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处理装置与触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17776发布日期:2022-07-02 01:3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处理装置与触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关于触控,特别是关于触控压力的校正。


背景技术:

2.触控面板或荧幕是现代电子装置常见的输入装置。除了能够利用触控笔或手指来输入位置以外,使用者还可以控制按压触控面板的力道。压力值的输入增进了使用者体验。
3.然而,触控面板在制造时,可能具有瑕疵或是制造公差。例如触控电极的宽窄不一,面板的表面具有些微弯曲等问题。使得触控面板在测量压力时,会得到不同的值。据此,亟须一种校正触控面板所测量压力值的机制,能够尽量减少测量时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压力校正方法,以及实作该压力校正方法的触控处理装置与触控系统,还提供了一种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实作该压力校正方法的触控处理装置与触控系统。通过将触控面板划分成较小的多个校正区域,并且将每个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作为校正点进行测量,能够计算出该校正区域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使得该校正区域局部的瑕疵所导致的压力值测量误差能够得到校正。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压力校正方法包含: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压触事件;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面板还包含多条平行于该第一轴的第三电极,该压力校正方法包含:利用多条该第二电极和多条该第三电极,取得靠近事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该靠近事件的压触事件;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相应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与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
下的步骤: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压触事件;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面板还包含多条平行于该第一轴的第三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和一条或多条该第三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下的步骤:利用多条该第二电极和多条该第三电极,取得靠近事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该靠近事件的压触事件;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相应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系统,包含:如前所述的触控处理装置;以及该触控处理装置所连接的该触控面板。
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包含:当该触控面板的多个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所对应的校正点分别被施加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校正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
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与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下的步骤:当该触控面板的多个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所对应的校正点分别被施加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校正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
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系统,包含:如前所述的触控处理装置;以及该触控处理装置所连接的该触控面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系统的示意图。
14.图2a至图2d分别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触控荧幕的剖面示意图。
15.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的俯视示意图。
16.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点与校正区域的示意图。
17.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点与校正区域的示意图。
18.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特殊校正点与特殊校正区域的示意图。
19.图7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区域的示意图。
20.图8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区域的示意图。
21.图9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10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1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5.100:触控系统110:触控处理装置111:连接网路(interconnection network)模块 112:驱动电路模块113:感测电路模块
ꢀꢀꢀꢀꢀꢀꢀꢀꢀ
114:处理器模块
26.115:界面模块
ꢀꢀꢀꢀꢀꢀꢀꢀꢀꢀꢀꢀꢀꢀꢀꢀꢀꢀꢀꢀꢀ
120:触控荧幕或面板
27.121:第一电极
ꢀꢀꢀꢀꢀꢀꢀꢀꢀꢀꢀꢀꢀꢀꢀꢀꢀꢀꢀꢀꢀ
122:第二电极
28.123:第三电极
ꢀꢀꢀꢀꢀꢀꢀꢀꢀꢀꢀꢀꢀꢀꢀꢀꢀꢀꢀꢀꢀ
124:弹性介电层
29.125:介电层
ꢀꢀꢀꢀꢀꢀꢀꢀꢀꢀꢀꢀꢀꢀꢀꢀꢀꢀꢀꢀꢀꢀꢀ
130:触控笔
30.135:触控板擦
ꢀꢀꢀꢀꢀꢀꢀꢀꢀꢀꢀꢀꢀꢀꢀꢀꢀꢀꢀꢀꢀ
139:外部导电物件
31.140:主机
ꢀꢀꢀꢀꢀꢀꢀꢀꢀꢀꢀꢀꢀꢀꢀꢀꢀꢀꢀꢀꢀꢀꢀꢀꢀ
141:输出入界面模块
32.142:中央处理器模块
ꢀꢀꢀꢀꢀꢀꢀꢀꢀꢀꢀꢀꢀꢀꢀ
143:图形处理器模块
33.144:内存模块
ꢀꢀꢀꢀꢀꢀꢀꢀꢀꢀꢀꢀꢀꢀꢀꢀꢀꢀꢀꢀꢀ
145:网路界面模块
34.146:存储器模块
ꢀꢀꢀꢀꢀꢀꢀꢀꢀꢀꢀꢀꢀꢀꢀꢀꢀꢀꢀ
411~433:校正点
35.441~443:第三校正区域
ꢀꢀꢀꢀꢀꢀꢀꢀꢀꢀꢀꢀ
451~458:第二校正区域
36.461~464:第一校正区域
ꢀꢀꢀꢀꢀꢀꢀꢀꢀꢀꢀꢀ
561~568:第四校正区域
37.610:特殊校正区域
ꢀꢀꢀꢀꢀꢀꢀꢀꢀꢀꢀꢀꢀꢀꢀꢀꢀ
611~622:特殊校正点
38.760:第一校正区域
ꢀꢀꢀꢀꢀꢀꢀꢀꢀꢀꢀꢀꢀꢀꢀꢀꢀ
861:第四校正区域
39.862:第四校正区域
ꢀꢀꢀꢀꢀꢀꢀꢀꢀꢀꢀꢀꢀꢀꢀꢀꢀ
900: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
40.910~960:步骤
ꢀꢀꢀꢀꢀꢀꢀꢀꢀꢀꢀꢀꢀꢀꢀꢀꢀꢀꢀꢀ
1000:压力校正方法
41.1010~1050:步骤
ꢀꢀꢀꢀꢀꢀꢀꢀꢀꢀꢀꢀꢀꢀꢀꢀꢀꢀ
1100:压力校正方法
