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7113发布日期:2022-02-09 14:0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大数据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大数据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大数据分析或者计算等服务,大数据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由于负载更高所以大数据服务器在工作会产生很大的热量,现有的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大都通过24小时不停风冷来实现冷却工作,不能够智能调控,造成资源浪费,散热方式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多种散热方式结合,智能调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壳和冷却机构;
5.安装壳:其下表面四个角均设有支撑座,安装壳的底壁设有安装卡座,安装壳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安装壳上表面的左端设有水箱,水箱的上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串联有阀门,安装壳的左侧面安装孔内均匀设有三个风扇;
6.冷却机构:设置于安装壳的上端,冷却机构的入口与水箱右端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冷却机构的上端口通过运输管道与水箱上端的圆孔相连;
7.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安装壳的右侧面,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风扇的输入端,智能调控,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散热的功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多种散热方式结合,散热效果好。
8.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均匀设置于前挡板的前侧面和安装壳的左右后三个侧面,防止热量不扩散。
9.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对称设置于前挡板的左右两端,方便固定前挡板。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水箱左侧面的底部,出水管的右端串联有出水阀门,排出水箱内的水。
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散热扇、水泵、铜管、输水管、安装框和导热片,所述水泵设置于安装壳上表面的左端,水泵的入口与水箱右端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安装壳上表面的右端后侧设有安装框,安装框的安装槽内设有铜管,铜管的下端口与水泵的出口通过输水管相连,输水管穿过安装壳的上表面圆形口,位于安装壳内部的输水管下端设
有导热片,导热片内部的输水管与导热片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导热片内部的输水管呈蛇形分布,铜管的上端口通过运输管道与水箱上端的圆孔相连,安装壳上表面的右端前侧设有散热扇,散热扇与铜管前后位置对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水泵和散热扇的输入端,循环散热。
12.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导热片中部的安装口内,plc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双向电连接,检测温度。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安装壳的后壁,辅助支撑安装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5.plc控制器控制风扇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入安装壳内对服务器整体降温,散热孔保证热量可以及时发散出去,防止热量在安装壳内不扩散,水泵将水箱内的凉水泵入输水管内输送,导热片将服务器散发的热量传导,热量被导热片的内部蛇形分布的输水管吸收热水输送到铜管内,散热扇转动将冷空气从安装框内向后吹,带走铜管传递出来的热量,将水冷却,经过运输管道输送到水箱内循环利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处理,plc控制器通过检测到的温度来调控散热扇、风扇的转速以及水泵的泵水效率保证温度正常,智能调控,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散热的功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多种散热方式结合,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壳、2支撑座、3前挡板、4 plc控制器、5散热孔、6冷却机构、61散热扇、62水泵、63铜管、64输水管、65安装框、66导热片、7把手、8温度传感器、9进水管、10水箱、11出水管、12风扇、13加强板、14安装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壳1和冷却机构6;
22.安装壳1:安装壳1为服务器和散热装置提供安装位置,安装壳1下表面四个角均设有支撑座2,支撑安装壳1,安装壳1的底壁设有安装卡座14,安装服务器,安装壳1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挡板3,安装壳1上表面的左端设有水箱10,水箱10的上端设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上端串联有阀门,安装壳1的左侧面安装孔内均匀设有三个风扇12,风扇12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入安装壳1内对服务器整体降温;
23.冷却机构6:设置于安装壳1的上端,冷却机构6的入口与水箱10右端底部的出口通
180a风扇,温度传感器8可选用gtyd-tes-1310,散热扇61可选用g-250a散热风扇,水泵62可选用mhi203水泵,plc控制器4控制风扇12、温度传感器8、散热扇61和水泵62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1)和冷却机构(6);安装壳(1):其下表面四个角均设有支撑座(2),安装壳(1)的底壁设有安装卡座(14),安装壳(1)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挡板(3),安装壳(1)上表面的左端设有水箱(10),水箱(10)的上端设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上端串联有阀门,安装壳(1)的左侧面安装孔内均匀设有三个风扇(12);冷却机构(6):设置于安装壳(1)的上端,冷却机构(6)的入口与水箱(10)右端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冷却机构(6)的上端口通过运输管道与水箱(10)上端的圆孔相连;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4),所述plc控制器(4)设置于安装壳(1)的右侧面,plc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风扇(12)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孔(5),所述散热孔(5)均匀设置于前挡板(3)的前侧面和安装壳(1)的左右后三个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7),所述把手(7)对称设置于前挡板(3)的左右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设置于水箱(10)左侧面的底部,出水管(11)的右端串联有出水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散热扇(61)、水泵(62)、铜管(63)、输水管(64)、安装框(65)和导热片(66),所述水泵(62)设置于安装壳(1)上表面的左端,水泵(62)的入口与水箱(10)右端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安装壳(1)上表面的右端后侧设有安装框(65),安装框(65)的安装槽内设有铜管(63),铜管(63)的下端口与水泵(62)的出口通过输水管(64)相连,输水管(64)穿过安装壳(1)的上表面圆形口,位于安装壳(1)内部的输水管(64)下端设有导热片(66),导热片(66)内部的输水管(64)与导热片(66)的内壁固定连接,位于导热片(66)内部的输水管(64)呈蛇形分布,铜管(63)的上端口通过运输管道与水箱(10)上端的圆孔相连,安装壳(1)上表面的右端前侧设有散热扇(61),散热扇(61)与铜管(63)前后位置对应,plc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水泵(62)和散热扇(61)的输入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导热片(66)中部的安装口内,plc控制器(4)与温度传感器(8)双向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设置于安装壳(1)的后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壳和冷却机构;安装壳:其下表面四个角均设有支撑座,安装壳的底壁设有安装卡座,安装壳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安装壳上表面的左端设有水箱,水箱的上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端串联有阀门,安装壳的左侧面安装孔内均匀设有三个风扇;冷却机构:设置于安装壳的上端,冷却机构的入口与水箱右端底部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冷却机构的上端口通过运输管道与水箱上端的圆孔相连;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安装壳的右侧面,该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的散热装置,智能调控,减少资源的浪费,多种散热方式结合,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丽 刘晓丽 张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秧艿物创数据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