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80815发布日期:2021-10-24 12: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音视频控制时,面对某些场景,需要实现复杂音视频设备的智能控制如:某些保密场所需要对于人员进出有严格控制,需要多摄像头和大屏协同配合,当有人员非法进入监控区域时,需要将检测到人员的摄像头信号推送值班室大屏并开启录制,并通过扩音器发出警告音,提醒监控人员注意,并根据人员移动自动切换监控摄像头信号,直至人员离开监控区域,将大屏状态还原至初始状态并保存录制文件。
3.由于现有方案配置方式的局限性,导致现有方案无法实现上述场景的智能化处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实现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只能支持在一个执行区间内根据指定触发内容执行指定触发动作,不能在一次执行区间内,对于一次或多次,一种或多种触发条件,灵活执行指定的触发动作或指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
5.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第一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一预设区域,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出现移动物体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移动物体特征;步骤s200,所述总控中心基于接收的所述移动物体特征判断是否为人,若是人,则判断该人员是否为权限人员,若是权限人员,则结束,若不是权限人员,则将其视为监控对象并执行步骤s300触发总控中心预案;若不是人,则警示以通知工作人员;步骤s300,获取解码盒当前状态并保存,向解码盒发出开窗指令,解码盒在大屏上开启窗口,并将画面切换至第一音视频设备;步骤s400,总控中心开启窗口录制,并向解码盒发送警告音开启指令,通过扬声器播放预设警告音;步骤s500,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无所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第二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二预设区域,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出现所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所述总控中心基于所述第二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二音视频设备;步骤s600,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无所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
第三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三预设区域,当第三音视频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三预设区域出现所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所述总控中心基于所述第三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三音视频设备;步骤s700,当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监控检测的第一预设区域、第二预设区域、第三预设区域均无所述监控对象时,所述总控中心判定人员离开,预案触发结束,并向解码盒发出静音指令,关闭扬声器警告音;关闭窗口录制,并保存预案触发前保存的解码盒状态,将解码盒对应监控大屏恢复为触发前状态。
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多个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均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多个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均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所述第三预设区域;多个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均与所述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多个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与多个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覆盖待检测区域的设置。
1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所述总控中心与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一次触发;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与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所述总控中心与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二次触发;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与所述第三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所述总控中心与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三次触发;当为第一次触发时,清空大屏画面所有窗口,在位置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当为第二次触发时,在位置48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当为第三次触发时,在位置92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当无触发时,所述总控中心中的设备告警消除,清空大屏窗口;预案最小触发间隔为3秒;配置预案可用时间段为全天。
1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屏为1440720。
1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包括:第一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一预设区域;第二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二预设区域;
第三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三预设区域;总控中心,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音视频设备模块、所述第二音视频设备模块、所述第三音视频设备模块信号连接,接收其监测信息并发送对应指令以控制大屏显示。
13.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