42.1110~116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43.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系统100的方框示意图。该触控系统100可以是常见的桌上型、膝上型、平板型个人电脑、工业用控制电脑、智能型手机或其它形式具有触控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44.该触控系统100可以包含触控处理装置110、连接至该触控处理装置的触控面板或荧幕120、以及连接至该触控处理装置的主机140。该触控系统100可以更包含一个或多个触
控笔130与/或触控板擦135。以下在本技术当中,该触控面板或荧幕120可以通称为触控荧幕120,但若是在缺乏显示功能的实施例当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知道本技术所指的该触控荧幕为触控面板。
45.该触控荧幕120包含平行于第一轴的多条第一电极121、平行于第二轴的多条第二电极122以及一条或多条第三电极123。第一电极121可以与多条第二电极122交错,以便形成多个感测点或感测区域。同样地,第二电极122可以与多条第一电极121交错,以便形成多个感测点或感测区域。在某些实施例当中,本技术可以将第一电极121称之为第一触控电极121,也可以将第二电极122称之为第二触控电极122,还可以将第三电极称之为第三触控电极123。本技术也统称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为触控电极。在某些触控荧幕120的实施例当中,该第一电极121、该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以透明材料所构成。该第一电极121与该第二电极122可以在同一电极层,每一条第一电极121或第二电极122的多个导电片之间是使用跨桥的方式连接。该第一电极121与该第二电极122也可以在不同的上下相叠的电极层。除非特别说明以外,本技术通常可以适用于单一层或多个电极层的实施例当中。该第一轴与该第二轴通常是互相垂直,但本技术并不限定该第一轴必定垂直于该第二轴。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轴可以是水平轴,或是触控荧幕120的更新轴线。
46.请参考图2a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120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荧幕120包含上述的多个电极层的结构,其依序包含第三电极123层、弹性介电层124、第二电极122层、介电层125与第一电极121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触控荧幕120可以更包含其他的显示结构或其他层。但为了方便说明的缘故,本技术略去不画。
47.如手指之类的外部物件或外部导电物件139最靠近第三电极123层。该弹性介电层124位于该第三电极123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用于绝缘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当外部物件139向下接触该触控荧幕120时,上述的第三电极123层与弹性介电层124将因为受力而产生形变。据此,该第三电极123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的距离将会缩短。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之间的电容值就会根据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48.请参考图2b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120的剖面示意图。和图2a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2b的弹性介电层124位于该第一电极121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介电层125则是位于该第三电极123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用于绝缘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当外部导电物件139向下接触该触控荧幕120时,弹性介电层124将因为受力而产生形变。据此,该第一电极122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的距离将会缩短。第二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21之间的电容值就会根据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49.请参考图2c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120的剖面示意图。弹性介电层124位于该第一电极121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当外部导电物件139向下接触该触控荧幕120时,弹性介电层124将因为受力而产生形变。据此,该第一电极122层与该第二电极122层之间的距离将会缩短。第二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21之间的电容值就会根据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50.请参考图2d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120的剖面示意图。多条第三电极123和多条第二电极122位于同一层,每一条第二电极122是以跨桥的方式与多条第三电极123互相交叠。第三电极123可以和第一电极121同样平行于第一轴。
51.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由于第三电极123层相邻于第二电极122层,因此第三
电极123可以和第一电极121同样平行于第一轴。在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当中,由于第三电极123层相邻于第一电极121层,因此第三电极123可以和第二电极122同样平行于第二轴。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定第三电极123层与相邻的电极层必须平行于不同轴线。
52.图1所示的该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包含以下的硬件电路模块:连接网络(interconnection network)模块111、驱动电路模块112、感测电路模块113、处理器模块114与界面模块115。该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实作在单颗集成电路之内,该集成电路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芯片。也可以使用多颗集成电路与承载该多颗集成电路的互联电路板来实现该触控处理装置110。该触控处理装置110还可以与上述的主机140实作在同一颗集成电路当中,也可以与上述的主机140实作在同一芯片当中。换言之,本技术并不限定该触控处理装置110的实施方式。
53.该连接网络模块111用于分别连接上述触控荧幕120的多条第一电极121、多条第二电极122与/或多条第三电极123。该连接网络模块111可以接受该处理器模块114的控制命令,用于连接该驱动电路模块112与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也用于连接该感测电路模块113与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该连接网络模块111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多工器(mux)的组合来实施上述的功能。
