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

文档序号:27575923发布日期:2021-11-25 10:5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外置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


背景技术:

2.笔记本电脑亦称笔记型、手提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其发展趋势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来越多样强大。一般来说,便携性是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台式电脑的最大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重量约为2公斤左右,无论是外出工作或是室内游戏,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3.笔记本散热器是运用风扇装置,将笔记本运行时底部产生的热量吹出,从而使冷空气进入笔记本底部,达到增加笔记本底部空气流通的作用,同时对底部基本达到固定作用的装置。
4.然而现有的笔记本散热器结构组织单一,只能达到散热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使用功能的多元化,未能结合人体工程学对笔记本散热装置进行使用,并且对使用空间造成浪费。灰尘会对笔记本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同市面上现有笔记本散热器的闲置遮尘功能并未与笔记本散热器联合。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笔记本散热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以实现笔记本闲置时能有效遮尘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减少外置键盘对桌面空间的占用。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有上面板和下面板,在所述的上面板的后端上部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旋转挡板,所述上面板内部中空,在所述上面板表面嵌有金属散热网,上面板内部设置有风扇组,且金属散热网覆盖在风扇组上方,所述的上面板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与下面板的后端连接,其中第二转轴与下面板固定连接,上面板沿着第二转轴旋转,在下面板的左右两边中部均布有支架卡槽,在上面板的左右两边中部转动连接金属支架的一端,金属支架的另一端卡在所述的支架卡槽内;在下面板的前端固定有与第二转轴相同的第三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的两端均为中空的,在第二转轴两端空腔内设有第一抽拉式升高支架和第二抽拉式升高支架,在第三转轴两端空腔内设有第三抽拉式升高支架和第四抽拉式升高支架,四个抽拉式升高支架均为l型支架,其中一端通过横向轴承在第二转轴或第三转轴端部空腔内进行抽拉旋转,旋转工作范围为0

90度,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内环边缘半径小于四个抽拉式升高支架的横向轴承底部半径。
8.在所述的下面板的下方固定有遮尘收纳板,所述的遮尘收纳板内部中空,且后端半封口,在所述的遮尘收纳板内部设有前侧遮尘模块和伸缩遮尘模块,所述的前侧遮尘板模块包括有前侧遮尘板、第一可旋转滑柱和第二可旋转滑柱,所述的伸缩遮尘模块包括有
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一滑柱、第二滑柱、上侧遮尘板、第一侧遮尘板、第二侧遮尘板和后侧遮尘板,所述的第一侧遮尘板和第二侧遮尘板分别通过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连接在上侧遮尘板的左右侧上方,所述的上侧遮尘板内部中空,且前后两端半封口,上侧遮尘板平行置于遮尘收纳板内部,且后端伸出遮尘收纳板后端,所述前侧遮尘板沿第一可旋转滑柱与第二可旋转滑柱的直径方向将三者连接为一整体,并将前侧遮尘板与第二可旋转滑柱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前端内部,第一可旋转滑柱位于上侧遮尘板的前端前方,所述第二延伸板沿第二滑柱的直径方向将第二延伸板、第二滑柱和后侧遮尘板三者连为整体,第一延伸板与后侧遮尘板通过第一侧遮尘板后端下方的第六转轴连接,第一侧遮尘板的后端内部中空,将第一滑柱与第一延伸板组合部分置于第一侧遮尘板后端中空部分内部,第二延伸板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柱和后侧遮尘板连接,第二延伸板与第二滑柱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后端内部,其中第一滑柱、第一延伸板与后侧遮尘板组合部分沿后侧遮尘板内侧的滑轨进行0

90度转动,所述遮尘收纳板后端下方为弧形结构,其中弧形顶端与遮尘收纳板后端上侧边缘间距小于可第一可旋转滑柱直径。
9.所述的上面板后方通过usb电源连接风扇组。
10.所述旋转挡板闭合时与上面板贴合,且旋转挡板通过第一转轴旋转角度为0

90度。
11.在所述的上面板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轴孔,且上面板前沿单独设有滑动开关,所述金属支架穿过轴孔固定旋转。
12.所述的上侧遮尘板内部中空部分的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距离稍大于第二可旋转滑柱直径,前后两端半封口间距小于第二可旋转滑柱且稍大于前侧遮尘板厚度。
13.所述的第二延伸板的厚度、第二滑柱的直径分别与前侧遮尘板厚度、第二可旋转滑柱的直径相同。
14.所述的第一侧遮尘板后端中空部分上下间距稍大于第一滑柱直径,后端半封口,半封口上下间距稍大于第一延伸板厚度。
15.所述旋转挡板通过第一旋转轴与上面板连接可在0

90度范围内旋转,所述上面板表面为金属散热网,上面板与下面板通过第二转轴连接以实现对散热器角度的调节,且上面板后方设有电源线孔,所述风扇对称内置于主面板,且金属散热网覆盖在风扇上方,所述下面板两边均分布有固定卡槽,且下面板中部设有支架孔,所述金属支架两端固定在支架孔中,所述电源内置于上面板上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接通风扇,且usb电源线穿过电源线孔与电源连接,且可通过滑动开关调节风速。
16.所述的第一抽拉式升高支架 、第二抽拉式升高支架,对称置于第二转轴内部,第三抽拉式升高支架、第四抽拉式升高支架,对称置于第三转轴内部,四个升高支架均可进行抽拉旋转工作,其中旋转工作范围为0

