具有第三个定位凹口,以使得基座141可相对于底板111定位于第三位置。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11b与底板111构成单体元件,也即两者一体成型。
89.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进一步包含多个挡止件111c。挡止件111c设置于底板111上方,并挡止于基座141远离底板111的一侧,借以防止基座141脱离底板111。
90.请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5c。图5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2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240的基座241位于第一位置。图5b为示出图5a中的鼠标装置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240的基座241位于第三位置。图5c为示出图5a中的鼠标装置2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240的基座241位于第二位置。
91.如图5a至图5c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200包含壳体110、滚轮120、弹性片230以及驱动组件240,其中壳体110与滚轮120相同于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本实施方式针对弹性片230与驱动组件240修改。
92.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片230具有第一区段231、第二区段232以及第三区段233。第一区段231连接于第二区段232与第三区段233之间。第一区段231的厚度大于第二区段232与第三区段233的厚度。第一区段231与滚轮120的转轴121接触。凸起部131位于第一区段231。具体来说,第一区段231位于转轴121下方。凸起部131形成于第一区段231,并配置以抵接齿状结构121a。另外,驱动组件240的基座241具有容置槽241a、241b。具体来说,基座241沿着远离底板111的方向突出形成容置槽241a、241b。驱动组件240进一步包含抵靠件242a、242b以及施力件243a、243b。施力件243a设置于容置槽241a内。抵靠件242a可移动地衔接容置槽241a的内壁,并突伸至容置槽241a外。施力件243a抵接于容置槽241a的底端与抵靠件242a之间。相似地,施力件243b设置于容置槽241b内。抵靠件242b可移动地衔接容置槽241b的内壁,并突伸至容置槽241b外。施力件243b抵接于容置槽241b的底端与抵靠件242b之间。于本实施方式中,施力件243a、243b为压缩弹簧,且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
93.需说明的是,抵靠件242a在基座241位于第一位置(见图5a)与第二位置(见图5c)时分别抵接第一区段231与第二区段232。由于第一区段231的厚度大于第二区段232的厚度,因此施力件243a的压缩量在抵靠件242a由第二区段232移动至第一区段231时会增加,进而使得弹性片230被抵靠件242a朝上推抵而增加抵接转轴121的力量。相似地,抵靠件242b在基座241位于第一位置(见图5a)与第二位置(见图5c)时分别抵接第三区段233与第一区段231。由于第一区段231的厚度大于第三区段233的厚度,因此施力件243b的压缩量在抵靠件242b由第三区段233移动至第一区段231时会增加,进而使得弹性片230被抵靠件242b朝上推抵而增加抵接转轴121的力量。
94.如图5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当基座2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抵靠件242a、242b分别抵接第二区段232与第三区段233,因此抵靠件242a、242b对弹性片230的施力非常微小而可忽视,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基座2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第三位置时,弹性片230与齿状结构121a配置为未接触的状态,因此转动滚轮120时并不会产生段落感。
95.借由前述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240即可在基座2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特定位置(例如,前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时通过接触的方式驱使弹性片230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120的转轴121,从而达到多段式的力矩调整。
96.请参照图6,其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3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340的基座241位于第一位置。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300包含壳体110、滚轮120、弹性片230以及驱动组件340,其中壳体110、滚轮120与弹性片230相同于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本实施方式针对驱动组件340修改。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340包含基座241、抵靠件342a、342b以及施力件343a、343b,其中基座241相同于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抵靠件342a与施力件343a为相互排斥的两磁性件,且抵靠件342b与施力件343b为相互排斥的两磁性件。施力件343a的尺寸小于施力件343b的尺寸,因此两者分别与抵靠件342a、342b产生不同大小的磁力。借由前述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340同样可在基座241相对于底板111移动至特定位置(可配合参照图5a至图5c)时通过接触的方式驱使弹性片230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120的转轴121,从而达到多段式的力矩调整。