54.请参考图3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荧幕120的俯视示意图。该连接网络模块111可以将该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或该感测电路模块113,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121或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122。本技术并不限定该连接网络模块111是使用单绕还是双绕的方式来连接每一条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在一实施例当中,当多条第三电极123的数量与该多条第一电极121的数量相同,且每一条第一电极121与一条第三电极123的垂直投影位置相同时,可以将图3的第一电极121换成是第三电极123。亦即,每一条第二电极122都和所有的第一电极121与第三电极123形成多个重叠区域。
55.图1所示的该驱动电路模块112可以包含时脉产生器、分频器、倍频器、锁相回路、功率放大器、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整流器与/或滤波器等元器件,用于依据该处理器模块114的控制命令,通过上述的连接网络模块111提供驱动信号给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可以针对上述的驱动信号进行各式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调变,以便传送某些信息。上述的调变方式包含但不限于调频(fm)、调相(phase modulation)、调幅(am)、双边带调变(dsb)、单边带调变(ssb-am)、残边带调变(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振幅偏移调变(ask)、相位偏移调变(psk)、正交振幅调变(qam)、频率偏移调变(fsk)、连续相位调变(cpm)、分码多重进接(cdma)、分时多重进接(tdma)、正交分频多工(ofdm)、脉冲宽度调变(pwm)等技术。该驱动信号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方波、弦波或任何调变后的波型。该驱动电路模块112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频道,每条频道可以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111连接到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
56.该感测电路模块113可以包含积分器、取样器、时脉产生器、分频器、倍频器、锁相回路、功率放大器、乘法器、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整流器与/或滤波器等元器件,用于依据该处理器模块114的控制命令,通过上述的连接网络模块111对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进行感测。当该触控信号通过上述的一条触控电极发出时,另一条触控电极可以感应到该触控信号。而该感测电路模块113可以配合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所执行的调变方式,针对该另一条触控电极所感应到该驱动信号进行相应的解调变,以便还原该驱动信号所承载的信
息。该感测电路模块113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频道,每条频道可以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111连接到任一条或多条触控电极。在同一时间,每条频道都可以同时进行感测与解调变。
57.在一实施例当中,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感测电路模块113可以包含模拟前端(afe,analog front-end)电路。在另一实施例当中,除了模拟前端电路以外,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感测电路模块113可以包含数字后端(dbe,digital back-end)电路。当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感测电路模块113只包含模拟前端电路时,数字后端电路可以实施于该处理器模块114之内。
58.该处理器模块114可以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分别连接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感测电路模块113的模拟前端电路,也可以分别连接上述的驱动电路模块112与感测电路模块113的数字后端电路。该处理器模块114可以包含嵌入式处理器、非挥发性内存与挥发性内存。该非挥发性内存可以储存普通的作业系统或即时(real-time)作业系统,以及在该作业系统下执行的应用程序。前述的作业系统与应用程序包含多个指令与资料,经由该处理器(包含嵌入式处理器与/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之后,可以用于控制该触控处理装置110的其他模块,包含该连接网络模块111、该驱动电路模块112、该感测电路模块113与该界面模块115。举例来说,该处理器模块114可以包含业界常用的8051系列处理器、英代尔(intel)的i960系列处理器、安谋(arm)的cortex-m系列处理器等。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处理器模块114所包含的处理器种类与个数。
59.上述的多个指令与资料可以用于实施本技术所提到的各个步骤,以及由这些步骤所组成的流程与方法。某些指令可以独立在该处理器模块114内部运作,例如算术逻辑运算(arithmetic and logic operation)。其他指令可以用于控制该触控处理装置110的其他模块,这些指令可以包含该处理器模块114的输出入界面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其他模块也可以通过该处理器模块114的输出入界面提供信息给该处理器模块114所执行的作业系统与/或应用程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有计算机结构与架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的通常知识,可以理解到本技术所提到的流程与方法能够借由上述的模块与指令加以实施。
60.上述的界面模块115可以包含各式串列或并列式的汇流排,例如通用序列汇流排(usb)、集成电路汇流排(i2c)、外设互联标准(pci)、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ci-express)、ieee 1394等工业标准的输出入界面。该触控处理装置110通过界面模块115连接到该主机140。
61.该触控系统100可以包含一只或多只触控笔130与/或触控板擦135。上述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可以是会发出电信号的发信器,其可以包含主动发出电信号的主动式发信器,也可以是被动发出电信号的被动式发信器,或者称为反应于外界电信号才发出电信号的反应式发信器。上述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电极,用于同步或非同步地接收来自于触控荧幕120的电信号,或是以同步或非同步的方式向触控荧幕120发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或多种调变方式。
62.上述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可以是导体,用于通过使用者的手或身体来传导驱动信号或接地。上述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于该主机140的输出入界面模块141,或是该输出入界面模块141底下的其他模块。
63.该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借由该触控荧幕120来侦测一个或多个外部导电物件