90度,同时第二转轴内环边缘半径小于升高支架横向轴承底部半径。
17.所述的上侧遮尘板为中空结构,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可旋转滑柱直径,左右两端半封口间距小于第二可旋转滑柱且略大于前侧遮尘板厚度。
18.所述的前侧遮尘板沿第一可旋转滑柱与第二可旋转滑柱的直径方向将三者连接为一整体,并将前侧遮尘板与第二可旋转滑柱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内部。
19.所述的第二延伸板、第二滑柱以及后侧遮尘板沿直径方向组合。所述的,第一延伸
板、第一滑柱以及后侧遮尘板沿直径方向组合。其中第二延伸板、第二滑柱的厚度直径与前侧遮尘板、第二可旋转滑柱的厚度直径相同。
20.所述的第一侧遮尘板和第二侧遮尘板分别通过第四转轴第五转轴与上侧遮尘板连接,可进行0

90度的转动。其中第一侧遮尘板后端中空,中空部分上下间距略大于第一滑柱边缘保留部分开口,开口上下间距略大于第一延伸板厚度。
21.所述的第一延伸板与后侧遮尘板通过第六转轴连接,其中后侧遮尘板设计半径为第一延伸板宽度相同的滑轨。
22.所述的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分别置于第一侧遮尘板与上侧遮尘板中空部位。
23.所述的遮尘收纳板为中空结构上下板之间间距略大于第一可旋转滑柱,收纳板右侧为限位结构使的第一可旋转滑柱不会脱离收纳板。
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5.1、本实用新型便于笔记本散热器的高度调节以及高度调节后可将支架向两边延伸一定距离便于在散热器下方摆放外置键盘,增加对使用空间的使用,避免使用空间的浪费,以及增加遮尘板设计可在笔记本电脑闲置时对机体进行遮尘工作;
26.2、金属支架和散热器面板通过第一转轴以及下面板中心处的支架卡槽卡和,对散热器的面板进行角度的调节作用,能够满足使用者对散热器不同角度的需求;
27.3、散热器四角的升高支架通过滑柱的收放与旋转而进行散热器的升降功能,适合使用外置键盘人群在键盘闲置时将键盘摆放于散热器下方,增加对使用空间的使用,避免使用空间的浪费;
28.4、散热器的遮尘板模块通过多个滑柱以及遮尘面板的组合,可通过滑柱的滑动以及旋转达到在笔记本电脑 闲置时对笔记本电脑的遮尘功能。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侧面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遮尘板的旋转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

6所示,一种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包括有上面板1和下面板2,在所述的上面板1的后端上部通过第一转轴5连接有旋转挡板4,所述上面板1内部中空,在所述上面板1表面嵌有金属散热网31,上面板1内部设置有风扇组3,且金属散热网31覆盖在风扇组3上方,所述的上面板1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9与下面板2的后端连接,其中第二转轴9与下面板2固定连接,上面板1沿着第二转轴9旋转,在下面板2的左右两边中部均布有支架卡槽8,在上面板1的左右两边中部转动连接金属支架7的一端,金属支架7的另一端卡在所述的支架卡槽8内;在下面板2的前端固定有与第二转轴9相同的第三转轴10,所述的第二转轴9与第三转轴10的两端均为中空的,在第二转轴9两端空腔内设有第一抽拉式升高支架
11和第二抽拉式升高支架27,在第三转轴10两端空腔内设有第三抽拉式升高支架12和第四抽拉式升高支架28,四个抽拉式升高支架均为l型支架,其中一端通过横向轴承在第二转轴9或第三转轴10端部空腔内进行抽拉旋转,旋转工作范围为0

90度,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10的内环边缘半径小于四个抽拉式升高支架的横向轴承底部半径。
36.在所述的下面板2的下方固定有遮尘收纳板25,所述的遮尘收纳板25内部中空,且后端半封口,在所述的遮尘收纳板25内部设有前侧遮尘模块35和伸缩遮尘模块34,所述的前侧遮尘板模块35包括有前侧遮尘板14、第一可旋转滑柱13和第二可旋转滑柱15,所述的伸缩遮尘模块34包括有第一延伸板20、第二延伸板22、第一滑柱19、第二滑柱21、上侧遮尘板16、第一侧遮尘板18、第二侧遮尘板29和后侧遮尘板17,所述的第一侧遮尘板18和第二侧遮尘板29分别通过第四转轴23和第五转轴30连接在上侧遮尘板16的左右侧上方,所述的上侧遮尘板16内部中空,且前后两端半封口,上侧遮尘板16平行置于遮尘收纳板25内部,且后端伸出遮尘收纳板25后端,所述前侧遮尘板14沿第一可旋转滑柱13与第二可旋转滑柱15的直径方向将三者连接为一整体,并将前侧遮尘板14与第二可旋转滑柱15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16前端内部,第一可旋转滑柱13位于上侧遮尘板16的前端前方,所述第二延伸板22沿第二滑柱21的直径方向将第二延伸板22、第二滑柱21和后侧遮尘板17三者连为一个整体,第一延伸板20与后侧遮尘板17通过第一侧遮尘板18后端下方的第六转轴24连接,第一侧遮尘板18的后端内部中空,将第一滑柱21与第一延伸板20组合部分置于第一侧遮尘板18后端中空部分内部,第二延伸板22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柱21和后侧遮尘板17连接,第二延伸板22与第二滑柱21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16后端内部,其中第一滑柱19、第一延伸板20与后侧遮尘板17组合部分沿后侧遮尘板17内侧的滑轨进行0