97.请参照图7a以及图7b。图7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4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440的基座441位于第一位置。图7b为示出图7a中的鼠标装置4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440的基座441位于第二位置。如图7a与图7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400包含壳体110、滚轮120、弹性片430以及驱动组件440,其中壳体110与滚轮120相同于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本实施方式针对弹性片430与驱动组件440修改。
98.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440的基座441具有容置槽441a。驱动组件440进一步包含抵靠件442以及施力件443。施力件443设置于容置槽441a内。抵靠件442可移动地衔接容置槽441a的内壁,并突伸至容置槽441a外。施力件443抵接于容置槽441a的底端与抵靠件442之间。于本实施方式中,施力件443为压缩弹簧。
99.如图7a所示,抵靠件442在基座441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接弹性片430上的第一接触点431。如图7b所示,抵靠件442在基座441位于第二位置时抵接弹性片430上的第二接触点432。第二接触点432比第一接触点431靠近转轴121。弹性片430的厚度由第一接触点431往第二接触点432渐增。因此,施力件443的压缩量在抵靠件442由第一接触点431移动至第二接触点432期间会逐渐增加,进而使得弹性片430被抵靠件442朝上推抵而逐渐增加凸起部131抵接转轴121的齿状结构121a的力量。
100.借由前述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440即可在基座441相对于底板111改变相对位置时通过接触的方式立即改变弹性片430抵接转轴121的力量,从而达到无段式的力矩调整。
101.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图7a中的抵靠件442与施力件443也可替换为相互排斥的两磁性件,同样能达到前述无段式的力矩调整的目的。
102.请参照图8a以及图8b。图8a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鼠标装置500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540的基座541位于第一位置。图8b为示出图8a中的鼠标装置500的另一局部剖面图,其中驱动组件540的基座541位于第二位置。如图8a与图8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鼠标装置500包含壳体110、滚轮120、弹性片130以及驱动组件540,其中壳体110、滚轮120与弹性片130相同于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因此可参照前述相关说明,在此恕不赘述。本实施方式针对驱动组件540修改。
103.具体来说,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540进一步包含第一磁性件142以及第二磁性件543。第一磁性件142设置于弹性片130远离转轴121的一侧。第二磁性件543设置于基座541上,并具有表面543a朝向弹性片130。第一磁性件142与此表面543a在基座541位于第一位置时相距第一最小距离d1,并在基座541位于第二位置时相距第二最小距离d2。如图8a与图8b所示,由于第二最小距离d2小于第一最小距离d1,因此第一磁性件142与第二磁性件543在基座54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产生的磁力会小于在基座54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产生的磁力。
104.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二磁性件543的顶端为相同极性端相对,因此两者会互相排斥,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上推抵而增加抵接转轴121的力量。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42的底端与第二磁性件543的顶端为相异极性端相对,因此两者会互相吸引,进而使得弹性片130被第一磁性件142朝下拉扯而减少抵接转轴121的力量。
105.借由前述结构配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540即可在基座541相对于底板111改变相对位置时通过非接触的方式立即改变弹性片130抵接转轴121的力量,从而达到无段式的力矩调整。
106.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a所示,第二磁性件543的表面543a为相对于底板111倾斜的平滑面,但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第二磁性件543的表面543a可依据实际需求而弹性地调整。
107.由以上对于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于本公开的鼠标装置中,在驱动组件的基座相对于底板移动至不同位置时,驱动组件可驱使弹性片分别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的转轴。借此,即可有效地调整转动滚轮时的力矩。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借由增加驱动组件的驱动元件的数量,即可使驱动组件在基座相对于底板移动至特定位置时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驱使弹性片以不同力量抵接滚轮的转轴,从而达到多段式的力矩调整。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借由使弹性片或驱动组件的驱动元件具有特定外型,即可使驱动组件在基座与底板改变相对位置时立即改变弹性片抵接转轴的力量,从而达到无段式的力矩调整。
108.虽然本公开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而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