139,例如人体的手指、手掌或是被动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也可以侦测会发出电信号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该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使用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或自电容(self-capacitance)的方式来进行侦测外部导电物件139。上述的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以及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使用上述的信号调变与相应的信号解调变的方式,利用电信号来传递信息。该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利用电信号来侦测该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靠近或接触该触控荧幕120的一个或多个近接位置、该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上的感测器状态(例如压力感测器或按钮)、该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的指向、或该触控笔130或触控板擦135相应于该触控荧幕120平面的倾斜角等信息。
64.该主机140为控制该触控系统110的主要设备,可以包含连接至该界面模块115的输出入界面模块141、中央处理器模块142、图形处理器模块143、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模块142的内存模块144、连接于该输出入界面模块141的网络界面模块145与存储器模块146。
65.模块146包含非挥发性内存,常见的范例为硬碟、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唯读内存(eeprom)、或快闪内存等。该存储器模块146可以储存普通的作业系统,以及在该作业系统下执行的应用程序。该网络界面模块145可以包含有线连接与/或无线连接的硬件网络连接界面。该网络界面模块145可以遵循常见的工业标准,例如ieee 802.11无线区域网络标准、ieee 802.3有线区域网络标准、3g、4g、与/或5g等无线通信网络标准、蓝芽无线通信网络标准等。
66.该中央处理器模块142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上述的输出入界面模块141、图形处理器模块143、内存模块144、网络界面模块145与存储器模块146。该中央处理器模块142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常见的处理器可以包含英代尔、超微、威盛电子的x86与x64指令集的处理器,或是苹果、高通、联发科的安谋arm指令集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其他形式的复杂电脑指令集(cisc)或精简电脑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前述的作业系统与应用程序包含相应于上述指令集的多个指令与资料,经由该中央处理器模块142执行这些指令之后,可以用于控制该触控系统100的其他模块。
67.可选的图形处理器模块143通常是用于处理与图形输出相关的计算部分。该图形处理器模块143可以连接到上述的触控荧幕120,用于控制触控荧幕120的输出。在某些应用当中,该主机140可以不需要图形处理器模块143的专门处理,可以直接令该中央处理器模块142执行图形输出相关的计算部分。
68.该主机140还可以包含其他图1未示出的组件或元器件,例如音效输出入界面、键盘输入界面、滑鼠输入界面、轨迹球输入界面与/或其他硬件模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有计算机结构与架构的通常知识,可以理解到本技术所提到的触控系统100仅为示意般的说明,其余与本技术所提供的发明技术特征相关的部分,需要参照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
69.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点与校正区域的示意图。在该触控荧幕120之上,可以设置多个校正点。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包含了九个校正点411~433。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该触控荧幕120可以设置12个、16个、15个或其他数目的校正点。
70.在一实施例当中,校正点可以位于第二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21的一个重叠区,或是位于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的一个重叠区。在一实施例当中,每一个第二电极122与
其他触控电极的重叠区,都是一个校正点。换言之,校正点的数量等于重叠区的数量。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校正点可以设置在重叠区之外的点。不过,由于在触控荧幕120边缘的重叠区的互电容感测值较其他在触控荧幕120中间的重叠区的互电容感测值不同,因此通常不会将校正点设置在触控荧幕120的边缘。
71.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形成了三种校正区域,第一种校正区域是触控荧幕120中间部分的校正区域,例如多个第一校正区域461~463。每一个第一校正区域为矩形,其四个顶点都是校正点。第一校正区域不与触控荧幕120的边接壤。第二种校正区域是触控荧幕120边缘部分的第二校正区域,例如多个第二校正区域451~458。每一个第二校正区域为矩形,其两个相邻顶点是校正点。第二校正区域的一个边是触控荧幕120的一边。第三种校正区域是触控荧幕120角落部分的第三校正区域,例如多个第三校正区域441~444。第三校正区域只有一个顶点是校正点,其两个相邻的边分别是触控荧幕120的两个邻边。
72.在一实施例当中,每一个第一校正区域的形状与面积相同,每一个第二校正区域的形状与面积相同,每一个第三校正区域的形状与面积相同。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某一个校正区域的形状与面积可以和其他所有的校正区域的形状与面积不同。
73.配置校正区域的目的在于设定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根据多个校正点的感测值来产生压力校正函数。例如第一校正区域所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根据四个顶点的校正点的感测值来产生。第二校正区域所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根据两个顶点的校正点的感测值来产生,或者是使用相邻的第一校正区域的压力函数。例如第二校正区域451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使用第一校正区域461的压力校正函数。第二校正区域456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使用第一校正区域464的压力校正函数。至于第三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使用相邻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例如,第三校正区域441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使用第一校正区域461的压力校正函数,或者是使用第二校正区域451或453的压力校正函数。
74.压力校正函数是指一种输入值为压力测量值的函数f,其输出为校正压力值。在一实施例当中,方程式一为一种压力校正函数f。
75.f(pm)=pc=r
·
pm+e
ꢀꢀꢀꢀꢀꢀꢀ
(方程式一)
76.在方程式一当中,pm为压力测量值,pc为校正压力值,r为校正系数,e为校正误差值。
77.除了上述的方程式以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能够使用二次函数来实现上述的压力校正函数。以下是当e为某个常数时,例如当e等于0时,第一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方式。当利用压力测量工具施加值为pc的压力到某一校正点时,所得到的压力测量值为pm。据此,当e是常数时,可以根据方程式一算出该压力点对应的校正系数r值。假定四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x1,y1)与(x0,y1),则依照上述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四个校正系数值r
0,0
、r
1,0
、r
1,1
与r
0,1
