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950144发布日期:2022-02-19 10:2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隐私数据查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


背景技术:

2.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其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基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区块链为客户在进行数据查询时提供便捷。
3.中国专利公开了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及装置(授权公告号cn 111222157 b),该专利技术在数据查询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隐私数据读入所述区块链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进行解密以由所述查询方获取相应的解密后数据,并对所述查询配额进行递减更新;其中,所述数据查询条件包括所述查询配额尚未耗尽,但是,该专利客户在进行数据查询时,由于客户验证信息只通过一次验证,这样当客户信息泄露时也就会导致其隐私数据泄露,使得安全性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接收查询信息:客户发起查询隐私数据的请求,并点击查询按键,系统在区块链数据库中对客户查询的隐私数据弹出查询所需要的区块链权限;
8.s2、客户信息验证:客户看到需要的权限,首先将能够验证客户信息的物品提供,供区块链数据审查,审查合格后可进入到区块链隐私数据节点处;
9.s3、数据展示:该区块链数据节点处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展示,并且需要客户翻阅查看;
10.s4、客户信息再次验证:在查看进一步的区块链隐私数据时,需要客户再次进行身份验证,这样可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11.s5、数据解密:在客户信息验证后,区块链会进行解密并发起连接,这样可使得客户能够完整的看到所需要的数据内容;
12.s6、数据信息传输:客户可将需要的信息进行传输,该传输过程中为加密传输,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13.s7、退出,信息自动加密:客户完成查询后,点击退出,此时系统会将系统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保证客户隐私数据的安全。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2中客户首次验证可利用客户的身份证
或者指纹其中一种进行验证,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会全程摄像,从而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同时区块链每个节点上设置有查询权限,且每个节点所对应的隐私数据不同,通过区块链可确定客户是否能够进行查询权限,该查询权限包括客户白名单记录的查询方,确定查询目标隐私数据的权限。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3中该列表可进行分页、排序显示,并且查看时可设置防窥屏防止周围人员的观看。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4中在对客户信息再次验证时需要客户输入区块链验证账号和密码、脸部识别多项识别方式,从而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4中还设置有报警模块,在客户信息验证输入3次不通过时,报警模块会产生声光报警,从而来提示周围的工作人员。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3中客户需要每隔10-20s点击屏幕一次,否则屏幕会自动息屏,并且会锁屏,此时则会需要密码验证。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5中客户同样需要在20s内点击屏幕,否则系统会再次加密,并且会需要等待2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若再次未点击出现息屏,则需要等待4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以此类推。
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6中该信息在传输时可进行打包压缩成加密文件,并且加密文件设置有账号密码,在传输后必须输入账号密码才可进行观看。
2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6中该新型可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并且在每次传输一个文件时都会提示客户,只有客户点击确定才可进行文件传输。
2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s7中客户点击退出后系统会记录客户当次查询数据的时间以及内容,并且将其信息存储,这样可便于客户查询到上次登录时间以及查询的内容。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客户在查询数据时会全程摄像,并且在查询时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验证,该验证之后客户只能看到区块链隐私数据的节点处,无法看到隐私数据,只有客户进行再次验证,这样才可使得系统将隐私数据打开供客户进行查看,使得隐私数据更加的安全,同时客户在查看时需要点击屏幕,若在一定时间内未进行点击,则会使得屏幕息屏,并且还需要输入密码才会使得屏幕再次亮起,从而使得对客户的隐私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周围人员观看,在打包发送时也进行加密,只有通过验证后才可对其进行打开,这样使得客户的隐私数据更加安全,综上本发明能够提高客户隐私数据查询的安全性,保障客户的隐私。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中查看验证的框架图;
26.图3为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中信息打包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区块链隐私数据的查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接收查询信息:客户发起查询隐私数据的请求,并点击查询按键,系统在区块链数据库中对客户查询的隐私数据弹出查询所需要的区块链权限;
30.s2、客户信息验证:客户看到需要的权限,首先将能够验证客户信息的物品提供,供区块链数据审查,审查合格后可进入到区块链隐私数据节点处;
31.在步骤s2中客户首次验证可利用客户的身份证或者指纹其中一种进行验证,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会全程摄像,从而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同时区块链每个节点上设置有查询权限,且每个节点所对应的隐私数据不同,通过区块链可确定客户是否能够进行查询权限,该查询权限包括客户白名单记录的查询方,确定查询目标隐私数据的权限;
32.s3、数据展示:该区块链数据节点处通过列表的方式进行展示,并且需要客户翻阅查看;
33.在步骤s3中该列表可进行分页、排序显示,并且查看时可设置防窥屏防止周围人员的观看;在步骤s3中客户需要每隔10-20s点击屏幕一次,否则屏幕会自动息屏,并且会锁屏,此时则会需要密码验证;
34.s4、客户信息再次验证:在查看进一步的区块链隐私数据时,需要客户再次进行身份验证,这样可提高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35.在步骤s4中在对客户信息再次验证时需要客户输入区块链验证账号和密码、脸部识别多项识别方式,从而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在步骤s4中还设置有报警模块,在客户信息验证输入3次不通过时,报警模块会产生声光报警,从而来提示周围的工作人员;
36.s5、数据解密:在客户信息验证后,区块链会进行解密并发起连接,这样可使得客户能够完整的看到所需要的数据内容;
37.在步骤s5中客户同样需要在20s内点击屏幕,否则系统会再次加密,并且会需要等待2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若再次未点击出现息屏,则需要等待4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以此类推;
38.s6、数据信息传输:客户可将需要的信息进行传输,该传输过程中为加密传输,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9.在步骤s6中该信息在传输时可进行打包压缩成加密文件,并且加密文件设置有账号密码,在传输后必须输入账号密码才可进行观看;在步骤s6中该新型可通过蓝牙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并且在每次传输一个文件时都会提示客户,只有客户点击确定才可进行文件传输;
40.s7、退出,信息自动加密:客户完成查询后,点击退出,此时系统会将系统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保证客户隐私数据的安全;
41.在步骤s7中客户点击退出后系统会记录客户当次查询数据的时间以及内容,并且将其信息存储,这样可便于客户查询到上次登录时间以及查询的内容。
42.本发明首先客户在查询数据时会全程摄像,并且在查询时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验证,该验证之后客户只能看到区块链隐私数据的节点处,无法看到隐私数据,只有客户进行再次验证,这样才可使得系统将隐私数据打开供客户进行查看,这样能够使得隐私数据
更加的安全,同时客户在查看时需要点击屏幕,若在一定时间内未进行点击,则会使得屏幕息屏,并且还需要输入密码才会使得屏幕再次亮起,从而使得对客户的隐私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周围人员观看,而客户在输入密码3次后未输入正确,需要等待2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若再次未点击出现息屏,则需要等待40s才可进行密码输入,以此类推,这样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打包发送时也进行加密,只有通过验证后才可对其进行打开,这样使得客户的隐私数据更加安全,综上本发明能够提高客户隐私数据查询的安全性,保障客户的隐私。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