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55236发布日期:2021-11-25 00:0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顶升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平台的建筑高度也逐渐提高,建筑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负载影响,其中,,建筑平台在升降的过程中容易受力不均而引起的震动,导致建筑平台的整体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及调控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6.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设计模块,用于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构建模块,用于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的方法。
8.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0.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中,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
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实现顶升平台的平衡防护,并且提高顶升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平衡性和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方法对应的流程图。
1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装置框图。
1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硬件图。
1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15.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16.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平台的建筑高度也逐渐提高,建筑平台在升降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负载影响,其中,,建筑平台在升降的过程中容易受力不均而引起的震动,导致建筑平台的整体安全性较低。
1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方法,包括:
18.步骤s110、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19.步骤s120、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20.步骤s130、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
21.步骤s140、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
22.步骤s150、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23.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中,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实现顶升平台的平衡防护,并且提高顶升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平衡性和整体安全性。
24.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25.在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26.具体的步骤包括:动态采集所述顶升平台的运动示意图;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运动示意图获取测绘数据;将所述测绘数据输入特征建设模型,并构建所述顶升平台的特征;
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特征建立所述顶升平台的三维立体模型;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三维立体模型显示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基于测绘数据构建特征,并且将特征加入至顶升平台以建立所述顶升平台的三维立体模型,以便于呈现顶升平台的实际环境,并且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三维立体模型显示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28.步骤s120中,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29.具体的步骤包括:基于空间分割原则划分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并对称对称分布的两子结构示意图;基于所述子结构示意图形成对应的工作区域、承载区域、休息区域以及控制区域;两所述子结构示意图的各个区域对称布置;解析所述子结构示意图的受力分布,并根据所述子结构示意图的受力情况依次布置所述工作区域、所述承载区域、所述休息区域以及所述控制区域;虚拟计算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的整体受力情况,并在预设的平衡状态下调控各区域的相对分布。
30.其中,划分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并基于相互对称或受力平衡的空间分割原则进行划分,基于所述子结构示意图形成对应的工作区域、承载区域、休息区域以及控制区域,并在工作区域、承载区域、休息区域以及控制区域之间构建平衡状态,以提高顶升平台在受力下的平衡,其中,虚拟计算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的整体受力情况,并在预设的平衡状态下调控各区域的相对分布。
31.在步骤s130中,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
32.具体的步骤包括:获取相邻的两所述区域的空隙值;采集处于所述顶升平台工作的人员信息,并配置体宽和活动范围;基于所述体宽和所述活动范围调整预设人行道空间,以形成第一人行道空间;基于所述第一人行道空间调整相邻的两所述区域的空隙值,并进行标记;连通各标记的所述第一人行道空间,并形成各所述人行道;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选定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的外轮廓与各所述人行道的连通区域,并基于所述连通区域构建防护栏;所述防护栏沿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的外轮廓依次布置,从而实现外围的防护,且不影响人为行走。
33.在步骤s140中,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
34.在步骤s150中,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35.具体的步骤包括:记录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的受力情况,所述受力情况包括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实时更新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并形成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所对应的动态变化示意表;依次将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输入至预设平衡模型,并构建平衡系数;若所述平衡系数超出预设系数阈值时,则通过所述布料机的运动而调整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中的至少一者,以保证由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36.其中,所述风荷载为w
k
=β
gz
μ
sl
μ
z
w0,式中:w
k
‑‑
风荷载标准值;β
gz
‑‑
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μ
sl
‑‑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μ
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
基本风压(kn/m2)。
37.另外,恒荷载主要包括钢平台自重、平台上部设备及设施荷载、挂架自重、模板自重等,每种荷载根据分布情况按照集中荷载、均布线荷载或面荷载进行布置。活荷载主要包括钢平台的施工活荷载、材料堆载、可移动设备荷载等,荷载均按照均布面荷载进行布置。
3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39.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平台的防护调控方法中,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实现顶升平台的平衡防护,并且提高顶升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平衡性和整体安全性。
40.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41.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顶升平台的控制装置200还包括:
42.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
43.划分模块220,用于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沿所述顶升平台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44.设计模块230,用于基于相邻的两所述区域进行人行道设计,各所述人行道围合形成闭环回路;
45.确定模块240,用于基于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层结构示意图确定核心负载区域,并在所述核心负载区域布置布料机,以覆盖整个核心负载区域的剪力墙;
46.构建模块250,用于随着所述顶升平台的上升,获取所述顶升平台的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基于所述恒荷载、所述活荷载和所述风荷载构建平衡体系。
47.下面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40。图3显示的电子设备4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48.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4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4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4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4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42和处理单元41)的总线43。
49.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41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41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50.存储单元4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4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4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423。
51.存储单元4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5的程序/实用工具424,这样的程序模块4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52.总线43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53.电子设备4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4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4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5进行。并且,电子设备4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3所示,网络适配器46通过总线43与电子设备4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4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54.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

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55.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56.参考图4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5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

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57.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

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58.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59.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60.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
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61.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62.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