。接着,可以依据下列方程式二计算某一点坐标(x,y)相应的校正系数r值,也就得出了适用于该第一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
78.79.在上述的第二校正区域451、452、457与458当中,由于两个校正点的y坐标是相同的,它们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依照上述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校正系数值r
0,0
、r
1,0
。在一实施例当中,将上述的方程式二化减之后,可以得到下列的方程式三,得到某一点坐标(x,y)相应的校正系数r值,也就得出了适用于该第二校正区域451、452、457与458的压力校正函数。
[0080][0081]
在上述的第二校正区域453、454、455与456当中,由于两个校正点的x坐标是相同的,它们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依照上述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个校正系数值r
0,0
、r
0,1
。在一实施例当中,将上述的方程式二化减之后,可以得到下列的方程式四,得到某一点坐标(x,y)相应的校正系数r值,也就得出了适用于该第二校正区域453、454、455与456的压力校正函数。
[0082][0083]
在上述的第三校正区域441~444只有单一个校正点,在一实施例当中,该第三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可以沿用该校正点的校正系数r与校正误差值e。
[0084]
请参考图5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点与校正区域的示意图。在图5的实施例当中,原先出现在图4的矩形第一校正区域全部被切割为两个三角形第四校正区域。举例来说,第一校正区域461被分为第四校正区域561与562。第一校正区域462被分为第四校正区域563与564。第一校正区域461与462的分割方式还可以不同。前者被左上顶点到右下顶点的线分割,后者则是被右上顶点到左下顶点的线分割。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每三个校正点就能够组成一个三角形的第四校正区域。由于第二校正区域与第三校正区域的校正点小于三个,因此无法再分割。
[0085]
假定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与(x1,y1),则依照上述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三个校正系数值r
0,0
、r
1,0
、r
1,1
。接着,可以依据下列方程式五计算某一点坐标(x,y)相应的校正系数r值,也就得出了适用于该第四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
[0086][0087]
假定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与(x1,y1),则依照上述的方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三个校正系数值r
0,0
、r
0,1
、r
1,1
。接着,可以依据下列方程式六计算某一点坐标(x,y)相应的校正系数r值,也就得出了适用于该第四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
[0088][0089]
在图4与图5的实施例当中,各校正点的压力测量值与压力校正值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落在一范围之内。然而,若是有某一校正点的压力测量值与压力校正值的差距超出该范围之外,可以对该异常校正点的周围设定更多特殊校正点,并且根据异常校正点与特殊校正点所形成的特殊校正区域计算该特殊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
[0090]
请参考图6,其为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特殊校正点与特殊校正区域的示意图。在图6的实施例当中,校正点422的压力测量值超出了上述的正常范围之外,但还在可接受的瑕疵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在该异常校正点422的周围设立多个特殊校正点611、612、621
与622。这四个特殊校正点611、612、621与622形成一个矩形的特殊校正区域610,涵盖了异常校正点422。此外,三个特殊校正点611、612与622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特殊校正区域(图上未示出),同样也涵盖了异常校正点422。
[0091]
在一实施例当中,可以对矩形的特殊校正区域进行校正测量步骤,根据上述的方程式二来得到该特殊校正区域所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在另一实施例当中,可以对三角形的特殊校正区域进行校正测量步骤,根据上述的方程式五或方程式六来得到该特殊校正区域所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用于上述的方程式二,矩形的特殊校正区域的两个边必须和触控荧幕120的长边与短边平行。为了适用于上述的方程式五或方程式六,三角形的特殊校正区域的两个边也必须和触控荧幕120的长边与短边平行。
[0092]
当上述的三个或四个特殊校正点的某一个压力测量值若仍然超出了正常范围之外时,可以放弃这些特殊校正点不用,再设定更大的特殊校正区域,包含原有的特殊校正区域。直到该特殊校正区域的所有特殊校正点的压力测量值都落入上述正常范围,再来计算该特殊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
[0093]
请参考图7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区域的示意图。在图7的实施例当中,每一个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叠区都是一个校正点。例如在图2b与图2c的实施例当中,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之间夹着弹性介电层124。若是在图2a的实施例当中时,图7的实施例可以修改为每一个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的交叠区都是一个校正点。
[0094]
由于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弹性介电层124的距离可变所导致的互电容效应变化来侦测压力值,所以全部的交叠区的感测值可以形成寻找外部物件的贰维度阵列的压力影像。在此实施例当中,可以得到多个形状与面积相同的第一校正区域760。可以利用上述的贰维度阵列的压力影像,利用方程式二来找出各个第一校正区域760的压力校正函数。
[0095]
请参考图8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校正区域的示意图。和图7的实施例相同,每一个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的交叠区都是一个校正点。例如在图2b与图2c的实施例当中,第一电极121与第二电极122之间夹着弹性介电层124。若是在图2a的实施例当中时,图8的实施例可以修改为每一个第二电极122与第三电极123的交叠区都是一个校正点。
[0096]
在此实施例当中,可以得到多个面积相同的第四校正区域861与862。可以利用上述的贰维度阵列的压力影像,利用方程式五与方程式六来找出各个第四校正区域861与862的压力校正函数。
[0097]
请参考图9,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900可以由图1的触控处理装置110实施,特别是储存在非挥发性内存内的一组指令与资料,可以让处理器114执行。如果没有提到因果关系,本技术不限定任两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900开始于步骤910。
[0098]
步骤910:将触控区域化分为多个校正区域。每一个校正区域包含至少一个校正点,例如前述的第一至第四校正区域。每一个校正区域可以包含两个邻边,其分别平行于触控荧幕两个邻边。
[0099]
步骤920:利用互电容感应,取得该多个校正区域的校正点的感测压力值。此处的互电容感应,是侦测两条触控电极之间距离变化所导致的互电容效应。在本步骤当中,会对