90度转动,所述遮尘收纳板25后端下方为弧形结构,其中弧形顶端与遮尘收纳板25后端上侧边缘间距小于可第一可旋转滑柱13直径。
37.所述的上面板1后方通过usb电源32连接风扇组3。
38.所述旋转挡板4闭合时与上面板1贴合,且旋转挡板4通过第一转轴5旋转角度为0

90度。
39.在所述的上面板1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轴孔6,且上面板1前沿单独设有滑动开关,所述金属支架7穿过轴孔6固定旋转。
40.所述的上侧遮尘板16内部中空部分的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距离稍大于第二可旋转滑柱15直径,前后两端半封口间距小于第二可旋转滑柱15且稍大于前侧遮尘板14厚度。
41.所述的第二延伸板22的厚度、第二滑柱21的直径分别与前侧遮尘板14厚度、第二可旋转滑柱15的直径相同。
42.所述的第一侧遮尘板18后端中空部分上下间距稍大于第一滑柱19直径,后端半封口,半封口上下间距稍大于第一延伸板20厚度。
43.旋转挡板4通过第一转轴5与上面板1连接,上面板1表面嵌有金属散热网31,风扇组3内置于上面板1上,且金属散热网31覆盖在风扇3上方,下面板2两边均分布有支架卡槽8,且下面板2 前端设有第三转轴10,金属支架7两端固定在轴孔6中,上面板后方通过usb电源32连接风扇组3, 旋转挡板4闭合时与上面板1贴合,且旋转挡板4通过第一转轴2可旋转角度为0

90度,使旋转挡板1可以刚好垂直于上面板1固定住,让笔记本在上面板1上不会滑动,上面板1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轴孔6,且上面板1前沿单独设有滑动开关33,金属支架7可
穿过轴孔6固定旋转,风扇组3对称分布在上面板1,使风扇3能有效的散热,支架卡槽8的槽口均与分布在下面板2中部,且支架卡槽8关于下面板2中心对称,可以让金属支架7调节不同槽口从而调节金属支架7高度,第二转轴9半径与下面板固定连接,使上面板1与下面板2连接的同时,上面板1可以沿着第二转轴9旋转。第一抽拉式升高支架11 、第二抽拉式升高支架27,对称置于第二转轴9内部,第三抽拉式升高支架12、第四抽拉式升高支架28,对称置于第三转轴10内部,四个升高支架均可进行抽拉旋转工作,其中旋转工作范围为0

90度,同时第二转轴9内环边缘半径小于各个升高支架横向轴承底部半径,四个身高支架可通过旋转操作水平安放于下面板2上方,前侧遮尘板模块35由前侧遮尘板14沿第一可旋转滑柱13与第二可旋转滑柱15的直径方向将三者连接为一整体,并将前侧遮尘板14与第二可旋转滑柱15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16内部,伸缩遮尘模块34由第一延伸板20、第二延伸板22、第一滑柱19、第二滑柱21以及后侧遮尘板17五部分组成,其中第二延伸板22、第二滑柱21以及后侧遮尘板17沿直径方向作一体化组合,第一延伸板20与第一滑柱21作一体化组合,第一延伸板20与后侧遮尘板通过第一遮尘板右侧下方的第六转轴连接,组合完成后将第一滑柱19与第一延伸板20组合部分置于第一侧遮尘板18内部,第二滑柱21与第二延伸板22组合部分置于上侧遮尘板16内部,其中第一滑柱19、第一延伸板20与后侧遮尘板17组合部分可沿后侧遮尘板内侧的滑轨26进行0

90度转动以达到侧方遮尘功能,遮尘收纳板25右侧下方为弧形结构,其中弧形顶端与遮尘收纳板25右上侧边缘间距小于可第一可旋转滑柱13直径,可进行限位功能。
44.工作原理:在使用带有闲置遮尘功能的笔记本散热器首先根据使用情况可将所述四个升高支架旋转拉出,根据使用情况调节支架拉出长度,当笔记本电脑闲置时可将外置键盘置于遮尘收纳板25下方,然后拉出沿水平方向拉出后侧遮尘板最终使第一可旋转滑柱13位于遮尘收纳版25最右端并根据使用情况旋转遮尘板覆盖笔记本电脑,同时可按滑轨26 设定方向旋转第一侧遮尘板18以及第二侧遮尘板29进行笔记本侧方遮尘,同时配合笔记本本身长度可拉出伸缩遮尘模块34。
4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