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1368发布日期:2022-05-11 0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防雷防冰复合绝缘子避雷器段中氧化锌电阻片的伏安特性曲线、避雷器的冲击耐受大电流;冲击耐受大电流的幅值记为i0;2)对电阻片伏安特性数据进行函数拟合,得到氧化锌电阻片电压与电流的函数关系。3)计算避雷器的通流能量w;4)根据氧化锌电阻片电压与电流的函数关系,确定电阻片在冲击耐受大电流下的最大吸收能量w0;5)建立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模型以及防雷防冰绝缘子的仿真模型;6)将雷电流注入到的仿真模型中,改变雷电流幅值,得到避雷器在通流能量为w0时流过防雷段的雷电流幅值为i1;7)根据氧化锌电阻片的伏安特性曲线,确定雷电流幅值i1对应的避雷器最大残压值u1;8)以残压值u1为基准点,进行并联保护间隙的击穿电压试验,得到闪络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进而得到并联保护间隙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为4/10μs冲击耐受大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避雷器的最大能量耐受能力w如下所示:w=∫uidt
ꢀꢀꢀꢀꢀꢀꢀꢀ
(1)式中,u、i分别表示避雷器残压和电流;t为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避雷器伏安特性数据的步骤包括:1)将冲击电流单独作用于避雷器上,测量电阻片在当前电流下的残压;2)改变冲击电流幅值,并返回步骤1),直至测量得到电阻片在不同冲击电流下的残压,并根据冲击电流幅值和残压建立伏安特性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阻片电压与电流的函数关系如下所示:u=ci
a
ꢀꢀꢀꢀꢀꢀꢀꢀꢀ
(2)式中,c、a为函数拟合得到的常数;其中,幅值为i0的4/10μs冲击大电流i是关于时间t的函数,即:式中,a、b、c、d为函数拟合得到的常数;常数b=i0/4,u为避雷器残压;i0为电流幅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并联保护间隙的击穿电压试验的方法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向防雷防冰绝缘子中的并联保护间隙结构器输出脉冲电压,进行闪络电压试验,测量冲击闪络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曲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闪络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如下所示:u'=md+n
ꢀꢀꢀꢀꢀꢀꢀꢀ
(4)
式中,u'为闪络电压,d为间隙距离,m、n为拟合得到的常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保护间隙距离增加了裕度δd。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模型以及防雷防冰绝缘子的仿真模型的工具包括atp仿真软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防雷防冰绝缘子并联保护间隙优化方法,步骤为:1)获取伏安特性曲线;2)得到电阻片电压与电流的函数关系;3)计算避雷器的通流能量w;4)确定电阻片在冲击耐受大电流下的最大吸收能量W0;5)建立无避雷线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模型以及防雷防冰绝缘子的仿真模型;6)得到避雷器在通流能量为W0时流过防雷段模型的雷电流幅值I1;7)根据伏安特性曲线,确定雷电流幅值I1对应的避雷器最大残压值U1;8)由闪络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得到并联保护间隙距离。本发明对防雷防冰绝缘子的并联保护间隙进行优化,通过避雷器和并联间隙两者的相互配合,以保证避雷段的氧化锌电阻片在通过较大的雷电能量不被破坏。雷电能量不被破坏。雷电能量不被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林 胡建平 方针 蒋兴良 张瑞何 张志劲 郑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