校正点施加已验证过的标准压力测试值,然后取得各校正点的压力测量值。当校正点是上述两条触控电极的相叠区时,可以直接将感测值的变化量作为压力测量值。当校正点不在上述两条触控电极的相叠区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能够使用互电容感应原理所测量出的贰维度感测的压力影像,计算出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接着,流程可以进到可选的步骤930,或直接到步骤960。
[0100]
可选的步骤930:判断是否有校正点任何压力感测值超出范围。当有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超出范围时,流程进到步骤940,否则进到步骤960。该范围可以包含高值与低值之间的数值,正确的压力感测值位于该高值与该低值之间。
[0101]
步骤940:根据每一个异常校正点,设定相应的特殊校正区域。该特殊校正区域可以包含相应的该异常校正点。当该异常校正点位于边缘时,该异常校正点可以是该特殊校正区域的其中一个顶点。
[0102]
步骤950:如同步骤920,利用互电容感应,取得该相应的特殊校正区域的特殊校正点的感测压力值。
[0103]
步骤960:根据每一个该校正区域的校正点的感测压力值,产生压力校正函数。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900可以产生每一个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位于边缘的第二校正区域,可以使用邻近的第一校正区域或第四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或者是使用方程式三或方程式四所计算的压力校正函数。位于角落的第三校正区域,可以使用邻近的第一校正区域或第四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或者是使用唯一校正点的压力校正函数。在一实施例当中,可以不对位于边缘的第二校正区域与位于角落的第三校正区域设定压力校正函数。换言之,可以不设置第二校正区域或第三校正区域,以便减少储存压力校正函数的内存空间。
[0104]
请参考图10所示,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压力校正方法1000可以适用于图2a至图2c的触控荧幕,并且由图1所示的触控处理装置110实施,特别是储存在非挥发性内存内的一组指令与资料,可以让处理器114执行。如果没有提到因果关系,本技术不限定任两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压力校正方法1000开始于步骤1010。
[0105]
步骤1010:利用互电容感应,取得压触事件。当外部导电物件压触该触控荧幕120时,会导致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变短,影响到互电容效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利用互电容感应可以取得贰维度的压力影像,并且利用该压力影像计算出压触事件的坐标位置以及压力感测值。
[0106]
步骤1020,根据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所在的校正区域。当所有位于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的区域都有相应的校正区域时,流程可以直接进到步骤1050。但当位于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的区域并没有设置校正区域时,流程可以进到步骤1030。
[0107]
步骤1030:判断该压触事件是否没有所在的校正区域。亦即当压触事件发生在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时,流程进到步骤1040。否则,流程进到步骤1050。
[0108]
步骤1040: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最近的校正区域。如前所述,可以寻找最近的第一校正区域或第四校正区域,作为相应的校正区域。
[0109]
步骤1050:根据压触事件的压力感测值与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接着,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更新该压触事件的压力值,并且将该压触事件回
报到主机140。
[0110]
请参考图1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力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压力校正方法1100可以适用于图2a至图2b的触控荧幕,并且由图1所示的触控处理装置110实施,特别是储存在非挥发性内存内的一组指令与资料,可以让处理器114执行。如果没有提到因果关系,本技术不限定任两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压力校正方法1100开始于步骤1110。
[0111]
图2a、图2b与图2d的触控荧幕120可以获得外部导电物件的靠近事件与压触事件。靠近事件是利用外部导电物件的接近,来改变两条触控电极的互电容效应。因此,当外部导电物件靠近但未接触触控荧幕120时,触控处理装置110可以侦测到靠近事件,但侦测不到压触事件。由于弹性介电层124的形变是非线性的,靠近事件的坐标通常较压触事件的坐标接近使用者意欲输入的位置,所以压力校正方法1100校正的是靠近事件的坐标位置的压力感测值。
[0112]
步骤1110:取得靠近事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可以利用自电容感应或互电容感应取得靠近事件。
[0113]
步骤1120:利用互电容感应,取得该靠近事件相应的压触事件。如前所述,靠近事件未必有相应的压触事件。步骤1120要找出有相应压触事件的靠近事件。
[0114]
步骤1130;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所在的校正区域。和步骤1020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130是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来寻找所在的校正区域,而非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当所有位于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的区域都有相应的校正区域时,流程可以直接进到步骤1160。但当位于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的区域并没有设置校正区域时,流程可以进到步骤1140。
[0115]
步骤1140:判断该靠近事件是否没有所在的校正区域。亦即当靠近事件发生在触控荧幕120边缘或角落时,流程进到步骤1150。否则,流程进到步骤1160。
[0116]
步骤1150: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最近的校正区域。如前所述,可以寻找最近的第一校正区域或第四校正区域,作为相应的校正区域。
[0117]
步骤1160: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的压力感测值与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0118]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压力校正方法包含: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压触事件;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0119]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储存校正区域与其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的内存空间,该压力校正方法,更包含:当寻找到该压触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将其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当寻找不到该压触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寻找距离该压触事件最近的校正区域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