14.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计算机执行以实现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通过配置触发设备组和执行方式,可以实现从触发到执行的智能化灵活处理。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发明中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逻辑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图4是用于实现本技术方法、系统、设备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第一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一预设区域,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出现移动物体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为移动物体特征;步骤s200,总控中心基于接收的移动物体特征判断是否为人,若是人,则判断该人员是否为权限人员,若是权限人员,则结束,若不是权限人员,则将其视为监控对象并执行步骤s300触发总控中心预案;若不是人,则执行步骤s300触发总控中心预案;步骤s300,获取解码盒当前状态并保存,向解码盒发出开窗指令,解码盒在大屏上开启窗口,并将画面切换至第一音视频设备;步骤s400,总控中心开启窗口录制,并向解码盒发送警告音开启指令,通过扬声器播放预设警告音;步骤s500,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无该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第二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二预设区域,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二预设区域出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总控中心基于所述第二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二音视频设备;步骤s500,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无该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第三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三预设区域,当第三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三预设
区域出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总控中心基于第三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三音视频设备;步骤s600,当第一音视频设备、第二音视频设备、第三音视频设备监控检测的第一预设区域、第二预设区域、第三预设区域均无监控对象时,总控中心判定人员离开,预案触发结束,并向解码盒发出静音指令,关闭扬声器警告音;关闭窗口录制,并保存预案触发前保存的解码盒状态,将解码盒对应监控大屏恢复为触发前状态。
19.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20.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第一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一预设区域,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出现移动物体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为移动物体特征;步骤s200,总控中心基于接收的移动物体特征判断是否为人,若是人,则判断该人员是否为权限人员,若是权限人员,则结束,若不是权限人员,则将其视为监控对象并执行步骤s300触发总控中心预案;若不是人,则警示以通知工作人员;步骤s300,获取解码盒当前状态并保存,向解码盒发出开窗指令,解码盒在大屏上开启窗口,并将画面切换至第一音视频设备;其中总控中心预案包括:配置触发器为ip摄像头分组;配置触发第一事件为人员进入;配置结束触发第一事件为人员走出;配置触发执行第一事件为监控大屏开窗并切换至对应ip摄像头;配置触发执行第二事件为开启窗口录制;配置触发执行第三事件为扬声器发出警告音;配置触发中执行第一事件为切换至对应ip摄像头;配置触发结束执行第一事件为扬声器恢复;配置触发结束执行第二事件为结束录制并保存录制文件;配置触发结束执行第三事件为监控大屏恢复。
21.步骤s400,总控中心开启窗口录制,并向解码盒发送警告音开启指令,通过扬声器播放预设警告音;步骤s500,当第一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无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第二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二预设区域,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二预设区域出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总控中心基于所述第二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二音视频设备;步骤s500,当第二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区域无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监控对象离开信号;第三音视频设备实时检测第三预设区域,当第三音视频设备检测到第三预设区域出现监控对象时,向总控中心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为监控对象进入信号;总控中心基于第三信息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第三音视频设备;步骤s600,当第一音视频设备、第二音视频设备、第三音视频设备监控检测的第一预设区域、第二预设区域、第三预设区域均无监控对象时,总控中心判定人员离开,预案触发结束,并向解码盒发出静音指令,关闭扬声器警告音;关闭窗口录制,并保存预案触发前保存的解码盒状态,将解码盒对应监控大屏恢
复为触发前状态。
22.进一步地,第一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第一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第一预设区域;多个第一音视频设备均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23.进一步地,第二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第二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第二预设区域;多个第二音视频设备均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24.进一步地,第三音视频设备为多个,多个第三音视频设备间隔设置,以覆盖第三预设区域;多个第三音视频设备均与总控中心信号连接。
25.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音视频设备、多个第二音视频设备与多个第三音视频设备覆盖待检测区域的设置。