[0120]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
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21]
更进一步,为了尽可能符合该校正区域内的压力测量值的变化,该压力校正函数是根据该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得出。
[0122]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顶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23]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面板还包含多条平行于该第一轴的第三电极,该压力校正方法包含:利用多条该第二电极和多条该第三电极,取得靠近事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该靠近事件的压触事件;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相应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0124]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储存校正区域与其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的内存空间,该压力校正方法,更包含:当寻找到该靠近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将其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当寻找不到该靠近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寻找距离该靠近事件最近的校正区域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
[0125]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26]
更进一步,为了尽可能符合该校正区域内的压力测量值的变化,该压力校正函数是根据该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得出。
[0127]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顶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28]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于一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与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下的步骤: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压触事件;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压触事件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0129]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储存校正区域与其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的内存空间,该处理器模块更用于:当寻找到该压触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将其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
当寻找不到该压触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寻找距离该压触事件最近的校正区域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
[0130]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31]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顶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32]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于一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面板还包含多条平行于该第一轴的第三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和一条或多条该第三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下的步骤:利用多条该第二电极和多条该第三电极,取得靠近事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该靠近事件的压触事件;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寻找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根据该靠近事件的坐标相应的压力感测值与该相应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校正压力值。
[0133]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储存校正区域与其相应的压力校正函数的内存空间,该处理器模块更用于:当寻找到该靠近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将其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以及当寻找不到该靠近事件所在的校正区域时,寻找距离该靠近事件最近的校正区域作为该相应的校正区域。
[0134]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35]
更进一步,为了尽可能符合该校正区域内的压力测量值的变化,该压力校正函数是根据该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得出。
[0136]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顶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37]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力校正的触控系统,包含:如前所述的触控处理装置;以及该触控处理装置所连接的该触控面板。
[0138]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压力校正方
法包含:当该触控面板的多个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所对应的校正点分别被施加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校正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
[0139]
更进一步,为了对压力测量值异常的校正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校正,该压力校正函数计算方法更包含:判断每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是否超出范围;当其中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超出该范围时,设立特殊校正区域,该特殊校正区域包含多个特殊校正点,该特殊校正区域涵盖该校正点;当该多个特殊校正点分别被施加该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特殊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特殊校正区域所对应的该多个特殊校正点的坐标、该标准测试压力值与该压力感测值,计算该特殊校正区域所对应的该压力校正函数。
[0140]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41]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校正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42]
更进一步,为了提供三角形或矩形形状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其中该压力校正函数为f(pm)=pc=r
·
pm+e,pm为压力测量值,pc为该标准测试压力值,r为校正系数,e为校正误差值,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四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x1,y1)与(x0,y1),四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r
1,1
与r
0,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两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两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两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两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0,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一个校正点的坐标是(x0,y0),校正系数值是r
0,0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r
0,0
,当该校正区域为三角形,所对应的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与(x1,y1),三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r
1,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三角形,所对应的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与(x1,y1),三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0,1
、r
1,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其中(x,y)为被校正点的坐标。
[0143]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处理装置,连接
于触控面板,其中该触控面板依序包含第一电极层、弹性介电层与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含多条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二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包含:连接网络模块,用于分别连接到一条或多条该第一电极与一条或多条该第二电极;驱动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发出驱动信号;感测电路模块,用于通过该连接网络模块以感测感应的该驱动信号;以及处理器模块,用于连接该连接网络模块、该驱动电路模块与该感测电路模块,并且执行存储于非挥发性内存内的多个指令,以实现以下的步骤:当该触控面板的多个校正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顶点所对应的校正点分别被施加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校正点的坐标、标准测试压力值与压力感测值,计算该校正区域所对应的压力校正函数。
[0144]
更进一步,为了对压力测量值异常的校正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校正,该处理器模块更用于:当其中一个该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超出该范围时,设立特殊校正区域,该特殊校正区域包含多个特殊校正点,该特殊校正区域涵盖该校正点;当该多个特殊校正点分别被施加该标准测试压力值时,利用多条该第一电极与多条该第二电极的互电容感应,取得相应于每一个该特殊校正点的压力感测值;以及根据每一个该特殊校正区域所对应的该多个特殊校正点的坐标、该标准测试压力值与该压力感测值,计算该特殊校正区域所对应的该压力校正函数。
[0145]
更进一步,为了简化压力校正函数的计算过程以及配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叠区设为校正点的缘故,该校正区域为下列其中之一:三角形,其中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两个邻边;以及矩形,其中该矩形的两个邻边分别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该两个邻边。
[0146]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定顶点的坐标值以及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垂直方向最接近的交叠区进行校正点的测量,该多个校正点分别位于该多条第一电极与该多条第二电极的多个交叠区。
[0147]
更进一步,为了提供三角形或矩形形状的校正区域的压力校正函数,其中该压力校正函数为f(pm)=pc=r
·
pm+e,pm为压力测量值,pc为该标准测试压力值,r为校正系数,e为校正误差值,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四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x1,y1)与(x0,y1),四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r
1,1
与r
0,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两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两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两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两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0,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为矩形,所对应的一个校正点的坐标是(x0,y0),校正系数值是r
0,0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r
0,0
,当该校正区域为三角形,所对应的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1,y0)与(x1,y1),三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1,0
、r
1,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当该校正区域
为三角形,所对应的三个校正点的坐标分别是(x0,y0)、(x0,y1)与(x1,y1),三个校正系数值分别是r
0,0
、r
0,1
、r
1,1
,该压力校正函数为其中(x,y)为被校正点的坐标。
[0148]
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计算压力校正函数的触控系统,包含:如前所述的触控处理装置;以及该触控处理装置所连接的该触控面板。
[01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