26.其中,第一音视频设备与第一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总控中心与第一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一次触发;第二音视频设备与第二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总控中心与第二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二次触发;第三音视频设备与第三预设区域匹配设置,总控中心与第三音视频设备的交互为第三次触发;当为第一次触发时,清空大屏画面所有窗口,在位置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第一音视频设备;当为第二次触发时,在位置48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第二音视频设备;当为第三次触发时,在位置920.0开窗,画面大小为480720,切换信号至第三音视频设备;当无触发时,总控中心中的设备告警消除,清空大屏窗口;预案最小触发间隔为3秒;配置预案可用时间段为全天。
27.优选地,大屏为1440720。
28.在本发明中,配置预案的触发器包括多种方式,根据触发器类型不同,可以将触发器分为条件触发和事件触发,条件触发主要用于触发器为传感器的情况,接收到传感器数据后,根据用户配置条件进行判断,事件触发主要用于其他设备,常用在告警时执行某些动作的场景。
29.配置条件之间关系:不同的条件间可能存在与或关系,通过配置,可以将多个条件组合为一个大的组合条件,实现复杂场景判断逻辑。
30.配置执行器执行参数:主要用于音视频设备执行某些动作时需要参数辅助的情况,例如矩阵切换时需要指定输入和输出通道。
31.配置执行延时时间:通过配置延时时间,可以进行一系列复杂动作的编排,例如矩阵可以在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若干次切换。
32.在本发明中,1)放入条件库进行匹配:在配置生成时,会生成条件库,当单一触发器数据触发时,会进入条件库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缓存匹配结果,防止同一数据多次匹配。2)其他条件是否满足:在单一条件满足时,需要查询关联配置项的条件集合,根据与或关系计算出最终匹配结果。
33.机房:dmis服务器,总控使用,通过网线与交换机连接;监控区域:根据现场情况部署多个ip摄像头,通过网线与交换机连接;值班室:分布式解码盒通过网线和交换机相连,
监控大屏通过hdmi视频线与分布式解码盒相连,值班室扬声器通过音频线与分布式解码盒相连。
34.对于前置配置,1)dmis服务器通过网络添加ip摄像头,并将ip摄像头分为一组;2)dmis服务器添加分布式解码盒,并获取到监控大屏。
35.其中预案配置方式为:1)配置触发器为ip摄像头分组;2)配置触发事件1为人员进入;3)配置结束触发事件1为人员走出;4)配置触发执行事件1为监控大屏开窗并切换至对应ip摄像头;5)配置触发执行事件2为开启窗口录制;6)配置触发执行事件3为扬声器发出警告音;7)配置触发中执行事件1为切换至对应ip摄像头;8)配置触发结束执行事件1为扬声器恢复;9)配置触发结束执行事件2为结束录制并保存录制文件;10)配置触发结束执行事件3为监控大屏恢复。
36.在本实施例中,1)摄像头1检测到有人员进入监控区域,通过网络向dmis推送“人员进入”事件;2)dmis通过人员特征,检测人员是否为非法进入;3)如果为正常进入,结束执行;4)如果为非法进入,dmis预案触发启动,获取解码盒当前状态并保存,向解码盒发出开窗指令,解码盒在大屏上开启窗口,并将画面切换至摄像头1;5)dmis开启窗口录制;6)dmis向解码盒发送警告音开启指令,通过扬声器播放指定警告音;7)人员移动到摄像头2监控边界,摄像头2检测到人员进入,通过网络向dmis推送“人员进入”事件;8)dmis检测预案正在触发状态,向解码盒发出切换指令,将画面切换至摄像头2;9)摄像头1检测到人员离开监控区域,通过网络向dmis推送“人员离开”事件;10)dmis检测到人员在其他摄像头范围内活动,不做处理;11)人员移动过程中,dmis会根据ip摄像头推送的“人员进入”事件和“人员离开”事件自动切换窗口画面;12)摄像头n检测到人员离开监控区域,通过网络向dmis推送“人员离开”事件;13)dmis检测到人员已不在组内任何摄像头监控范围内活动,判定人员已走出监控区域,预案触发结束;14)dmis向解码盒发出静音指令,关闭扬声器警告音;15)dmis关闭窗口录制;16)dmis通过预案触发前保存的解码盒状态,将解码盒对应监控大屏恢复为触发前状态。
3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基于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包括第一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一预设区域;第二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二预设区域;第三音视频设备模块,配置为实时检测第三预设区域;总控中心,配置为与第一音视频设备模块、第二音视频设备模块、第三音视频设备模块信号连接,接收其监测信息并发送对应指令以控制大屏显示。
38.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
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
39.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计算机执行以实现上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音视频设备智能控制的方法。
40.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用于实现本技术方法、系统、设备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41.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42.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讯部分609。通讯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43.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讯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技术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

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技术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技术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
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44.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技术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45.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技术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46.术语“第一”、
ꢀ“
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47.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0.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51.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
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